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如意 > 重生如意第21部分阅读

重生如意第21部分阅读

火气发透散尽才能好。三老太爷拟了方子外敷内服,天里,菀如脸上的症状会更重,无法出来见人。这么细算一算,到选秀那天,脸上的痘疹能消掉,但印痕却一时半会好不透,只怕五小姐要顶着一张肤色不匀的脸去参加宫里的初选了。

    大老爷原本就没指望菀如能选上,不过是担心女儿脸上起这样吓人的疹子会被人议论。如今听得三老太爷说能治,已放了一大半的心。

    大夫人此时不依不饶起来,一定要治孙姨娘的罪,自己瞎折腾把五小姐脸上折腾出了疹子却又要来诬陷主母和嫡小姐,这样的刁奴她如何能忍得?

    再怎么说孙姨娘也是替老爷生了孩子的,菀如又要进宫参加初选,虽说老夫人和大老爷都知道菀如选不上,但也无法看着她的生母被萧氏这样发卖出去。

    “够了!孙氏也不过是想让菀丫头补补身子,心思急切了些,用的法子有些不妥当,也就至于要出卖了?”老夫人沉着脸看向萧氏,“孙氏是跟着你进咱们沈家大门的,这十几年来也没犯过什么过错,如今孩子没事已是万幸,你又何必这样不依不饶,传出去莫非你就觉得面上好看?当家主母连几个下人也约束不好,竟然就要说起卖家里妾室起来。”

    萧氏垂了头不敢说话。

    “孙氏先送到外头庄子上,让她静思已过,等过了一年半载,若是诚心悔过了,再接回来。”老夫人一甩袖子,定下了孙姨娘的去留。

    虽说在外头庄子上不比在家里锦衣玉食过得自在,但好歹是给留了条活路,且又说将来可以接回来。孙姨娘虽说是心有不甘,但也感念老夫人的恩德,连连磕了几个头,便被婆子们押回自己的院子里收拾行装。

    萧氏也被老夫人罚了在自己的屋子里禁足一个月,等沈家几个姑娘进宫初选过后才许出院门。

    听到了消息的芳如来找老夫人替母亲求情。老夫人看了她半晌,方叹了口气说:“傻孩子,我知道你心疼你母亲,必定觉得祖母处置不公。明明是孙氏买通了你的丫鬟偷了方子,吃出了事后又来诬告你母亲害人,我虽罚了孙氏,却也将你母亲罚了,你觉得冤枉是不是?”

    芳如垂了头说:“芳如不敢。”

    “我只问你,那个丫头可一直是你房里的?”

    芳如抬起头,双眉皱蹙:“是,母亲新近拨给孙女儿使的。”

    “那方子是在你母亲手上的,以你母亲待你的心,配药熬药煎药的事她必不会假手他人,就算不是自己亲手去做也是她身边最心腹的婆子丫鬟。她如果愿意将方子给旁人使,早就拿出来示好。既然一直不拿出来,便是拿定主意不让蕙丫头和菀丫头得到的。”老夫叹了口气道,“这也是她爱女心切,不想让别人夺了你的风气,她的心思我明白。只是这次做得太过了。”

    芳如略想了想,心中一震:“祖母,您是说……”

    “你对你母亲还不了解?”老夫人眉头一扬,冷笑道,“你身边那丫头是二等使唤丫头,不过能帮你取药端药,她能上哪里拿得到这个方子?还不是有人给的?什么鸭肉补女儿家,只要细细打听这制鸭子的法子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你以为你母亲便能逃得掉?”

    “母亲何故要这么做……”芳如心里又惭愧又气恼,她与萧氏说过多少回,这种时候对庶女动手,非但坏的是她的名声,更有可能将整个沈家给牵扯进去。母亲一向精明,该忍时也能忍耐,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沉不住气。她从来没将菀如看成过是对手,这个妹妹空有一张脸孔,行事莽撞,骄横浅薄。芳如是担心母亲会对妹妹下绊子,但她担心的对象从来是蕙如,而不是菀如啊。

    “还不是因为……”老夫人咽了声儿,萧氏再怎么说也是芳如的生母,且芳如又是未出阁的姑娘,有些事当真没办法明白。

    “去吧,好在没出什么大事儿,也算她做事有点分寸,只是让菀如难受几日,不然我真不能饶了她。”萧氏虽然做得过份,但她也要顾虑沈家的脸面。如果芳如真能选中嫁入皇子府,她不能让这种事儿拖累了芳如的前程。

    芳如拜别了老夫人,自去寻母亲开解。

    而自始至终,蕙如都没露过脸儿。

    她如今忙得团团转,宅子里那些事自然没空去关心,也没人与她说。

    锦绣坊开张了。开张头一天,便接了个大活儿。武毅伯家嫡长女定了年底出嫁,人家直接找上门来,定了十八套压箱锦帐和三十六套陪嫁丫头的吉服绣活。玫如喜出望外,带着黄觉将单子谈妥后,便来找蕙如报喜。

    李晟托嘉陵县主给她捎了信,蕙如知道这单子其实是李晟找人给拉的线,倒也就没了那么多惊喜。不过生意开张总是件好事。蕙如挑了几张自己这些日子琢磨的首饰样子并两条新络子让玫如带了回去。

    络子是正红色的同心结,中间缀了五个纯金打成的子孙钱,喻义永结同心,福泽子孙,用来送给将有亲事的人家是最好的。她与玫如商议过,这些日子凡来店里询问价钱式样的客人都要送这样的络子和一方绣了锦绣坊名字的鱼戏荷叶帕子。不在乎先花的这些本钱,重要的是将锦绣坊的名字传出去。

    李晟陆续给店里送了三箱货,蕙如跟着玫如去铺子看过,这次还好,总算没有白犀角那么吓人的东西,不过都是些样式新奇,颇有异域风情的脂粉盒,手镜,汗巾子,香球这类女子适合的小东西。蕙如在里头挑了一些送到七和香里配着香粉香膏去卖,手镜,汗巾还有手织的羊毛毡子等物依旧放在锦绣坊里,没几天,铺子里有这些新鲜玩意儿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玫如亲自带着首饰样子和赶出来的几件绣品送去武毅伯府里,伯爷夫人亲自见了她,对那几件首饰赞不绝口。玫如见她性子爽直手脚又大方,便拿了一本画册子出来,笑着说:“妾身没见过像夫人这么爽利的,您是咱们锦绣坊开张的第一位贵客,照理说,该减了这单的工钱。只是我想着,夫人也未必瞧得上那点子银子,若是咱们这么提出来,不是给夫人没脸吗?于是我带了这个来。”玫如将册子递了过去。

    武毅伯夫人翻开一看,却是极精致的画工,上头是各色小巧的镜子,香盒之类的。玫如从身上摸了一面巴掌大的小圆镜来递给她说:“我们店里新近了一批新鲜东西,都是从外海来的,是别的国家里贵人们用的东西。样子太多也不好全都带来,所以就拿了个册子请夫人挑,如果里头有夫人喜欢的,我便做主送夫人一件。”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武毅伯夫人拿着手镜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是怎么做出来的,照得人影子这么清楚,连眉毛一根根都清楚着呢。”

    “听说是人家特别的工艺,这一面小镜子得花三个月的人工,非常难得。寻常人根本见都没见过。像夫人您这样身份高贵的,拿一面手镜在夫人圈中这么走一圈子,那可多有脸面。”

    武毅伯夫人拿着手镜子就放不下来了。这小镜子不过巴掌大,外面包了一层银,不知是用了什么工艺,银面有些发灰,却显得古意盎然,上面用细碎的红宝石和蓝宝石拼出一朵扶郎花,虽不是多贵重,但用心精巧,看着非常漂亮。

    送东西是次要的,重要是伯夫人会带着她们送的东西在贵妇圈里四下炫耀,将锦绣坊的名声给宣扬出去,这才是玫如此番前来的最重要的目的。

    黄觉与李晟派出来的管事打了几回交道,李晟也渐渐注意到了他。沈蕙如年纪虽小,手底下用的人可都不简单。

    过了没多久,初选的日子终于到了。

    蕙如一大清早便被拉起来梳洗打扮,与两位姐姐一起坐了宫里的小轿出发。初选是第一步,由宫中年纪大的女官细细端详秀女的容貌身体,看有无缺陷。五官端整,四肢健全,体无异味和疤痕的秀女才能顺利进入下一场。

    京中适龄的三品以上官家少女,和勋贵家的女儿们站在一起,没有八百也有六百,这队伍从早排到晚,一直折腾到半夜,沈家的三位小姐才被送回来。

    芳如和蕙如过了。

    菀如因着脸上留着痘印,肤色黄白不匀,头一轮便落选了。

    ☆、第67章 太后宣召

    “蕙丫头怎么会选上?”老夫人拍了拍椅把,神色焦虑,“不是说好了初选就要让她落选的吗?”

    “母亲莫急莫急。”昌平郡主上下摩挲着老夫人的后背,“是,儿媳本来已经跟管着初选的女官说过,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过一会我就进宫里去见太后,顺便去打听一下。”

    大老爷坐在一旁说:“是啊,这初选之后还有再选和终选,有太后娘娘看着,蕙如那时候落选也不是件坏事,毕竟能过初选便是容貌体态上佳的,将来说亲时也更加体面。”

    老夫人看了看昌平郡主,她心里中意的是莫家的长子莫黎,但此事她还一直没有跟大老爷提过。如今蕙如过了初选,若是再过二选,名声传出去,上门来求亲的怕就不会少,到时候大老爷便怕是看不上出身商贾的莫家了。

    昌平郡主自然知道婆婆的意思。只是初选的结果已经出来,此时也无法再做更改,只是这事因何会有变化这让她心中颇为不安。

    郡主递了牌子,又等了一天才收到宫里的消息。一大早梳了妆,穿戴妥当便要出门,却听来宣旨的小黄门说:“郡主,太后娘娘有旨,要您带着府上三小姐和六小姐一起觐见。”

    郡主怔了怔:“公公,我递了牌子只说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的,怎么娘娘会想起来要见我家三丫头和六丫头了?”

    小黄公笑着说:“这咱家可不清楚,只是太后娘娘这么吩咐的,还请两位小姐一并入宫。”

    郡主忙叫人去喊芳如和蕙如来。刚过了初选,居然能去见太后,沈府就像炸开了锅一般,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是惊吓。

    萧氏被圈在院子里,听了这个消息,喜得哭出来,让陈妈妈和阮妈妈一通翻腾,从压箱底的嫁妆里挑出一副鸽血红宝石嵌碧玺的头面来,让陈妈妈给芳如送去,又千叮万嘱着让芳如千万不能慌张。

    老夫人听了信,便让人扶着去了蕙如的房里,见兰溪和洛红正忙得团团转的找衣裳首饰,蕙如指点着洛锦帮她挽髻。除了蕙如看起来还算镇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惶急的表情。

    “你们都急什么!”老夫人敲敲桌子,“跟没头的蝇子似的,拿出点深沉劲儿来。”

    丫鬟们都颤了颤,瑟瑟地放慢了行动,放轻了声音。

    “衣裳不要太过艳丽,但也不能太素净。太后喜欢持重大方,这套衣裳不错。”老夫人看着摆了一床的衣服,拿手指了一套。

    蕙如回头看了看,见是一套浅蓝绣暗银牡丹纹的裙子。这套新衣还是上回昌平郡主叫人为她做的,还没上过身。蕙如将老夫人挑的衣裳穿起来。

    粉蓝色的半臂上绣着嫩黄的迎春花,淡雅中透着活泼,八幅长裙用的是层染的料子,自上而上,蓝色从似有若无到厚重的靛蓝,更衬得人身材纤长,稳厚中不失轻盈。

    “蕙丫头皮肤白,这蓝色倒很衬人。”老夫人左看右看,十分满意。

    “是祖母会挑衣服。”蕙如转了转身,笑着对老夫人说,“祖母不如帮我也挑挑首饰吧。”

    “有什么好挑的,只记着别戴得满头满脸珠光宝气的,我家的蕙如是天生丽质,别让那些俗物沾染了。”

    蕙如笑了笑,挑出一根串着珍珠的银链,让兰溪给缠在发髻上。银丝在乌发间隐约闪耀,白色的珍珠点缀其间,珠链两头是两串银丝编缀米粒大红珊瑚珠的流苏,垂在鬓边,添了几分娇俏。

    “这却不错。”老夫人拿起妆匣中荣王老王妃所赠的天宝如意簪给她簪上,又对她说,“见了太后娘娘不用过于慌张,她与荣王太妃感情很好,看着她的面子,太后也不会难为你。”

    蕙如低低应了声:“是。”

    一路上,郡主低低的声音跟蕙如和芳如讲了宫中觐见需要注意的礼仪,芳如和蕙如坐在一起,默默地听着。

    “罢了,我也不多说,说多了没得让你们越发慌张。只记住了,宫里头不比别处,切莫乱走乱闯,只紧紧跟在婶娘身后。”

    到了宫门外,小黄门交验了腰牌,便有内廷的宫人请三人下来,换了宫里的马车。不知走了多久,又有宫女上前,请三人下了马车换了肩舆。后宫很大,宫殿华美宽大,处处是亭台楼阁,但也不过就是个大气,论起精美别致,只怕还不如荣王府。蕙如四下看着,十分好奇。芳如却是端坐在肩舆上,眼观鼻,鼻观口,一言不发,也什么都不去看。

    不多时,便到了万寿宫。

    太后所住的地方多以暗色为饰,很少见到鲜亮的色彩,虽已入夏,但殿中还是铺着褐色的毡垫,幔帐也没有换轻薄的纱帐。殿角摆放着几只半人高的花瓶,里面插着几枝含笑,幽香怡人,定神宁心。

    太后坐在殿上,旁边坐着两位宫装美妇人,想来是后宫宫妃。跟着郡主行了跪拜礼,就听得上首太后的声音说:“快些起来吧,昌平带着你的侄女们坐下来说话。”

    昌平郡主谢了坐,带着芳如蕙如两个坐在了下首。

    蕙如偷眼望去,见太后年纪在六十余,眼角已生细纹,面如满月,气色红润。

    “这两个丫头,哪个是叫芳如,哪个是叫蕙如的?”

    听到太后发问,芳如蕙如两个连忙起身,走上前跪下。

    “穿红衣裳的这个是三丫头芳如,穿蓝衣裳的这个是六丫头蕙如。”昌平郡主指着她们说给太后听。

    太后仔细看了看,见下首跪着两个妙龄少女,一个穿着绯色天云罗绣金色海棠的衫裙,梳着飞凤髻,戴着一套艳红宝石嵌碧玺石的金头面,额上描着花钿,唇上一点朱红,眉目秀致,华丽端庄。一个穿着套浅蓝绣暗银牡丹的半臂长裙,梳了个弯月髻,髻上缠绕米白珠链,簪着一只天宝簪子,蛾眉轻扫,肤色莹白,清雅中带着几分俏丽。浓妆淡抹,各有各的风情漂亮。

    “沈家果然尽出好女子。”太后见了不觉点了点头,“蕙质兰芳,果然不俗。”

    芳如蕙如两个,连忙磕头谢太后夸赞。

    太后让她们两个起来,到近前说话。

    “怪不得你会说沈家的姑娘好,今日见了,果然让眼前一亮,咱们这宫里只怕也难找出这么出挑的孩子来。”太后一手拉着芳如,一手拉着蕙如笑着说。

    坐在她右手的美艳女子笑着说:“可不是,连皇上都夸呢,说沈大人毕竟是沈国老的儿子,一脉相承,这门风清正,才养得出来两个进士儿子,这女儿自然是更好。”

    “你们有福气,这会子过来,正好见到皇后和淑妃,快点给她们见礼也好要些见面礼去。”太后笑着指了指左右。

    太后左首坐着的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右边便是宠冠后宫的淑妃娘娘,芳如和蕙如连忙又跪下磕头。

    “可见母后有多宠着你们,连我娘家的女孩子们进宫,太后都没这么挤着咱们给见面礼呢。”淑妃看起来是个言语多的,人也爽朗,皇后还一个字没说,她已经噼啦啦说了一大串子。“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你们,我也没带什么好东西,这个就留给你们玩吧。”她说着,便从赛霜欺雪的两条皓腕上各退了一只羊脂白玉镯子,给芳如和蕙如一人套了一只。

    芳如和蕙如谢了赏,就听皇后柔柔地开口说:“妹妹倒大方,这两只镯子是西泊州进贡来的,宫里也没几只,偏你就舍得赏出去。”说着,从鬓边拔下两朵赤金丝缠莲花样中缀大珍珠的压鬓来,一人给了一个。

    等谢过了赏,忽听淑妃说:“听说荣王太妃特别喜欢你们中的一个姑娘,还把天宝簪赏给她了,是哪个啊?”

    芳如忙低头后退了半步,蕙如福了福说:“回娘娘,是臣女蕙如。”

    “快过来让我细瞅瞅。”淑妃拉了蕙如的手左看右看,啧啧出声:“怪道太妃喜欢,长得这么水灵灵的,我看了也觉得高兴呢。”

    太后眯了眼睛,细细地看了蕙如一回,点点头说:“嗯,这容貌气度,也不怪她会欢喜的把天宝簪给了你。”

    “就这样的品貌,也真配得上三皇子了。”淑妃这话一出,昌平郡主立时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