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第8部分阅读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第8部分阅读

    的别墅。

    坐落在福罗斯镇的总统别墅,三天来处于一片神秘的寂静之中。厚实的围墙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岗哨。当以鲁茨科伊为首的俄罗斯代表团的车队驶近别墅时,36名突击队员都打开了自动冲锋枪的保险,目不转睛地盯着值勤岗哨的一举一动,必要时先发制人,硬冲进去。可是,那些岗哨显得彬彬有礼,非常痛快地放行了。突击队员们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有的甚至怀疑其中有诈,神经绷得更紧了。

    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亚佐夫、克留奇科夫等人已经先期到达,支持“8·19”事件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戈尔巴乔夫的同窗好友卢基扬诺夫等也乘专机赶到了。听到这一消息的鲁茨科伊不禁眉头紧锁,但又听说戈尔巴乔夫拒绝见他们,忍不住喜形于『色』。果然,听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议会派人来了,戈尔巴乔夫很快接见他们,同他们的会谈持续到晚上9时多。

    在形势急转直下和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新上任的莫斯科卫戍司令加里宁上将,于晚上7时26分宣布取消在莫斯科的宵禁。4分钟后,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停止戈尔巴乔夫的总统权力为非法行动。苏联内阁会议『主席』团全体成员也通过声明表示,“苏联内阁完全执行苏联总统和最高苏维埃的指示。”

    晚9时10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度假地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全国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将于近日内重新完全行使他的总统职权。

    至此,“8·19”事变遂告失败。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84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中国首次举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

    举办综合『性』大型体育运动会,既是综合国力的象征,又是国际地位和国家荣誉的象征。因此,许多国家的主要城市,不断地申请举办奥运会和洲际运动会。申办的过程也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过程,在1983年的申办竞争中,中国赢得了一个不小的胜利:1984年9月28日,经亚奥理事会成员投票表决,中国北京以绝对优势赢得了第ll届亚运会的承办权。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日本广岛。

    1990年第ll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国举行的第一次洲际综合『性』运动会。

    北京亚运会是一次超大型的亚洲体育盛会。赛前中国举办了为期1个月、分4路跑遍全中国的“亚运之光”火炬接力赛跑。1990年9月22日,来自世界之屋脊青藏高原上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的亚运圣人,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点燃,从而拉开了亚洲史上规模空前的体坛盛会的帷幕。开幕式上有2万多人表演了大型团体『操』“相聚在北京”,表达亚洲人民共同的心声。

    此次亚运会,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6578名运动员参加了27个大项308个小项的比赛。共打破3项世界纪录,52人打破42项亚洲纪录,109人打破98项亚运会纪录。中国运动员在这次盛会上共夺得183枚金牌、107枚银牌、51枚铜牌,位居金牌和奖牌榜首。这是中国连续3届在亚运会上称雄。

    10月7日晚,北京亚运会会旗在《亚洲雄风》的歌声中徐徐落下。在礼炮声中,北京工人体育场上空熊熊燃烧了16天的亚运圣火渐渐熄灭了。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85 欧共体第46届首脑会议

    ——为未来欧洲合众国奠基

    1991年12月9~10日,欧共体第46届首脑会议在荷兰古城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与会12国首脑经过紧张激烈的讨价还价后,通过了《欧共体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欧洲联盟条约》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此举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人描绘出了一个欧洲合众国的蓝图。根据条约,未来的欧洲联盟将主要由三大支柱组成,即:经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和社会问题方面的合作。

    关于政治联盟,条约规定:隶属于欧洲政治联盟的西欧联盟是欧洲政治联盟的防务机构,负责制订欧洲的防务政策,并与北约保持一定联系;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具体领域将由欧共体12国首脑会议或外长会议一致确定,具体实施措施将通过特定多数表决票决定。

    关于经济货币联盟,条约规定将分3个阶段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并建立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具体来说,1990年7月1日到1993年底为第一阶段,主要目标在于争取所有成员国的货币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取消外汇管理机制,实行资本自由流通,协调各国经济、财政政策。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为第二阶段,其任务是建立独立的欧洲货币机构并完善其组织体制,监督各国财政、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为将来建立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作准备。但是,不得干预仍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的货币政策和稳定币值的责任。第三阶段是1997年至1999年1月1日,目标是逐渐实现统一的货币并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

    关于共同外交、安全及防务政策,条约规定: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政府』将进行更多的合作,但在一些较大问题上这种合作不受欧洲委员会的控制,各国将保留否决权。协调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最终结果将导致产生共同防务政策和建立联合军队。

    关于司法及社会问题的合作方面,条约强调:『政府』问在司法、反恐、庇护和移民事务等方面将加强合作。在包括工作就业、与工人协商和男女平等就业权方面,将进行更多的社会立法。有关欧洲公民权,条约规定: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公民将有权在联盟中任何其他国家工作,参加当地的欧洲议会选举并最终参加地方选举;联盟内的一国公民在国外旅行时,有权受到联盟成员国的外交保护。在环境保护和建立跨欧洲交通运输、能源及电信网方面,将给予较为集中的指导;在制定诸如保健、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新立法时,将与地方当局进行充分的协商。此外, “马约”还扩大了欧洲议会的权限,规定欧洲议会将任命一名巡视官,联盟成员国公民均可以向其申诉违反联盟法规的行为;各国将不放弃自己的国家主权(某些一致同意的特定领域除外)。

    然而,这个欧洲合众国的“蓝图”并没有像它的缔造者想象的那样立即获得人们的认可。在提交欧共体各国批准的过程中,“马约”引发出激烈的争论。各国公民在有关欧洲未来、国家前途、自身利益的重大抉择面前,不得不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思考和取舍。丹麦为批准条约举行了两次公民投票,只是在被允许在货币联盟和共同防务政策等问题上有所保留后才获得多数票的支持;英国虽然在有关防务、货币联盟及社会政策等方面获得例外权,但在批准“马约”问题上一波三折,一再推迟。英国议会两院中的对立双方围绕有关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辩论。德国则在批准的同时提出了附加条件。结果欧共体未能在1993年1月1日完成“马约”的审批程序,直至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才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最终认可。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一个联合欧洲12国、人口达34亿的欧洲联盟正式诞生。

    欧盟成立后,按照既定的目标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方向稳步迈进,一方面致力于建设使用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另一方面对外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1994年,芬兰和瑞典加入欧盟,1996年奥地利加入,欧盟的成员国扩大为15个,由西欧联盟向全欧联盟迈出重大一步。此后欧盟又积极创造条件,图谋向中欧、东欧地区进一步扩展。1995年12月,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确定未来统一货币名称为“欧元”,并确定了欧元发行的时间表。1998年5月,欧盟按照“达标条件”和“自愿”原则确定了首批采用欧元的11个国家名单(英国、丹麦、瑞典和希腊4国暂缓进入)。同年6月30日欧洲中央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正式运作。1999年1月1日,欧元作为欧洲国家的统一货币正式启动,从而标志着酝酿多年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欧洲联盟的成立,是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欧洲走联合自强之路的又一里程碑。从欧共体发展到欧洲联盟,充分体现了欧洲国家追求团结统一的诚挚愿望和不懈努力,翻开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新篇章。联合可以自强,惟有联合才能自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联合的欧盟已经成为一支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重要力量。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86 中英高层会谈

    ——为香港回归铺平道路

    1991年6月22日前后,中英『政府』高层通过外交渠道进行紧密接触,一场影响香港未来命运的谈判,几天后迅速在北京举行。

    英国首相梅杰很重视中英关系。这位年仅48岁,自1894年以来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去年11月接替执政11年半的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入主唐宁街10号。他任首相后一个多星期,英国『政府』就决定恢复第二批总额约为3亿英镑的对华软贷款。

    1991年7月,梅杰又呼吁美国延长给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他指出,由于香港经济与大陆经济紧密相连,因此,“美国延长给中国最惠国待遇对香港极为重要”。

    梅杰希望机场问题能够很快得到顺利解决,以便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因此他写信给李鹏总理,希望中英关系尽快恢复。中方表达了同样的愿望。

    中英谈判的最后拍板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6月底,梅杰向其外事顾问柯利达下达使命,作为首相特使访问中国。柯利达访华前再次表示,应该使机场问题尽早达成协议。他表示,根据《联合声明》精神,在后过渡期的6年,更应该多跟中国磋商各项重大问题,为此,两国外长、港督和中国港澳办主任应定期见面,保持高层次的接触渠道。

    6月27日,外交部长钱其琛在东京向日本首相海部俊树透『露』,关于香港新机场问题,中英两国正在紧密协商中。有几个问题正在研究,但解决这些问题并无太大困难。

    海部表示日本很重视香港的发展,新机场协议达成后,日本将大规模投资香港建设。

    6月27日至30日,中国『政府』代表鲁平同英国首相特使柯利达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香港问题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6月30日晚,通过讨论,中英双方就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取得一致,谈判最后敲定,鲁平主任和柯利达特使草签了《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问题的谅解备忘录》。

    长达9个月的中英新机场问题谈判圆满结束。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这次谈判中,双方所用纸张竟达半吨之多!

    这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后在香港问题上一个最大的发展,将对香港后过渡期的6年产生支配『性』影响,标志着中国一英国一香港三方关系跨入一个新阶段。

    中英两国『政府』认为,既要使香港建起一个现代化的新机场,又要使未来香港特区『政府』拥有健全的财政。《谅解备忘录》在开头部分写明了两国『政府』的共识:

    香港迫切需要一个新机场,以保证并发展其繁荣和稳定;机场项目应符合成本效益,而且在1997年6月30日以后不应在财政上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造成负担;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安排,以使与新机场有关的工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

    在财政方面,规定了“港英『政府』在安排财政计划时,于1997年6月30日留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使用的财政储备不少于250亿港元为坚定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特区『政府』在成立伊始有一笔可灵活应用的资金。

    新机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此进行合理举债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有所控制,《谅解备忘录》在这方面作了规定:如果在1997年6月30日以后偿还的债务总额不超过50亿港元,港英『政府』将根据需要自行举债,并通报中国『政府』。超过50亿港元总额的举债,须由双方对该举债建议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进行。

    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增强新机场建设的私人投资,这样做既可以减少『政府』的支出,又能使工程项目更有效益,是保证新机场建设投入少、效益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承担,“中国将按照本谅解备忘录所载明的原则,向感兴趣的潜在投资者表明,港英『政府』所承担或担保的与机场有关的义务将从1997年起继续有效,并将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承认和保护。”

    1991年7月4日,北京时间下午5时,中国和英国同时分别公布《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谅解备忘录》。

    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宣布,英国首相梅杰即将访华。访华的目的是要同中国领导人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梅杰欢迎英中双方达成这一协议,认为这有助于增加香港的信心。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87 中东和会

    ——阿以双方40年后在一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中东这块土地上,充斥着血腥味的枪炮声。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对抗,造成了这里长期动『荡』不安。血和泪已经流得够多了。人们渴望和平……

    1991年10月31日至ll月1日,中东和会首次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经过40多年交战状态和五次战争后,第一次坐在一起,探讨中东地区的和平,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转机。经过22个月、ll轮谈判的曲折历程,在1993年9月1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终于达成了相互承认的协议,这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历史宿怨

    中东,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小城耶路撒冷,更是举世闻名,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这里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

    今天的中东问题,说到底是巴勒斯坦问题。这是阿拉伯和以『色』列争端的关键。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它北与黎巴嫩接壤,东与叙利亚、约旦为邻,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相连,南端的一角临红海的亚巴喀湾,面积27万平方公里。它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有一批从阿拉伯半岛迁移来的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他们在公元前2000前,在这里建立了迦南国。此后爱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又来到这里,建立了“腓尼西亚”国家。他们称这里为“巴勒斯坦”。意思是“腓尼基人的土地”。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从幼发拉底河沿岸迁至巴勒斯坦。

    希伯莱人从前是游牧民族,但他们很快便吸收了迦南文化,开始定居。希伯莱人在巴勒斯坦不断与迦南人、腓尼基人以及当地部落作战,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犹太部落的联合。公元前1020年,希伯莱人在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和约旦东部建立了第一个希伯莱人的国家,定都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在希伯莱语中意为“和平之城”。犹太人先后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殿,使它成为犹太人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公元前923年,这个国家分裂成两部分,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北部的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征服,其居民逐渐被亚述人同化。公元前586年,新兴的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