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枭 > 明枭第17部分阅读

明枭第17部分阅读

也不是很难!”余风不经意的说道,昨天萍水相逢,他自然赶体面一点的官职说,现在两人在车中交谈,倒是不用这般见外了,何况,即使不说,人家也未必查不出来。

    “原来如此!”徐元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一地的盐政巡检,往往就是当地最大的盐枭,油水丰厚,这倒是天下都知道的。不过天下的巡检,貌似都是赚的银子揣到自己的腰包里,可没有人再拿出来这般大方的用在军兵身上。

    “那你岂不是用自己的银子在替朝廷养兵?”他的疑惑更大了。

    天底下吃空饷的武将举目都是,就连戚继光戚少保也还被御史弹劾过这事情呢!但是,掏腰包拿自己的银子养兵的,还是这芝麻绿豆大的武官,还真的是少有了。要是官至副将总兵什么的,没准还能猜测一下,是不是有什么不轨之心,可一个千总,能干什么?

    “连这官职都是朝廷给的,在这官职上捞点银子,用在朝廷的军兵身上,也算不得什么!”余风淡淡的说,又在心里补了一句,“再说了,这些也未必真的算是朝廷的军兵!”

    “余千户!”这下徐元良也动容了,眼前众人如此轻描淡写,一腔忠勇之心,却是赫然可见。此间在大车中行走,也谈不上沽名钓誉一说,那么,这人就是真的是这般想的了。

    “我大明正是有了你这等忠勇之士,才国运连绵,小弟钦佩!”

    此刻,这徐元良真的是有点看重余风了,言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学天下无人不知,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车外一阵喧哗,说话的两人顿时一愣,齐齐掀开帘子朝着车外看去。

    “大人,布家的人手来了!”一个骑兵骑着马小跑过来,隔着车帘禀报道。

    “有多少人?”

    “三十余人,都是早上接到了信立刻就赶来的!”

    “叫丘时和布管事安排吧,若是错过了宿头,大家就辛苦一点!”

    眼下这车队,余风的手下和徐元良的随从,加上这新来的三十余人,足足有一百多人,走在官道上也甚是打眼。也不知道是昨天晚上的消息散布出去了,还是那些贼人畏惧他们的声势,这一路走来,别说成群的响马贼人,连昨天盯梢的人,都看不到了。

    天黑的时候,到达了布家在这里的一处庄子,庄子不大,倒是也有百来个青壮,这一下,就更不用担心了。布家的第三个儿子布夏,也早早就恭候在这庄园当中,到了这个地步,余风的护送之责,算是完成了,至于布家怎么处理这批银子,是直接运到票号换成票引,还是运到济宁了装船运走,那就是不是余风关心的事情了。

    听得那借钱的余巡检,是亲自带着人来护送银子的,那布夏自然是热情异常礼数周到,又听得余风欲去济宁拜望自己家的老爷子,哪里还不赶紧安排的道理。不过,对于和余风看起来十分熟络的徐元良,他倒是有点吃不准对方的来路了,这分明是一个公子哥的样子,怎么会和余风这等武人混在一起。不过对方护卫丫鬟的,足足一二十人,出门还有这个派头的,那肯定是非富则贵了。于是,他也就一并邀请了,反正有钱有势的朋友,多认识几个,也是好事,对方既然于余风熟识,那么也有见自己家老爷子的资格了。

    晚宴过后,余风难得轻松了下来,布夏去安排警戒守卫之事,他和徐元良索性一人一杯清茶,秉烛夜谈起来。

    “这运来的都是盐货吧?”徐元良笑问道,得知余风的另外一个身份后,他猜想那些大车里一定都是盐了,当时宵小窥伺,他自不会去打听大车里是什么,此刻到达了目的地,他倒是不妨问上一问了。

    “那倒不是!”余风笑笑,那些贼人又不傻,为了几车盐货丢十几条人命,那也太不值当了。

    不过余风明显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深入下去,扯开话题问道:“徐兄是本来要去济宁,还是这临时起意啊?”

    “呵呵,这南北漕运枢纽,来了山东,不看看岂不是白来了一趟!”徐元良笑道:“本来是去济南拜访一位父辈的,迟上几日,却也是没有干碍的!”

    余风有点奇怪,这个季节,带着一大帮子人到处游山玩水的可不多,这徐元良又是从东而至,这个出发的地方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东边,东边不是鲁王的封地所在吗?

    “路上看了余兄的虎威,和余兄结伴而行,倒是踏实了许多,要是惹得余兄生厌的话,余兄尽管明言!”

    两人聊聊说说,时间倒是很容易打发,等到和徐元良说完话,已经是戌时末了。

    回到房中的余风已经有点睡意了,他将身上贴身的短刃解了下来,脱掉外裳,就往被窝里钻。

    被窝里暖烘烘的,一点没有他想象中的冰凉,他舒爽的伸伸胳膊,却是突然好像被蛇咬了一口似的,一下子弹了起来,伸手就拿过自己放在床头的短刃,指着被窝,厉声喝道:“什么东西,出来!”

    触手之间,一片温软,分明是被窝里有人,这人也倒是忍得住,一直蜷曲在被窝里不出声。听得余风喝问,那人才极其微弱的应道:“大人,是奴婢!”言语清脆,却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女人?余风一愣,旋即明白了,这一定是布家搞的什么花样,送了个女人在自己床上,说实在话,这种事情,余风还真的不是很反感,他又不是什么伪君子,这食色性也不是连圣人都说过了的吗?不过,事先不征询下他的意见,就这样送到自己的床头,还是让他感到有点不痛快。

    “回去给布夏说,要女人,余某自会开口,别搞这鬼鬼祟祟的一套!”

    “大人!”被窝里传来的声音有点发闷,不过,第二句就清晰了许多,显然,那女人已经从被窝里探出头来了:“奴婢不是布家的人!”

    余风听得这声音似乎有点熟悉,也是微微一愣,不过,他仍然没有放松警惕,手持着短刃,对着外面喊道:“孙大海,你给我滚过来!”

    按说房间有了动静,在外面的护卫应该早已经知晓了,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动作,余风有点恼火了。这孙大海正是他身边的护卫队长,也是当初贩卖私盐的十三个人之一,余风对他一直都很放心,但是今天出现这么大的纰漏,那是天大的失职了。

    “大人!”门外轻声传来孙大海的声音,委婉的解释道:“小环姑娘是徐公子送给大人的,属下已经检查过了,没有武器!”

    “你”余风有点郁闷了,敢情,这孙大海他们都是知情的,那就没有什么危险了:“滚吧,滚得远远的!”

    “是是!属下立刻滚到院子外面去!”孙大海应道,虽然看不到,余风也能想象到对方此刻一定强忍这笑意的样子。

    小环姑娘?那就是昨天见到的那个小辣椒了,被自己称作是条汉子的姑娘。余风将手中的武器放下,点亮了灯烛,床上的佳儿瞪着一双俏目,满脸不服气的看着他,脸上却是一大片尚未褪去的红晕。

    “你家公子把你送于我了?”余风感觉有点冷,他刚才是脱了衣服上床的,此刻身上就是一件内裳。

    小环轻点螓首,咬着下唇眼波流动。

    “那不管了!”余风一个大步,冲到床边,掀开被窝钻了进去。能不能享到艳福不管,若是受了风寒,那就真的不划算了,这时代感冒也是能死人的。

    小环吓了一跳,虽然说她上床来也是有所心理准备,但是看到余风就这么过来,还是紧张得一颗心怦怦之跳。

    “你不是你家少爷的贴身丫环吗?怎么说送就送?”余风舒坦了,被窝里不仅温暖,还有一阵淡淡的幽香,不过他这个时候,可没有别的心思,呃,任谁手脚冰冷的时候,都不会有别的心思的!

    “奴婢虽然是少爷的贴身丫环,但是少爷一直没有将奴婢收入房中!”小环紧咬着下唇,余风这话,在她听来,分明是怀疑他不是处子之身。

    “那你呢,不愿意吗?”余风的手轻轻地碰到小环的身子,小环条件反射般的将身子挪开一点点,不过她立即反应过来,自己现在从头到脚都是这余风的了,挪开有什么用。

    “奴婢能被少爷送给大人,那是奴婢的福分!”她瞟了余风一眼,声如蚊呐:“只是奴婢未经人事,还请大人怜惜一些!“

    第一卷  第六十二章 大人,逛街去吧

    [正文]第六十二章 大人,逛街去吧

    ------------

    济宁乃是南北漕运的的枢纽,其繁华景象,就是比起济南府也不见得逊色多少。夸张一点说,就算是整个山东的经济中心也不为过。运河上大大小小的粮船,将江南的的粮食远远不断的运往京师,甚至再通过京师转运到各大军镇。而络绎不绝的商船,南来的北往的,满载着货物,一刻都不得息。

    这样的情形,分明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无论是谁看到这番情形,谁又能将毗邻的河南山西流民遍野和眼前联系得起来,就是山东本省的其他州府,比起这里也也差了老远一截去了。

    余风在兖州那边布家的庄园里,将银子交接后,就朝着济宁而来。这个时候,他和他的手下,穿着那些军兵的衣服,就显得比较显眼了。稍稍考虑了一下,余风就叫手下们换做普通的装束,武器什么的,都直接放在大车上。而他自己则打扮成一个商贾模样。

    这样看起来,这一行人,好像就是出门在外的商人,带着护卫伙计的模样了。不幸的是,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徐元良,这位兄台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要是不说话,他站在这位的身边,不知情的人,十个里面,最起码有九个要认为他是徐元良的师爷之类的幕僚。

    这让余风有点郁闷,不过他也明白,徐元良身上的这种气质,不是一天两天养得出来的,西方人说:“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不是从小锦衣玉食、役使他人的人,再怎么折腾,也是有着几分暴发户的气象。他宁愿自己看起来象师爷,也不愿意自己看起来像个暴发户,实际上,他现在还真的就是一个暴发户。

    一路上,虽然这两伙人自己感觉泾渭分明,但是,别人总会自居不自觉的将他们看做是一起的,而且,还是以徐元良为首的,余风倒是无所谓,只是他的那些手下们颇有微词,不过,总的来说,大家相处得还是不错,甚至吃饭的时候,盐丁们和徐元良的护卫们还能聊上几句。

    虽然丘时的马队都打发了回去,但是,余风身边还是有着三十余人,要不是和徐元良他们一起,这几十人还真的不是怎么显眼。不过,丘时还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的,那就是小环成了余风的房中人后,也不知道余风今后怎么安置他,当初他可是得罪过小环,要是小环气量小点,给余风吹吹枕头风什么,他整天在这两人面前晃荡,那不是自己找不在吗?

    当然,天下被自己主人收入房里的丫鬟不计其数,也不见得个个都有个名分的,被抬举做妾的有,但是也不是绝对的,他这也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时间一长,没准这事情就被小环慢慢的淡忘了,当然,也许这小环被大人慢慢淡忘也是有可能的。

    到达济宁的那天,先期回到了济宁的布润,在城外接到了他们。按照余风的意思,在城里租个客栈什么,住下再说,但是布家的人怎么都不答应。布家的客人,哪里有住客栈的道理,硬是将余风一行,带到城中的一个园子里安置了下来,并且很是抱歉的表示,请余大人稍候几日,布老太爷这几天琐事缠身,一待有了空闲,立刻接见余大人。

    余风还真不在意,布家在忙些什么,他大致也能猜得出来,对方既然什么礼数都不缺,又将话说到了明处,他要是再计较,那就真的缺乏胸襟了。

    那就暂时到处游玩几天吧!余风对自己说道:就当时散心了!

    在布家派来的人的向导下,余风倒是出去逛了几天,不过,很快就乏味了。但是,令他好奇的是,与他同来的徐元良,却是行踪诡秘得多。自从第一天住进园子的时候,和对方在一起过,而后几天,他也曾趁着闲暇到对方的院子里去寻对方,均被对方的家人告知,徐少爷去应酬去了,他就纳闷了,和徐元良聊天的时候,也听他说过,这济宁城可没有多少故识,哪里有这么多的应酬呢。

    这样一来,他对这徐元良的身份越发感到有兴趣了,想到小环做了对方的丫环那么久,这些应该是清楚的吧!不料他找小环一问,小环却是笑而不答,逼得急了,小环一口咬定,现在知道这些,对余风没有多大的好处,而且,少爷(现在应该叫徐公子了)说了迟早会给余风一个惊喜,现在说出来,就无趣得很了。

    不就是个什么勋贵子弟吗?玩什么神秘。余风很是悻悻。也许对方家里还有个什么爵位也说不定,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位不简单就是了。小环既然成了自己人,这些小事,想必也不会瞒他,而且,他觉得自己这一路来,与徐元良谈得颇为投机,又没甚利益冲突,对方瞒着自己,也似乎没有多大的恶意,那么,瞒着就瞒着吧!看你搞出个什么花样来!

    余风逛街,当然不是看看路边的风景,然后什么店铺都乱七八糟的晃荡一番。他逛街,首先是看盐栈,然后是看铁匠铺。

    看盐栈,他是为了想知道,济宁这边,吃的什么地方的盐,什么种类的盐,又是什么价钱,看过的结果令他很是感到惊讶:即便是济宁大大小小的盐栈卖的盐中,这本地产的盐,也是只占少数,反而淮盐占了大头。当然,其中也有陕盐,川盐,不过,那是井盐,就不说了。

    山东三面环海,算的上是产盐大省了,居然吃外地盐的,比本地盐还要多。吃惊之余,余风一面感慨淮盐盐商占领市场之无孔不入,一面也暗暗有点欢喜,在他看来,外地盐占据山东市场的份额,并不是坏事,至少他还有和这些外地盐争夺市场的可能,要是本省的盐都被人控制,他要横插一杠子,在这市场上分一杯羹,难度那就大多了。

    他其实这也是妄自菲薄了,现在山东东部三个府,青州、登州和莱州都有他余家的私盐在销售,而且,因为他的销售,原本供应这三府的灵山盐场的盐货基本退出了这片市场,转销别处赚取大利去了。按照整个行政区域划分的话,他实际上,已经占领了这三个府城的绝大多数的盐业市场,而且,还是独占,山东六府,他就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市场,眼下不是他担心进入不了这个市场,而是别人担心他从市场上抢夺更多的份额了。

    至于去铁匠铺子看看,那是他没有办法的举动,他倒是想到这济宁城的武库去看看,可是,人家许吗?不过,这武库的武器装备,虽然大多是官造的,但是从私人作坊里采买的也不少,看看这些铁匠铺的水平,至少他能了解一些大明的现在军工水平如何了。

    当然,他是注定要失望的,这铁匠铺里,难道还能看见制作什么神兵利器不成,无非是打打农具,修修家什,偶尔打造几把衙门用的短刀之类的,那就算顶天了,这也是他逛了几天,就兴趣索然的原因。

    不过,他虽然不感兴趣了,不代表别人没兴趣。他新收的这个丫鬟小环,从小就是徐家买去,以前给徐家做丫鬟,能有多少人身自由?即便这次有幸跟着徐元良出来,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说见到多少市面,那是不肯能的。她来到这等繁华之地,少不得心生羡慕,想四处走走,加上这几天的接触,他她也发现,余风实际上平时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忍不住就哀求了余风几次。

    余风的手下那些盐丁,那是正儿八经的乡下土棍,来到这济宁,自然是看什么都新鲜,自家大人不出去,他们自然也不能满城乱走,嘴上虽然不说,但是,他们眼里的失望,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这种情况下,余风再怎么没兴趣,也得满足下群众的要求不,要不然,冷了群众的心,那队伍就不好带了。当然,至于顺便安慰下自己的俏丫鬟,那就不必对盐丁们说了。

    所以,今天余风又出门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苦水街,这名字的来由就不必说了,大致就是以前这里有一口苦井什么的,反正大明的州县,这种名字多的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