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唐房二 > 大唐房二第112部分阅读

大唐房二第112部分阅读

侍卫,一起快马去了右武卫。

    一看不要紧,刺头营的人根本没有在训练,而是在刷马桶、挑粪,担水劈柴,打扫整个营地的卫生,修葺训练场地。

    李世民当场气的,下令让程咬金直接将刺头营的人带走,带去左威卫,还将人交给房遗爱带。至于右武卫里的兵卒缺额,考虑到年底可能要对高昌用兵的事情,李世民从别的军营调集士兵,率先填补右武卫的缺口。

    别的军营里的缺口,再从今年秋季征兵中,慢慢的补齐。

    至于脸色难看的侯君集,被李世民当场训斥了一番,又被李世民教了一遍为将者的大道理,直到李世民带人回转长安城,侯君集仍为从突如其来的憋屈中回过神来。

    而被他撒气的刺头营的人,一个个高兴的带着行礼,跟在得瑟的程咬金身后,颠颠的去了左威卫,继续跟着房遗爱混。

    “房遗爱!”侯君集咬牙切齿的看着刺头营跟着程咬肌离去后的尘土,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侯君集紧握双拳,眼睛里满是愤怒的凶光。

    侯君集认定了今天这一出,绝对是房遗爱主导的!心下更是将房遗爱恨到了骨子里。

    房遗爱在兵部的办公室里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嘟囔了一句,“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在骂我。”然后继续看自己手里的文书。

    陆义于九月成功的被调往了西南,正式进入柴绍的手底下混饭。

    同一时间,柴令武,因为柴绍三番四次请求,被李世民扔去了青海,在果毅将军肖志成的手下讨饭吃,其妻巴陵公主进宫跟李世民求过情,被李世民给驳回了。

    因为当初凉州回来之后,柴绍对于柴令武的严加管教,使得柴令武跟魏王李泰之间少了不少的联系,更因为被房遗爱和陆义两个双双的压着,柴令武不服气的少年心性倒也被激起不少,虽然闲暇的时候,仍然少不了纨绔的作风,倒也比以前收敛了很多。

    被柴绍不断的中立观点给教育的,柴令武并没再像以前一样,充当魏王李泰的打手和忠实拥护者。

    从八月初,房玄龄就着手安排的户部人员,去往个个产粮大洲,下去突查收购秋粮,还有粮仓的管理情况。

    因为有了邸报上通报的汾慈两州杨誉的事情,房玄龄又提前说了会派人查秋粮和粮仓,是以,这次派下去的人反馈回来的检查结果,还算是让朝廷满意。

    今年的大丰收,更是让李世民坚定了收拾高昌之心。

    果然,年底的时候,李世民下令让侯君集统军,左骑军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副帅,一同带兵出征高昌。

    房遗爱因为已经不在侯君集帐下,李世民又没有调集到程咬肌统帅的左威卫,房遗爱便留在了京城,跟着秦琼一起跟户部的人协调粮草事宜。

    一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份,侯君集和阿史那社尔两人才彻底的灭掉了高昌王庭,将高昌国从历史上抹去,成为大唐治下的一部分。战争胜利之后,阿史那社尔就先行班师回朝,留下主帅侯君集在高昌暂代统治,等待朝堂对于高昌的安置。

    直到贞观十四年八月份,朝廷派往处理高昌事宜而设立安西都护府的第一任都护将军抵达高昌城之后,侯君集才顺利的班师回朝。

    在侯君集风光的班师回朝之后,李世民的论功封赏还没下达,就有人告发侯君集在高昌纵容手下烧杀抢掠,收刮了无数战利品以中饱私囊!

    同时,抵达京城的安西都护将军和安西都护府大都督上奏的折子也抵达京城,上奏的也是侯君集在高昌攻下之后的种种恶行,最恶劣的就是纵兵抢掠百姓财物,中饱私囊。并在折子中大略估计了一下侯君集现在的身家,绝对只比皇上的私库富裕,不会比皇上私库钱财少!

    按照以往战争的惯例,所有的战利品应当全部上交朝廷,再有朝廷统一论功封赏。

    侯君集此举无疑是在大朝廷的脸,有不忠君的嫌疑!

    在御史台一竿子硬脊梁铁嘴皮的御史们严厉的言辞中,还有一些不容反驳的铁证中,得胜归来的大将军侯君集,被李世民下令关进了刑部大牢,由铁面的刑部尚书刘宏宇进行严审。

    “太子殿下有话就说,别这样看人成不?”房遗爱被围着他转,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他的李承乾,看的心里发毛,不得不告饶的说道。

    “老实说,你小子是不是料到侯君集在攻下高昌之后,会收刮财物,祸害新纳入大唐的高昌百姓?”李承乾在房遗爱身前站定,拿着折扇挑起房遗爱的下巴,直视着房遗爱的眼睛,认真的问道。

    房遗爱白了李承乾一眼,打掉挑着自己下巴的折扇,心想,我是知道侯君集会犯错,我也不能直白的告诉你啊。

    “我又不是天桥的半仙,能掐会算,那里会知道侯君集去高昌之后会犯错。”房遗爱没好气的说道,“我当初只是头疼侯君集会不会继续向松洲那样找我麻烦,你又不是不了解侯君集的小心眼爱记仇的性子。我只是怕跟他去了高昌之后,再被他寻了由头,害掉我半条命。那岂不是亏了我的淑儿。”

    “你小子就装吧。”李承乾摆手说道。

    “皇上会不会重责侯君集?”房遗爱问道,虽然知道李世民不会怎么着侯君集,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应该不会,侯君集毕竟有从龙之功,又是才打了胜仗归来,父皇不会重责,顶多将侯君集贪墨的财物,大半收归国库之外,责令侯君集闭门思过一段时间,再打上一顿,并不会给予太重的责罚。”李承乾摇头说道。

    “听侯赞军的意思,侯君集虽然不待见贺兰楚石这个女婿,也不敢怎么着你,却是将贺兰楚石残废的过错全都记恨在了我的身上,就连贺兰安石也有些记恨我当初没给贺兰楚石医治。”房遗爱摸摸鼻子说道,“之前调走刺头营的事儿,也让侯君集恨上了我。现在他得胜归来,又被皇上下了大狱,你说,他不会又将着笔烂账全都歪在我身上吧?”

    “我看,还真有可能。”李承乾看着房遗爱,思量了一下,认真的说道。

    第三八六章 失望

    第三八六章失望

    房遗爱和李承乾两人还真是猜错了,因为房遗爱和他直属的刺头营,早在出征高昌之前就被全数调走,所以,侯君集对于自己被告私吞战利品中饱私囊之事,并未歪扯到房遗爱的头上。

    在被押进刑部的第二天被刑部尚书刘宏宇提审过一次之外,侯君集一直被单独关押在刑部大牢的单间里,再无提审。

    侯君集被好吃好喝的供在了刑部大牢,衣物干净,牢房整洁,除了牢房里的光线差些,不能随意的外出之外,倒也和住上好的客栈没什么区别。

    当然,若是能有人陪着说说话,或给本书看。或是送个棋盘进来的话,就更好些了。

    一个半月的时间,除了每天早晨更换马桶,每日准时送来三餐,每天晚上送来洗澡水和换洗的衣物外,别的时间,侯君集在牢里根本见不到一个活人!

    即便是每次来送东西的人,一个个也都哑巴了似得,根本不跟侯君集说一句话!哪怕是受到侯君集拳脚相加的待遇,也都死不坑一声!

    至于家人探索,呵呵呵,皇上既然恼了他,又如何会让家人来探视他?

    虽说以前参战的时候,设伏伏击敌人的时,也常常好几个时辰,甚至几天不少言少语,可那是少,而不是不!

    况且,那个时候,他说话有人给回应啊!现在呢?见到的人全都跟死木头一样,没有半点的反应,再不然就是见不到半个人影!

    就连日常牢房里的常客老鼠,也被狱卒给尽心尽力的想法清理了,愣是没有一只出现在他侯君集的牢房里!也就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耳边还能听到点儿甲虫爬行的沙沙声!

    就这样,在如此磨人的环境下,侯君集被冷暴力的关了一个半月!

    侯君集想不明白,斩杀高昌皇室所得的一应财物,早就让阿史那社尔班师的时候,一起押送回京了,他现在的所得,只是后来高昌遗民“孝敬”他的,更何况那些尚不算是大唐子民的刁民,竟然不好吃好喝的伺候好大唐天军,抢杀几个又有什么不对?

    自己明明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给大唐开疆扩土,并且为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在原高昌国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让那些高昌遗民不敢轻视大唐官员,他又有什么错?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皇上都应该奖赏他,而不是如此的亏待功臣!甚至,还要谋算自己的财帛!

    这样的一个偏听偏信,只宠信魏征和他手下那些个只会耍嘴皮的御史的大唐皇帝,还是自己早年舍命跟随的明主吗?

    侯君集怔然。心中集聚的对李世民的不满与怨怼,开始不停的发酵,膨胀,继续发酵,继续膨胀……

    刘宏宇通过狱卒的回报,掐算着侯君集的心里极限,赶在侯君集彻底抓狂之前,再次提审了侯君集。

    侯君集心下并不觉的自己有过错,有过错的应该是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明主的当今圣上!

    好在心中不满与怨怼极度发酵膨胀的同时,侯君集还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现在根本没资格和实力跟皇上对着干,自己现在的一切都取决于所谓的圣恩!

    最最让他失望的是,在他被关押期间,自己一直忠心皇上陛下,并没有前来或是让人前来刑部大牢传话或是问询一声!

    好,既然皇上和朝堂上下顶着的都是他手里的那些财宝,那他就让出来!割让到手的钱财虽然让他感到肉痛,他也知道钱财及不上自己的性命重要!

    就当破财消灾,用这些财宝再全一次自己与皇上的君臣之情!若皇上心中还有自己这个跟他戎马半生的忠臣的话,那么这些财帛交上去之后,皇上应该不会再重责与他。

    是以,在刘宏宇再次提审的时候,面对刑部找来自责自己的原本忠心的几个属下,还有满箱的财宝时,侯君集淡然的忍下来自己在高昌收刮钱财中饱私囊的罪责,并恳切的让刘宏宇向李世民转达,他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定会认真的痛改前非,恳请皇上开恩。

    接到刑部尚书刘宏宇整理好之后呈上的案卷,李世民从头到尾翻看了两遍,终是看着案卷,长长的叹息一声,道,“朕何曾亏待过他,知道他爱财,每每就赏赐他最多,虽然比不上太子和魏王,却也能够媲美吴王了。”

    “他为何还要做出如此让朕失望的举动!知不知道,就因为他灭高昌之后的种种暴行,已经引得有意跟大唐交好,共同抵御西突厥的薛延陀,出现了倾向与西突厥交好的意愿!”

    “他知不知道,就因为他的一意之为,弄得安西四地具是人心惶惶!对朕效法汉武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多有非议!让原本可以顺理成章接管西北的安西都护府,犹如陷进了泥潭,更是寸步难行!”

    “他跟了朕这么多年,怎么能如此辜负朕对他的厚望!”

    “……”

    李世民一声声的述说着,发泄着心中对于侯君集的失望之情。

    李安阳静静的看着李世民点达着御案上的侯君集案卷,听着李世民满是失望的发泄之语,没有任何想要劝解或是插话的意思,就这么如背景板一样,立在李世民的身后。

    他知道,现在李世民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安静的听众,并不是所谓贴心的劝解。

    这口郁气若是不让他吐出来,憋在心里会伤了龙体不说,还很有可能牵连一堆人替侯君集担过错。到时候魏征又要开始直谏了,皇上肯定会更窝火。

    李世民一直宣泄了半个时辰,才算是将心中的郁气发泄完毕,开始松快的处理奏折。

    正如李承乾所料,李世民顾念旧情,并没有重责侯君集,连扳子都没打,只是就其过失,罚了三年的俸禄,责令其在家闭门思过,至于思过的期限,并没有明确的设定。

    不过,侯君集平定高昌的功绩,李世民并没有因为他的过失而撸掉,反而在责罚处置之后,对其论功行赏,赏赐的丰厚程度虽然不能完全抵得上侯君集上交的财物,却也相当于其中的十分之一的量了!

    那么丰厚的财物,就连常常得到赏赐的魏王李泰,还有身家富裕的太子李承乾,都忍不住心下嫉妒,两眼发红!

    御史们看到皇上这种任意妄为的举止,自然是要出声劝谏,引经据典,循例借鉴,来剖析李世民此举的不妥,全都被李世民一意孤行的给弹压了下来。

    气的魏征直接摘了官帽,在朝堂上痛哭着指着李世民开始说教,想着法儿的说服李世民收回对侯君集的丰厚赏赐。

    若不是太子和群臣极力劝谏,李世民差点儿下令让人砍了魏征!

    最后李世民传旨,让两个御林军侍卫把魏征架出大殿,押回魏府反省。又让人传旨太医院,是魏征病重,让太医院的人前去诊治,什么时候治好了,什么时候再放魏征上朝!

    完之后,李世民气呼呼的甩袖子,直奔立政殿,去长孙皇后那里寻找安慰去了,连被送往太极殿的奏章也不去看了。

    李世民走后,李承乾跟众位重臣商量了一下,让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三个,半个时辰之后再去太极殿劝慰李世民,而他则带着才跟程咬金从军营回来,上朝就看了场好戏的房遗爱,一起去了魏府安抚魏征。

    接了皇上处置的圣旨之后,侯君集一身清爽,态度还算可以的走出了刑部大牢,坐上了侯府前来接他的马车,回了自己的府邸。

    蹲过一个半月大牢的侯君集,看上去气势上比之前收敛了不少,最起码那张扬在外的傲气,被磨得收进了骨子里。

    言语举止,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目中无人,嚣张跋扈,倒是显得温润了不少。

    使得本就长相不错的侯君集,多了股和顺如玉的气质。

    回到家里,侯君集问询了侯夫人最近府里的事情,还有侯赞军在江南的事情。

    得知在他被关的一个半月里,百济竟然想要借着他们多年的雄健水军,来挑战一下大唐的威严,上书让大唐承认与他平等交往,不再朝大唐缴纳贡赋!

    被侯赞军和尉迟宝林两个辛苦参与的水军,给狠狠的揍趴下,不但乖乖的俯首称臣,更是将每年上交的贡赋比之前提升了三成!

    就连背后支持和挑拨百济寻事大唐的扶桑国和倭国,两国支援百济的水军,也全都被大唐今年悉心训练的水军,给打的狼狈而逃!

    百济、倭国、扶桑国三国请罪的使臣,明年出就会带着丰厚的请罪礼,抵达长安,向唐皇陛下表示臣服。

    听了妻子的话,侯君集原本因为李世民从轻处罚他,并对其军功给与丰厚的赏赐,所产生的喜悦舒心之情,全然破碎。

    侯君集脸上原本轻快的表情,瞬间僵硬在了脸上,粗鲁无礼的打发了妻子之后,侯君集脸上的表情碎裂了,同时碎裂的还有他对李世民重拾的忠心!

    原来,皇上对自己从轻处罚,并不是顾念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而是为了拿捏笼络住自己异军突起,在水军任职的儿子!

    第三八七章 清贫

    ish第三八七章

    清贫

    李承乾和房遗爱两人抵达魏府的时候,是魏叔玉将人迎进去的。""

    弹窗广

    在京城这么长时间,房遗爱这是第一次来魏府。

    魏府院子里的花草全都是常见的普通之物,却被主人家打理的清爽干净。

    收拾整洁的院子,显得有些寻常,就像普通的人家,根本不像是朝堂重臣。

    走在李承乾和魏叔玉身后,房遗爱打量着魏府的一切,猜测魏府好像应该至少有五六年没有重新修葺过了,雕梁上的漆色都推掉了,甚至有的墙皮也多少都有脱落。

    再看魏府下人,人数稀稀拉拉,应该也就是勉强够用而已,身上的衣服除了料子赶不上主子外,跟主子的差不多,差不多都是以五成新,应该穿了至少年以上了。

    魏征是李建成死后才跟随李世民的,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储之战期间,可以说,李建成和李元吉对付李世民的点子,多半都是出自魏征之手。

    听说,有好几次,若不是李世民幸运的话,真的很有可能死掉。

    为了宣示自己的心胸宽广和求才若渴?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