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科幻小说 > 吉庆有鱼 > 吉庆有鱼第24部分阅读

吉庆有鱼第24部分阅读

    惹恼

    话音一落,大伯娘就后悔上了。

    该说软和些的,丈夫最是个好面子的,又是个根本刨不开缝儿的榆木疙瘩,被自己这么一激,可别真动上手了。

    不免又怪罪丈夫半点不会转弯,她又不是傻的,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谁家的女人家愿意同丈夫拌嘴吵架的,更别提喊打喊杀的了……眼珠子一转,还不是这些人逼的。

    越想越冒火,不怪“老实头”的丈夫了,反把一屋子的人都恨了一个洞。刚想挪一挪脚尖,散落在鬓边的发丝忽然动了动,也就一吸之间,一张蒲扇似的巴掌已是近在眼前了。整个人就像是被施了定身的法术一般定住了,连眼睛都不会转了。

    还是三堂伯同七堂叔反应快,再则二人就站在大伯父身边。赶忙一个抱手,一个搂着腰往后抱。

    只差毫厘,大伯父那布满了茧子就像练过铁砂掌似的粗厚大掌就要掼在大伯娘脸上了。饶是这样,中指也在大伯娘脸上划下了一道长长的印子。虽没开皮见肉,可半边脸已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红肿起来了,可见大伯下手之重。

    火辣辣的钻心的疼,胸口更是好像又把火在烧,大伯娘这回是真气疯了。

    她是为了自己吗?这样费尽心思还不是为了你罗家栎,为了留哥儿!做人怎么能这样没有良心!

    “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伏地大哭了起来,“罗家栎你这个良心被狗吃了的,老娘嫁进你家三十年,你娘不把我当人看,小月里连口热水都没有。二丫头一落地,差点把我从炕上掀下去。偏心偏的肋条痛,明明你才是顶门户的长子,好房子好地却都分给了老五。就算蒸屉馒头,还要挑出又大又圆的给老五媳妇送去……”

    她越说越激动,“家里头大大小小这么多妯娌姑子,哪个把我放在眼里,哪个不要见面就踩我两脚。白天黑家的指桑骂槐调三斡四,连我孝敬公婆都看不得,一窝蜂上来骂我不安好心,就差说我喂耗子药他们吃……还有你,罗家栎,成日介吊儿郎当万事不管,进进出出全靠老娘操持,临了临了还要挨你巴掌……”前程往事涌上心头,竟是一跃而起,扑了过去,“打啊打啊,老娘同你拼了,你有能耐就打死我!可我先送个信给你,就算做了鬼我也饶不了你……”

    别说金鱼儿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了,就是罗瑞香也只从罗栀子那听过一句半话的,哪里见过这阵仗,都傻了眼,面面相觑。还是被大堂嫂拉了一把,才知道上去拉架。

    其他人倒已是习以为常了,尤其是全堂叔,浑似没听见没看见眼前的闹剧一般,翘着二郎腿坐在上首,一手盘着核桃,一手寸把长的小拇指甲点着柏木桌面,一副茶馆里听书的悠闲模样,就差摆上茶水瓜子,再打个手巾把子了。

    “我说,要吵要闹回家去,我可不是来听大戏的,有什么话赶紧的。”说着又示意死死拽着大伯父的三堂伯和七堂叔,“这么多椅子板凳呢,又不收你们银子,赶紧麻溜的自己找座。”

    站在一旁虚扶着大伯娘直翻眼睛的七堂婶赶紧帮腔,忙不迭的应了一声就推了七堂叔坐,自己过来弯下身子劝解大伯娘,“大嫂子,有三伯、全叔叔给你做主呢,有什么话你只管说。”

    声气不坏,可看向大伯娘的眼里却是满满的不屑。

    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说事儿就说事儿,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有的没的管什么用!就算实在是管不住这张嘴,好歹也弄些个新鲜说辞才是。这样的陈词滥调,除了那几个小的,谁没听过二三十遭的,谁还会当回事儿!

    一肚子的无名火,让她想帮忙敲边鼓都不知道在哪落锤,就没见过这样蠢的!

    只大伯父这次却是真气发了狠了,为了这事儿,两人这些日子在家没少干架,他再三说了不准提,可大伯娘竟还敢违逆他,趁着他去了地里的功夫就敢作耗。而且你作就作吧,还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再三的挑衅他。若还能忍得下这口气,他就不是男人。

    是以七堂叔一松开手,他就要往大伯娘面前窜,嘴里还要嚷嚷,“三十年才得了一个留哥儿,你还有理了!要不是看在老丈人面上,我早休了你了!”说着就要来拉大伯娘家去,若不是还有三堂伯死死拽着一边胳臂,大伯娘就被他拖回去了。

    年轻时为了儿子,两口子没少打饥荒。休妻啊和离的更没少咧咧,在金鱼儿同罗瑞香听来惊天动地的话儿,大伯娘还真不放在心上,只是看着丈夫恨恨的仿佛想从她身上咬块肉下来的表情有些发憷。可既然已是惹恼了丈夫了,那就更不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否则这亏可吃大了。

    罗稻葵眼见大伯娘眼珠子直转悠,拍了拍金鱼儿的手,上前搀着大伯父坐下,“大伯,有什么话儿咱们就敞开了说吧,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事儿说开了也就没事儿了。”

    他很知道大伯娘的为人,既然存了这份心思,若不扯开毛露出里子来,她再是不会消停的。

    七堂婶忙不迭的点头,“是是是,都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一家子,这么吵吵闹闹的,只会叫人看笑话。”又使劲儿给大伯娘使眼色,“葵哥儿一贯儿是个孝顺的,你们有什么话,只管好好说就是了。”

    不管是刚刚的眼神还是现在的眼色,大伯娘虽没留神,一直站在大伯娘身后罗稻留却注意到了,咬紧了牙关,上前扶着大伯娘往外走,“娘,咱们家去!”

    大伯娘反应过来,看了眼已是齐到自己肩膀的罗稻留,早在肚子里来来回回了十多遍的话儿就止不住的冲口而出。

    虽说大伯父早已是无意中吐露过大伯娘的想法了,大家伙心里头多少也有些明白,可看着大伯娘义正言辞的要罗稻葵减免租子,还是集体失声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家

    树大分杈,子大分家。

    虽说自古至今律法“十恶”中“不孝”罪的第一条就是“父母在别籍异财”,但历朝历代的解释都有所不同。

    先头就有朝代规定,祖父母、父母在世的时候分财异居的“别籍”是不允许的;但若是按着多次析分的方式,先析分一部分家产,到祖父母、父母都过世了并且除服后再最后分清,则是可以的。

    只渐渐的,由于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父母年老生病的时候儿子不管,死了也顾不上发丧入土,而是忙着争分家常的的不肖子孙,所以之后的历朝历代开始变通,到了本朝,则规定,“准今自后如祖父母、父母许令支析、别籍者听,违者治罪”。

    也就是说只要得到祖父母、父母的许可,就可以析分家产,也可以单立户口。

    只大框架圈下了,到底是多次性析产承户,还是一次性析产承户,就是各家各户自己的事儿了。

    当年罗父同大伯父兄弟俩分家析产的时候,父母双亲还都在世,家里头的公亲悉数请到,老舅爷坐了上首主持大局,一次性分家析产,罗老爹罗奶奶独立生活,由两个儿子定期定量供给吃穿嚼用。

    按着规矩礼法,既是一次性析分,那大到田房柴山、猪羊孳富,小到家生动事、油盐酱醋,就该各执一半。

    钉耙两把,一家一把。葫芦瓢两个,一家一个。耧车、秧马都只有一架,那就一人一样。

    只又和旁人家不大相同的是,都说长子长孙,可分家的时候罗稻留还在投胎的路上,家里头的长孙自然就是罗稻葵。而按着南乡这边儿的习俗,长孙是能再额外继承一份子孙田的。

    当事的光景,谁家都没有隔夜粮,家里头拢共也就两垧薄田,大小差不多,肥瘦差不多,灌溉用水都一样麻烦,若非得分出个差别好歹来,那就只能在位置上做做文章了,毕竟一垧离村近些,一垧偏僻些。罗老爹做主,把近些的那垧分给了罗父。

    等到分房的时候,原本按着规矩是讲究个“兄东弟西”的,毕竟东为大。可老两口不管大儿子是准备过继还是招上门女婿,都只肯把老屋留给长孙罗稻葵继承。

    按着大伯父大伯娘的脾气,自然无论如何都不肯吃这样的亏的。可到三十多岁上都没能生下个带把的。两口子上哪都低人一头似的,还未开口,自己就气弱三分。

    越是气弱,还气性越大。只要一看到罗母同婆婆说说笑笑,大伯娘就开始眼睛疼。若再说上两句“悄悄话”,那就更要一晚上睡不着觉,心里翻来覆去的盘算着又不知道在说什么坏话了。而且尤其不能见全家老小欢天喜地的逗弄罗稻葵爬啊走的……不就是生了个小子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了胜仗回朝的大将军。

    日子越过越憋屈,先时还能忍了,可原本就是没占着便宜就算吃亏的人,哪里忍得下的,不是吵就是闹,把大伯父也说动了。原本什么都听自己的弟弟在家里头越来越说得上话,自己这个长子却退了一射之地,大伯父本就心里不痛快。况且爹娘行动都不顾着自己这个长子,更叫他受不住。

    老人家只这两个儿子,满心希望他们兄弟妯娌能友爱共处,就算不能得个“义门”的友悌善名,好歹也不能让乡人耻笑了去了。况且一旦分家,不免就要涉及到赡养与否的家内矛盾了。

    老两口是轮流到两家吃饭,享受供养,还是寄附在哪个儿子家生活。轮流吃饭的话,又是怎么个轮流法,老两口是分开还是一起,寄附的话亦是如此。

    最好自然是分家时给自己单留下一份财产,独立生活,不要儿子养活,可以免去诸多矛盾。可又不是富有之家,这么一来,又拿什么去给儿子们分。

    凡此种种,自然不希望分家,更不希望儿孙带着怨气分家。可禁不住大伯父大伯娘过不下去了,觉着总归没有儿子了,又不肯过继——自己都衣食无着的,一连送掉了好几个丫头片子,凭什么帮人家养孩子。大不了等女儿大了,招个上门女婿养老送终就是了,一心想着分家单过。

    分了家,不必看人眼色,更不必给罗稻葵攒钱起房子娶媳妇。日子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想想都舒坦。

    再加上田地上虽吃了亏,可罗老爹承诺拿出银子来给他在西边起三间竹篱瓦屋,可不比前几年刚翻新的老屋强,大伯父毫不犹豫的就画了押。

    只没想到不过五六年的光景,成亲二十年后,已是年近四十的大伯娘竟还能生下个带把的。孩子一落草,两口子嘴角刚咧开,就意识到自己吃亏了。

    就算不是长孙,那也是带把的呀!

    可那时候老两口都已相继去世了,两家的户口都已单立。分家文书上也没说明若是大伯娘又生下了带把的该怎么处。反而白纸黑字的注明了“自分之后,无论谁好谁歹,或财发万金,均不准争竞”并“空口无凭,立此分单永远存执”的字样,还有中间人和代字人的签字画押。在罗父同大伯父兄弟两个的签字下面还有四个小字,“平心合议”,都表明了兄弟两人对这份分单的认可和这份分单的效力。

    真是悔的肠子都清了。

    不比大伯父有些私心,罗父很看重兄弟血亲,再加上那时候手里头也有两个余钱了,自然有心帮衬兄长一二。可世事无常,没多久竟意外失足过世了,单留下了孤儿寡母。

    唯一的亲兄弟过世了,大伯父说伤心也是真伤心。可再是亲兄弟,跟儿子一比,也就算不上什么了。在料理丧事的时候,就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捞了一笔。后来罗稻葵进了城,并不情愿的把家里的田地分租给大伯父同七堂叔家的时候,两家人都仗着自己出了力,不但扒拉下田地,还除了罗栀子的口粮,一粒稻一穗麦都没多拿出来,更别说租子了。而且私底下两家人家都没少盘算着怎么把那地归在自己名下……

    不过这都已是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儿了,罗稻葵也不愿意再去翻旧账计较些什么。

    可大伯娘,甚至七堂婶都已动了这个心思,少不得就要扯开皮毛见见骨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佃租

    这些都是罗家的陈年旧事,说起来还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儿,就是家里头多这一串儿小辈儿都知之甚少,罗稻葵又不是个琐碎的,金鱼儿自然更不晓得了。不过说起佃租一事儿,她却是知道一二的、

    罗栀子、甚至顾金兰顾金彪都同她说过家里头的这十二亩田地,位置如何,收成几何,她都牢牢记在了心上。而且刚成亲那会子,罗稻葵还特地领着她去认过路,自然知道向西半里地开外的面子山脚下的七亩多八亩不到的坡地是家里头的祖产,起初都是罗稻葵在打理,自打后来充了民壮,就是大伯父在耕种了。

    而另一垧地虽只有四亩二分出头,却是齐齐整整的正经水田,就在村口临河的清水坝头,土地肥沃,是罗父在十多年前机缘巧合之下置办下的产业。家里人对这垧地的感情都非常深,就是最难的那些年,罗母也从没想过要卖地,一心要传给罗稻葵,现由七堂叔一家耕作着。

    之前怎么样金鱼儿没有听说,只知道自打去年开始,这两垧地就都是按着对半均分来收租的。

    大伯父、七堂叔两家出力,耕畜、农具也按着规矩由他们自备。只和旁人家不大相同的是,罗稻葵做为主家不仅要出田,种子肥料也都要自出。好在的是两季收成后和旁人家一样,除了地里的稻、麦、苞谷、洋芋等等的粮食作物外,稻草秸秆等物亦是对半均分。每亩三升三合五勺的夏秋两季田税按规矩由罗稻葵额外负担。

    萧飒打小很是跟着大人看过两出《白毛女》,恍惚记得里头有个情节是喜儿的老公王大春带来的队伍在当地实行减租减息的二五减租政策,就是佃户们打了一百斤粮食可以只交给地主家二十五斤作为佃租。

    是以来了之后,看到好些人家佃地耕作的时候又要同主家共同担负种子肥料,又要出耕牛锄头,还只能和主家对半均分收成,甚至还拿不到一半出产的时候,脑子里就自动脑补出杨白劳和黄世仁来了,不免有些咂舌。

    只等到金鱼儿成了小“地主婆”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算一算,觉着吧,其实还挺公道的。当然,这是针对像金鱼儿这样的小主家。

    益柔也觉着挺公道的,在这方面她比萧飒有见识,当初自己手里头也有过一大批佃户,自然知道主佃对半均分虽最为普遍,可也不是没有只肯负担一半的种子肥料,还只肯和佃户们主六佃四、主七佃三,甚至是外三分七的重租,也就是要拿百分之七十七的地主在的。

    而且还有的大地主只认钱不认粮,非得佃户们把米粮折成银钱才肯收。而佃户们往往因着不懂行情也找不到门路,再加上还有人趁机压价克扣,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打了粮食不但卖不上好价钱,反而还要折损掉不少的。更有的地主为了避免银钱回落贬值,连钱都不认,定要佃户们把粮食折成食盐、布匹、漆油等实物交付。

    是以在益柔看来即便是亲戚,罗稻葵也算是厚道的了。

    金鱼儿也觉着罗稻葵很是厚道,她自小跟着顾三小进出,很知道南乡这一带,若是主家出种子肥料,通常都是官田主六佃四、民田对半均分、旱地主六佃四、水田主七佃三、荒地主二佃八的分成。有的分草,有的不分草。

    是以她也很知道在遇到水旱风虫等自然灾害的时候,有的地方的定规是风虫水旱各照天命,佃租丰年不加荒年不减。再扯皮都没用,规矩最大。但有的地方的主家也会给出一定的折让,或是循着乡例分收,由大地主们公同议定当年的应收租额,中小地主们则照数收租。或是大地主们下乡临田监收,由大地主们同佃农们商定减租成熟,打了折扣后,其他的小地主们按例收租。

    而每到这个时候,就是顾三小最忙的时候了,周遭好些镇上的佃户们、主家们都会请他这个老堂匠把式去公议商讨。而顾三小也不负众望,历年来的水旱风虫的灾年事例、灾害大小、各地的处置手段都记得比衙门里的档案还要细致齐全,为人又不亢不卑,所以每每都能给出让双方满意的分收办法来,非常受到众人的信赖。

    因此在金鱼儿看来,大伯娘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只她还不知道罗家沟这一带的乡例是什么,再加上积雪还不曾融化,地里头究竟是个怎么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