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第44部分阅读

正德五十年第44部分阅读

勋章,但是却一生潦倒,生活无着的老兵的悲惨际遇,连子宁把勋章制度和现实的物质赠与挂上了钩。

    一等勋章获得者的家人,可以凭借勋章,每年来武毅军后勤处领取十两白银,五石大米。如果是小门小户人家,单单靠着这些东西,一年就能过的很宽绰了,不但衣食无忧,而且还可以有些其他的花销。

    二等勋章的获得者,每年五两银子,五石大米。

    三等勋章获得者,则是每年五两银子。

    就算是最差的三等勋章的获得者,一年也能领到五两银子,五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当初连子宁兄妹俩人一年的花销也未必有这个数儿。

    只要是武毅军一天不灭,连子宁一天还在,这些每年的米面钱粮,便军队不会克扣一分一毫!

    如此一来,所有的士兵都会把武毅军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用生命来维护,他们维护的,不仅仅是连子宁,是武毅军这个团体,更是带给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没有连子宁,就没有武毅军,没有武毅军,这些好处,也就全没了。

    而这样做的另外一个显著好处就是,士兵们作战之时,必定大呼酣战,奋不顾身,因此而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也是会更强不知道多少!死了怕什么?死了父母妻儿都有军中养着,一辈子安安乐乐,不愁吃穿!重伤残废怕什么?重伤了想留在军中照样有差事,照样拿军饷,不想留在军中,种地也行,做生意也行,大人给地给本钱,小日子过得更滋润!

    念了一长串名字,连子宁已经是声音嘶哑,他水都没喝一口,便又是取出一张薄绢,继续念道:“张家木、王通……。以上三十七名兄弟,英勇作战,奋不顾身,以致重伤,落下残疾。授予二等忠勇勋章,以上三十七名兄弟,愿意留在军中,每月军饷照发,不得克扣一分一毫。后勤处有差事妥善安排。”

    “李穆、罗张、王筢子。三名兄弟,英勇作战,奋不顾身,以致重伤,落下残疾,授予二等忠勇勋章。此三名弟兄,愿意去荣军农场归养,每人授予田地五十亩,白银二十两,宅院一座!”

    “刘震撼、马奇、叶肥楠……,以上一百五十名兄弟,作战英勇,每人俱杀伤白袍军三人以上,特授予三等忠勇勋章。升迁优先考虑!”

    “又有军官,石大柱,刘良臣、杨沪生、牛二等十七员,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临危不乱,身先士卒,每人授予二等忠勇勋章。”

    连子宁每念完一句,下面便是响起一阵掩不住的欢呼声。所有的士兵,都在为勋章的获得者高兴,也都为自己而高兴,他们看到了榜样,看到了自己的目标,终有一日,自己也可以拿到勋章,拿到这些勋章背后的东西。

    连子宁自认做不到红军政委那般伟大,让战士们吃冰卧雪受苦受难不拿军饷还能跟着热血的闹革命,打起仗来更是奋不顾身,所以他会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手段。

    现在看来,这样做还是卓有成效。

    连子宁下了高台,走到所有人之前,刘良臣手中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了一大碗酒。

    连子宁端起酒碗,缓缓地洒在台前地上,回过身来,缓缓说道:

    “武毅军所有士兵,都是我连子宁的兄弟,每死一人,就像是在我心头割一块肉一般难受。但是为国为民,才是兵之大者,白袍逆贼祸乱山东,荼毒生灵,枕骸遍野,万里朱殷。大丈夫诛杀逆贼,战死沙场,乃是你们的荣光,也是我的骄傲!此次出征回去,本将要在大营之中,兴建英烈祠,你们的牌位,每个人都将在英烈祠中摆放,受子孙万代供养,香火绵绵,万世不绝!你们的荣光,永远不会消散!”

    “这一碗酒,为你们践行!兄弟,黄泉路上,莫要孤苦!”

    说罢,连子宁拍拍膝盖,郑重跪倒在地,向着那高台之上,数百个瓷罐,重重的叩首!

    武毅军一片寂静,哗啦哗啦,在连子宁身后跪了一地,也是齐齐叩首!

    突然间,整个武毅军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不分官兵,不分大将小校,每个人都是在嘶声大喊:

    “愿为大人效死,愿为大人效死!!”

    每个人都是发自真心的在那里呐喊,每个人都是喊得声嘶力竭,虽然有寒风呼啸,但是每个人都觉得浑身上下的血液好像是要一般,士气高涨,直冲云霄。

    ——————分割线——————

    第四卷 烽火山东 二二八 大营

    (今天第二章,感谢‘风卷云舒2012’兄弟的打赏。

    另外,很多兄弟疑惑,关于奖罚还有勋章制度的,我想解释一下,勋章和奖惩包括荣军农场什么的,都是只在武毅军范围内实行的,武毅军现在才两千来人,主人公的财力完全可以负担了。以后随着军队规模扩大,他的生意的规模不也在扩大么?是不是?

    另外,关于战斗中为了抢夺战利品引发的恶性竞争,我想说一点,封建王朝那些官员们的指挥是无穷的,根据首级来判定战功从秦朝时候就有了,也没见有多少抢夺的,是因为有一套很有效的预防办法。而且说会因为搜刮尸体上的财物就停止战斗,一,有军官盯着。二,尸体上能有多少钱?砍一个脑袋下来有多少钱?这笔账,理当算得清楚。)

    刘黑子正站在高高的望楼上往下看。

    这位于大营辕门之侧的望楼足足有十丈高下,在这平原地形上,已经是无与伦比的制高点,在此瞭望,可以远看到十里之外。

    刘黑子从远处收回目光,看了看巡查的军官已经远去,嘿嘿一笑,弯下腰,从怀中掏出一块捂得热热的饼子来,大口大口啃得香甜。

    一边吃一边还嘟囔道:“奶奶的,这张大帅治军还真是严,让多咱起就多咱起,让多咱吃完饭就多咱吃完饭,老子就来得及喝了口汤,就让那帮狗日的把饽饽给抢光了。嘿嘿,幸好老子机灵,还带了块饼子来。娘的,饿死了。”

    刘黑子是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平山卫的一名普通的士兵,五日之前跟随大军来到这河间府大营,平山卫属于地方卫所,不受重视,再加上来的晚了一些,指挥使大人也在寿宁侯爷张大帅跟前说不上话,因此这巡营放哨,探察敌情额苦差事,就全都落在了平山卫的头上。

    这辕门旁边的望楼,素来是最苦的几个差事之一,这个时节还好点儿,若是数九寒冬,真真能把人给冻死。

    不过这会儿,在高高的望楼上吹上两三个时辰的冷风,也着实是够瞧的。

    刘黑子所在的小旗好死不死的就摊上了这么一个烂差事,刘黑子和另外三个兄弟轮班,分早晚班,一人站三个时辰。每次从上面下去的时候,都是把刘黑子冻得浑身哆嗦,手脚僵硬,又一次差点儿就直直的摔下去。

    他是本来是世袭的平山卫卫所兵,正德三十年军事大改革的时候,平山卫大部分的老弱病残都被吃斥退,发给耕地回家做农民去了。刘黑子当时只有十六岁,长的机灵,身体素质也不错,便被遴选进了新的平山卫之中。改革刚一开始的那会儿,朝廷检查也严,三天两头的往下面派特使,巡查军队。军中也是日日操练,军纪森严,无人敢于懈怠,便是一般的卫所,也是颇为能打的。但是后来,上头不怎么管了,下面自然也就流于形式,慢慢的,操练也不去了,兵器也不保养了,甚至连饷银也都不足额了。

    不过再怎么,也是比以前强得多,至少能养活自己,还有点儿结余。

    在平山卫,操练早就从一天一操改成五天一练,而且刘黑子这等老兵油子还赖着不去,也没人管。松懈惯了,现在来到这河间府大营,统兵的寿宁侯爷事业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天天都要早起操练,但凡是偷懒的,一概军法从事,已经很是打了几个人了,也着实是把刘黑子给折腾的不轻。

    刘黑子三口两口的吃完了饼子,打眼儿往下面一看,见那两个穿着亮银锁子甲的将官还没走,正扬着脑袋往远处看,低声嘀咕道:“这些府军前卫的官儿也真是邪门儿,从一大早就候到这儿,问他干啥也不说,下巴能扬到天上!嘿,京里来的了不起么?”

    回过头来,刘黑子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远处,只这一看,便是浑身一哆嗦,手中腰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

    视线尽头,只见一片黑压压的士兵,正向这边行来,离得远了些,看不真切,但是刘黑子却是能够分明感觉到,一股沛然的杀气,从那片黑压压的队伍身上,直透出来,似乎要直冲天际!

    刘黑子没打过打仗,但是从军十多年,剿匪杀贼的事儿干的也不少了,自然清楚,什么样的人,身上才能透出这样的杀气来!

    只有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经历了疯狂的屠戮和拼杀的,才能有!

    而这支队伍的杀气竟然是如此的浓郁,隔着这么老远都能感觉出来,也是让刘黑子心里一阵止不住的哆嗦,这帮爷,杀了得有多少人啊?

    刘黑子忽然想起一件事儿来,昨个儿小旗大人交代了,说是近两天有一支从军中派来的新军,似乎是叫什么武毅军的,要来大营,这支军队,莫非就是武毅军?

    不是新军么?怎么会有这么浓重的杀气?

    刘黑子不敢怠慢,向着下面大喊道:“王三儿,去报告上头,有一支大军过来了,步骑都有,至少两千人开外!”

    下面等着的传令兵不敢怠慢,应了一声,一溜烟的窜了出去,瞬间消失在大营无穷无尽的帐篷之中。

    刘黑子瞥了一眼,见那两个等在这儿的府军前卫军官已经不见了。

    “奇怪!”他暗自嘀咕一声,接着往远处看去。

    离得近了一些,却是看到那大批人马停在了越两里地之外,列成了整齐的队列,远远的看过去,上千人铺在地上,却是寂静无声,只有长枪如林。

    刘黑子喝了一声彩,心道,这等架势,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强军风范,咱们平山卫的拉出来可不必的。

    这时候,营内驶出来一小队骑兵,约有二十来人,出了辕门,停在了辕门之外二十步远。这队骑兵虽然不多,但是却是极为的精神,人马如龙,所有的骑士都是一身烂银重甲,外面套着大红披风。就连马上都是披着大红色的马甲,一看便知是极为精锐的,领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军官,面色沉稳,一张黑脸不怒自威。刘黑子在这儿吹了几天风,好处就是认识了不少来来往往的高级军官,心里不由得有些诧异,看来来的人有些来头儿啊!这位康律康大人可是大帅的亲卫营百户,从来是随侍在大帅身边的,这一次竟然来迎接?

    康律向远处看了看,想来是看不清楚,便仰头向刘黑子问道:“如何了?”

    刘黑子不敢怠慢,抱拳施礼,道:“回大人的话,那支大军在两里之外列了大阵停下来了。”

    话音刚落,便见远处大阵之中分出来一队骑兵,向着这边奔驰而来。

    那领头的士兵手中擎着一杆大旗,随风猎猎飞扬,大旗舒展开来,‘武毅军总统连’几个大字清晰可见。离得近了,刘黑子却是心里咯噔一下,只见那些骑士都是头束白绫,腰束黑带。刘黑子自然知道,这是为了祭奠阵亡的袍泽,看来这武毅军不但跟人见了仗,而且很是死了些人。

    ;

    第四卷 烽火山东 二二九 寿宁侯

    (今天第三章,嗯,本来说应该是今天上架的,和我一批强推的都上架了似乎。

    不过这也没啥,一章两章而已,能多给兄弟们写一些,也是我的心中所愿。

    只是希望,上架之后兄弟姐们儿们能多多支持,多多订阅,呵呵,别让俺太惨淡就好了。)

    刘黑子心中有些疑惑,除了白袍军,也没听说这块儿还有别的乱贼啊?可是白袍军不是在河间府之南百里么?怎么会跑到这儿来?

    狂奔而来的正是杨沪生小旗,他远远的在辕门之外停住,见有一队装备精良,威风凛凛的骑兵正等在辕门之外,领头的还是个百户,他不敢怠慢,远远的便停了马。杨沪生单骑向前,来到康律面前,抱拳道:“下官见过大人,不知大人怎么称呼?”

    康律笑了笑:“本将康律,乃是寿宁侯爷帐下亲兵百户。”

    杨沪生不善与人客套,因此只是点头:“下官有礼!”

    他伸手入怀,取出兵部开具的文书,递给康律道:“下官是武毅军连大人帐下斥候营小旗杨沪生,我武毅军全员两千将士,奉命前来河间府大营,正在两里之外等候命令。还烦请大人将这兵部文书上交大帅,准许我等入营。”

    “哦?”康律接过文书,笑道:“果然是连大人来了么?你稍等,我这就进去汇报。”

    康律进去汇报了,没过一会儿,却见一大队刀枪雪亮,铠甲铮然的精锐士兵簇拥着几个人出了辕门,刀枪如林,旌旗遮天,当先一人坐在马上,蟒袍玉带,极有威仪。

    康律纵马过来,向杨沪生哈哈笑道:“你家大人好大的面子,侯爷正和诸将议事,听说你们武毅军过了来,竟然亲自来迎接了。还不快回去禀报?”

    “什么?侯爷?”饶是杨沪生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性子,也是不由得腿肚子一抽,眼前一晕,心里却是极高兴的,咱家大人这是多大的面子?他赶紧应了一声,回去报告了。

    连子宁接到消息,心里也是诧异,自己不过是区区的副千户而已,就算是总统一军也不值当的如此礼遇。派一个亲兵营百户出来迎接规格都足够了,这寿宁侯爷竟然出门亲迎?当真是让人消受不起啊!

    连子宁心中隐隐感觉出来,理当又是戴章浦从中出了力,心中不由得感叹,上头有人就是好啊!

    不敢让寿宁侯久候,连子宁带着石大柱等十几个将校骑马先过去了,命令武毅军步卒缓缓前行。

    数百精锐将士簇拥着几个贵人正等在辕门之外,连子宁在十几步之外便下马,率领首下将官大踏步的走了过去。

    被众人簇拥在最中间的,是一个蟒袍玉带的中年人,他大约在四十岁上下,肤色白皙,蓄着长须,长的很是儒雅文气,但是却是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昂然气势。他的旁边,站了几个或高或矮,身着甲胄统兵大将,如众星供月一般簇拥着他。

    连子宁如何还猜不到这便是河间府大营的最高统帅,此次奉命节制北直隶、山东诸军事,世受国恩,权势煊赫的超品寿宁侯爷,前军都督府大都督,掌控湖广河北江浙诸地数十万大军的张燕昌!

    只是连子宁也确实没想到,这个曾经坐镇两广,手上沾染了数十万人鲜血的大将,竟然会是这么一个堪称清秀的儒雅文士?

    连子宁几步上前,跪下大礼参拜,高声道:“标下武毅军连子宁,奉命出京命,归属大帅节制,标下率兵来迟,还请大帅治罪!”

    “来的不晚,何罪之有?”张燕昌淡淡一笑,摆手道:“起来说话!”

    “是!”连子宁起身,站在一边。石大柱等人也都参拜了,都站在他的身后。

    看到张燕昌竟然露出了笑意,周围那些将领都是心里一震,都开始悄悄的打量连子宁。

    寿宁侯爷向来不苟言笑,治军以苛刻严厉著称,属下犯了错,都是严惩不误。大伙儿来了这些日子,还都是没怎么见他笑过,因何这连子宁一来,竟然受到如此礼遇?

    离得近了这么一打量,大伙儿顿时都是的喝了一声彩。这位武毅军的连总统,长身玉立,英俊潇洒中不失英武,器宇轩昂,当真是一表人才。不过除了这些,却也是瞧不出别的来。

    有的那心眼儿活泛的,就已经在心里头犯了嘀咕,寿宁侯爷可是在京师,这位连大人也是在京师,这般年轻,就做到了一军总统,看这样子,也是个有出身的,莫非两家是世交?所以大帅才如此亲近?

    簇拥在寿宁侯身边的十余人,都是大同中屯卫、沈阳中屯卫,神武右卫、平山卫的指挥使、指挥佥事,都是正经的正三品从三品的高官,一方统兵大将!能做的这个位置的,哪有几个真傻不愣登的厮杀汉?都是颇有些心机的,心里大致也就估摸出一点儿数儿来,心里头都是打定主意,这位连大人定然是跟脚硬扎的,说不定京里头有多大的关系。咱这些外省的苦哈哈可不能随意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