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武侠小说 > 乱世烽烟 > 乱世烽烟第50部分阅读

乱世烽烟第50部分阅读

军就会补上。

    李从嘉不攻城墙上的守军,全力放箭射杀城内的守军,更让城墙上的士兵无所适从的看着城内的同僚被唐军的箭雨射杀而亡,像被割麦子一样的割掉头颅。

    罗晟只见李从嘉不攻城墙下定决心只留下千人防守,又将其余守军都放下了城,而李从嘉等待的正是这个时机。

    城墙上的守军只剩下一千人,李从嘉便又命令军士向城墙进攻,只要将城墙上的守军打掉那么骑兵便可以不带伤亡的进城,先用一千重甲陌刀骑兵冲垮湖州城内防守的步卒,随后五千骑兵杀入,这样战事便会接近尾声。

    罗晟此时依旧站在城头之上,看到冲下去的守军又被唐军很快的击溃,不禁很是恼火,他恨不得亲自冲下去,可是离了身边的两侍卫他却是想动都动不得。

    湖州城内此时乱糟糟的一片,百姓都躲在自己家中不敢出门。城内的喊杀声震天响,不过相对来说西门外这一侧却是安静好多,城下除去唐军骑兵放箭就没有一个尸体,而城内却满是血水与尸体的残骸。

    银枪都骑兵又是几轮箭雨之后,见城头上再无一个守军露出头来,李从嘉忽然狡黠的一笑,大手一挥喊道:“重骑陌刀兵冲锋,林仁肇率领轻骑随后杀入。”

    听着城外忽然而来的马蹄声,唐军已经控制住城门的陌刀兵便自动的将中间的通路让出,罗晟见此也知道唐军真正的进攻来了,他也知道自己被唐军的战术拖垮了,但他此时也无力回天,只能盼望着钱弘偡那一侧能够守住能在危急时刻给自己一些支援。

    不过钱弘偡这一侧也是好不到哪去,李景遂虽然也有大量的伤亡,可是先头部队润州军的实力可是比江都军要勇猛很多,对吴越常年来马蚤扰常州的仇恨也更大,江都军无法攻破,润州军一上去战局立马扭转。

    这会钱弘偡也想着这一侧罗晟和孙承佑能给他一些支援,可是罗晟和孙承佑都不可能给他支援,罗晟的一万七千人在三个时辰之内已经被打残了,而孙承佑的八千人人这会儿也被唐军冲进来的重甲骑兵冲散,就连孙承佑此时也顾不得守城,带着若干亲兵向没有唐军进攻的南门跑去,试图出城逃回杭州。

    杭州城内还有姐姐为自己撑腰,就算是他做了逃兵也不至于会被处死,而钱弘偡和罗晟两人的命运就随他们自己去吧,是被抓还是战死都与他无关。

    城外南门只有若干的斥候,他们只负责侦查,见到孙承佑率军冲出倒是没有任何的阻拦,任凭他离去。

    孙承佑率军打开南门,他一走便有大量不想再战的湖州守军一起奔了出去,而罗晟和钱弘偡却是毫不知情南城门此时已经空无一人。若是站在城外往城内看去与空城无异。

    不过唐军中李从嘉不知晓,李景遂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命令副将陈祚,率军五千绕到南门进城从后包抄钱弘偡部。

    北门外的水军命令就是牵制,但见城头只有零星的守军便知东西两处城门吴越的压力很大,凝思片刻便擅自下了命令攻入城中。虽然李景遂带的兵远远不如李从嘉和李弘冀两人,但人一旦认真起来也没有不可能完不成的任务,何况是面对几乎没人防守的城门。

    北门只是瞬间就被江都水军攻破,并且占领了城头,由于孙承佑将北城门的守军全部带走,只是片刻这一侧便肃清了城头。

    由于攻进城的水军皆是李景遂的部队,他们倒是不管李从嘉那边如何,只留下千人守着北门,剩余的九千人则是全部往东门冲去。

    面对唐军突然从背后杀出钱弘偡不知哪一边出了差错,原本他这面压力就很大,自从上了李弘冀的润州军之后他一直被死死的压制着,这会儿背后又冲进一支部队来,让他腹背受敌,钱弘偡就算是神仙也无力回天。

    李弘冀亲自率领的他的润州军冲杀在第一线,见到背后有唐军冲进来不禁一喜,他也不知这是不是银枪都就大声喊道:“西门罗晟已经战死,唐国的好儿郎们给本王杀啊,今日谁取下钱弘偡项上人头,本王赏金千两……。”

    钱弘偡部背腹受敌早已经将城头的防守空了下来,再加上李弘冀这一句话,便有无数为了金银不顾生死的唐军冲上去砍杀在保护着钱弘偡的军士和对城下放箭的弓手。

    钱弘偡一边命令城墙上的守军防守一边想着罗晟已死,孙承佑只有八千兵,北门的战事他不清楚,不过三人之中他最不看好孙承佑,在他来看孙承佑也很有可能溃败,那么他也要找机会逃了,只是片刻他便想到要从南门方向逃跑。

    钱弘偡被人簇拥着躲进城门楼内,将身上的铠甲和衣袍与亲兵对换,又命令亲兵穿上他的衣装铠甲出去指挥战斗,然后扔下数千还在抵抗的吴越军士便从城墙上往南门而去。

    所有冲上城头的唐军心思都在穿着钱弘偡铠甲的亲兵身上,战场之上无人留意到钱弘偡几人的偷偷离开,直到半个时辰之后唐军砍下了伪装成钱弘偡的亲兵的头颅,所有人才在李弘冀的吼声中停了下来,主将身死吴越军没了领头之人,军士也不想再战下去纷纷扔下了武器。

    李弘冀不等李景遂吩咐,将这些投降的吴越军士扔在一边便往西门杀去。

    他刚来西门,这一侧也接近了战斗的尾声,李从嘉与林仁肇在率领骑兵进城之后一直浴血杀敌,此刻李从嘉正满身是血的骑在马上,用方帕擦着脸上砍杀吴越军士时渐上的血水。

    银枪都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而罗晟的中直都一万七千人只剩下五千多人,罗晟还在坚持这些人也都在坚持着。

    李从嘉此时已经得知孙承佑逃跑而钱弘偡被砍杀,但见罗晟依然顽强的率军抵抗着,也心生爱惜想要招揽。不过他并不知李弘冀已经率军过来,站在城内向站在城头上的罗晟喊道:“罗将军,某乃郑王李从嘉,今日见你英勇顽强,手下也皆是强兵心生……”

    他话才还未说完就见身后飞出一支利箭直奔罗晟而去,而这支利箭不差分毫直中罗晟心口,李从嘉怔怔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从罗晟中箭到他捂着胸口单手指着李从嘉的方向又缓缓的倒下。

    李弘冀清楚的听到李从嘉对罗晟和中直都还在战斗的守军喊话,在他眼里银枪都已经很强大,两万人的规模和强大的战斗力,若是再被他招揽到有能力的将领,那么银枪都则会更加强大,他心胸狭窄又怎么可能任凭李从嘉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招揽敌将呢来强化银枪都的战斗力呢。

    李弘冀与李从嘉不同,各种功夫都是俱佳,一张弓箭更是有百步穿杨的本领,听李从嘉这么一说他便抽出箭矢,只是一箭罗晟便倒在了城头。

    罗晟倒下湖州城内的守军也全部停止了反抗,李弘冀只是冲回头的李从嘉一笑,说道:“六郎没必要招降敌将,他不投降吴越守军就不会投降,只会给我军带来更多的伤亡。”

    李弘冀说完瞄了两眼银枪都的军士,虽然苦战了数个时辰,可见每个人都还是生猛模样,也不禁羡慕和嫉妒。

    面对李弘冀如此冠冕堂皇的说法李从嘉还真是没有办法,强装出笑意说道:“那就多谢皇兄了。”

    “六郎率兵打扫战场吧。”李弘冀不冷不热的说了这么一句转身便往东门走去。

    李从嘉还是第一次见到李弘冀,这会看着他的背影想着两人第一次的见面是这样不和谐,将来若是再碰到一起不知又会是如何的局面,苦笑了一声,李从嘉想着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到时再说也不迟。

    转过头李从嘉便命令医官为军中受伤的战士疗伤,又命令林仁肇带兵安顿俘虏。此时李从嘉手上俘虏五千多人,之前有钱俶放弃俘虏的经历因此他认为此次吴越朝堂也不会再来赎人,想到李景遂招安了刘彦琛部九千多的俘虏,李从嘉自然希望将这些人也控制在手里为自己所用。

    想到此李从嘉当即命令林仁肇带人将这些俘虏押回大营,然后又命令崔福带人收缴地上的兵械,再命令张洎清算本部的消耗与伤亡。

    正文 第185章 替罪羊

    更新时间:2013-2-14 8:24:08 本章字数:3362

    (求收藏!)

    与上一次吴越进犯唐国的野战不同,攻城战中城内街道过于狭窄,虽然城门附近拆了大量的民宅,但仍是制约了银枪都总体的发挥,因此银枪都也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不过与湖州军的惨败相比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

    张洎很快便将伤亡人数报出,从辰时攻城一刻起,唐军阵亡一百二十三人,战死者皆是先进城的抢夺城门的陌刀兵,而伤者也有三百余人,骑兵与陌刀兵皆有,不过这些伤者都是轻伤,将养一些时日便能康复。

    吴越中直都罗晟部一万七千人,在几个时辰中阵亡了一万两千多,比例与银枪都却是一百比一,剩下不到五千人,其中近千人有不同程度的轻重伤害。

    李从嘉正在想着处理死者后事时,东门处李景遂与李弘冀却是第一次发生了争执。

    争执的原因就是李弘冀误将钱弘偡的亲兵当成了钱弘偡,此时湖州城中投降的将领已经确认了死者的身份,死者是叫个胡富的亲随。

    孙承佑从南门逃出之后他也见到唐军斥候,深怕城中唐军追来便一直不停的从天目山余脉往南走去,马不停蹄。从他逃跑至此已经过去了三个时辰,现在人已经进了德清县,若是再以这个速度走下去再一个半时辰他便能到杭州,不过此时他腿上的伤却是因为骑马磨掉了痂,进了德清距离杭州就近了,这会儿他也不再怕唐国追兵,找了郎中将伤患处包扎起来又雇了辆马车,孙承佑悠哉的躺在车内往杭州晃去。

    与孙承佑的悠哉相比钱弘偡就痛苦多了,他因臀部有伤未育根本就不能骑马,只能被他的亲随骑马横着驼在马背上,一路上的颠簸他已经是将腹中能吐的都吐了个干净。

    对于钱弘偡和孙承佑的逃跑,李景遂也是疏忽大意,因为他将脾气发在了李弘冀身上,两人争执了一番想到正事还未做,便抛下李弘冀命令手下江都军士占领了钱弘偡的府邸和湖州官仓。钱弘偡身为皇族,在湖州经营了数年手中财富自然不少,李景遂占了他的府邸收获也不比在苏州和秀州少。同时他用占领了官仓,那么就等于将湖州的全部用度都捏在了自己的手中。

    李弘冀则是被李景遂命令去收整吴越军留下的俘虏,孙承佑这一部分八千人几乎没有俘虏,其中不是被李从嘉杀死就是从南门逃了出去,而钱弘偡这一部俘虏同样四千多人,其余全部战死。

    李弘冀和李景遂的部队从湖州来时有三万人,此时也只剩下两万一千人,伤亡要与钱弘偡的死伤几乎成正比。

    李从嘉看得出李弘冀是因为李景遂占了钱弘偡的府邸和湖州官仓心生恨意,可是谁叫战后他被李景遂算计只顾着争吵而忘记了正事。

    银枪都在城中整备好,李从嘉只是派人与李景遂打了招呼便率大军离开。虽然和李景遂的事情他对殷崇义表了态,但想到殷崇义一定还未来得及与李景遂说,也不知他主动去见李景遂会不会发生当面的冲突。此时的他又不想加入李景遂和李弘冀两人的纷争中去,更不想与李景遂起争执让李弘冀看热闹,他更想看到的是李景遂和李弘冀两人的争斗,因此便率军离开,他这次也要坐山观虎斗,来个渔翁得利。

    不过他的愿望是无法实现了,虽然李弘冀记恨,可是却是在秦素的建议下隐忍着不发。

    李弘冀的一切李景遂都派人在观察着,见他隐忍便专心去找被湖州军抓到的姚君生。

    李景遂的亲兵在城中几乎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姚君生的影子,而吴越俘虏不知是真是假居然说前几日确实在城外抓过三个人进城,因此李景遂不再怀疑李从嘉做了手脚,但是姚君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也不能身边没有谋士帮忙,于是连夜派亲兵回江都将府上的几个谋士都召来湖州为他谋划,但他也从未停下搜寻姚君生的下落。

    对于李从嘉只托人来告别李景遂虽有些不满,但因为之前的事情还未解决,他倒是认为两人不见的好,李从嘉托人来带话也让他省去了见面之后的尴尬。

    开战的前一晚殷崇义急急忙忙的从银枪都大营来到李景遂的营地,而李景遂忙于军务无暇招呼他,战后城中诸事都安排下去之后李景遂才派人将殷崇义接进了城中。

    殷崇义进城安顿下来之后就去拜访李景遂,走进曾经钱弘偡的书房见李景遂正在看听书记官汇报今日的战绩,殷崇义只是冲李景遂点点头,坐在几案前也听着书记官的汇报。

    等书记官离开殷崇义才笑着说道:“皇太弟殿下今日战国很丰啊!”

    “那也是托殷内使的福。”李景遂笑道,转而又带着嫉妒的说:“不过孤王再怎么好也比不过六郎啊,他居然才有四百多人的伤亡……”

    之前李从嘉便有大胜的记录,这会儿殷崇义听李景遂说起心里也不觉得很是吃惊,攻城战可是比遭遇战要更艰苦更难打,银枪都怎么可能有这么少的伤亡,何况李景遂的部队损失了近九千人,银枪都在杀掉湖州守军一万两千人的情况下居然才有四百上下的伤亡,这着实太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了,换做是谁都不可能不惊讶。

    “殷内使很惊讶吧?”李景遂叹了一声,“孤王也很是惊讶。”

    殷崇义见李景遂这么说,又综合皇甫继勋的遭遇,忽然想到他上报朝中之事怕就是因为看到了银枪都的战斗力,从而贪图银枪都才会使出这样的计策来。

    瞄了一眼殷崇义笑说:“听说银枪都的开销也是很大啊,听京里一些人说郑王殿下这一年下来,在这一万人中每个人身上至少扔进了两百两银子。”

    “嗬,两百两,每个人两百两那总共可是要两百万两。”李景遂只看到了银枪都的战斗力,却是从没有想过李从嘉投入了多少,这会听到不禁咋舌。

    “那多亏了六郎有周宗那么个好泰山,又得了宋齐丘那老贼府上的全部家当……。”李景遂毫不顾忌的在殷崇义面前带着嫉妒道。

    殷崇义见李景遂不再是曾经那个忠厚仁义的殿下,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嘴上说道:“殿下今日不也是得了钱弘偡的一切?”

    钱弘偡逃跑连家小都来不及带出,除去留守杭州的妻室和子女,湖州府邸里妾室成群,财产也是以数十万两白银计算,李景遂收获不可谓不丰厚。

    逃跑的钱弘偡当然很是心疼这些财产,来了湖州之后搜刮了这么些东西,还没怎么享受就被迫逃出给唐军拣了个便宜。李景遂对那些女子都没有任何兴趣,全部撇给了自己的军中诸位将领。他只对金银感兴趣,进了府之后他就直奔库房,在殷崇义来之前才盘点清楚,金银核计成银子总共有四十万七万两。

    银子他可以全部昧下,可是官舱内的粮食他却是不能动,当然他也不会将粮食留给未来的湖州刺史,这些粮食在他眼里可是他登上皇位的保障。对吴越的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有充足的粮食的保障他才能打胜仗,如今才拿下了苏州、秀州、湖州三地,从杭州往南山地越来越多,行军越来越困难,真正的战争也才算真的开始。

    李景遂干笑了两声,说笑道:“殷内使对这金银之物也有兴趣?”

    “下官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在殷崇义眼里这事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是常事,每个人带兵的将领都想打胜仗,当然打胜仗不仅仅是为了荣耀,多数人都为了升官发财,任何一个将领攻破城池收获最丰盛的就在于守城将领的府邸等等一切财物,从苏州到秀州再到湖州这一路来,李景遂已经收获不下百万两白银。

    殷崇义瞄了眼李景遂才说道正题上来:“下官此行也是为了朝中之事,殿下所告郑王之事有些欠妥了,昨日里下官已经带人查过……。”

    不等李景遂说话,殷崇义又说道:“郑王殿下已经答应不再追究……。下官认为此事一定不是殿下所告,而是殿下被吴越兵抓到的那个谋士姚君生吧?”

    李景遂刚刚还在犹豫怎么说过去,这会儿见殷崇义如此说立即点头道:“殷内使说的对呀,正是那姚君生背着孤王所做,他的确背着孤王做过很多祸事……”

    殷崇义见李景遂脸上闪着含糊其辞的表情,只是一笑道:“那下官就知道怎么与圣上说了。”

    李景遂不知姚君生死活,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只能舍去姚君生,只能让姚君生来做这替罪羊,在殷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