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长征前后的岁月 > 长征前后的岁月第9部分阅读

长征前后的岁月第9部分阅读

门岭

    的,便打电话给二十二师政委方强,告诉他们撤是对的,并仔细询问了南线情况。

    后来,毛泽东亲自来到二十二师驻地宫山塘,指导红二十二师进行整训,布

    置战略战术。

    “毛总政委。”二十二师官兵还是这样称呼他。

    “毛大帅。”师参谋长孙毅称呼毛泽东更是特别。

    也就在广昌保卫战阵地战、堡垒战、短促突击打得惨烈的时候,毛泽东却在

    对二十二师布置李德等人根本瞧不起的战术。毛泽东说,要用小部队配合地方武

    装打游击,钳制敌人。他还说:要采取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的打法,集中优势兵

    力,打击敌人弱点。他还说:什么“堡垒对堡垒,”什么“集中对集中”,这叫

    以卵击石!

    十几天后,从南线传来消息,第二十二师在四五天内连续打了几次胜仗!

    南线暂告平稳。

    在会昌,毛泽东又一次将他久违了的游击战术发挥到了极点,算是过了一次

    瘾。毛泽东到会昌一住就是两个月。1934年7 月23日,毛泽东登上了会昌后,会

    昌城一收眼底,绵江如带,奔涌而下,一派江南秀色!然而此时反围战况日益恶

    化,中央局已急电要毛泽东返回瑞金。

    同天异景。这里的风景却如此之好!

    回到文武坝,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

    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巅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

    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毛泽东说,打仗也要搞建设尽管毛泽东没有了党权、军权,但博古没让他闲

    着。

    1933年2 月,博古找毛泽东谈话,让他在苏维埃政权系统领导查田运动。

    博古特别交待毛泽东,要根据共产国际和中央指示的“地主不分田,富农分

    坏田”的原则来搞,对老区要重新分田。新区要实行“正确的土地分配”,“要

    使豪绅地主分不到一寸土地,富农分不到一丘好田。”

    博古明明知道毛泽东是不同意这种土地分配政策的。

    毛泽东犯难了。他清楚,博古他们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全盘否定他领导的中

    央苏区的土地分配成果。名曰查田,就是指责过去的土地分配不正确,看你毛泽

    东敢不敢于自己否定自己……

    毛泽东是个很守纪律的人,博古是代表党组织来谈话的,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何况毛泽东是中央政府主席,领导查田运动,是地方事务,名正言顺。

    毛泽东雷厉风行,但没有按博古交待的原则去办,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

    究了一番。他派土地部秘书王观澜到瑞金叶坪乡,和县、乡负责人杨世珠、

    朱开铨选点试点。毛泽东反复交待他们不要急于铺开。

    然而,博古等人早在查田运动开始之前,就在《红色中华》等大造“地主不

    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舆论,结果查田运动初期就走入歧途,各地越查越“左”,变成了查阶级。一时地主富农越查越多,许多中农、富裕中农被升为富农、地主,有的地方一代没查出名堂,就查二代、三代,甚至三、四代,直到查出第几代祖先是地主、富农为止,然后以“古”论今。实际上贯彻了一条“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从肉体上消灭地主,从经济上消灭富农的“左”倾土地政策。

    许多中农、贫农、工人叫苦不迭,地主富农面临绝境,小商小贩纷纷破产。

    苏区一时怨声载道,他们不明白,共产党本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何以一下子

    变得如此……苏区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因素。

    不断有人来找毛泽东,求毛主席为他们作主。

    原来就不同意这种搞法的毛泽东愤怒了。眼见得“左”倾政策损害了中央苏

    区人民的利益,损害了苏维埃事业,也影响了党在苏区的形象,毛泽东坐不住了。他说:“查田运动是查阶级,不是按亩查田。按亩查田要引起群众恐慌,是绝对错误的。”

    “查田的目标是查阶级,而不是查分田。”

    “不应该把富农成分当作地主对待。”

    “侵犯中农利益是绝对不许可的。”

    毛泽东大声疾呼:“要坚决反对查田运动中的侵犯中农、消灭富农的‘左’

    倾机会主义!”

    毛泽东不顾“左”倾路线占上风的势态,尽力减少“左”的土地政策带来的

    损失。他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三种区域,作了不同的部署:在发展区域的中心工

    作是没收与分配土地,在斗争落后区域的中心工作才是查田。毛泽东还为一些农

    民“平反”,使许多被人为拔高成分的“地主”、“富农”重新回到了贫农、中

    农行列。叶坪乡一位贫农因为其曾祖父有一些土地,在查田运动中被定为地主,

    没分到田。在毛泽东的关照下,还了贫农的本来面目。这位农民带着全家跪在毛

    泽东面前……

    毛泽东的所作所为又惹恼了博古等人,他们指责他又犯了“右倾路线错误”。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是“不可救药者”,后来干脆将他的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也撸掉了,只剩下了有名无实的“国家元首”一职……

    毛泽东专事后方工作,有声有色。

    前方打仗,后方也要建设。在他的领导下,中央苏区成立了各级国民经济部,下设设计局、调查统计局、粮食调剂局、合作组指导委员会、对外贸易局、国营企业管理局等单位。

    战争状态中的苏维埃国家怎样进行经济建设,马恩经典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毛泽东经过一番思索,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出苏区经济的总方针和一系列

    政策。他说:“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

    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经济力量供

    给战争。”要“加强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

    提”!

    毛泽东还提出了具体目标:第一,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建设第一位。他说:

    “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

    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应,

    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

    第二,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与保护私人经济同时并进。

    国营经济要尽可能加以发展,合作社经济可以成为苏区经济的巨大力量,要

    加强;私人经济是上述经济的补充,只要不违法,就应加以提倡和鼓励。

    第三,大力发展赤白贸易,调剂商品和货币流通。根据地日用工业品奇缺,

    农副产品又滞销,工农业剪刀差扩大,毛泽东据此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利用

    私人资本,保障贸易自由。

    第四,发展根据地的财政金融事业。毛泽东认为光靠打土豪、没收筹款不行

    了,要靠税收和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财源。

    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国营企

    业发展到三十二家,各种生产合作社二千二百个,私营工商业发展迅猛,赤白贸

    易搞活,每年有三百万石粮食出口,各种生活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进入苏区,金融

    事业蓬勃发展,发行了公债一百八十万元,经济建设公债三百万元!

    根据地经济建设及其成就,不仅维系了红色政权,支援战争数年之久,而且

    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既懂政治又懂经济的治国之才。毛泽东作为这场经济建设大舞

    台上的主角和导演,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打仗是行家里手,经济建设,毛泽东也

    是内行。

    中央苏区时期,各项事业都很红火,还办起了两所大学,一所是苏维埃大学,另一所是红军大学,都是毛泽东提议创办的。

    中央苏区建立初期,毛泽东就指示各地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群众的文

    化水平,保证工农及其子女享有教育的优先权。一时,各类新型学校相继建立,

    义务教育、社会教育普遍开展。

    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思考着筹办更高层次的学校。1933年8 月16日,毛泽东主持中央人民委员会会议,提出在瑞金建立苏维埃大学的设想,毛泽东亲自兼任校长。

    大学校址选在了沙洲坝上一片黄土岗上。茅草当瓦、竹片为床的大学于1933

    年9 月正式开学,共招学员一千五百名。毛泽东每星期都要为学生讲一次政治课。学校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

    1933年4 月,毛泽东随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搬至沙洲坝。毛泽东住沙洲坝元

    太屋。

    这是一个具有赣南乡村特色的标准农家住屋。一棵高大挺拔、浓荫蔽日的古

    樟挺立在屋外,从树旁的小门进去是一个小院子,院里铺满了鹅卵石,显得整洁

    而又宁静。毛泽东与贺子珍就住在小院后面的正厅。

    一天傍晚,毛泽东正在院前大樟树下与村里的杨大伯聊天。只见一个老俵挑

    着一担浑浊的水从身边经过。毛泽东很奇怪,便问道:“这么脏的水,做什么用

    呀?”

    “吃呗。”老俵答道。

    毛泽东往水桶里一看,浊水里竟有小虫在蠕动!忙关切地问到:“没有干净

    一点的水吗?”

    这时杨大伯接口说道:“唉,毛主席,不瞒你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人

    吃、浇地、洗衣、洗菜,全靠那边池塘里的水!”

    担水的老俵放下水桶,指着前面的山脚补充说:“那边山脚下有一股山泉,

    就是路远水少,半天才能挑上两担。自中央机关搬进来以后,村里一下子多了上

    千人,吃水就更困难了。”

    这一晚,毛泽东怎么也睡不着,中央政府机关的进驻,增加了群众的生活负

    担,毛泽东愧疚不已。

    第二天,毛泽东在村里村外转了一圈,尔后找来乡主席、杨大伯等人,商议

    水的问题。

    毛泽东提议说:“能不能在村里打井?”

    “打井?唉!我们这里自古以来都没有打过井啊!”一位长者说。

    “这井怎么打法?”

    “我看可以试试。”

    “就怕打不见水。”

    大家七嘴八舌,最后同意毛泽东提议,决定在山脚泉水边打井。

    几天后,果然打出了水。可是吃了几天,就没有人再去挑水了。就连红军战

    士送上门的水也被偷偷地倒掉了。人们又回到塘里去挑脏水吃。原来,山脚井边

    是墓地,群众犯疑,认为那水吃不得!

    毛泽东体察群众的风俗和心境,重又找来乡干部商议,寻找新井位,再打一

    口井。

    井位选好后,毛泽东带领中央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动手,提的提,挖的挖,毛

    泽东还亲自下到井底,铺上沙石、木炭……

    井打好了,见到清澈的水溢出来,老俵们个个喜笑颜开,围着毛泽东表示感

    谢。为了铭记毛泽东和红军的恩情,乡干部给这口井取名为“红井”。

    1934年12月红军长征后,敌人多次填塞这口水井,沙洲坝人民为了保护它,

    与敌展开了一次次激烈的斗争,最终还是将它保留下来了。

    1950年,瑞金人民为了迎接毛泽东派来的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对这口水井

    行了维修,并在井旁树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并人,幸福想念毛

    主席。”

    在沙洲坝,毛泽东还率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帮助当地修了一座桥,为乡政府

    起草过《春耕生产大纲》,为一对对新人当过证婚人毛泽东干地方工作期间,花

    了很大精力下乡搞调查研究。白天,毛泽东走村串户,晚上开座谈会,掌握了大

    量的第一手材料。后来根据调查,毛泽东写了《长冈乡调查》,收入了《毛泽东

    农村调查文集》。

    邓小平手上只剩下一份《红星》1933年盛夏的一天,正在宁都接受“劳动改

    造”的邓小平突然得到通知,要他返回瑞金红军总政治部报到,担任总政治部秘

    书长。

    “又可以工作啦!”满心欢喜的邓小平一扫受压抑打击的不快,兴冲冲地来

    到白屋子——红军总政治部,向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报到。

    “王主任,您好!”邓小平迎上前去,与正在卧床养病的王稼祥紧紧握手。

    见到这个充满活力、目光炯炯的年轻人,王稼祥特别高兴。

    邓小平到红军总政治部任职,是王稼祥亲自点的将。

    王稼祥,安徽泾县人。青年时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10月先后入莫斯科中山

    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央从

    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31年他与顾作霖、任弼时一起,以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

    身份进入中央苏区。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曾追随过王明“左”倾路线,对毛泽

    东说三道四。但到中央苏区后,通过与毛泽东交往,加深了对毛泽东的理解,转

    而支持毛泽东的工作。1932年在宁都会议上,他不顾多数人的意见,反对剥夺毛

    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正因为如此,便开始受到博古等人排挤。

    1933年3 月,他在第四次反“围剿”前线负重伤,被送到瑞金养伤。王稼祥

    对博古等人各种排除异己,变着法整毛泽东的做法十分不满,对很有才干又遭不

    公的邓小平等人的遭遇十分同情。他亲自打电话给博古,要求将邓小平调到红军

    总政治部任代理秘书长,兼《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就这样来到了红军总政治部。

    听说自己来红军总政治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办《红星报》,邓小平十分高兴。

    他办报可以说是行家里手。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他就因为办小报出色被周恩来、

    李富春等封为“油印博士”。在瑞金任县委书记时,又领导创办过《瑞金红旗》

    报。长期的党务工作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实践,炼就了他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和

    生动、朴实的文字风格。

    《红星报》是红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它是1931年12月11日由中革军委总政

    治部创办的。创刊之初,定为五日刊,但实际上是不定期,一般是四开四版,有

    时两版、六版或八版。邓小平接手《红星报》时已改为三十二开油印期刊。

    白屋子一间十多平米的房间成了《红星报》编辑室及邓小平的卧室。

    上任第二天,邓小平便同他手下三名办报人员分头深入红军指战员中,搜集

    对《红星报》的反映,听取他们办报的建议。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他对如何办好

    《红星报》心里有了底。

    根据调查所得来的对《红星报》的反映及当时的形势,邓小平对创办《红星

    报》有了改革思路。

    首先,就是将《红星报》恢复成原来的四开铅印报纸形式。原来的油印期刊

    式报纸虽便于携带保存,适应部队频繁的战斗生活,但出版周期长,不能及时有

    效地报道、反映部队生活。恢复四开铅印五日刊,加强了《红星报》的时效性。

    其次是建立通讯员队伍。邓小平认为,通讯员是报纸的主力军,所以他把目光盯

    在了广大指战员身上,注意充分发挥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积极性。他亲自起草了一

    则《优待投稿同志》的启事,经王稼祥同意后发出,产生了热烈反响,一些文化

    水平较高的指战员纷纷加入到通讯员队伍中来。邓小平还协助一些军团配备了战

    地记者和通讯员。在邓小平的努力下,《红星报》通讯员队伍最多时达五百多人。

    邓小平还发现,以前出版的《红星报》内容比较单一,形式较呆板,一些长

    而空的文章既占了版面又没有针对性。针对这种情况,他先后办了“最后通讯”、“捷报”、“前线通讯”、“革命战争”等

    二十多个栏目。邓小平办报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文章一定要短小精悍,通俗

    易懂。重要的文章不得超过四千字,一般的报道只有几百字。说是办报,其实人

    手极少。连邓小平在内只有四个人。报纸每五天出版一期,每期近万字,数十篇

    文章,从征稿、写稿、编辑加工、版面设计甚至校对,邓小平都要亲自动手,工

    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1933年8 月6 日,停刊几个月的《红星报》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红军指战员

    见面了!朴实无华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