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孙郎啸 > 三国孙郎啸第38部分阅读

三国孙郎啸第38部分阅读

    ,所以移民江东和荆州的人也不少;而据我估计,刘表的荆州,此时应该最少有五百万人,而咱们江东,加上那些山越人也不过三百万,只有刘表的一半,比曹操他们就更少了!”

    三百万!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少,在后世的话,随便找一个城市也不止这点人,人口上千万的城市也是比比皆是,尤其还是在这个后世非常富庶的吴越一带。所以,孙策童鞋现在很郁闷,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江东的人口会这么的少,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想要称霸也是不可能的。

    不等孙策说话,张昭又说道,“而今之势,各地诸侯的财政来源皆是以农税为主,而主公却不是,江东的商税和农税之比由主公来之前的三比七变成了七比三,这也是主公能够与曹操袁绍一战的根本啊!”

    “子布的的话我知道,咱们和其他人不一样,江东的人口少,大部分的土地都没有开发,很多都还是蛮荒之地,与中原河北的富庶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张纮也补充道。

    “子布啊,你的话的意思我明白。”孙策说道,“可是我从起兵之初就已经派人招收流民,开垦农田,这个人口上不来,我也没办法啊!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主公,请恕昭之言,咱们的招收流民效果甚微,这个与主公也是有莫大的关系的。”张昭分析道,“自主公起兵以来,江东可以说是战事连连,主公开疆拓土的速度太快,大多数的地方都跟不上步伐,缺少管理和战后的修复发展工作。相对而言,刘表那边就太平得多,而且荆州本来就比江东富庶,所以,很多的流民都涌去了荆州。”

    “子布,你的意思是,咱们要暂停一下?”

    “不错,”鲁肃说道,“肃也以为此时还不是攻打荆州的最好时机。人口不够我们可以去打荆州,打下荆州夺去了刘表的积蓄,我们就什么都有了!可是现在,不如我们休养生息,蓄养实力,等到北方有变,我们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攻取荆州!”

    “兄长,子布子敬说的极是!这个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各军都是新建,还缺乏训练,将领们也都需要历练,现在的局势也不怎么好,不如就先收回来这个拳头。”周瑜说道。

    “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出兵的事情那就先放下吧。”孙策沉思了良久,仔细的分析了脑海中的历史知识说道,“修养是要修养,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怎么来修养,怎么样让我们的综合实力可以比得上曹操袁绍?”

    “主公,提高我们的实力不过是开源节流而已。”张昭说道。

    “这个我懂,节流的事情子布你就去安排吧,只要各位都同意我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孙策应允了张昭的提议,“只是,这个开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子布准备怎么办?”

    “这个,主公,江东百废待兴,增加税率是万万不可的呀!”张纮听见了开源两个字他就赶紧的说道,“当年的黄巾之乱可就是天灾加上重税引起的啊!”

    “主公,适才子布也说了,我们的税收是以商税为主。”鲁肃想了一会就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那个只有绝顶的商人才具有的眼光,“肃以为,商税方面咱们还可以有些调整。”

    “怎么调整?难道定下的商税太低了吗?”孙策问道。

    “不,相反的,我们还应该要降低商税!”鲁肃在众人的诧异的眼光中说道,“肃以为,商税方面实在是太过繁杂了,各种税务多而繁杂不胜枚举,实在是不方便!不如取消某一些税收,用来吸引更多的商人此经商,提高整个的税收!”

    “这个要怎么改?”孙策心里也清楚,鲁肃乃是商人出身,为商人谋福利是很正常的,绝对不可以答应什么离谱的要求。

    “主公,肃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取消诸如城门税等各种商税,而只收取关税和交易税!”

    随着鲁肃的话音一落,孙策感觉是灵光一现,这个放在后世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出于对商人阶级的打压,统治阶级那是定下了各种各样的规矩,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那可以说是相当的难,相当的麻烦!并且,随着鲁肃的话,孙策想起来了后世时世界上最是常见的一种战争方式。

    “子敬,你可有把握?”孙策还是保险的问道,心里对于刚才对鲁肃的猜想还是有些抱歉,对鲁肃的旷世奇才更是有了进一步的见解。

    “主公放心,这事肃已经研究过,绝对没有问题!”

    “那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办!”孙策拍案说道,“此外,我刚刚想到一件事情,还要和诸位商量一下!”

    第三卷 官渡争锋 第三章 奇货可居

    更新时间:2012-01-29

    “主公,还有何事?”

    “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子敬,你以前又是商人,你们是如何看待吕不韦这个人的?”孙策首先岔开话题问道,而且对于吕不韦这个很有争议的人是很有兴趣的。

    “主公,当年吕不韦找到了在赵国流浪的子楚,自诩是奇货可居,于是在子楚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并且他最后也是凭借着这个成就了一番大业!肃以为嘛,吕不韦不愧是一个传奇的商人,更加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成功的商人!”鲁肃笑着说道,其实坐观鲁肃的生平就会发现,鲁肃此人和吕不韦又有什么区别呢?吕不韦帮助子楚夺得大位,自己也是赚了个千古第一商人的称号,甚至还有民间传言说那个史上最牛的千古一帝是他的私生子。这种战绩,管他是富可敌国的沈万三还是享誉全球的比尔盖茨,全部都给汗颜!而鲁肃呢,初次见到周瑜就敢指仓相赠,初次见到孙策就敢举家相投,何等的魄力啊!

    “主公,吕不韦虽然是成功了,但是自古以来,吕不韦也就只有一个啊!所以,吕不韦虽然是传奇,但是还不足以效法啊!”张昭看到了孙策的心思所以说到。

    “主公,吕不韦的胆量和他于秦国的功绩纮是敬佩万分,但是其为人纮却不齿。正如子布所言一样,吕不韦虽然是值得敬佩但是还不足以值得效法!”张纮也说道。

    “兄长,吕不韦的一声都是一个商人,他一声都在做生意,从他遇见子楚开始,这笔改变天下的生意就开始了,一直到他们俩都死了,这笔生意也没有结束。而迄今为止,史书上对于吕不韦的评价大多是批判,可是吕不韦又哪里比那个千古一帝要差呢!”周瑜放声说道,“兄长是要做大事的人,自然是敢于去冒这样子的风险,而且据弟所知,兄长和吕不韦也是相像得紧啊!所以,瑜大胆猜测,兄长是想要学吕不韦一样,做一笔大生意吧!”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公瑾也!”孙策大笑,“若是没有吕不韦的胆量,还谈什么夺取天下!子布之前不是还说么,咱们手里有些紧啊,这些天我在庐江也不是闲着的,倒是给诸位找了些事做啊!”说罢孙策就拿出了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的都是字。

    “主公真是大手笔啊,这样子的才华若是不去做生意真是可惜了啊!”鲁肃笑道,“只是,肃不知,主公写的这些东西真的可以办到吗?”

    “是啊兄长,盐铁这方面自古以来就是一本万利国之利器,若是我们能够就此掌控盐铁,对于兄长统领江东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这样子炼铁和晒盐真的可以办到吗?”

    “这些方法我也是从古籍上面看到的,”孙策不好意思的说道,“行不行得通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要试试书上写的对不对也没有什么损失嘛,不行的话咱们再想其他的办法,要是可以的话,不就解决了一大难题了吗。”

    “主公说的极是,那昭马上就命人去试试!”

    “主公,盐铁的事情我们还懂一些,可是这个上面写的火柴肥皂玻璃又是什么东西?莫非主公还对修道之事有兴趣?要真是这样子的话可是万万不可啊!想当年秦皇汉武莫不是想要长生不老,派人修道求仙,可是最后呢,其寿命反不及常人啊!这修道之事本来就是虚无缥缈,主公万不可枉费心神啊!”张纮倒是从中看到了一些门道,立马就劝谏道。

    “子纲啊,你是误会了,修仙这种事情我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这几件东西可都是大钱啊。”孙策也是头大,张纮怎么就会往那个方面想呢,要知道咱可是绝对的无神论者啊!“这些东西不妨也去试试,反正消耗也不大,弄得出来的话咱们就是下一个吕不韦了!”

    “主公此话何解?”张昭本来是来了兴趣,正准备去试试那个新的盐铁的方法呢,可是一下子就听到了更加让人心动的东西,现在这个时代可不是明清,没有到那种顽固的时候,嘴里虽然说是吕不韦不可以法,但是要是真的可以去做吕不韦,没有谁不愿意的。

    “这个啊,我的意思就是,不要瞧不起商人,商人是天下最奇特的一群人,他们走南闯北的,促进各种物资和信息的流通。而我们则可以借着我们的势力,在商人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若是可以把大部分的商人掌控在我们的手里,或者说是,把天下人最需要的物资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那么不管是谁和谁打起来,咱们都是获利的一方!”

    “兄长的意思是,你是吕不韦,而这些东西就是兄长你找到的嬴子楚?”

    “不错,盐铁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必多说,之前收服的山越之地多矿藏,而我们靠海又可以晒盐,更是助了我们一臂之力!再加上这上面写的三样东西和生产的方法,只要弄出来了绝对是一本万利!以后子布再也不必为军费发愁了!别说是像吕不韦一样奇货可居经略大秦,就是经略天下又有何不可!”孙策心里自然是明白,肥皂火柴玻璃神马的在这里绝对是奢侈品,而且又是非常有用的(不是必须,毕竟人家那么多年没有这个不是也过来了么),不愁没有销路,而销路发展起来之后,孙策就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敌人的经济陷入瘫痪。

    “主公,这个盐铁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掌握在手里,绝对不可以外放。”鲁肃提醒道,“只是,其余的三样,要是我们真的弄出来了的话,主公准备怎么安排?”

    “这个啊,咱们自己弄的话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孙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事情太多了是弄不好的,要不是时间紧急,他有何尝不想把这些东西抓在自己的手里呢。

    “兄长,我推荐一个人,正好合适!”

    “谁?”

    “岳父大人!”

    第三卷 官渡争锋 第四章 不敢回家

    更新时间:2012-01-31

    “岳父大人?”孙策暗自吃惊,想起来这个谜一样的人物,乔玄。这也是一个商人,一个在自己攻打下来了庐江之后代表淮南豪商主动地投靠自己商人。和鲁肃的性质一样,不过却是没有鲁肃那样子的远见敢在自己一文不名的时候投靠自己。不过根据这些天来孙策自己对乔玄(主要是通过大乔)和淮南豪商的观察,可以感觉得到乔玄的本事也是不差,能够成为这么多的商人的代表就证明了这一点;办事也是很老练的,年纪和他的事业证明了这点;对自己的忠心也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综合的评判一下,孙策得出结论,周瑜说的很对!乔玄及其手下附属的淮商首先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可以吃得下,不怕撑死;其次,忠心方面是可以认同的,不怕有人会背叛自己;最后,也不怕乔玄会坐大,孙策相信,只要自己在一天,就可以镇得住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商人,而且他也相信自己会比他们活得长,并且自己还是乔玄的女婿,等到乔玄死了之后,孙策就可以以一个很好的理由控制住乔玄的这份事业,甚至是,自己接手,把这些东西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兄长,瑜以为,我军之中,也就是老爷子最方便出手办理此事了,而且,最主要的就是,用起来放心啊。”历史上外戚当政曾经风靡一时,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人啊,对于别人总是不放心,皇帝对大臣尤其是功高又有实权的大臣就更不放心了,而对于自己的亲戚还是可以信得过的,自己也需要一个制衡大臣的人,所以外戚就上台了。不过后来事实证明,亲戚也是信不过的,于是风靡一时的外戚被换成了更风光更加让人放心的家伙,宦官。

    “恩。”孙策答应了,眼下的局势就是,孙策想要江东可以像一台宝马一样高速的动起来,否则是绝对跟不上自己和曹操袁绍争夺天下的脚步的。但是现实就是,宝马还算不上,驽马倒是还勉强,所以孙策是要使了劲的给马加点膘,即使这会有些欲速则不达,或者是多年之后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可是这些不是都顾不上了吗。

    “公瑾,你和老爷子说一下,让他组建好淮南商会,我这里有些东西交给他去做,做好了就是一本万利,做不好,那以后就不要做了,就算是吹枕头风也没用!”孙策吩咐道,想了想又觉得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能只有一只会下蛋的鸡,“子敬,这些事情你叫江东商会也做一下,就说是我的意思,事情做好了,利润是绝对少不了他们的,我想看看江东商会和淮南商会哪一个做的更快更好!”

    “诺!”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也都在官场上打滚了好几年的人了,油条早就老了,又怎么会不明白孙策的无奈,只是自己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事情只好就交给不是很放心的商人来做了。

    “对了,兄长,”周瑜说道,“这些天事情比较多,我倒是给忘了,之前我派人去过汝南了,事情不是很顺利。”

    “怎么样了?果然不愿意啊?是拉不下来面子么?”听到了汝南两个字孙策就想起来了家里很是悲惨的那位,因为孙策收兵回到金陵,还没有回家就叫人开会,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回去之后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她。

    “是啊,他说,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送给自家女婿。也谢过兄长的好意了,他自知已经功败垂成时日无多,现在只想呆在家乡汝南,聊过余生,只是恳求兄长,好好对待嫂嫂!”周瑜一字一句的说道,每一句话说得孙策的心都很痛。对于袁术,孙策一开始只是把他当做自己的炼金石和踏板,可是袁术对于自己也实在是太好了了,自己最初的本钱就是袁术给的,袁术还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袁耀他们作祟的话,袁术可能真的就收自己当义子了。

    “是么……”孙策心中一震,他很愧疚,只能把愧疚埋藏在心底,因为他知道,愧疚在政治和权力的面前这种东西不应该有,不可以有,否则会被自己的对手利用,而且这种东西本身就对自己的事业不利,不利于家里,不利于江东。

    “兄长,有句话别人不方便说,但是弟弟我还是得提醒你,舒儿来信跟我说过,出了这样的事情,嫂嫂瘦了不少,她怕是非常难过的,而且还怀有身孕,不管她说什么,做什么,还望兄长回去之后多多担待,嫂嫂发泄出来了也就好了,出嫁从夫,她的心始终还是在兄长和孩子身上的。”周瑜想了想决定还是说出来,就算他知道孙策是他的主公,主公的家事自己作为臣子的不应该管,但是别人这么想可以,唯独他周瑜这么想就不行,因为他更多的是把孙策当做自己的儿时的玩伴,是哥哥,是亲人!

    “唉……”良久,孙策叹息又一笑道,“公瑾,子敬,子布,子纲,你们都先回去吧,这些日子你们都受苦受累了,尤其是子布,管家不好当啊,这些日子没睡好觉吧,你们都回家看看吧,好好地睡一觉,我也该要回去看看了,不然母亲和娘亲是会骂我的。”孙策调皮的笑着说,“公瑾,你那是什么眼神!你还不了解你哥哥我吗!回去吧,我没事的!相信我,这件事情我会处理好的!包管过两天叫你嫂子给你生一个大胖侄子给你看看!”

    ‘几个月不见,怪想他们的,想孙仁、想吴芸、想袁艺!不管艺儿怎么那我出气,都受着好了,谁叫不讲道理是女人专利呢,更何况还是理由这么充分的一个孕妇。’想到这里孙策也就释然了,不就是回家么,我孙策什么没见过,又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丑媳妇终究还是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