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英雄 > 辛亥大英雄第268部分阅读

辛亥大英雄第268部分阅读

、钱学森、茅以升、竺可桢等等十几万的技术人员每天都在奋进努力!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做梦,而是真真切切的缓慢发生着!二十年前,即使有完整的精细图纸,因为制造技术和工业实力,这些东西也都是水中捞月。但在莱茵兰计划和经济危机人才大引进后,又连续二十五年的全民义务教育和每年三万以上的公派留学潮,终于使得这些逐步变成现实。

    但正因为军事领域的狂飙突进,让越来越多的人迷信武装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二十几年和平岁月后,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那股子追赶世界的尽头和热情正在一点点沉寂下来。从国家动员和外围战争爆发以来,工商制造业确实迈上了新台阶,产能不断放大,但精神呢?热情呢?那种为国家民族复兴,为屹立于世界之巅的疯狂,却始终不见踪影。

    这就是困扰他的最大问题!

    胜利多了,也是会麻木的。

    当军事力量壮大时,国家、民族和国民的思想却没能跟上。还好,今天他在辜玉文和卓凡身上看到了一种居安思危,不放过一点点机会,去认真琢磨每个可利用的机会,哪怕面对的只是最普通的棉花和粮食,想的都是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杨秋点上了香烟。

    辜玉文知道,他很少抽烟,除非是遇到重大事件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连忙劝解:“总统,您不用太担心,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总会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杨秋抖抖烟灰,摇摇头:“玉文,战争已经开始了。以你的眼光和聪慧应该能看出,这场战争涉及的国家、人口、经济规模有多大。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旧世界秩序改变的阶段,战争胜负只是表象,真正地博弈是由谁来主导英法倒下后的新秩序。我国进步飞速,但和欧美相比还欠缺些底蕴,所以我这个总统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完成亚洲和西南太平洋的整合,至于将来新世界秩序建立起来后的外交和大国博弈,我暂时还考虑不到。而且我可以告诉你,如果战争在我的第三个任期内结束,我不会继续留恋这个位子,如果不能结束,按照宪法我可以自动连任的话,那么我还会再干第四个任期,但绝没有第五个绝没有!所以这场战争是我,也是这个国家复兴的重大转折时刻!但现在你也看到了,军事上的准备没有问题,国民的思想和认识上,却远远没有做好去接受一场世界大战,做好成为世界大国,并接管亚洲和西南太平洋的准备!所以我很担心!这种脱节是危险地。如果我们的国民思想如果不能像工商业那样完成动员,那么即使军事胜利,我们建立起来的秩序和伟业,也会慢慢地被重新回来的洋人腐蚀剥离掉。”

    “所以我留你下来了,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办法解决。”

    引发深思的话语,让辜玉文感觉到他内心深处对国家和民族的坚持和不懈改造的决心。但杨秋毕竟是一个人,即使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架不住白人世界的联合。所以五亿多的国民能否全身心投入到这股洪流中,将非常非常的关键!再说白一点,如果这个国家还有人不能抛弃百年屈辱形成的对战争、对白人世界的畏惧心理!那么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国!

    想到这里,辜玉文慢慢站了起来:“总统,谢谢您的坚持,带我们走到今天!下面的岁月,其实您不用再独自的去扛。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是对思想,对认知、对国家民族的一次从骨头到血液的彻底洗礼!正因为青岛每寸土地上的血肉,因为瑞尼韦尔的龙啸,我国才能获得二十多年和平。让日本敬而远之举步维艰,让欧美不敢再随意的掠夺胡来。但这个基础现在随着时间逐渐松动,阿瓦士战役的胜利虽然辉煌,但其规模只能算一场地区冲突,无法与真正的国家战争相比。所以斯大林才会继续增兵,所以英法还在犹犹豫豫,连日本都没有被真正的吓到,把爪子伸到我国南海来。

    建国后的这代年轻人有理想,有足够热情的,他们欠缺的是血与火的考验!因为太久没有战争的切肤之痛,所以很难唤醒那种同仇敌忾的气势,回到辛亥时期激荡求知进取不息的岁月。

    所以,唤醒这股力量是当务之急。

    如果!

    如果鲜血和敌人的炸弹能唤醒民意,能凝聚起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愤怒和雄心!同心协力挑起您肩上的那副担子,那么即使付出百万的生命,只要能打出一个强国基石,打下一个属于我们的西南太平洋和亚洲新秩序,我们这代人就无愧于祠堂上的列祖列宗!

    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大必须走的路!

    所以,作为您的顾问,我的建议是。不用在乎激起民意的手段和办法,与狭隘的阴谋算计相比,人们只会记住成功后的伟大!而且我们必须抢在德国掉头前,对苏联全面的宣战!让整个国家,让每位国民都参与进来!因为我们不能和德国结盟,两个无法互相支援的国家结盟,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所以必须尽早向世界摆出最强势的姿态,发出最明确的信号,我们和苏联,只能选一个!”

    第803章 超级“炸弹”

    辜玉文前脚走,广田弘毅后脚就来到总统府。

    双方的会面非常干脆,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现在都没有心思开战。在杨秋答应撤回派往湛江海军基地的两艘北京级战列舰,并不再增加西婆罗洲驻军和纳土纳的海空力量后,广田弘毅也代表日本政府答应让中国船队继续使用马六甲和巽他海峡,答应撤走苏门答腊廖内省的全部部队,同时答应确保中国和华人南洋地区的合法利益,不会主动伤害华人,最后双方还以腊戍为界,将缅甸和云南边界的部队各自后撤30公里。

    当天晚上,总理王正廷接替杨秋继续实质性谈判。在最关键的菲律宾问题上,双方各执一词,尤其是巴拉望岛、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巴林塘海峡、巴布延海峡问题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王正廷提出的要求是必须将巴拉望岛交给中方管辖,以确保南沙群岛的安全,同时由中国接管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日本当然不会同意,费了老大劲就是要获得一条稳定的近航线,如果丢失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再把巴拉望岛交给中国,船队干脆就别走了。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商定由民国海军接管巴坦群岛,巴布延群岛则由日本暂时托管,双方海军和飞机以巴布延岛为线划分。最后日本还用西婆罗洲外的卡里马塔群岛和勿里洞岛的两处大型锡矿,确保中国在菲律宾和南洋等地的矿藏投资安全的承诺,换取中国放弃巴拉望岛。

    最后,全部协约有效期一年,一年后双方视情况续约。

    日本获得了一年时间,可以确保完成对菲律宾和被马里亚纳群岛的占领,并获得一条距离近了4000公里的航线。但却失去了巴林塘海峡,而卡里马塔群岛更是在勿里洞岛边上,距离巴达维亚和巽他海峡只有550公里。至于勿里洞岛和华资菲律宾矿藏的放手,也意味着进军菲律宾后收益将大大减少。

    而对中国来说,同样获得一年的缓冲期,还能确保可以向波斯湾继续增兵。

    密约签署的当夜,早已等着这天的宋子清立刻调动三支总计227艘万吨轮、52艘天山级登陆舰组成的船队,同时从青岛、杭州湾、湛江出发,向波斯湾运输急需的物资、铁路钢轨、码头起重等设备。他还答应白崇禧,10月前会将刚组建完的34军、38军和1个山地步兵师、1个空降师调往波斯湾,这样波斯湾集团军就拥有第4、18、34、38军总计20个师,以及1个山地步兵师、1个空降师、13个独立装甲/摩步/重炮团,陆军总兵力56万。空军也决定在现有第9、20、47三个混成联队的基础上,再次增派33和48两个混成联队(每个标准混成联队含2战斗机大队、1个轰炸机大队、1个攻击机大队、1个运输大队、若干高炮营等,总计622架)总计3110架战机,22舰队也将在明年初得到1艘辽宁级航母、至少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的补充,并正式常驻波斯湾和印度洋。

    无论是领袖的决心,还是幕僚集团的建议,或者是政治上的需要等等,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正将亚欧两个最大国家慢慢挤压到一起。撞击潮头来临前的时刻,北京和莫斯科都在竭尽全力的准备着。与适合军事作战的苏联体制相比,杨秋需要受国会和在野党制约。制造力也因为东南的日本,不得不分摊出占全国制造总量的三成用于海军建设。虽然杨秋也曾想过直接撇开议会进入全面战时机制,但都因战争没有全面爆发,而被担心引发府院之争的宋子清和王正廷等劝阻。

    斯大林一边向德黑兰增兵,一边盯着波兰局势。只要德国履行密约,他就能从欧洲再次抽出百万大军挥戈高加索和里海。他还积极的针对装备劣势,主动砍掉kv1坦克,要求研制更强大的kv2坦克。而t34/76因为能稍稍遏制中国主力的31型坦克,被要求大量建造。飞机上,在中国的刺激下,新的米格3和il2终于迅速定型开始生产,而仿造的he111轰炸机也被命名为图2后,进入小规模量产。同样,国防军在砍掉众多型号后,也开始集中资源于飞机、36型坦克、半履带车、高炮等等主力装备,仅六七八三个月,就有1627辆36型坦克、包括311架轰七在内的2817架飞机被制造出来交付部队。

    北京和莫斯科欲罢不能时,日本也在焦急的等待中苏全面开战的消息。即使广田弘毅当夜就告知密约,但不能确定大陆全面开战的情况下,日本上下依然保持着最后的一丝警觉。

    亚洲的风暴再次聚集时,波兰已经是兵败如山倒。

    面对德军闪电般的推进速度,波军毫无还手之力,偶尔组织起反抗也很快被蜂拥而至的德军飞机和坦克冲散。到8月29日,德军已经濒临华沙城下。戈林还调集200架德国轰炸机,想学阿瓦士战役轰平华沙,可此时他手上最强大的ju88轰炸机每月产量也才几十架,面对欧洲的坚城完全无力。

    隐蔽在街头巷尾的防空阵地让华沙看起来森严而恐怖,街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汽车和杂物,废旧轮胎和沙包堆起来的简易工事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不时掠过天空的德国飞机,更是吓得市民不敢出门。到这个时候,即使普通人也知道波兰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学校已经全部停课,热血的年轻人早已披上军装。被誉为欧洲数学摇篮的利沃夫大学内更是冷冷清清,只有学校西北角的一栋红砖房子内,忙忙碌碌。

    “马里安,小心点。”

    房子的门口,停着一辆带帆布斗篷的欧宝卡车。杰尔兹-罗佐基带领他的课题组,将一台被大家命名为“炸弹”恩尼格玛密码分析仪搬上卡车。这是一种由六台恩尼格玛密码机和其它设备改装而成的译码机,能通过强力排除,机械验证出密码机上的所有转子组合,然后在两小时内找出秘钥。配合情报获得的敌人密码本,就能不断地破译电报,即使敌人更换的密码本,只要有一点点蛛丝马迹,同样无从遁形!

    “杰尔兹,都装好了吗?”

    杰尔兹-罗佐基忙碌时,一位中年军官带着家眷来到了门口。“卡茨马尔兹先生?您怎么来了。”罗佐基扭过头见到,四十多岁,戴着眼镜,有些瘦弱的斯特凡-卡茨马尔兹走进了小院。

    卡茨马尔兹不仅是上尉,也是波军总参部的密码课题组的组长。他另一个身份是波兰最杰出的逻辑数学家,他的“卡茨马尔兹计算法”一经发表就轰动世界,被认为是计算机研制的里程碑。

    “都已经装好了。”罗佐基用厚厚的防水帆布盖严实,又堆上大量干草后才跳下车。看看围在四周的数十位波兰顶尖数学家和密码专家,担忧道:“卡茨马尔兹先生,现在该怎么办?我听说外面的路都被德国纳粹封锁了,该从哪里离开呢?”

    “这是地图。”早有准备的卡茨马尔兹拿出军事地图,说出了自己设想:“可以往苏联方向的边境去罗马尼亚,然后再想办法穿越南斯拉夫和意大利边境,最后去巴黎!”

    罗佐基张张嘴,这么复杂的线路,又带着如此重要,甚至能改变战争结局的“炸弹”,还有课题组那么多家眷,他实在是不放心。卡茨马尔兹也知道很困难,但“炸弹”是他和整个波兰数学界的心血,是宁愿毁掉也不能被德国得到的超级机器。所以这个险必须冒!指指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重重的说道:“我和莎娃跟你们一起走,她去年在这些地方做过植物考察,熟悉当地道路。”

    零星的爆炸声,促使着罗佐基无法多考虑,点点头向后喊道:“把大家集合起来,带上枪,我们离开。”

    “你们无法离开了!”

    罗佐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女声突然从外传来。“炸弹”是整个波兰的结晶,所以卡茨马尔兹等人纷纷拔枪对准声音方向。随着嘚嘚的高跟鞋撞击地面的清脆声越来越近,一个东方女人在几位壮汉的保护下,带着一位波兰联络官从树林后面走了出来。

    “卡茨马尔兹教授,您还记得我吗?十年前我在这里听过您的数学课。”卡茨马尔兹既是军人,也是数学大师,一直都在大学任教。所以听到女人的话后,立刻沉思起来,片刻后才不敢肯定的问道:“你是金壁辉?”

    来人正是金壁辉。

    她当年留学欧洲,为掩饰身份曾在利沃夫大学等欧洲名校短暂求学过,所以才认识卡茨马尔兹。虽然认识,但罗佐基等人依然不敢大意,甚至还怀疑她身边的波军联络官是假冒的。金壁辉见状,淡淡地一笑:“卡茨马尔兹教授,还有罗佐基先生,你们已经没有道路可以离开了!”

    “你胡说!”站在罗佐基身边的“炸弹”设计师之一,波兰数学大师马里安-雷耶夫斯基不信的叫喊起来。金壁辉也懒得废话,拿出一封电报递了过去:“三小时前,数十万苏军在数千辆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已经越过边境进入贵国,你们在边境的哨所、电台和防御士兵都已经被全部缴械!”

    “真的吗?太好了!一定是苏联人来援助我们了!”

    “是啊,太好了!”

    听到这个消息,刚才还紧张的研究员们纷纷叫喊起来,唯独卡茨马尔兹和罗佐基等人没有兴奋,反而的一脸死灰。金壁辉美目扫了扫那些做白日梦的傻瓜,嫣然一笑:“教授,您也觉得苏联人是来救你们的吗?”

    卡茨马尔兹可不是死读书的呆子,事实上“炸弹”课题组最初成立就是为破译苏联密码的。苏联和波兰的恩怨已经无法累述,所以苏军这种突然越境的行为,除了趁火打劫还能是什么?死灰的脸色,让金壁辉的笑容更艳丽了,拿出波兰元帅爱德华雷兹的亲笔信和一叠厚厚的护照说道:“你们没有路了,德国和苏联很快会完成夹击,英法对侵略置之不理,你们还能去哪里呢?所以,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元帅已经请求我国护送你们和一些波兰学者专家离开,为国家保存元气。

    这些都是我国大使馆出具的外交护照,只要你们拿上它,就可以通行无阻的前往格丁尼亚。那里有我国的几艘撤侨船只,您。”金壁辉故意的停顿了下,目光在卡茨马尔兹的家人和四周那些家眷身上逗留几圈后,才继续说道:“和您的夫人孩子都可以上船,我们会护送你们前往利雅得,到那里后你们可以自行选择去留。”

    金壁辉的目光扫了眼卡车上的干草堆,和煦亲切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只有她知道,抵达利雅得后,即使能获得自由去留的权利,这些人也都会被邀请在国内“暂住”一段时间……

    第804章 一座油田?!

    斯特凡-卡茨马尔兹,与图灵、冯诺依曼齐名的世界逻辑和密码数学大师。

    杰尔兹-罗佐基,波兰最优秀的密码数学家。

    亨里克-佐加尔斯基、马里安-雷耶夫斯基、奥特朗-波特烈夫斯基等,总计11位波兰数学大师和译码机小组成员。还有35位利沃夫大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授,以及数百位得到命令正在向海边赶的波兰精英。

    跟着译码机一同前往海边的金壁辉,坐在披挂着巨大民国国旗的卡车上,如同孩子般微笑着。窗外的浮光掠影,仿佛让她回到二十几年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