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毒麦 > 毒麦第68部分阅读

毒麦第68部分阅读

    已经老迈,也就认命,虽有想造反的心,可没造反的胆,玩一些手腕,做一些小动作,想必还能凑合凑合。

    没过多久,菜上来,老主任拿出珍藏的白酒,打开,给三位满上,他也斟了一点,一次性塑料杯没有斟满,大概只有半杯,他说:“年纪大了,不同往年,现在只有悠着点,不同你们。”

    村主任所炒的菜闻起来香,吃起来不行,还是差点劲,德志不好说什么,人家忙了半天,不好意思批评,好在有酒压着就行。

    吃吃喝喝,老主任就提出了要求,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德志没想到老主任会设立埋伏。

    他说:“按说作为党员又是村干部,不该提出要求,不过,既然大家都熟悉了,我也不要这张老脸了。按说公益事业,应当照顾到所有人,特别是孩子。我们这所学校,娃娃不多,可也是红田村的未来和希望。不能让他们吃脏水。我建议,另外修一个水池,铺设水管,专门供学校的老师和孩子来使用。当然,如果有多余的水管,就把水管铺到我家,我一个孤老头子,年纪越来越老,不会让我去挑水吃吧?所以,要把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他这么一说,德志明白,越来他设了鸿门宴啊!难怪卢支书提前撤了呢?卢支书一撤,村主任就不要攀扯支书了,免得驳回了村支书的面子,让村主任看笑话;或者相反,驳了老主任的面子,让卢支书看笑话。

    卢支书不会笑话,也不会传笑话,让信息在他那里停下,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相反,老主任就像老树,人老话多,树老根多,自然会让卢支书在全村村民面前没面子。

    盛长阳说:“知道老主任为村民为后代着想,可是,这个项目不是政府项目,不是由我说了算的,这个要跟姚先生说,我们不当家。”

    德志听了,心里一惊,不知怎样应对。尹懋不在,说话可以放开,但是承诺不能随便,在承诺方面,仍要小心,免得到时候兑现不了,反而成为他的把柄,他一捣乱,这个项目验收就受影响。与其这样,不如先稳住他再说。

    “姚先生,听说你们做项目是根据村民的实际需要来做的,不知道这个原则还管不管用?”村主任说。

    德志听了,原来这位老主任,真是狡兔三窟,非常厉害!他懂得德志学过的,关于做项目的原则,没错,项目都是来自群众的需要,且是实际需要,并非在办公室臆想出来的假东西,实行不了的东西,无论如何,项目也无法成功达到目标。

    第一卷  第233章 皇帝女儿

    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方面,大同小异,老主任更有经验,嘴上会说,不一定会实行出来。

    德志看老主任脸色偏黑,目光狡黠,眼神游移不定,就知道他在算计。

    对他知根知底的卢支书聪明,提前找个理由撤退,知道吃了这顿饭,就有吃不完的麻烦,于是,先闪了人再说。

    饭吃了,事说了,该散了。盛长阳安排技工住在村民家,先从积极响应的小组开始,从小组里最积极的院坝开始。以三户以上为一个单位,选择修建水池的地址。

    盛长阳交代完了之后,他就下山去了,因他还有别的事。现在在工程开始阶段,当水池地址选好后,就要开始挖土方,进材料了。

    德志回到卢支书家,卢支书笑着问:“老主任对你们怎么样?”

    德志说:“还行,把珍藏多年的好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喝。”

    “那是有求于你们吧?他非常吝啬。”卢支书说。

    “是的,他要求我们帮学校另外建个水池。”德志说。

    “他想借这个名义,顺带帮他家的水池给解决了。”卢支书说。

    “是的,他是这样说的。你真是神机妙算啊,人不在场,就跟在现场一样。”德志说。

    “大家共事多年,又是乡里乡亲的,谁是啥性格、啥心情,我虽并不是当然全知道,可也懂得一些。老主任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从不吃亏的主儿。我尽量不和他打交道,实在没办法,才和他来往。”卢支书说着话,给病人换药瓶。

    这个活儿,他妻子也会干,可是他妻子不想摸男人的手,不知道是真是假,德志观察到,他妻子是不摸老男人的手,年轻力壮的男人,她不会拒绝的。

    德志又和卢支书谈了谈准备进材料的事,想请管理小组派人跟他一起下山采购建水池的材料。比如水泥钢筋。

    先是买水泥,这个需要到水泥厂去谈,这不同巴东,由民委的干部代劳,非得要亲自来做不可,但是,按照项目原则,需要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来,当然,采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旦少了这个环节,恐怕就不完整,项目就有缺陷。

    卢支书同意了这个决定。他问:“是不是先从一组开始?”

    “为什么?”德志问道。

    “一组最积极,先做,做好了,给别人一个示范。再说,一组地方偏僻,人员简单,比较容易开始。”卢支书说。

    “好啊!书记说的,应该没错,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不会错的。明天我们就和技工师傅一起去一组吧。”德志说。

    然后,德志就自由活动,到房间休息,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然后胡乱在上面打字,打了些什么,德志不管不顾,只觉得过瘾得很。

    德志处于兴奋期,如同结了婚不久,天天都要黏着娇妻一样。对于电子产品,德志赶不上潮流,人家用笔记本基本上都不用了,准备抛弃,换成更先进的东西的时候,德志才拥有一部旧的,看来,笔记本都快到了退休的年纪,仍在为人服役,但宝刀未老,尚能争锋。

    当天晚上,德志没有看电视,一直在玩电脑,爱不释手,直到深夜,想到明天还要去一组,德志只好关了电脑,上床睡觉。要是平时,德志会看一会儿书再睡,但今天不行,实在犯困,受不了,只好睡觉。

    第二天,卢支书带着德志和技工,因小伙子长得圆头方脸,很像是国字脸,又像是施工队的头儿,德志就叫他“方脸”。

    方脸经常做水池,很熟悉整个施工流程,做水池的关键是找到水源,如果没有水源,还不如不做。

    卢支书说:“一组分成三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有十几户人家,平均下来,一个组约有六十户人家。”

    德志心里盘算,好,三个地方修建三个蓄水池就够了,只要有活水进来,早晚能满足他们的饮水需要。

    一组从上至下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最上面的好办,住户最少,有八户人家,共用一口蓄水池,卢支书带着方脸查看了水源,觉得还行。于是选择了建水池的地方。

    接着走中间的部分,中间约有二十多户人家,水源也不错,离建水池的地方不远,到中心区也不远。

    这个也好解决,一组的三个地方已经解决了两个,他们觉得很顺利,心里很开心,说说笑笑继续前行。

    问题是到了最下面的一处,非常复杂了。

    原来在第三处的院坝民居那里,还有一处在最下面居住,最偏僻,也最费功夫费材料。

    中间有一户农户明确表态不要这个自来水项目,她说:“我是一个孤老婆子,自己的水都吃不完,不需要跟大家抢水吃。再说,凡是受益户都要投工,我做不了。”

    方脸听了,觉得有问题,可说不出来问题出在哪里。

    卢支书低声说:“她家儿子在山下公路边盖了房子,她准备下山跟儿子一起住。这山上不住,她也就不用操心通不通水了。”

    方脸说:“那好,为了避免以后有麻烦,我觉得她应该出具一个什么东西才好。”

    “对了,我还没想到呢。人心善变,现在说得好,不要自来水,宁愿吃自家祖祖辈辈都吃的水。现在没通自来水,大家都觉得没什么,也就逆来顺受,可是,将来怎么办?”卢支书说。

    “书记,我觉得让她留下一份书面放弃权利的文件才行,避免以后大家都吃上自来水了,她没有,自然会来找麻烦,要求解决吃水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大家都好;如果解决不好,大家都不好。”德志说。

    “对,对的,姚先生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就是让她签个字,表明自己不要这个自来水,不是不给她解决,到时候,她也不会看到别人都有了,她又眼热心跳,非要解决不可,让卢书记受不了。”方脸说,看起来非常有经验。

    卢支书听了,觉得有理,就找她谈,非常友好,没有什么恶意。她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只要不让她投工,或者投资就行,她立马签了字,大家离开她家,确定了水源的位置,还有水池的地址,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方脸、德志跟着卢支书打道回府。

    晚餐在卢支书家吃,当晚,方脸从三组搬到一组,准备在一组开始修建水池,因开挖土方需要指导,在三组来来往往很不方便,不如住在一组要方便得多。技工经常这样,在外面工作,不可能带着房子走,在哪里做事,就住在哪家。

    德志忙完这些,晚上又想继续打字,但他心里总没有平安,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

    德志关了电脑,过去找卢支书,昨天打针输液的人又来了,原来,打针也会上瘾的。要知道,这一瓶药水,就是好几十元的。但恨病吃药,不得不输液。输液之后,被感轻松,如同吸毒,感觉很不一般。

    找到卢支书,德志问:“明天去看水泥,不知选好人选没有,谁去合适呢?”

    卢支书说:“没有别人,明天我下山进药,我们一起去吧。”

    “那太好了!”德志很高兴,“什么时候?”德志又补充道。

    “明天早晨9点钟吧。”卢支书说。

    “好的,早点休息吧!”德志说,然后回房间休息,心里才感到有些踏实。

    德志心想,明天下山到水泥厂,看水泥的价格,也不是全部都要求弄懂,但是,只要按规矩来操作,态度端正一点,认真一点,想必通过讨价还价来走完这个参与的历程,等到项目结束,评估验收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总不至于没有目标可以参考。

    软件的东西很难搞,买水泥的价格不需要多谈,一般情况下是谈不拢的,因整个宣恩县境内,只有一家水泥公司。还有一家,在恩施,车程有一个多小时,如果需要的水泥少,哪怕贵一点,也可以在当地买,主要是省掉了路费。

    这是一家垄断企业,无法沟通,但不得不沟通。德志早就有所耳闻,也亲眼所见,因最近几年硬件的建设特别多,农村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地方都在搞建设,因此,需要水泥的地方多得是。且政府没有放开政策,不批准再建一家水泥公司。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德志简单收拾了一下,将笔记本电脑放进背包,然后坐着卢支书的摩托车,沿着颠簸的小山路往山下走。

    下山的时候,摩托车基本上不用加油,到了山脚,才开始加油,那里的坡度有时缓,有时急的,就像流水一般。

    坐摩托车还不如骑摩托车,很难受,但这是山区最好的代步工具,有了摩托车,省了不少力气。

    车开始爬坡,到了山顶,再下山,下山之后,又上山,再下山就到了水泥厂。厂门口的公路上停泊着不少的卡车或者农用车,车厢内摆着条纹防雨布,车厢底部有一些水泥粉末,一看就知道是来拉水泥的车。

    德志看着这架势,真是不得了,真的是皇上的女儿不愁嫁啊!这么长的车队,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好在德志和卢支书只是来这里谈判的,并不是来买了水泥。谈判就是讨价还价,水泥厂的水泥生产得太慢,只能忍耐。

    第一卷  第234章 文艺中年

    看来,在中国办事不排队是不行的。德志无计可施,他想,如果这时候不经过政府是不行的。德志说:“卢支书,看来,这水泥很难拿到,现在水泥很俏,根本没有办法拿到。不如去找找熟人。”

    “好啊,我们先去进药,然后去找熟人,你看怎么样?”卢支书问。

    德志说:“好的,你去忙,我先回家一趟,半小时后在桥头再见吧。”

    “好,当然没问题。再见!”卢支书说着,发动了摩托车,朝前开去。

    德志在桥头下车,然后步行回宿舍。他很开心,得到了电脑,比啥都快乐。谁让德志喜欢文字呢?文字带来的快感和安慰,比肉体所带来的更丰富。

    德志上了楼,他妻子和书亚在里面,德志妻子很高兴,说:“咦,怎么回来了?真是奇怪,人家都在下乡,你却偷跑回来,不怕上帝吗?”

    “有事。”

    “有什么事?”

    “想你了呗!回来看看你,美女!”

    “算了,少来!麻死人了!都成黄脸婆了,还美女!说吧,是啥事?”

    “真的想回来看看,再就是趁现在还弄得动,我就要弄你那个洞。”

    “流氓,大白天还弄?想弄了到街上去找卖的去。”

    “小姐要钱,我穷,没钱,你是免费的,免费的不要,要花钱的吗?”

    “去,去,去,一边去。我是你花大钱买来的,是定期存款,那些小姐虽新鲜,是活期,利息没我高,算算账,还是划不来。再说,你们男人,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主儿,没有个满足的时候。”

    “那是,废话不说了,诺,这个包,帮忙收一下,我等一会儿还要出去。”德志把电脑包交给他妻子,对他妻子笑着说。

    他妻子很奇怪,问:“这是啥?”

    “电脑。”

    “什么电脑?”

    “笔记本电脑。”

    “你买的?还是公家的那个?”

    “都不是。”

    “那是谁的?”

    “朋友送的。”

    “哪个朋友?这么好!”

    “就是在广场送我茶叶的那个!”

    “他怎么这么好啊!你不是很想要一部电脑吗?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不过,要小心,他可能有所图的。”

    “不管,我们做项目,钱不经过他的手,直接给材料商人,他无非是提供技术指导之类的。要说赚钱,材料商才赚,他没什么。要说送礼,材料商应该给,不是技术人员给。他这样做,也是做好事。我想,他在献爱心,知道我没钱,买不起一部电脑。他有钱,又跟卖电脑的熟悉,就买了一部二手电脑给我用,这不会妨碍项目原则的。”德志为自己辩解道。

    “我又没说不该给你买,只是提醒你要小心,特别是尹懋和余哥,这两个家伙非常危险,会告你的,或打你的小报告。”

    “晓得了,他打小报告也没办法,嘴在他们身上,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要小心,以后这电脑不要放在这里,带回家,不要告诉他们电脑从哪里来的,他们的确是危险人物,搞不好,会害死你的。”

    “知道了,不和他们计较,我担心什么?”

    “你不计较,不代表他们不计较,你想息事宁人,不代表他们追求和平。要当心,这两个人,是死党,在推卸责任方面,比你强,在争夺好名声方面,比你强。好事他们抢走了,坏事给你干,你还不清楚吗?”

    “知道,懒得和他们计较。”

    “你要当君子,他们偏偏乐意作小人,你想好,他们却不让你好。要考虑清楚,这个社会很复杂。”

    “我觉得没什么啊!他们有信仰的。”

    “他们有信仰?我倒没看出来,我觉得他们明知故犯,比不信的人更可恨,更可气,是十恶不赦的。那些没有信仰的,还没有他们坏。你不要被他们利用了。你收了人家电脑,大家都看得见,他们肯定也收了东西,只是你看不见,那些东西,比你这二手电脑要好很多,你还沾沾自喜,不可一世。真是可笑!”德志的妻子说话像发连珠炮。

    这么说来,德志根本没有办法再和他辩论,看着小书亚在一旁玩,对爸爸妈妈的说话,没有理会,他正专心致志地玩呢。

    德志刚想要说什么,想不起来了,看看手表,快到了约定的时间,就要离开,他妻子问:“中午在家吃饭吗?”

    “看情况吧,要在家里吃,我会打电话。”德志说。

    “不吃也要打电话。”她说。

    “好的。”德志放下电脑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每次和妻子争论,总是以失败告终,但是总不愿承认失败,他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得到家庭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