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军火巨头 > 重生之军火巨头第227部分阅读

重生之军火巨头第227部分阅读

这个指挥官的职务拿不到手,绝对不会罢休的。

    所以李莫估计,这个指挥最后可能会落到两家身上,具体是谁夺得这个职务,李莫也没底。

    利比亚和叙利亚在争夺这个职务上,都有利有弊。叙利亚的优势在于她的综合国力比利比亚强,而且叙利亚所处于的位置关键,毗邻以色列,长期的同以色列冲突和对持,使得叙利亚国内的问题十分严重,眼前许多矛盾都呈爆发的趋势,叙利亚争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和驻地都有充足的理由。

    利比亚有钱,可人口是利比亚最大的不足之处,且利比亚加入第三经合的时间不足一年,也就是说现在利比亚还是‘观察员’的身份,在重要决策中,只有提议的权力没有表决的权力,虽然这个权力已经被其他成员国友善的模糊,但这件事总是存在的,要是叙利亚拿此事说事,也很麻烦。不过利亚比也有争夺的优势,那就是利比亚的军事力量较弱,一支精锐的千人部队,在利比亚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伊朗和朝鲜甚至李莫,都希望通过这支部队来扩大影响力,要是将驻地放在利比亚,效果马上就能看得到,反之要是放在叙利亚,拥有数十万军队和准军事武装的叙利亚,这支小规模的精锐武装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之后的一幕果然不出李莫的预料,他没有对这个职务暴露出想法,朝鲜也在一边观望,反正他们是不会参与进来争夺的。而伊朗萨法维司令,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三个国家的代表就这样看着利比亚和叙利亚两国代表用各种理由来表明自己对这支部队的‘迫切需求’。

    第六卷  第798章 ‘基地’组织内部的争执

    第六卷第798章‘基地’组织内部的争执

    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

    历时一个月的准备,经过组织内多名反侦察专家的策划,‘基地’组织自2年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央组织指导委员会’12名头目悄悄的在国际眼皮底下聚集一堂。

    这是在o5年初的召开的委员会会议后,时隔三年多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

    此次会议由组织精神领袖奥萨马?本?拉登同志召集,有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区域的分支机构领导人参加的大规模集会。

    在这一次会议上,通过了组织二号头目北非分支机构领导人拉瓦赫里提出的‘埃及计划’,次出现了以分支机构为主导的重要性行动方案。

    2年,是‘基地’组织最为辉煌的一年,那一年,拉登同志和他领导的‘基地’组织为世界瞩目,当时的‘基地’组织正值展的一个高峰,内部组织严密,等级森严,所有的行动和计划都是由核心高层指导,其他各层成员配合实施的。

    七年过后,这个世界最庞大的恐怖集团已经完成的‘转型’,‘基地’两个字真的成为了一个象征和代号,如今的组织,是各地的分支机构把握的自主招兵买马的权力,和拉登同志创造组织的初衷相同,以他本人为精神领袖,培养精锐的伊斯兰骨干力量,在分散到世界各地成立类似的地下组织分支机构。

    拉登同志的存在,成为了象征,核心高层的分离,使得组织在世界遍地开花,给他们的敌人带来的一网打尽的困难。

    如今的‘基地’组织主要由四大分支机构组成,分别为阿富汗-巴基斯坦分支机构、中东伊拉克为核心的分支机构、阿拉伯半岛包括沙特-也门的分支机构以及后来居上成为组织内部新兴力量的北非分支机构,再加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型分支,这个组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组织’。

    ‘埃及计划’的内容很庞大也很复杂,虽然是北非分支机构主导,但其他分支机构和核心高层也需要给予精神指导和物质支持,蛰伏几年的恐怖集团再次要露出它凶狠的爪牙。

    在‘埃及计划’得到通过后,指导委员会再次讨论研究了组织下一个阶段的展计划,核心内容自然离不开对组织头号敌人美利坚的坚持不懈的袭击,不过在具体实施上,和组织以前的行动方案有了不同。

    如同阿拉伯半岛分支机构头目安瓦尔?奥拉基指出:当前的国际大势对组织动‘圣战’不利,要想击败美国,我们无需动大规模袭击,相反,规模的袭击效果更理想,因为规模袭击参与的人员和准备时间更少,且更加灵活;其袭击目标也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是更具针对性的对美国经济造成最大限度的损失。

    他说明,随着世界新兴大国和展中国家的崛起,美国这个老牌的经济头号大国在国际经济竞争力上呈下降的趋势,经济上的滑落和衰弱,必定会导致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策略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其霸主地位正在受到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强有力的挑战。

    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中可以看出,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并不稳固,她依然还受到来自西方主要世界内部的竞争,两场由西方世界掠夺全球有限资源的入侵战争中,不是所有的西方强国都遵从美国的意愿的,悄悄相反,他们之间的竞争要多于合作。这无疑给了组织‘分而化之’的策略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在以后的行动中,各行动方案和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具有针对性,不要笼统的对将美利坚和西方世界划为一体,应该将两者区分开来,将袭击的主题放在美国身上。

    规模袭击的灵活性给这种方案带来的有力支持,可以使得组织承担的国际压力减轻,减少无辜人员在袭击中的损伤,也是缓和组织和世界人民的一个有效方式。

    除了对美国进行针对性的规模袭击,尽可能的给美国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一口一口的撕咬扯下美国经济上的每一块肉每一滴血每一根骨头,之外,各分支机构还要尽可能的联系拥有共同目标的盟友,不管这个目标是眼前的敌人和朋友,但为了打击美国,就应该放下彼此间的次要矛盾。

    不管怎么说,美国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级大国,她的实力还是最强,胃口也最大,性格也最贪婪。要想完成‘圣战’,必定要彻底摧毁美国。因为美国的存在,其依然强大的实力还能‘整合’西方世界的整体力量,对组织的展壮大不利,只要将这个级大国拉下马,没有了‘领头羊’,国际环境定然会生根本性的重要转变,那个时候,组织才能获得更好的展,才能在乱中取胜。

    可以说,奥拉基的能力十分出众,能够成为阿拉伯半岛分支机构头目,本身就不简单,要知道,阿拉伯半岛分支机构在人数规模和实力上,是最强的。仅仅在也门,就拥有到名左右的成员,他们甚至还控制有军队,有自己独立的军火资金来源,奥拉基在核心高层的地位也因此而十分稳固重要。

    这简单易懂的言论给在座的许多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启,规模针对性袭击,不片面的追求轰动效应,将打击目标主次划分的清楚,人员损伤不是目的,给敌人经济带来损失才是行动目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美国这个‘皇帝’拉下马,让世界再次恢复到各路诸侯分裂的状态。

    总之,美国的实力越弱,其话语权就越,追随的国家和合作的程度也将越来越少,一旦某天美国的霸主地位不复存在,失去了这个反恐主力,世界的反恐力量也将更分散,对组织而言,十分有利。

    在这些人当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奥拉基的言论感兴趣,有一个人就极其反感,那就是组织‘急先锋’赛义夫?阿德尔。

    赛义夫?阿德尔就是一个喜欢血腥和追求影响巨大的人,他主导策划的每一次袭击都会带来极大的人员损伤,世界各国越跳脚,世界人民越愤怒他就越高兴,也越兴奋。

    每一次重大袭击后,阿德尔都会招来相关的视频,每当看到画面中的惊天巨响和人群的惊恐叫声,以及那四分五裂的残骸和遍地的鲜血,阿德尔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特别是这几年,在拉登同志的三番五次叮嘱下,他才不得不隐身巴基斯坦,成为一个商人,说句俗气的话,那就是‘口中都淡出鸟来’,阿德尔无时不刻的期待着重出江湖的那一天,他甚至幻想着策划一次比‘’更轰动的袭击。

    然而奥拉基的言论,却从根本上否决了他的想法,一旦奥拉基的言论在组织内成为主流,并被拉登同志接受,他阿德尔的那一套势必会被淘汰掉。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的。

    “奥拉基,如果按你所说的,那些杀害过我们‘圣战战士’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死去了战士们我们也不要去报仇?”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愕然。大家的目光不由看向奥拉基,想看看他怎么回答,毕竟阿德尔的话也不错,如果连杀害过组织战士的敌人也能成为朋友,那大家如何像死去的人交代?

    像组织这样以信仰和精神为依托,整合在一起的团体,更需要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组织的‘关爱’,在精神层次上也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否则这个团体肯定是不会长久存在的,迟早都会分崩离析。

    一个不以物质利益为追求,而追求同一个理想和精神的团体,意识形态上生的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前苏联在成立初期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就是因为意识形态上,从上到下都为了一个目标奋斗,精神和信仰支撑着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可一旦信仰崩溃,意识形态生改变,偌大的前苏联就解体了。

    ‘伊斯兰兄弟’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在实际中,也是能让每一位成员真实的感受到那种‘一家人亲兄弟’的亲切感觉,如果连‘亲兄弟’的仇恨都不管不顾,却去和杀害‘兄弟’的仇人合作,情何以堪?

    奥拉基脸上的笑容不变,似乎没觉察到阿德尔眼中得意和嘲讽的目光,只听他淡淡的问道,“不知阿德尔说的是谁?”

    要说奥拉基和阿德尔的身份在组织内差不多,前者属于封疆大吏,后者属于中央要员,两者的针锋相对和矛盾,似乎在这一刻被激化出来。

    阿德尔面色上闪过一抹悲痛,说道,“这样的敌人很多,我随便说一个,索马里。索马里那位华人司令就是我们的敌人,上个月生在索马里哈尔格萨的惨剧你不会不清楚吧?领派去执行任务的阿明兄弟和两位战士被索马里人残忍的杀死在大草原上,连尸骨都找不到,对于这样残忍的刽子手,我们也要去合作吗?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埃及计划’的重要性,那位华人司令的存在,很可能会对这个计划带来变故。所以我认为,你提出的规模针对性袭击是不行的,‘圣战’还是需要更大规模的袭击,我们要通过制造更大规模的袭击来像世人表明我们为了伊斯兰好不妥协的决心,也要让那些敌人在我们的袭击下战栗和恐惧。我提议,为了保证‘埃及’计划不被扰,我们应该在索马里制造一起大规模的袭击,将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索马里,这样既能为阿明兄弟报仇,又能掩护‘埃及’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六卷  第799章 圆桌会议 下

    第799章 圆桌会议 下

    德黑兰,第三经合总部。

    这个已经牵扯许多人心变动的高级军事会议还在闭门召开。

    会议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中间没有任何休息,除了一开始半个小时通过了组建‘第三国家反恐部队’这个提议外,剩下的一小时,整个会议都在争执中度过。

    利比亚和叙利亚两国代表为了拿到这支意义特殊的武装指挥官的身份,可谓是用处浑身解数,彼此间吵得不亦乐乎,到最后,连一旁观望的其他三方代表也被牵扯进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什么,你们国内藏有一伙流窜而来的恐怖分子正在密谋?不好意思,我国情报部门刚刚截获了一份机密情报,隐藏在我国境内的一处恐怖巢|岤暴露,正急需这支部队协助打击恐怖主义。

    什么?你们国内反抗者正在密谋游行示威,其中有外国势力牵扯进来?对不起,我国某地区刚刚发生了一起武装暴动,军事力量不足,迫切需要外来可靠力量的支援。

    总之,在这张圆形会议桌上,两名高级军官为了争夺指挥官和驻地的权力,竟丝毫不顾自曝家短,为的就是表明自己才是最需要这支部队驻扎和支援的那一个。

    “蒙齐尔司令,我国和以色列比邻,戈兰高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又突然在戈兰高地加派驻军,为了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防安全,我国政府急需各位盟友的大力支持啊。所以我认为‘第三国家反恐部队’还是进驻我国境内为好,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一定将这支实验性的部队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叙利亚武装力量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塔拉斯开口说道。

    好一个塔拉斯,他直接将以色列的威胁拿出来了。当初第三经合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核问题,几个有核国家和核门槛国家为了保证在拥有核反击核威慑能力前,不被那些既得利益的核武国家摧毁本国核设施,不得不组成了一个联盟。而作为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以色列的威胁可是仅次于美国的。

    塔拉斯副总司令将以色列搬出来,就是打着让其他几位代表干涉的想法。因为同那些未知的危机比起来,以色列的核威慑无疑要严重一些。

    利比亚总防御委员会委员、革命警卫队司令蒙齐尔虎目一瞪,扯着嗓子反驳道,“笑话,谁不知道戈兰高地的问题已经在安理会上得到了解决?以色列霸占那里是为了解决以色列用水问题,和直接威胁贵国不同。而且在两国直接冲突中,这支部队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观我国的情况就不一样,我国所面临的处境更加危险,在我国境内,目前有着超过五十家的外国公司,全都是涉及能源产业,去年末,班加西甚至爆发了武装叛乱,虽然最后被镇压,但真正的幕后主使却没有找出来,我国今年在卡扎菲上校的指示下,正在进行经济改革,部分国有经济领域逐步的像民间企业开放,其中就涉及到外资企业的利益,在我国情报部门的调查下,部分外资企业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心存不满,甚至有支持反对者的意向。这个时候,我国政府所面临的处境才是最危险的。而且和贵国比起来,我国的军事力量要薄弱一些,正急需各位盟友的支持。我国政府承诺,只要将这支部队驻扎在我国境内,我国政府可以负责这支部队的后勤补给。”

    李莫在本子上胡乱的写画着,心中也在考虑到底在将这支部队进驻在哪个国家才最有利?这不仅仅是为了扩散影响力的问题,李莫突然意识到,在保证通过这支部队将索马里的影响力扩充外,还要保证几个盟友不被颠覆。

    如果李莫晚重生一年,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就选择将驻军设立在利比亚。同叙利亚比起来,利比亚无疑是个‘软柿子’。外国势力真的打算干涉的话,肯定会挑选软柿子捏。

    “李副司令,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事?”就在李莫出神的时候,左边的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卢元树大将悄悄凑过脑袋低声问道。

    卢元树大将的个子不高,身材也比较瘦,年纪在六十岁上下,穿着一件黄绿色的短袖衬衣,露出两支黝黑没有几两肉的胳膊。

    李莫定眼看了他一眼,不明白卢元树突然问他的含义,难道就是想知道李莫的选择?

    “卢参谋长,这件事我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他们两方说的都有道理,您看呢?”李莫笑了笑将皮球踢了回去。

    卢元树或许是没想到李莫的反应会是这样,笑了笑道,“其实在我看来,蒙齐尔司令的理由更符合实际。这支部队的编制太小,在叙利亚那里,起到的作用实在太小。”

    李莫心中一凛,他知道卢元树的话肯定不是这样假单,按理说,朝鲜和叙利亚的关系还要亲密一些,当初朝鲜可是像叙利亚提供核援助的,虽然最后被以色列空袭毁掉了。

    莫非朝鲜和利比亚达成了某些暗中协议?

    “听说李副司令在利比亚有一家石油公司?”卢元树看李莫不说话,再次轻笑了一句,语气中意味深长。

    李莫第一次访问利比亚的时候,就?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