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枭 > 明枭第121部分阅读

明枭第121部分阅读

    腹腋之地,又出现这几万“叛军”,若是北京城里上至皇帝,下至朝臣安心得下来,才是怪事呢。

    老百姓倒是暂时不用担忧,戒了严的北京,消息还没有流传得那么快,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关心的是城外卢督师和鞑子的大战,几乎没有人知道,在天津还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

    但是朝廷中的,几乎每天都在有人为这个事情发愁,争吵,甚至有人上书,请天子考虑迁都的事宜了。

    崇祯毫不犹豫的将这份奏折给打了回来,上书的那个大臣,直接就在午门外挨了三十廷杖。在崇祯年间,挨廷杖绝对不是读书人出身的官儿骗声望的好办法,午门外直接被廷杖打死的,也是一个两个了。

    所以,在这个倒霉的家伙,被打死在午门之外以后,这个话题,就没有人再提起了,这些天,朝中一轮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卢象升和鞑子的战局战报,第二,就是如何处置天津的局势了。

    即便是京师军力再为吃紧,也不得不在天津方向,部署了近两万人,这已经是差不多京师的一半的留守军马了,若是和清军对峙的卢象升一旦大败的话,这鞑子骑兵面对的,见识一座防卫极为空虚的大明京城。这个时候的京城,简直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这一点,崇祯知道的很清楚,但是,他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近一点的军队,都调集过来对付鞑子了,远一点江南勤王的军队,还不知道什么才能到,而天津的叛军如果发难,不用三日,就可以到达北京城下。

    “剿是暂时剿灭不了的,只能安抚,以平远将军属下两千之众,悍然攻城,老夫总举得,只怕其中有蹊跷之处!”

    “据说这些人都是一些番外蛮夷,为平远将军所用,只怕,这其中真有曲折,如今无论圣上有何圣裁,当务之急,都是先将其稳住,待到击退了鞑子,再徐徐图之!”

    今天的朝会,这样的议论,突然之间,多了起来,虽然没有人正式上书,但是只要这种看法,占了主流,自然会有人将他们的言论动向禀告上去,当今圣上可不是容易糊弄的人,糊弄他的人的结局,不是在菜市口,就是在午门外呢。

    “诸臣工都是这般议论?”崇祯几乎是在下午,就得知道了这些消息。

    “是,有人还倡议,那马全有办事不利,逼反朝廷臂助,当问责以平那余风的愤恨!”

    “那余风如今有何动作?”崇祯问道。

    “按兵未动,其兵马未出天津城畿三十里!”回话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朱子初,亦是崇祯最为得利的爪牙。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朱子初悄然无声的退下,崇祯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余风的这种状况,陷入不会持续太久,一城之力,供养不了这么多的人马,而余风率众渡海而来,其粮草不给,肯定不会太多,也就是说,从天津之乱到现在,足足够了二十余日,若是他再不做出决断,只怕这余风为了手下兵马的吃喝,再也不会这样约束部下了,这些兵,士兵要像四周蔓延,或者,直接兵指京师都是有可能的。

    “这余风,到底是忠臣良将,还是乱臣贼子?”崇祯有些看不清楚了余风的举动了,若是乱臣贼子,如今京师空虚至斯,他岂会不知,这等良机,简直是千载难逢,当初成祖靖难,不就是得南京得天下,这和当初有多么的相似,但是他按兵不动,分明是对皇家有敬畏之心,或者,他更是用这种举动,表明自己并无异志?

    但是,又怎么解释他斩杀天津官兵,占了天津呢?这般行为,用跋扈来说,可是远远不够,不管在怎么看,这个“谋逆”的帽子,那是怎么都跑不掉的,他到底在想什么?

    “那个侍郎,叫马什么来着的?如今何在?”

    “陛下,在诏狱!”朱子初悄无声息的出现,回答道。

    “放出来,带一队锦衣卫,让他去天津,看他余风到底要干什么?”崇祯说道,言罢,他想了想,“先叫他到宫里来吧,朕有话问他!”

    第一卷  第二十四章 补墙大业 一场虚惊

    [正文]第二十四章 补墙大业 一场虚惊

    ------------

    第二十四章 补墙大业 一场虚惊

    余风看到马全有的时候,着实吃惊了一下,这人还是当日意气风发到汉城砸桌子摔板凳的那位吏部侍郎吗?这都憔悴成什么样子了。

    马全有却是仿佛没有看到余风微微有些诧异的眼神,中规中矩和余风见礼,然后两人坐了下来。

    诏狱的这段日子,对于马全有来说,称作是梦魇也不为过,虽然没有对他直接造成上的伤害,但是,那整日里阴暗沉沉的牢房,不时被拷打的犯人发现的撕心裂肺的喊叫,让他在里面也足够度日如年了。而且,诏狱易进难出,这是所有的大臣们都知道,要说在牢里的时候,马全有没有怨恨过余风这个罪魁祸首,那他也未免太豁达了。

    所以,当他出了诏狱,又立刻被皇帝召见,他就知道,他这下半辈子会过得如何,他或许不是太清楚,但是,若是皇帝给的这最后的机会他不抓到,那么,也许他就根本没有下半辈子了。

    有了这个认识,他见到余风,就是再有满腹的怨恨,也要收敛起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情的决定权,并不是在他的手里,而是在面前这个人的身上。

    “老夫被你害的惨了,余总兵!”见面他就是这样的话,“这辈子还没有进过诏狱,托余总兵的福,总算尝到了诏狱的饭菜是什么味道。”

    “马大人吉人天相,没准还会公侯万代,这点小小的磨难,算得了什么,现在,不是好端端的坐在这里吗?”余风微微一笑,这个老头逃到京城,遭遇到了什么,他也是有着几分了解的。

    “废话我就不和余总兵说了,反正老夫这条命算是捡回来的,余总兵想要拿走,随时都可以拿走!”马全有这是破罐子破摔的做法了,在他心中,最好是先用言语将余风挤兑住,这样,他就踏实多了。

    “马大人言重了!”余风却是不上他的当,两人都在试探,但是,总会有一方先沉不住气的,而这一方,很明显是马全有,余风才不着急呢,你要是喜欢白话,陪你说一天都行,有本事你不提正事。

    马全有将手中的茶碗轻轻的捧在手里,摩挲了一下,然后将碗盖盖上,正色问道:“言重不言重,暂且不说,你我都知道这是实情,其实,此番我来,就是想问一句余总兵!”

    他凝视着余风,一句一句的问道:“余大人,你到底想干什么?”

    余风丝毫不畏惧他的眼光,顺着他的眼光,看了过去,脸上居然带着淡淡的微笑:“这话,是你替当今天子问的吧!?”

    马全有看着他,却是一句话都不说。目光有些复杂,这让余风想起了等待骰盅揭晓之前那些赌徒的眼光。

    屋子里突然静了下来,甚至可以听到外面街道上传来的人声,慢慢的,似乎连屋子里的空气,都受不了这诡异的寂静,变得稠密起来。

    “当然是报效朝廷,为君父分忧!”余风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紧接着,是马全有长长吐出的一口气。

    “所以,马大人什么性命是余某的,这种话,以后休要再提,大家同朝为官,以后余某仰仗大人的地方,还多的是呢?”

    “好,好,好!”马全有连叫了三声好,听到这个答案,他已经下定决心,不管余风对于天津之乱,拿出一个什么样荒谬说辞啦,他都一定全盘毫无保留的相信。只要余风不反,那他马全有就是对朝廷有着大功的。

    至于皇帝给他的旨意,什么叫若有机缘,说动余风离开天津去剿流贼,这事情,谁有本事谁来吧,他马全有自问是没有那个本事,探明的余风的态度,弄清楚,要他出兵,朝廷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他这一趟就算是完美的完成了任务了,以后,就算是天津就是人间仙境,他也不想再来了。

    “先前我的那些不懂事的属下,的确是和朝廷的兵马闹出了点误会,不过,这次天津贼人作乱,我那些属下,还算是得力,及时进城,平息了叛乱,这一点,还要请马大人,上书为余某辨白几句”

    “余总兵,这个,老夫可就不能代劳了,余总兵最好还是自己上书给圣上,我想,以余总兵如今在圣上心里的位置,怕是内阁见到余总兵的奏折,也是不敢有丝毫耽搁的!”

    “也好,不说这个!”余风倒是没有计较,他也就是这么撇清的一说,既然马全有看起来,似乎有点任他发挥的意思,他再纠结这个就没意思了。

    天津和京师之间的距离,在平常时节,用大车也就是一日一夜的路程,若是快马,这速度自然是更快。

    马全有和余风的会谈,非常的愉快,第二天在宫门落匙之前,这消息就送到了宫里。等到次日几位阁老从皇帝的嘴里,得到了这一消息,朝中顿时大安,若不是在外面,还有卢象升率着兵马还在和清兵苦战,朝臣们就只差没有欢呼雀跃了。

    余风还是听从朝廷的调遣的,这么说来,朝廷不仅仅没有了心腹大患,反而多了一只可以用的军马,据说这余风的兵马,有三四万之众,连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兵马,只怕都没有这个数字吧,这些兵马,拉出去,号称个十万,那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当然,如何调遣这些兵马,靠着兵部一纸公文,那是肯定不行的。有兵的武将是多么的跋扈,这在大明朝,可不是一个秘密,这余风更是跋扈中的极品,仅仅是因为和朝廷的军马有些冲突,居然就将驻地的驻军全部都杀散了,这种人,若是老老实实的听从调遣,那才是怪事呢。

    眼下朝廷有求于他,他还不狮子大张口?几乎是每个能够知晓余风的事情的臣子,都是这般的想法,当然,这好处,除了军械粮草,只怕只有皇帝能够给他一些他想要的东西了。

    “余风接了出兵的旨意?”

    “是的,陛下,不过,平远将军说,他的士卒渡海而来,其间病弱体虚着甚多,需要休整一番?”面对这皇帝的提问,马全有一丝不苟的应对着。

    “哼,都是这样,说吧,他要什么!”这样的借口,崇祯不知道听过几百几千遍,总之,对于这些军头们调用,二话不说,立刻就出兵的,眼下出了他寄以众望的卢象升,他还真的想不出来。对于得到这样的回答,他一点都不感觉到奇怪。

    “平远将军还真的没有提什么要求,只是天津之乱到时候,粮库被焚烧了不少,平远将军又约束部众,没有纵兵四处钱粮,目前他军中,粮草有些接济不上了,他知道京师卢督师也在用兵,所以,他就不像麻烦朝廷了,恳请圣上,允许他征用天津诸县的义仓。”

    “恳请?”崇祯不是低智商的人,这话里的猫腻,他听出来才怪:“只怕此刻这些义仓,都已经在他的手里了吧,告诉朕,不过是报备一下吧!”

    他很恼怒,而且浑身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样跋扈的臣子,在太祖成祖的时候,只怕立刻就是缇骑四处,将他提拎到京师来发落了吧。但是,此刻他却只能在宫中,暗自生着闷气,任由这样的臣子猖獗。

    “这个微臣不知!”马全有偷偷觑了一下崇祯的脸色,此刻,那脸色铁青得犹如刚刚出了染坊的青布,仿佛还在淅淅沥沥的往下滴着水。

    “准了!”崇祯说道,“许他自行取用这些义仓中的粮食,但是,河运衙门运粮的漕船,自今日起,一粒粮食都不许运往天津!”

    他顿了顿,“既然是我大明的军马,军中岂能没有监军,叫司礼监拟出人选,不日前往军中,催促他出兵!”

    有了崇祯的首肯,余风自然更加名正言顺了,虽然紧接着从京中来了一大批的官儿,还有个阴阳怪气的太监,但是,余风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至少,现在他可是名正言顺的在大明立足了。

    天津下属几县的义仓,都被他派兵接管了,加上原来天津城里的存粮,足足有十多万石,这些粮食,足够他这些人马吃很长一段时间了,谁说天灾,大明缺粮的,这缺粮的,不过是那些苦苦挣扎的百姓而已,对朝廷来说,可没有缺粮一说。

    卢象升还在和阿济格较劲,不过,如果余风不打算搀和进去的话,卢象升的下场,他是知道的,因为那个不给力掉链子的监军,卢象升最后还是要陨落的。但是,与此同时,清军也是精疲力尽,此后,各处勤王之师尽到,清军也只有打道回府的命了。

    之后大明的军队,布防的布防,剿匪的剿匪,一切又和以前一样,回到那永远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大业上来。

    而余风的“休整”也会一直持续到那个时候,等待清人退走,他将会带着他的人马,从天津一路西行,进入河南,在那里,也许他将会看到他这辈子最想见到的那个人——闯王李自成。

    第一卷  第二十五章 卢象升之死

    [正文]第二十五章 卢象升之死

    ------------

    第二十五章 卢象升之死

    对于兵部尚书杨嗣昌来说,如今,他感觉到如肉中刺眼中钉的,除了那个在昌平“都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以外,还多了一个余风。

    在朝中,杨嗣昌一直都是力主议和的,而卢象升显然和他持着相反的观点,就这一点而言,两人政见不同,即便是说是政敌也不为过。清军兵临城下,崇祯可是令他和高起潜、卢象升三人共议军事,可想而知,这三个人,肯定是无论如何都议论不到一起去的,两个议论怎么和,一个议论怎么打,这还议论个什么劲儿。

    所以,当卢象升实在是膈应不了,直接上疏请求皇帝让他和高起潜、卢象升三人共掌兵权的时候,他乐得推波助澜,成全了卢象升。

    天下援军,不过是宣大,山西,山海关,宁远几处的兵马,其他的兵马,或者在途中,或者还没有启程,实际上,这些兵马,全部合起来,也不过五万之数。宣大兵马他是不用想的,卢象升干宣大总督那么久,他手下的天雄军,杨嗣昌可是用不起。那么,宣大山西的兵马,就分给卢象升,至于宁远,山海关这些精兵,自然是交给高起潜,不过,杨高一体,这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可想而知,就这么点兵马,还被一分为二,余风却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天津,这让人不担心都不成啊,随便那一路兵马,不论军力,单单只是拼人头,怕是也拼不过余风。

    对于余风,杨嗣昌也着实下功夫了解了一下他,不过,越是深入了解,他这种担心,就是变得越来越淡,余风在九月间居然还娶了大清的一位公主,这种人,若说他的一门心思主战的,他还真的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了。他心中最后的一丝忧虑,在马全有回来,禀告朝廷余风奉旨之后,也烟消云散了。既然没有自立之心,又不是主战一派,这就不必多担心了。

    不过,既然担心尽去,他倒是有心情琢磨一下那余风手下的大军了。武将们手中的兵,就是他们的心头肉,他自然知道自己使唤不动,但是,他使唤不动,有人使唤的动啊,在适当的时候,借一下势,也未必不是不可以的事情,只要筹谋的周密,就不会出什么纰漏,话说回来,虽然这余风跋扈得有些离谱,但是再跋扈,总比那又臭又硬的卢象升好吧。

    不过,这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书房里静下心来的时候琢磨的而已,眼下既然天津安稳,京师自然不用担心那边,所有的臣子们,都将眼光放在了涿州保定一线,在那里,卢象升和高起潜,正各自带着兵马,与清军周旋对峙呢!

    前几天,又失数城,他借着这个理由,上书弹劾了卢象升,说他调度无方,战绩如此,就连皇帝陛下,也护不住他,而今的卢象升被削去了兵部尚书的衔,不过是以侍郎这一职位督师了。但是,仅仅是这样,他也并不满意。

    这粮食军饷上面,少不得还得给卢象升设点小绊子,说句难听的,他宁愿将粮草军饷,给那态度不明的余风的新军,也不愿意便宜了卢象升的天雄军。

    京师的夜,显得有些冷清,杨嗣昌紧了紧自己袖袍,放下手中的笔,走出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