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歃血大隋 > 歃血大隋第75部分阅读

歃血大隋第75部分阅读

就不明白韩擒虎的用心良苦,所以他要阻止。

    你当韩擒虎真的是那么的傻逼?当然不是,只因为他太聪明了,他已经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了,这次更是攻进了陈国的宫殿,把陈国给灭了,这功劳大不大?如果说这功劳还不大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功劳可以用大字来形容了。

    这时候的韩擒虎其实是最纠结的,都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岂不知,再进一步那边是跌进了万丈深渊啊。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韩擒虎得自污其名,自己给自己泼脏水,告诉大家其实我并没有那么的好,你们都来弹劾我吧。

    这样一来杨坚也明白了韩擒虎的心意,知道韩擒虎故意把自己的名声搞臭那是因为想要表示自己没有二心的意思。

    这里面的艺术岂是当初的李渊可以看得出来的。

    小渊子在阻止这类事情发生的时候碰到了俩个士兵押着俩个绝世美人往宫门外走,小渊子当然是不允许了,一下子就阻拦了下来。

    仔细盘问之后才明白,原来这是元帅要的人。

    你当这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杨广早就听说了张丽华和孔贵妃的艳名了,所以在攻进皇宫之前他就吩咐手下的士兵要把这俩人秘密带到自己的帐中来。

    不聊凭空冒出来个李渊,这李渊一听到这事情之后心中担心不已,觉得如果这事情给传出去了,传到了自己姨夫杨坚的耳朵里面,那么势必会以为自己辅助不力啊,而且这陈国宫殿就是被自己这帮人给攻下来的,这张丽华和孔贵妃如果日后得宠了成势了,还不得回头报复?

    可是李渊也怕得罪了杨广,所以他把这俩人扣了下来,扔给了韩擒虎等人处理,把这妖妃的事情说了一遍,无非就是讲些玉树后庭花之类的事情,说陈叔宝亡国都是这俩个女人害的。讲了些利害关系,韩擒虎听完之后觉得既然已经把脏水泼在自己身上了,那干嘛不多泼一下呢?这时候的这盆脏水泼出来还对国家人民有益呢。所以韩擒虎李渊等人立马就把这张丽华和孔贵妃给砍了!

    杨广从此和李渊结怨,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李渊现在的日子才会如此之难过。

    当时的大元帅杨素和副元帅杨广商议了一下,觉得不能让陈国的老百姓依旧生活在原处,得分开来住,把他们全部牵走,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死灰复燃的现象了。

    这一招很毒,只要对中国历史有研究的人都会发现中国的老百姓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那边是安土重迁!

    及其亲族不准许住在原籍,以防其纠集残部,死灰复燃。因此,国破家亡的陈叔宝及皇族被虏北上,一同解往隋国国都长安。

    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广第一次看见了陈婉!

    那时候的宣华夫人是叫做陈婉的。

    那个小小的弱女子就是那样的拉着她姐姐的衣袖,她姐姐便是那破镜难圆的乐昌公主。

    萧守仁也是在穿越过来之后逛了好几次的小饭馆之后才听到了这段往事。

    以前的他还真的是不知道这破镜难圆原来说的是陈国的一个落难公主。

    乐昌公主本名叫做陈贞,是陈叔宝的大妹妹,名字不详,乐昌公主是她的封号。

    这乐昌公主说也奇怪,虽生长在皇家,却没有一般金枝玉叶的那种骄横脾气,在宫中以性情温婉贤淑而为众人称道。

    她外貌端庄秀美,举止高雅大方,且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也正是因为这样,她选择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恋侯门贵族,独重诗文才识,成年后,由她自己作主下嫁江南才子徐德言为妻。

    其实这种事情也说不上什么才子佳人,也不能说这乐昌公主不恋权势,因为当时的徐德言也是有点名气了,做了个小官,太子舍人。

    徐德言作驸马后入朝廷任侍中,也颇显露出他的政治才华,夫妇二人互敬互爱,夫唱妇随,成了一对当时人人羡慕的天成佳偶。

    陈被灭了之后作为公主的陈贞是要被押往长安的,夫妻相别离,将一块镜子摔破,说是以后可以拿着这个破镜子相认。

    物是人非啊,这陈贞本来就长的很漂亮,还在押往长安的路上就被大元帅杨素看上了,而那小女孩陈婉被杨广看上了。

    一过许多年,杨素府上的小妾陈贞派人年年正月十五在大街上卖破镜,说是破镜值千金,若是能得一破镜与其重合者分文不取直接奉送。

    年年卖镜,年年失望,终于有一年等到了徐德言,俩人在杨素的府中相见了,事情已经传开了,杨素看见这二人哭哭啼啼地也没办法,只好做了一回好人,让他们重新走在一起,还答应帮徐德言在隋庭里谋份差事,被徐德言拒绝了,夫妻双双把家还了。

    乐昌公主此刻还活着,传奇的故事还在被那些街井士卒口口相传,可是宣华夫人陈婉就没这么好命了。陈亡的时候,这位小公主还没有出嫁,而且她比姐姐加倍的聪明、美貌,姿容绝世。

    迁往长安的路上两姐妹一直都是被人觊觎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遇到了杨广。

    杨广见到这么聪明美丽的陈婉之后情不自禁就喜欢上了,可是陈婉却是恨透了杨广等人,因为正是这群人把自己的家弄没了,正是这群人把自己的国家灭掉了,她恨他们。

    可是这样子的恨在杨广一次次的帮助他们在杨广一次次的讨好之后陈婉对杨广的态度变了。

    陈婉不再那么恨杨广了,她也知道这是他父亲的旨意,更何况,自己的哥哥昏庸无道所以才引来这灭国之灾啊。

    一时间家没了国也没了,身边的人都要离开了,这样子的事情陈婉是第一次遇到,她有些吃不消这样子的悲情。

    悲苦的时候杨广会默默地过来安慰,杨广当时就向陈婉许诺过,说是回京之后自己会向父亲请求把陈婉赐给自己,自己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这点赏赐要求父亲是一定会答应的。

    陈婉当时很不高兴,因为杨广说这话的时候用到了赏赐这个词,难道自己就是件东西吗?就是可以在人手里送来送去的玩物吗?

    杨广一下子就明白了陈婉的想法,所以赶紧发誓说自己刚才说错话了,自己这辈子都对陈婉好,一定要娶陈婉。

    陈婉信了!

    (这段以及接下来的全部都是随意发挥,和历史不同啊什么之类的很正常,看着舒心就行了,不必太较真。塑造杨广是多情帝王很不易啊。)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两百六十六章 美人兮倾城倾国(中)

    更新时间:2011-09-16

    襄王有意,神女有心,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俩人之间的感情就像是那秋天里草原上的火苗。

    一阵风过来,那小火苗便一下子蹿起老高了,把那些已经将枯未枯的野草烧的噼里啪啦作响,那小火苗在不经意之间却已经烧成了一条火龙,蜿蜒壮观,里面隐藏的能量更是惊人。

    一路上的默契使两个人难舍难分,真希望这一路就这么走下去,杨广第一次觉得长安城太近了。

    杨素手脚很快,脚还在长安城的城门脚下,可是嘴巴已经到了文帝杨坚的耳边了,在隋文帝杨坚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杨素已经把乐昌公主带回家参观府邸的建造风格去了。

    陈婉到了长安城之后就要先进皇宫了,所有的陈氏皇家女子都是如此。

    俩人依依惜别,杨广一想到好几日见不到陈婉心中就不是滋味,这时候的他头一次明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真正含义。

    回到家中一直回味着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话,自欺欺人地安慰着自己那颗不安的心。

    杨广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不对劲,可是到底是哪不对劲他却是想不出来。

    直到回京之后的第四天,他这才反应过来了,自己上殿汇报完战果之后已经四天没有见到父亲了!

    自己回京的当天就已经隐约提起心中爱慕那陈国小公主的,可是父亲到这会儿怎么还没有回信呢?

    这该不会是出了什么变故吧?

    不得不说男人的第六感有时候也是很准的,杨广的第六感那时候就很准。杨广心中一颤,在回京的路上就有许多的功臣眼睛偷偷瞄过陈婉,难道是哪个不要命的家伙已经捷足先登了?或是京中的哪个权贵看上了陈婉?

    去皇宫一打探之后杨广就仿佛掉进了冰冷的窟窿里面,冰寒刺骨,寒入骨髓。陈婉没有像她姐姐乐昌那样被赠予权臣,而是送进了隋文帝的后宫,很快就被选为文帝的嫔嫱。

    霹雳!

    绝对是晴天霹雳,这对于杨广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打击,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父亲竟然会和自己争抢这么个小女孩,这女子才十四岁啊!

    杨广随即偷偷找到了陈婉,陈婉见到杨广之后自然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向杨广诉说其中的经过,同时诉说着自己对杨广的相思之情。

    杨广听着陈婉的话心中就像是有着一把锋利的剑在割,一片又一片,直到把心儿全部割碎了。

    事已成局,杨广无力回天,父亲是天子,自己只不过是天子的儿子,还不是大儿子,争不过的。

    即便如此,杨广还是想方设法一直关注陈婉的动向,关心她的生活。当时文帝杨坚的结发妻子独孤伽罗还在世。独孤皇后是中国封建史上首屈一指的女权主义者,把皇帝老公管得象根扁担一样严实。虽然由于制度的问题,独孤皇后也象征性地为丈夫选了一些妃妾,却基本都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的。若是有不经独孤后许可就与皇帝勾勾搭搭的,往往就死到临头了。文帝杨坚和后宫的女人们,在独孤皇后的高压政策下,小心谨慎地过着日子。然而小陈氏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聪慧伶俐,她成功地讨得了独孤皇后的欢心与许可,得到了除皇后之外陪伴皇帝的权力和机会,虽然这样的机会少得可怜,但也奠定了自己在隋宫中的地位。这样子的情形是杨广所没有料到的,这下子真的是欣喜若狂了,自己正为这事发愁呢,自己想要夺嫡,可是在父亲杨坚身边没个能说得上话的人,现在好了,自己和陈婉本来就相爱,只要两个人齐心,肯定是可以把皇位弄到手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广不但装做不好声色、夫妻情深的模样讨好生母独孤皇后,还常送金蛇、金驼之类的厚礼给小陈氏,这里面不仅仅是礼物那么简单,里面更是隐藏着杨广给陈婉的私信,一步一步交代小陈氏应该如何如何。杨广的用心良苦,果然得到了独孤皇后和小陈氏的欢心。于是她们共同努力,在隋文帝的耳边枕畔不停地为杨广说项。开皇二十年,杨广勾结杨素,诬告太子杨勇造反。早已被爱妻宠妃灌了满脑子浆糊的杨坚面对这桩“罪证”,做出了废太子杨勇为庶人、立晋王杨广为太子的决定。小陈氏在这场储位之争中,着实为杨广出了不少力气,更是得到了独孤皇后的认可。仁寿二年八月甲子的夜晚,月亮旁边出现了四重月晕。这非同寻常的天象,似乎在预示着大事将要发生。果然,五天之后的己巳日夜晚,独孤皇后在永安宫病逝,谥为文献皇后。独孤皇后去世了,隋文帝杨坚没有了多年监管严格的结发妻子,对小陈氏的宠爱就更是一日千里。小陈氏不久就被晋封为贵人,仅次于皇后。虽然同样晋位的宫妃还有一位蔡氏,但是蔡氏的实际地位远远不及陈贵人。陈贵人得到了隋文帝的专宠,而且代行皇后职责,统率整个后宫,凌驾于其它妃嫔之上。——其实,她除了名份还差一步之外,实际上就是取代了独孤皇后的位置,成为隋文帝的续弦妻子了。虽然年龄悬殊,但这时的杨坚也不过五十来岁,正是男人成熟而富于魅力的年纪,二十刚出头的陈贵人对这位集权力和魅力于一身的丈夫,也是一往情深。对于陈贵人的实际地位,宫内宫外都十分清楚,太子杨广对这位小后妈毕恭毕敬的同时更是思念难当,太子妃萧氏更是要向陈婉大礼参拜。陈贵人很清楚,一旦杨坚去世,自己就要成为大隋国的太妃、甚至太后。她陶醉于杨坚对自己的万般宠爱,也陶醉于这人生的巅峰前景。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两年。仁寿四年七月,文帝携陈贵人、蔡夫人和众嫔妃前往仁寿宫避暑。夏天快过完的时候,杨坚生病了。陈贵人自然要在杨坚的病榻前服侍。与她同在宫中侍疾的还有太子杨广。杨坚对小妻子的关爱深为感激,将陈贵人升为宣华夫人。自从入宫侍父疾以来,杨广每天都与宣华夫人日夜相对,这段时间杨广当真是欣喜若狂,天天能够见到自己心爱的女子,那日思夜想的人儿啊。

    可是这种好时光好久不长,终于,在某一天,这样子的时光终结了,或者说是凤凰涅槃得到重生了。有一天躺在病床上面的杨坚让人喊来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对他们说:“快去把我儿子召来!”

    更是在后面解释一句这儿子指的是杨勇!听到后面这句解释的柳述和元岩闻听大惊失色,但也只得奉命退下拟诏。皇帝自认为万事俱备,只消一道旨令就能灭了杨广,谁知自己早被架空,已是空头皇帝一名。柳述和元岩退出寝宫,拟好诏书,先给左仆射杨素看过,再拿去给杨坚过目——杨素可是铁杆的杨广党,给他看诏书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杨素果然马不停蹄地跑去找到杨广,杨广听到这消息之后一下子就懵了,杨坚拟的诏书里面竟然是要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更是想要一巴掌把自己拍死,父亲这是怎么了?自己什么地方让父亲这么生气了?

    虽然杨广想不通这里面的奥妙,可是现在已经不是纠结于小事的时候了,大局重要,所以杨广和杨素两人密谋之后,决定铤而走险。心神不宁的宣华夫人正在侍疾,却见大臣张衡进宫,说是有要事向皇帝禀报,支开了寝宫中的宣华夫人以及内侍宫女。宣华夫人正和众人在另一所宫室中等待皇帝传召,却突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皇帝杨坚驾崩了!这个消息令宣华夫人如五雷轰顶,她立刻就下意识地明白,杨坚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突然死去的。这个认知令她惊恐万分。其它的后宫妃嫔虽然不知根底,但看见太子杨广居然不肯马上发丧,也明白大事不好,发生宫变了。个个面无人色,浑身发抖。正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杨广派遣使者,将一个他亲自用纸封好的金盒子拿来赐给宣华夫人。宣华夫人慢慢打开那个盒子,在场的人都非常意外:里面居然是几枚丝绦打就的同心结。

    陈婉看到这同心结之后心中羞怒难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没想到这盒中竟然是同心结,在场的莫不是人精一般的人物,一看到这同心结之后便是隐隐猜到了什么。

    陈婉想到杨广同心结中的含义,她羞怒交加,觉得自己受了莫大污辱,坐在座位上不肯接受。她爱惜名节不肯接受,一众想要逃出生天的宫娥们却不买帐,一哄而起,连拖带拉,硬是扯着她向使者行礼拜谢,表示已经领受了新皇帝的好意。其实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说,杨广年青英俊,又颇有才华,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而,宣华夫人曾经是他的庶母,而且还是一个身份与众不同的庶母,这必将引起许多流言。杨广登基为帝,他的妻子萧皇后对宣华夫人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十分不满,除了吃醋,她还认为宣华夫人影响了丈夫的声誉,丈夫就是因为受了她的迷惑,才弑君、乱伦的。于是,当杨广登基之后,萧皇后便将宣华夫人逐出皇宫,送到仙都宫去居住,想要让她远离杨广。然而杨广似乎是真的迷恋上了宣华夫人。她出宫以后,杨广坐立不安,经常无故发怒。

    萧皇后也知道杨广一反常态的原因都在于宣华夫人,无计可施之下,只得又将宣华夫人从仙都宫接回。虽然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宫宇,但是一切已经物似人非,宣华夫人的丈夫杨坚不在了,她不但丧失了执掌后宫的权力,更连一个正常的身份都没有。当初,太子妃萧氏面见宣华夫人的时候,都是要毕恭毕敬,口口声声尊称母妃的,宣华夫人原以为自己即使没有了丈夫,也能够尊贵无比地以太妃、甚至太后的身份安度余生的;谁料到,如今萧氏成了皇后,自己却被新皇帝强占,一下子由萧氏的长辈变成了她丈夫没有名份的姬妾,到了一个如此悲凉的境地。整个后宫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后宫了,宣华夫人失去了昔日被人众星捧月的地位,也失去了名誉,整日活在旁人的冷眼、旁人的流言蜚语?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