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79部分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79部分阅读

后,至于赵人李园则成了当今楚王的国舅。

    李园狼子野心,做了楚国外戚大富大贵之后,随即蓄养死士,准备推翻春申君,取而代之。机会不久就来了。赵国赶走廉颇后,以庞煖为上将军。庞煖击败燕国后,积极合纵灭秦。春申君被关东诸国推举为合纵长,率军攻秦,结果被吕不韦和蒙骜击败。李园乘机离间考烈王与春申君的关系,春申君被罢相。不久考烈王病死,李园带人埋伏于棘门之内,乘着春申君入宫奔丧之际将其杀死,灭其宗族。

    李园因春申君而贵,却恩将仇报,杀死春申君,取而代之,所以宝鼎认为他卑鄙无耻,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

    南山子抚须而笑,“关东传言,今日秦王是吕不韦与赵太后所生,不知是不是真的?”

    宝鼎眉头微皱,一笑置之。历史上的谜团太多,但有些记载经不起推敲,无论秦王室还是楚王室,在王统继承人的血缘确认上有其严格的审查方式,绝不会出现这种贻笑大方的荒诞事。

    “先生能否提供更多的消息?”宝鼎问道。

    “暂时不能。”南山子摇摇头,“不过公子若能破获此案,那眼前危机可解,乌氏可保平安,楚系必将遭遇空前打击。”

    宝鼎迟疑良久,问道:“这就是先生给我的对策?”

    南山子知道他怀疑自己居心叵测,于是郑重说道,“公子是不是怀疑我别有用心?”

    宝鼎面无表情地望着南山子。他当然怀疑南山子别有用心,因为无论是关东诸国的合纵还是关东秘军联手刺杀秦王政,对赵国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南山子没有任何理由帮助自己破坏这次刺杀。

    “你给我相信你的理由?”

    “李园是赵国人,祖上三代皆为赵国官僚,他的父亲曾是平原君的亲信。郭开帮助公子偃做了大王后,不但赶走了廉颇,还把平原君的一帮老部下也赶出了邯郸。李园一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南下楚国投奔了春申君。”南山子说道,“平原君生前与春申君的关系非常深厚,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他收留了李园一家。其后廉颇从魏国投楚,也是依附于春申君。但谁也没有想到,考烈王死后,年幼太子继位,李园不但没有帮助春申君东山再起,反而设计杀死了春申君,灭了春申君全族,自己霸占了楚国令尹之位,攫取了楚国大权。”

    南山子说到这里黯然长叹,“我是平原君最信任的部下,与春申君更是莫逆之交,我曾发过誓,我要杀了李园。”

    “先生曾在楚国刺杀过李园?”宝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杀过,但没有成功。”

    “先生经常来咸阳,是不是为了逃避李园的追杀?”

    南山子略略皱眉,既不承认,但也没有否认。

    “先生刚才说,李园是被郭开赶走的,那他现在还愿意与郭开合作?”

    “李园当然要报复郭开,血洗前仇。”南山子忿然说道,“但他心机深沉,手段狠毒,他不但要报复郭开,还要报复赵国。”

    “报复赵国?”宝鼎吃了一惊,随即想到什么,霍然醒悟,“先生的意思是,他要刺杀秦王嫁祸赵国,让秦军再一次攻打赵国?”

    “我可以肯定这就是李园的阴谋,祸害赵国的阴谋。”南山子用力挥动着手臂,冷声说道,“我绝不会让李园的计谋得逞,我要让他弄巧成拙,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让秦王雷霆震怒之下挥军杀向楚国。”

    宝鼎想了片刻,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不管南山子的判断是否正确,这次他都要竭尽全力帮助自己,有了南山子的帮助,自己不但有绝对的把握阻止这次刺杀,还能顺利化解眼前的危机,救出乌氏和韩非。

    “这和打击楚系有什么关系?”宝鼎问道,“就算我们抓住了刺客,破坏了李园的阴谋,大王也未必会调动军队打楚国,因为朝堂上楚系力量太过庞大,他们肯定会阻止秦王攻打楚国。”

    “假若秦王没有直接遇刺,当然说不上雷霆震怒,所以攻打楚国的可能性的确不大,但如果公子利用这次刺杀大做文章,那极有可能把楚系推进万丈深渊。”

    “原因呢?”宝鼎急切问道,“难道咸阳有人暗通楚国,阴谋叛乱?或者,这次楚国刺杀大王,楚系有人参与其中?”

    南山子望着宝鼎,一字一句地说道,“昌平君熊启是楚国考烈王的儿子,是当今楚王的庶兄。”

    宝鼎顿时傻了。

    这怎么可能?昌平君熊启竟然是楚国考烈王的儿子,当今楚王的庶兄,这怎么可能?

    蓦然,他想到了史书记载,昌平君后来叛国了,项燕等人在楚王负刍死后,拥立昌平君熊启为楚王。前世读史书的时候,这是一大疑点,他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昌平君叛国后,怎么会做了楚国的大王。假若南山子的话是真的,熊启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庶出儿子,那么在楚国败亡的前夕,楚国人拥戴他做楚国大王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宗越也是一脸震惊,“先生,昌平君怎么会是考烈王的儿子?你有何凭据?”

    “这事说起来话长。”南山子抚须笑道,“楚国的考烈王叫熊元,是楚国的太子。大概在宣太后病逝的前几年,熊元到秦国做质子,陪同他到秦国的是太傅黄歇,当时黄歇还没有封君。”

    “宣太后是楚国公主,对熊元当然另眼相看,所以给他娶了一位秦国的公主,生了几个子女,其中长子就是熊启。”

    “熊元在秦国做了十年质子。这一年熊元的父亲顷襄王病重,但秦国的昭襄王拒绝熊完返回楚国。太傅黄歇知道秦国的相国范雎和熊元的关系非常好,于是说服了范雎。范雎却未能说服昭襄王,不过昭襄王同意太傅黄歇回楚国打探楚顷襄王的病情。无奈之下,黄歇让熊元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逃出了秦国。昭襄王闻讯后虽然勃然大怒,但考虑到秦楚尚需联盟,所以就把黄歇放走了。”

    “顷襄王驾崩,熊王即位,黄歇则被被任命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淮北十二县为封地。”

    “熊元做了楚王,却不愿意把秦国的妻儿接回楚国。秦国公主郁郁而终,熊启兄妹则被华阳君熊戎收养。昭襄王驾崩,孝文王继立,华阳夫人做了王后,楚系外戚随即复出。熊启才华横溢,又深得华阳太后的喜爱,于是进入朝堂,步步高升,继吕不韦之后官居相国,成为楚系的中坚人物。”

    南山子说到这里,冲着公子宝鼎和宗越笑道,“公子已是紫府主人,明日到紫府稍加查询,便可验证真假。”

    宝鼎已经相信了。他一直以为熊启是华阳君熊戎的后代。华阳君熊戎的子孙多,和秦国贵族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所以宝鼎也无心去仔细探究熊启的身世,谁知今天南山子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万万没想到熊启竟是当今楚王的庶兄,这个身份太敏感了。

    宗越也相信了。南山子是什么人?他和平原君、春申君的关系非常密切,他知道中土诸国太多的隐秘,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机密自然可信。

    “公子,好机会,难得的机会啊。”宗越激动地说道,“一旦公子有证据证明昌平君熊启参与了楚国刺杀秦王的行动,那他就死定了,楚系必将因此受到牵连,楚系败亡之期指日可待啊。”

    宝鼎毫不犹豫,断然摇手,“在云阳的时候,我们已经定好了策略,与楚系握手言和,联手抗衡大王。难道你们忘了?”

    “公子,你必须考虑到未来。楚系根基深厚,就算老太后不在了,楚系也不会轰然倾覆,他们依旧可以控制朝政,尤其是楚国公主一旦做了王后,你必将被牢牢压制在紫府动弹不得,你的未来一片黯淡。”南山子也劝道,“老秦人能否东山再起,能否像你预想的那样逐步控制朝政,前提在于你能否崛起于朝堂,假如你一直被压制在紫府,你就很难帮助老秦人东山再起。”

    宝鼎暗自冷笑,绝不上当。南山子的目的就是帮助赵国,无论是激怒秦王攻打楚国还是藉此机会重创楚系,都是为了帮助赵国摆脱亡国的危机。

    “目前形势下,楚系倒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宝鼎质问道,“楚系倒了,我依旧被压制在紫府,老秦人也根本来不及崛起,这只会白白便宜了关东人和巴蜀人。关东人和巴蜀人成了大王的左膀右臂,会反过来更加凶狠地压制我和老秦人,所以这一次我只会借机解救乌氏,绝不会再一次打击楚系。”

    南山子沉吟不语。宗越知道公子宝鼎担心什么,考虑到蓼园的未来,他断然放弃了这次机会。

    “先生,你不要低估了秦王,更不要低估了楚系。”宝鼎正色警告道,“在今天这个时候,在秦王决意要压制我的时候,我们借机打击楚系,未必能达到你的目的。”

    南山子微微皱眉,脸色凝重。

    “对于秦国来说,若要吞并六国,统一中土,首要目标就是攻占河北,拿下关东最为牢固的一道屏障。”宝鼎继续说道,“拿下了河北,等若切断了关东诸国合纵的可能,如此向北可以打燕国,向东可以打齐国,向南可以打楚国,至于中原韩魏更是囊中之物。”

    宝鼎望着南山子,苦笑道,“先生,秦国现在绝不会和楚国开战,因为这与统一的攻击策略完全相悖啊。”

    南山子叹了口气。他总是抱着一丝幻想,但宝鼎毫不留情,一剑刺穿了他的幻想,让他心痛,让他窒息。三年,三年后赵国当真就要灭亡吗?老天真的不再眷顾赵人,要帮助秦国灭亡赵国?

    “联手楚系不仅仅是为了抗衡大王,也是帮助我自己逃脱紫府这个樊笼。”宝鼎说道,“就算大王不愿意放我出来,但在楚系的夹击下,他或许会给我几次机会,那时候即使我的脖子上依旧套着枷锁,但我好歹出了紫府,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一旦机会合适,我就能斩断枷锁,一飞冲天。”

    三个人在乌篷车里反复商讨,最终南山子还是认同了宝鼎的策略。

    乌篷车到了黄阁酒肆。赵信迎了出来,将三人领进了一间雅致的小屋。屋内火盆正旺,温暖如春,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酒肉香气。

    “这是什么好东西?”宝鼎指着屋子正中的铜鼎问道。

    “獒犬。”赵信一边请三人坐下,一边从火盆里夹起几根燃烧的木炭塞进铜鼎下部的火炉里,“咸阳最好的獒肉了,今天请公子尝尝鲜。”

    吃狗肉在这个时代很普遍,算是家常菜了。大庖烹饪的水平有高低,狗肉也要各种各样的吃法。赵信今天拿狗肉招待宝鼎,倒是迎合了宝鼎下里巴人的口味。四个人围着铜鼎团团而坐,吃着热腾腾的狗肉,喝着浓烈的甘醪,谈笑风生。

    “你知道楚人要刺杀秦王?”宝鼎看到赵信一脸平静,惊讶地问道。

    “我不知道。”赵信说道,“但我知道咸阳最近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赵楚韩魏四国的秘兵突然赶到咸阳,当然有所行动。”

    “你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赵信嘿嘿一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公子,这些人不会来杀你,再说,我也不知道你竟然成了紫府的主人。既然公子主掌紫府,自然知道这些事。”

    宝鼎摇摇头,指着正在埋头大快朵颐的南山子说道,“我还是刚才听先生说的。”

    “黑冰台没有察觉?”赵信奇怪地问道。

    “我第一天到紫府,没有人向我禀报此事。”

    赵信笑了起来,“公子到了紫府,这些关东秘兵不要说刺杀秦王了,恐怕连咸阳都逃不出去。”

    “可有什么线索?”

    “公子听说过残月四绝吗?”

    宝鼎摇头。

    “公子知道红翎社寓吗?”

    宝鼎茫然。

    “红翎社寓在尚商坊,它的主人就是楚国巨商猗顿氏。”赵信笑道,“残月是个优伶,名满吴越,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琴,更有一张让人神魂颠倒的绝色容颜,故称残月四绝。”

    “吴越人?”

    “越女。”赵信说道,“三个月前她来到咸阳,当即轰动京城,红翎社寓自此人满为患。”

    “越女?”宝鼎转头望向南山子,“先生是否认识?”

    “公子也想去看看?”南山子问道。

    第一卷 崛起 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

    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

    宝鼎摇摇头,他哪来的时间去风花雪月?他现在要解决的事情堆积如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今天之所以把南山子请到黄阁酒肆,就是想请南山子拿出对策。现在南山子给了一个破局的思路,但具体如何拟策,如何实施,还得靠眼前这三位。

    宝鼎刚刚到紫府主持黑冰台,距离完全控制秘军还有一段时间,急切间根本不敢调用黑冰秘兵,以防自己的秘密被黑冰探知,所以此次的事情必须依靠黑衣去做。

    “先生的消息是不是来源于残月?”宝鼎问道。

    “残月不是优伶。”南山子望着赵信,正色说道,“她是乐师。几年前楚王被她的歌舞所感动,封其为少师,所以楚人都称其为少师残月。”

    赵信正在用力咀嚼着嘴里的狗肉,忽然看到南山子语气不善,隐含怒气,有些莫明其妙,当即含糊不清地嘲讽道,“先生和残月的关系似乎非同一般啊。啥关系?你千万不要告诉我你们是那种关系,我接受不了。”

    宝鼎和宗越相视而笑。南山子却是冷哼,目光从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最后停在宝鼎脸上,“不要伤害她,否则我会让你付出惨重代价。”

    宗越和赵信愣住了,大为吃惊,没想到南山子竟敢威胁公子宝鼎,由此可以证明南山子和残月的关系非同一般,而这个残月更有可能是刺秦的关键人物。

    宝鼎笑了起来,“先生,我欠你一条命。”

    当日在却月阵里,南山子曾救过宝鼎一命,所以宝鼎毫不犹豫给了南山子一个承诺。

    “但赵信既然怀疑残月到咸阳来别有图谋,紫府一定会有同样的怀疑,黑冰秘兵肯定在盯着她,她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宝鼎笑道,“让我来猜猜楚人的刺杀之策。少师残月身怀四绝,名满吴越,她到咸阳来必定会引起轰动。大王不好乐舞,但老太后是楚人,尤其喜欢楚国乐舞,老太后听说少师残月到了咸阳,必定召其进宫。大王至孝,不会忤逆老人家的意愿,欣赏乐舞的时候还会陪侍左右,如此便给了楚人刺杀的机会。”

    “刺杀能否成功?”宝鼎望着三人问道。

    赵信嗤之以鼻,不屑作答。宗越摇摇头,楚人的刺杀之策就这样给公子宝鼎猜了出来,可想而知此策的拙劣。南山子神色平静,不置一词。

    “如果先生估猜正确,李园试图以此计来嫁祸赵国,那么可以预测,在这个刺杀之策的背后,还埋藏着一个更深的刺杀之策。”宝鼎说道,“李园居心叵测,郭开又岂能不防?上次黑衣长歌和西门老爹为了救出太子丹,双双死在咸阳,赵国黑衣遭受重挫,但潜伏黑衣依旧藏匿于咸阳,成为黑冰台的心腹大患。郭开会不会再设法联系潜伏黑衣?肯定会,邯郸会再派黑衣潜入咸阳,一则联系潜伏黑衣,二则刺杀秦王。”

    “楚国李园有心嫁祸,而赵国郭开则将计就计,利用楚人做诱饵,实施刺杀之计。也就是说,此次关东人刺秦,分为一明一暗。明处是以楚人为诱饵,吸引黑冰台的注意力,暗处则以赵人为主力,实施真正的刺杀。”

    宗越等三人沉默不语,都从宝鼎的话里听出了杀气。

    宝鼎不相信南山子和赵信,这两个人一个向宝鼎透漏关东人的刺秦计策,一个向宝鼎抛出少师残月这个线索,配合得很好,但如果往深处想一想,不难估猜到赵人的阴险居心。

    “大王催我回咸阳,我刚回到咸阳就主掌黑冰台。”宝鼎冷笑,“现在你们告诉我赵楚两国密谋刺杀大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大王是不是想利用这次机会把潜伏黑衣一网打尽?赵国是不是想利用这次机会杀死秦王?楚国人的无耻伎俩是不是远比我们想像的复杂,李园是不是想利用这次机会挑起大王和楚系的斗争,以此来混乱咸阳局势?”

    “不要激怒我。”宝鼎冷森森地说道,“激怒?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