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圆通的人际关系 > 圆通的人际关系第3部分阅读

圆通的人际关系第3部分阅读

稳定,不是有意表现优

    越,便是相当自卑。这种内心的摩擦,使得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样也会憎恶他人。

    如果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不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先调整自我关系,然后改善人

    际关系,才是有效的途径。人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主要的差异。

    既然能够自主,一切由自己决定,当然要由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换句话说,一切的言行,事实上都

    要先通过“自己”这一关。自己认可的,才说得出来;自己认同的,才做得出来。所有接触的对象,也由

    自己来决定。人,最先也最多接触的,应该就是自己。

    接受自己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过分地爱自己,有时会成为可怕的自恋狂。自恋狂最大的特征是,完

    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不但不能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且从来不怀疑自己很可能具有某些缺点,以致自认

    为十分可爱。我们最好冷静下来,客观地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发现自己有缺点,只

    要实实在在努力去改善就可以了,不必过分憎恶甚至嫌恶自己,造成自我否定,反而容易成为坏人。

    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就能够把它变成优点。接受自己有某些缺点的事实,尽量不要让它发展,进而

    将它转变为自己的优点,才是最好的办法。贝多芬后来变成聋子,照样谱写传世名曲。人都不是完人,有

    缺点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人没必要变成完人,“完人”表示把人做完了。对于自己的缺点,固然不可忽视,

    却也不必紧张。因为紧张无济于事,并不能解决问题。

    把缺点变成优点,听起来有一些奇怪,怎么会这样?其实任何言行,配合时空的变迁,调整到合理的

    地步,便是优点。离开了具体的时空,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劣可言。

    尽量减少缺点增加优点,并不意味着让所有人都说你好,想得到所有人的赞美本身就是贪心的想法。

    大家都说好,未必真的好;大家都说坏,也未必真的坏。特别是多元化社会,同样一件事,有一个人说好,

    就可能有五个人说坏。我们不能够单凭人家的论断来判定这件事情的好坏,却应该看看赞成的是哪些人,

    反对的又是哪些人,然后再谨慎地进一步判断。

    不要太过在乎别人的批评,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坏话,要看看说的人是谁。希望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好的

    人,往往过分害怕得罪人而成了乡愿,并不是大家所喜欢的对象。

    因此,听到不同的声音,要先明辨是非,因为不同的人立场常常不一致。凭良心,不讨好,也不刻意

    为了凸显自己的好而得罪小人,这才是上策。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中国

    人虽然处世追求圆通,但始终以务实为修身之本。中华文化一直强调“君子务实”,务实的具体表现为,

    做人重诚信,不伤害其他人,并且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别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是务实、务本的实践,也

    是对待自己的最佳途径。

    从古至今,获得成功的人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正道,一是偏锋。以务实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属

    于正道;用欺诈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即为偏锋。循正道成功,才是实至名归,值得敬重。因偏锋而成

    功,不过是欺世盗名,并无多大价值,徒然惹人背后耻笑。中国人厌恶权术而欣赏艺术,便是由于艺术才

    是务实、务本的方式与技巧。

    成功离不开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但只是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并不一定能成功,这

    只是基础工程。就像打地基一样,地基稳,才能在上面建造高楼大厦,但地基并不等于高楼大厦。所以务

    实只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进一步持经达变,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最好是多看、多听,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然后才动脑筋改造环

    境,最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多看、多听、多问,并不一定只限于正面的、好的东西,对于那些负

    面的、不好的东西也要了解一下,这样有助于防患于未然。记住,此处只是教你多看、多听、多问,但要

    少说,正所谓言多必失。贸然说出一些话来,固然痛快,却也很快就要承受某些痛苦。但少说并不意味着

    不说,否则就是矫枉过正。当你看准了、想明白了再说话,才会言必有中,每一句话都合理,这样比较妥

    当,也会受欢迎。胡言乱语,不但让别人看不起,而且降低了自己的信用。

    在不忘本的情况下权宜应变,才不致乱变。人际关系是不进则退的,就好像一株幼苗,需要时时浇灌

    才会茁壮成长,否则的话就会枯死。如果不能随时注意调整,久而久之,人际关系只会转坏而不可能转好。

    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因时、因地而制宜,才会增进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务实的同时必须适当地调整,使根本稳固。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必须富于改善意

    识,运用精锐的眼光,发挥自己的智慧,不断寻求改善。我们常说随机应变,就是说,任何事情都需要因

    人、因地、因事、因时而制宜,不可以一成不变,但是“不可乱变”,不可以为了求新求变而忘本。有所

    变还要有所不变,变来变去都能够务实,才是以不变应万变。

    人际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自己长期地培养声望。同样一句话,声望不够的人说出来,便是人微言轻,

    很少有人加以理会;换一位有声望的人说出来,马上显得有分量。

    养望相当困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培养自己的沟通力,是比较可行的途径。人际关系有许多

    地方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力,正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沟通能力强,就是说话说得让对方

    听得进去,让对方乐于接受,能够引起对方的共鸣,进而引发共同的行为。

    沟通力良好,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彼此协调。这时候更需要重视人伦的道理,使大家觉得这种尊重他

    人的态度,值得敬重,也能够给予相当的信任,久而久之,声望就建立起来了。这是急不得的,必须经过

    时间的考验。在中国社会,遇到争执的时候,经常会请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出面调停。难道德高望重之人就

    一定公平吗?未必,但是大家对他们有信心,知道他们一定会公正,所以将其视为沟通的桥梁。不管他们

    的评判有没有道理,对立双方都比较方便下台阶。

    善待他人

    人是群居的动物,从一出生起,就避免不了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很复杂,没有人能逃得过这张巨大而无形的关系网。那我们应该如何维系这张网,即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呢?

    待人需要诚心

    朋友相交,贵乎交心,也就是说,知己朋友要心意相通、坦诚相待。诚信是自古以来人们推崇的美德,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没有诚信,就会变成尔虞我诈、钩心斗角,那还有什么意思?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了解才能产生信任,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但是,要

    求不败,除了自己知己之外,还要让好人知己,不让坏人知己。然而,好人坏人很难分得清楚,所以不得

    不制造若干假象,来掩盖自己的实情。中国人通常会让自己的眼光收敛一些,不流露出真正的感情。

    戴上面具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完全没有面具等于赤裸裸地站在众人的面前,反而容易引诱别人

    欺诈或利用你。所以我们必须小心,有时把弱点装成优点,有时又要把优点装成弱点,因为防人之心不可

    无,在没有弄清楚对方之前,以及弄清楚对方根本不怀好意之后,必须谨慎地保全自己。否则一直诚恳待

    人,反而为人所害,势必使自己从此对诚恳失去信心,结果变成一个j诈阴险的人,岂非害了自己?

    中国人的自保心理很重,做起事来难免“遮遮掩掩”。明明是个中高手,却装成一窍不通;喜欢的东

    西,假装不喜欢;想要的东西,先让给别人;不想来说“要来”,说“不来”却来了。中国人在虚虚实实

    之间,有很多变化。有些人说中国人骗来骗去,实际上中国人多数重视诚信,不过是因为亏吃多了,自然

    懂得遮遮掩掩的好处。有时候中国人并不骗人,只是暂时蒙一下,瞒一时,一方面明哲保身,一方面静观

    其变。出发点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欺骗别人,所以也不算是什么善意的欺骗,因而丝毫没有欺骗的意思。

    人与人相处,用诚恳的态度来感动对方,固然是不易的原则,但是实际应用起来,这种单一方式很难

    奏效。有时候需要“设计”一点小花样。这些花样是建立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润滑油,可以使彼此之间减

    轻摩擦,促进互动。

    耍花样的人,很容易惹人厌恶,引起反感。但是,完全没有花样,一切直来直往也不容易受人欢迎。

    举个例子,有人过生日,你直接送他礼物,他会感谢,但未必感动。如果你设计一些花样,让他体验到从

    未体验过的事,他可能会很感动。为什么大多数女人都喜欢浪漫,浪漫不过是在适当时间、适当的地点制

    造一些花样而已。

    心正的人,就算花样一大堆,也称为艺术。心不正的人,如果花样一大堆,便是玩弄权术。艺术和权

    术只一字之差,但性质不同,艺术的基础是诚恳,否则便成为权术,成为破坏人际关系的杀手。前者以心

    正为出发点,后者则因心不正而表现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对待一些人,可能正常的方法行不通,那就要想点小花样,但千万不可以耍花样害对方。比如,我们

    常说,请将不成,何不激将。激将法早已有之,即用恩威并施、刚柔相并的方法达到目的。运用得当,可

    以收到奇佳的效果。

    对于自负的人,我们越是诚意请求,他就越发得意,不是托故拒绝,便是推三阻四,此时运用反激的

    方法,会屡试不爽。激将的要领,在于一切为他着想,例如担心他受害,恐怕他不能胜任,唯恐他受人摆

    布,激起他的自尊心,使他非要表现一下不可。

    对于老于世故的人,反激若是没有把握,可以先把他捧得高高的,再暗示他此事非同小可,而且非他

    莫属,让他自告奋勇。这种正激的方法,使他很难推诿。这对于有能力而退缩一旁的人,具有奇效。

    这些小花样,我们不应该排斥,否则很难彼此和谐。这些花样是人际技巧而非伎俩,与以诚相待并不

    矛盾,因为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不过,权术和艺术,从形式上、表面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以致很多人分不清楚,也看不明白。

    有人把权术当做艺术,惹来很多反感。有人则把艺术看成权术,极力加以排斥,使得自己寸步难行,还被

    人视为不近人情。

    我们既不可以盲目排斥花样,认为凡是有花样的都属权术,也不能够心术不正玩弄权术,把别人当做

    傻瓜,自以为聪明地耍手段、玩花样。因为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不得其法,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待人需要友善

    对待别人只有诚心还不够,还要有善意。

    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

    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

    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子路、子贡、颜回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子路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

    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

    孔子评价道:“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子贡说:“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

    孔子评价道:“这是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颜回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

    孔子评价道:“这是亲属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人性原本有善有恶,事实上也可善可恶。一般人偏向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自己抱持善意,期

    待对方善意的响应,多半能够心想事成。因为中国人是交互的,你对他好,他没有理由不对你好。同样的

    道理,一开始就认定对方缺乏诚意,对方十分敏感,一下子就看出来,当然不会诚恳地响应我们,这是十

    分自然的事情。表现自己的善意,使大家对我们产生比较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才能进一步建立关系。别人

    注意我们,却产生不良的印象,不如不让他注意,反而更好。所以,我们不但需要引起他人的注意,还需

    要造成良好的观感。

    不仅自己向善,还要导人向善。朋友的美德,应该替他宣扬;朋友有缺点,要帮助他改正。闻过则喜

    是一种美德,可惜做得到的人委实太少,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

    焉。”意思说,当朋友有过错的时候,要忠诚地劝告他,要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他不接受的话,那就要停

    止,不要去自取其辱啊!

    指出朋友的缺点或错误时,要先赞美他,然后批评他,最后再赞美他,这样他才乐于接受。也可以借

    用别人的话来批评对方,譬如,“有人说你相当不近人情,但是我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或者“我看你整

    天忙于工作,偏偏有人还在批评你偷懒……”,这样就可以弱化批评的语气。

    想改掉朋友的坏毛病,最好以身作则,让其耳濡目染,慢慢自己调整。因为朋友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我们常常告诫别人,谨防交友不慎,就是因为不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把这种朋友斥之

    为狐朋狗友,而把那些能带给我们好的影响的朋友称为益友。我们要影响对方,必须先了解他的背景和立

    场,主动给予配合,才能让他乐意接受。尽可能发现彼此相似的地方,最好能找出他的优点,逐渐喜欢他、

    关心他。当这些反应传给他以后,他也会有所回馈。彼此都伸出友谊之手,产生交互作用。先承认他言之

    有理,让他了解我们并不是存心要改变他。然后晓以道理,使他觉得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也有另外一番道理。

    当他身心放松的时候,趁机让他自己改变,通常比较容易收效。

    表达善意要多替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别人才可能依据交互精神,同样站在我们的立场来合理

    地回应。大家都将心比心,交集的范围加大,彼此有共识,当然容易沟通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任何人

    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必然被视为自私自利而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和欢迎。

    想想自己,也想想别人,才能合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合乎将心比心的原则。有一句话很通俗,“前半夜

    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不过有些人前半夜想自己,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从来没有想过别人。

    待人需要礼貌

    中华文化非常重视“礼”。《论语》上说:“不学礼,无以应。”民间也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

    可见,在人际关系中,礼貌是不可或缺的。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

    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牛忧伤地说:“人人都有好兄弟,就单单我没有!”子夏说:“我(商)曾经

    听人说过,人的生死,冥冥中自有天定,人的富贵也完全是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恭敬地修养自己而不犯

    过错,对待他人谦恭有礼,那么在四海之内的所有人,都是我的好兄弟了。君子又何必忧愁没有好的兄弟

    呢?”

    礼貌的作用,一使大家相处愉快;二使大家在一起时,秩序井然;三为表现合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