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非洲帝国 > 非洲帝国第3部分阅读

非洲帝国第3部分阅读

一些农场主因为大象破坏了他们的庄稼而枪杀大象,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话,也许过不了多久,南非的土地上就再也看不到这种巨大神奇的生物了。”李永瑜有些伤感地说。

    李慕菲心中一乐,在他穿越之前,南非的大象,因为保护得太好了,可是多到泛滥成灾了,南非人不得不对大象们实行计划生育,给它们做结扎手术,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看看那几个布尔人!”李永瑜忽然指着窗外说。

    偱声望去,李慕菲看到几个骑着马,带着猎枪的人,与象群保持远远的距离,监视着象群。那几个布尔人一脸沧桑,带着一股粗犷之气,看他们的骑马的动作那样的娴熟,就知道他们在马背上度过了大量的时间。

    “这些布尔人!像老狗一样守护着他们的农场,即使一群大象也能让他们如临大敌!”李永瑜笑着解释道。

    “是啊,他们固执地像花岗岩,他们瞧不起的人永远别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好眼色,可你如果能用你的骑术和枪法‘说服’他们,他们也许是不错的朋友。”李永瑾补充道。

    “我希望这些农场主像他们住在首都的同胞一样,搬到城市去住,把土地卖给华人吧,他们真的不适合种地。”李永瑜感叹道:“也不要一有钱就去买地皮,去投资金矿或者钻石矿吧!”

    旅程的目的地终于到了,马车停在了一座庄园旁,几座宛如福建民居的房屋围绕着一个小院子,风景果然不错。

    李慕菲注意到这时的华人民居整洁干净,房屋边上几乎都要种上一些花草,这使得他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这样一个故事:

    希特勒的军队攻入苏联境内之后,希特勒为了证明日耳曼人要比斯拉夫人更加优秀,特别找到了苏联境内的德裔居民的房子,和俄罗斯人的房子做对比,看起来德国人的房屋确实要更加干净整洁,而且无论多么贫穷的德国人都会在房屋前后种上花,而俄罗斯人的房屋简直丑陋得如同猪窝,希特勒骄傲地宣称,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懂得欣赏美的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希特勒是个疯子,这暂且不论,但李慕菲也部分同意他的话,一个在那样的情况下,仍然懂得欣赏美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只是李慕菲很奇怪,为什么明朝的遗民,南非的这些华人是如此的整洁干净有规矩重礼节,而自己那个时代的华人的肮脏不讲卫生却是出了名的呢?为什么华人会从一个文明程度处于世界前列的民族沦落为一个西方人眼中落后野蛮的民族?这几百年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华人会沾染上后世所说的种种“劣根性”?(眼前的事实告诉李慕菲,不讲卫生似乎不是华人的传统,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劣根性了。)

    李慕菲想不出原因,他也不打算再想了,他为自己所属的这个勤劳伟大但却饱受苦难的民族而落泪!他只知道,既然南非这里的华人依然保有汉族的传统美德,那他就应该捍卫这一点汉民族文化的火苗,让这一点点文明之光延续下去,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第十章 陈羽青的雄心壮志

    转眼数年过去,三年之期已到,李慕菲学业颇有所成,李永瑜也是非常满意,准备了一份厚礼,重重地酬谢了陈羽青一番。

    陈羽青也很注重因材施教,李慕菲天资聪慧,他就把标准定得高一点,其他几个孩子没有这么聪明的,他就把标准放低一点,三年时间一到,这几个孩子竟然个个符合了当年他所许下的诺言,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大有来头,一时间,他在比勒陀利亚华人中名声鹊起,陈氏书院没几个学生,但在首都这里竟然隐隐成了名气最大的私塾,倒也算是不大不小的收获。

    更加意外的是,陈羽青竟然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了。原来张阳总统五年任期已满,竞选总统连任成功,需要重新组织政府,他是当过一任总统的人,所以各个部门的人选没有变化,李永瑜依然当他的农业部长,但教育部这里却出了个空缺,空出来一个教育部副部长的位置,张阳把自己名单上的人物捋了一遍,竟然挑不出一个合适的。李永瑜趁机举荐陈羽青,张阳一看这个名字,心中就先有七分赞成,他孙子可是在陈氏书院念书的,这三年来进步不小,他可是都看在眼里的,知道陈羽青是有真才实学的,可又有三分犹疑,因为他可没糊涂,三年前碰的钉子他可是记着清楚呢。

    幸好陈羽青这边自从见识了李慕菲之后,早已没有过去那样眼高于顶,再加上教育部副部长可比当年张阳给的小职员位置重要多了,所以聘书一到,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南非华人自从移民此地,便废掉了许多虚文缛节,一切从简,陈羽青接到通知,去人事部那里知会了一声,第二日便去教育部走马上任。

    据说中国古代新知县上任有夸官三日的说法,我没有考证过,不知道是不是如此,但这教育部副部长换做明代那就是礼部侍郎一类的人物吧,正三品,一个知县不过是正七品的官而已,虽然南非共和国比明朝小的多,但也有一千万的人口,其政府的务实高效可见一斑。

    当然这和南非教育部的不受重视也有一定关系,陈羽青兴冲冲来到教育部,一看这部门所在的房屋,心便凉了半截。

    他也早就知道教育部是共和国诸多部门中最破败的一个,但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么个名存实亡的景象!

    但见一片危房,占地面积倒是不小,但许多科室空无一人,而且看样子许多年都未沾人气了,窗户上竟然挂满了蜘蛛网。

    门房是个有气无力的老头,好像是很久没有看到活人一样,只有在陈羽青报出自己身份是新到任的副部长,他才精神了那么片刻。

    从老头口中得知,整个教育部按时上班的职员都没有几个,大部分部员都是所谓的幽灵部员,只是在发薪水的时候才会出现,共和国的这个部门除了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之外,竟是什么意义都没有——

    李慕菲和陈羽青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而且陈羽青那里能够找到许多欧洲带来的学术著作,所以李慕菲每隔几天便会去拜访一下自己的老师,一则是问个好,二则从他那里借到几本新书。

    李慕菲这天来到陈府,照例先见过老师的父母,然后向后院走去,奇怪的是,今天陈羽青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早早地出来迎接。

    一进陈羽青的书房,便见他神情沮丧地坐在那里,李慕菲十分惊讶:“老师,您这是怎么了?”

    “唉,说来话长”陈羽青抬眼看到是自己的得意弟子,本来不想和一个5岁的孩童说这些大事,但想想这孩子一向异于常人,说不定还真能想出什么办法,人家曹冲不就解决了称象这么一个物理学难题吗?于是开口道:“今日我去了教育部一趟,本以为可以在这个部门施展所能,做出点成绩来,可惜啊”他说到这里,住口不言。

    “可惜什么?还请老师仔细说说,说不定我能帮老师分忧解难呢?”陈羽青接口道。

    陈羽青起身走了两步,往下说道:“这教育部的部长是沈家的沈思得,此人年纪已大,也不愿再卖力工作,只想着安度晚年,这教育部的全部工作竟是都由我这个副部长负责。”

    “这是好事啊!这样的话,老师不正是可以一展抱负吗?”李慕菲奇怪道。

    陈羽青咬了咬牙:“这人自从五年前张阳当选之后就任教育部长至今竟是一次都没来过部里,上一任教育部副部长也是个懈怠的人,这五年来教育部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再加上南非的教会学校和各地的私塾几乎都是自己负责,所以这教育部早已蜕化为一个拿薪水的地方!”

    “更可气的是,由于沈思得对教育部毫不上心,教育部所得的经费竟与1866年持平,仅仅占到了每年政府开支的千分之五!而你也知道,自从共和国境内发现了钻石矿之后,每年公务员的薪水都在大幅上涨,各个部门所得经费也都逐年上升,因为沈思得不闻不问,所以今年的教育拨款仅仅够给教育部的职员开支的!”陈羽青很是气愤。

    李慕菲也是吃了一惊,他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有多么重要,自己这边还在雄心勃勃试图把南非建设成世界强国,和英国一战呢,想不到南非的教育部门的预算竟然这么低!这对于自己的雄心壮志来说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他这样一想,顿时也不敢轻视这个问题了,想了一下,问道:“不知老师可曾去过张总统那里?他是否答应要增加教育拨款?”

    “总统那里我倒是去过,张阳得知教育部的现状之后也很是吃惊,决定为教育部提供一笔特别拨款,并且从明年开始增加教育方面的预算,不过这些款项与我的计划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陈羽青摇了摇头道。

    “不知老师的计划是怎样的?”李慕菲见陈羽青提到自己的计划时,神采奕奕,也不由得颇感好奇,于是开口问道:“所需多少开支?”

    陈羽青闻听此言,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张南非共和国地图,指点着说道:“我计划在南非境内设立一千所左右的小学,每所小学配备2-5名教师,由教育部统一发放工资,此外还要设立20所左右的中学和5所大学。”

    李慕菲闻听此言,不由得精神一振,想不到自己的老师竟然有这么雄心勃勃的计划,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算是南非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基础教育建设,而且手笔不小,一下子就要在全国各地铺开摊子,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小学直到大学的教育体系。随即他想到这么一个庞大的计划,不必说那投入也必定十分巨大,虽说共和国政府近些年来收入增加支出减少年年都有盈余,但想要填补这么一个巨大的资金缺口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想到此处,谨慎地问道:“老师,这么一个计划按您的设想,需要多少资金的投入?”

    陈羽青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难看:“初始投入总计200万英镑,以后每年还要支出50万英镑作为教师的开支和校舍的维护,此外还有教材的投入。”

    李慕菲看了看陈羽青,也挺吃惊,自己的老师平时挺聪明的啊,怎么竟然会用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去说服张阳?不被张阳批准那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共和国政府一年的财政预算不过只有300万英镑而已,一下子拿出占全年预算一半还多的巨款投入教育部,其他的部门恐怕开支都不够,除非是张阳疯了,才会同意这个计划。

    陈羽青推开桌子,在地上走了两步,说:“我知道你觉得这个计划太过匪夷所思,但面对国内教育这么一个烂摊子,不做这么大的举动不行啊!”

    “1870年,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告终,当时我正在普国的首都柏林,你猜这个战胜国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李慕菲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不是百战百胜等级森严的军队,也不是遵守纪律严格刻板的普鲁士人民,而是遍布全国完善认真的基础教育还有享誉整个欧洲的高等教育!在我看来,这才是普鲁士强大的根本,只要这个国家的教育没有破落下去,哪怕是被别的国家一次次打倒,他也可以凭借高素质的人民和优秀的高等人才而再次强大起来!”陈羽青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慕菲也不禁耸然动容,他连德国此后100多年的历史都知道,自然知道陈羽青所言不虚,普鲁士虽然是靠着他那支强大的军队起家的,但统一之后的德国却正是凭借他那高素质的人民才能在一战和二战的废墟中迅速崛起,重新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的。

    陈羽青继续说道:“我南非华人自移民开普敦,便一直关注学习着西方,但其实最近百年以来,随着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由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渐渐变为英国法国德国,南非也渐渐地落后于这几个国家,虽然近年来我国境内发现了钻石矿,使得社会有所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但我认为这不过是回光返照,如果我们的治国方略没有根本的变化,南非注定在不久的将来被欧洲远远地抛下,沦落为满清王朝甚至非洲的黑人王国一类的可怜境地。

    “而南非落后于欧洲的最主要方面便是教育!我们没有完善的基础教育,这些统统由私塾和教会学校担任,根本就无法满足育人子弟的要求,也没有高等教育,唯一获得高等教育的方法便是留学欧洲,我可以断言,南非的生死存亡决定于教育,而且不远的将来就会看到!”

    第十一章 财神爷横空出世

    他顿了一下:“法国、德国等西欧列强都已设立了完善的基础教育,就连诸多强国中最不重视初等教育的英国都有着完善的小学系统,这些建设的深远影响已经初露端倪了,我实在是心急如焚啊,可惜张阳这人鼠目寸光,任凭我如何劝说,就是认识不到这一点,虽然批准了每年20万的教育特别拨款,可这相对于建立一个教育体系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啊!”

    陈羽青一着急,那恃才傲物的本性又流露出来了,说张阳鼠目寸光,恐怕南非也没几个人敢这么说,而他身为张阳的晚辈兼下属更是没有多大资格。

    只是李慕菲根本就没注意到这句话,他现在正在被陈羽青的话勾起了深深的思索,在他的记忆中,小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是凭借着大力发展教育和军事才能够崛起为亚洲第一强国的,而马关条约中从满清那里夺得的赔偿款项也大部分投入了教育,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未经证实的传闻,小日本发展教育之初缺少资金,倭皇的妃子甚至捐出了自己的首饰以获取资金!

    念及此处,李慕菲可再也坐不住了,霍地站了起来,问道:“老师,若是眼下有足够的资金,你有信心找到足够的教师吗?”在他看来,这个庞大计划有两处无法实现,一是资金方面巨大的缺口,二是南非国内能否找到足够的教师?

    陈羽青正沉浸在深深地悲恸之中呢,被李慕菲这一下子差点吓到,待到听清了李慕菲所言,回答得倒也干脆:“这个倒是好说,我认识许多有才学的年轻人可以充当教师,而南非国内众多的私塾和教会学校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收入并不稳定,如果由官方出面聘请,再给予合理的工资,大多数人会接受这份工作,当然在教学之前,必须要经过培训方能就任。”

    “我这倒有个一本万利的法子,只是缺少启动资金。”李慕菲说道。

    “一本万利,有此等好事?莫不是什么非法的行当?”陈羽青皱了皱眉头,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人品,可是一本万利这个词在他一个书生看来,天然就是一个贬义词。

    “那有此事,学生怎敢做不法的勾当。”李慕菲急忙澄清:“您还记得两年前,您和我父亲聊天时说道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宴请宾客的故事吗?”

    听李慕菲一说,陈羽青立刻回忆起来,那是1873年,拿破仑三世因病在伦敦去世,这个人物虽然和南非没多大关系,但毕竟是影响世界的人物,也是所谓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他的去世,还是能在南非上层华人中成为谈资的。所以陈羽青和李永瑜就谈论起这个皇帝的一生来。

    其间陈羽青说到了他1866年游历法国的时候听说的一桩趣事,拿破仑三世财大气粗,宴请宾客的时候准备了两套餐具,大部分人使用的是金餐具,而对于那些少数重要的人物他用铝制的餐具来招待。

    同时他也听说铝这种金属在地壳中含量巨大,甚至要超过铁,惟其制备不易,所以价比黄金还贵,拿破仑才用铝制餐具来招待极为重要的客人。

    陈羽青不由得感叹道如果哪个人发明了大规模生产铝的方法,那他一定名垂青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旁的李慕菲这才想起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铝也曾有过这么一段传奇经历,作为一个地质学专业的大学生,当然学习过铝这种重要的金属冶炼方法,毕竟这种金属在未来的重要性可是仅次于钢铁的!

    回到他的实验室,李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