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玩赏天下 > 玩赏天下第124部分阅读

玩赏天下第124部分阅读

一圈六环,这个要求几乎是全部网民的心声,并且有网友宣称做好了围脖直播方舟爬六环的准备,还有网友准憋了好摄像机,准备全程录像。

    然而,无耻的方舟子却是悄无声息的消失了,围脖也不再更新,并且关掉了对其评论,而其党羽的僵尸围脖也是继续挺尸,一点声音也没有。从此方舟子的永远地被冠以‘六环’的称号,只要方舟子一露面,便有声要求方舟子爬六环,以至于‘六环’更是成为言而无信的的代名词,红极一时,而其围脖上的话,也成为‘方舟子体’,被人当笑话一直流传下去。

    最为搞笑的是,中国作协立即组织针对李墨白的小说举行研讨会,那个热闹就别提了,只是李墨白自始至终没有加入作协,也婉拒了参加研讨会的邀请,跟这些人就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如何讨论。

    当然李墨白也不是拒绝了所有的庆祝,只是拒绝了官方的庆祝,私人性质的庆祝李墨白却是参加了好几场,李墨白虽然几乎不参加媒体的访谈,甚少抛头露面,但绝对是重量级的公众人物,怎么可能没有应酬。

    随着李墨白获得了诺奖,原来很多还在观望的学者教授,立即致电轩辕大学同意加盟轩辕大学全职任教,高中学生更是以申请轩辕大学为荣,在校大学生也是纷纷表达转校的愿望,诺奖的光环真是威力无穷,不仅仅是在中国具有魔力,在全世界都充满魔力。

    杨福霖校长也是没有想到李墨白竟然获得了诺奖,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顿时兴奋不已,这下子招聘工作与招生工作都将顺利推进,而且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契机,便毫不犹豫地将李墨白任命为文学院的院长间讲席教授,这可是一个超级卖点。

    校园的建设方面,由于资金充足,更是热火朝天,但是由于李墨白邀请了国际上最著名的监理公司,在工程上自是没有任何承包单位敢于偷工减料,环保方面的高要求更是让承包单位叫苦不迭,而这正是李墨白所要求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的工程承包商看看发达国家如何做环保。

    由于杨福霖校长的入职,李墨白倒是轻松了很多,尤其是杨校长组建的专业团队,几乎承担了大部分工作,李墨白最多的就是参加一些国际上的学术论坛及酒会,当然目的自然是很不道德地砸钱挖人。

    当然国内国际更是有多所高校邀请李墨白办讲座,国外的自然都是一些名校,而国内则是一些改革走在前面的高校。

    但是国内对李墨白的报道却是在不经意间骤然降温,几乎在主流媒体上销声匿迹,门户网站原本一直挂在首页的报道也悄然隐去,总是博客页面首页推荐的文章也是悄然消失,而每一次更新也是延迟达半小时之久才能被看到。虽然乍一看颇为正常,但是李墨白敏锐地意识到上面对自己又展开了新一轮打压。

    “白少,外面又有了点子。”这时候小白也向李墨白汇报到。

    “哎,每天总是有很多的意外。”李墨白叹息了一声,而小白则是心领神会而去。

    第一卷  第四零六章 《跳啊跳啊》

    第四零六章  《跳啊跳啊》

    第四零六章 《跳啊跳啊》

    天上掉馅饼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但是天上却是可以掉花盆、板砖之类的凶器。常说京城的大街上掉个花盆都能砸到一群处长,只是真的掉花盆了,也未必能砸到一群处长,但的确砸到了不少人。

    最近在李墨白大宅附近总是有人被天上掉下来的花盆、板砖、瓦片之类的砸的头破血流,不过这都是意外事件,砸了也就被砸了,却是没有任何地方说理去,只好自认倒霉,不过这些医药费、误工费,还有营养费却是纳税人在支付。

    李墨白却是充耳不闻,虽然轩辕大学的筹建已经步入轨道,李墨白也没有似中国的老财主们一样事事亲力亲为,自然轻松了下来,在家看百~万\小!说,写写画画,陪着家人聊天下棋,跟着三个小人精乐乐,日子倒是颇为惬意。

    对于事务性的工作李墨白向来没有兴趣,对于上面打压自己李墨白也无所谓,一个民族如果沦落到这个地步,那就是民族的悲哀。中国的历史传统已经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证明,当某些事情走向极端的时候,一定是变革的开始。李墨白不担心变革的发生,而是希望有真正的变革早点来到,让这片土地能扬眉吐气地走在时代的前沿。

    闲了下来,李墨白也在反思,觉着自己做的还不够,想到这个时代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怪事儿,对于民众的麻木有种发自心底的愤怒,脑海中突然再次爆发写作的欲望,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想要将这个民族最丑恶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出来。

    很快一个故事就形成了,在一个城市的一个颓废的民宅,主人将房子分割成十数个小房间,分别租给来到这个城市讨生活的各个阶层,这些租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钱。可是这些人都是怀揣梦想来到这个城市,有人想在这个城市赚到钱,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有人梦想成为一名画家,希望能成为世界顶级的画家;有人梦想成为明星,希望成为流行天王;有人期望通过努力奋斗,从小职员变成小白领再到职业经理人,然后在这个城市买房子成家;……,他们每一个人都对生活充满希望,但却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对于旁边的人漠不关心。

    一天夜里,民宅的门口发生了一桩凶案,一个女人被人j杀在门口,到第二天的时候,发现是民宅中的小职员的女朋友。案件破获后,小职员不能接受这个现状,精神崩溃后患上了抑郁症,终于有一天,小职员决定自杀殉情,而当小职员站到楼顶的时候却怕了,有些徘徊不前。

    而就在这时,楼下有人发现并围观,有人报警后,武警迅速前来组织营救,但是小职员并没有接受劝阻,而是一直徘徊在楼顶;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从开始的几个人到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最后的几千人将这个小楼围的水泄不通,小职员虽然没有跳,但是每一个围观的人都忒兴奋。在围观的人群中自然有小职员的一起蜗居的邻居,但却没有一个人和小职员相熟,更没有人上前劝阻,而小职员的画家邻居也醉醺醺地回来了,看到小职员有些面熟,而且是要跳楼的样子,便兴奋地大喊,“跳啊,跳啊!”喊完之后便醉倒在地呼呼大睡,并在梦中画了一幅轰动世界的名作。

    随着画家喊跳之后,围观的人绝的很有趣,便也跟着大喊,“跳啊,跳啊!”到最后形成了最壮观的一幕,数千人齐声大喊跳啊跳啊,而武警看到这场面想要阻止也不可能,而小职员也被激怒了,拿起楼顶的板砖便向人群砸了下来,直到将板砖全部砸完,小职员仰头将手中的酒一口喝完,大声喊着那已经逝去的女友的名字,纵身从楼顶一跃而下。

    小职员死了,坚硬的脑壳在与地面碰撞之后,白花花的脑浆看上去是那么纯洁。围观的众人倒是没有被板砖砸死,倒是被踩死踩伤了十数人。事关重大,这一事件自然是被悟了起来,网上相关的帖子自然也被和谐。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好巧不巧,小职员的最后一板砖刚好把正在梦中走向人生巅峰的画家给砸醒了,而画家正好看到小职员纵身从楼顶跃下的一幕。

    画家看到这一幕也是目瞪口呆,第一反应便是冲回房间,用画笔将这一幕画了出来,并被命名为《死亡瞬间》组画。由于目睹了最真实的一幕,画家的作品自然红了,成为了最顶尖的艺术家,顺利的搬离了这个蜗居。

    然而人红是非多,网上自是有人将画家是将当年画家的往事翻了出来,而小职员自杀事件也被翻了出来,画家第一个起哄的事实更是给翻了出来。于是,画家顿时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知道了事实真相后,画家幡然醒悟,觉着自己是罪人,更是接受不了全民共骂的压力,通小职员一样站上了曾经蜗居的楼顶。

    画家站在了楼顶,顿时再次引起围观,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警察立即用驱散围观人群,但是根本没有作用,越是驱散人越是多,这可是比现场直播还要好看的景观,谁愿意错过。

    ‘跳啊跳啊’之声再度响起,警察一边驱散,围观人群一边高喊,形成了一幅罕见的画面,而每一个喊着‘跳啊跳啊’的人们,却是满腔正义,认为这是为小职员的复仇,是英雄的壮举。很多不知情的人也是驻足旁观,以至于武警怎么驱散都无济于事,后面的围观者早已经将路堵实了,而后面的围观者也希望知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更是纷纷向前拥挤,还没有等画家纵身跃下,围观人群却是先发生了踩踏事件。

    画家站在楼顶的时候,心情和小职员一样的怕了,徘徊不前不敢往下跳,但是听着刺耳的喊叫声,心中也是无比悲哀,对于生的最后一丝留恋也没有了,喝了一口酒,选择了和小职员一样纵身从高出跃下。

    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两起跳楼事件和两起因为跳楼引发的群体踩踏事件,原本还准备捂盖子,但是这事件的严重性令人不敢想象,自是被曝光。

    为了禁止发生跳楼事件,官方将全市所有的楼顶天台全部封了起来,禁止人们上天台,以防止跳楼。

    画家自杀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地方不吉利,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搬走,因为这里的房租的确是便宜,搬走了就难以再找到这样的地方,梦想又如何让继续。

    由于连续发生两次恶心事件,官方自然要承担责任,换了新的领导后,新任领导也认为这幢民房不吉利,便下令将这一片全部拆迁,房客们无可奈何地搬离的这个小楼。

    而房东却是因为拆迁补偿的问题,舍命坚守。网络上对于房主的坚守也是一边倒的支持,认为房主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房主也是备受鼓舞,自然也是充满信心地坚守,只是拆迁补偿的要求却是提高了数倍。

    面对坚守的房主,开发商一边谈判,一边使用各种手段,如断水断电等等措施;一边将开始挖坑,将这幢房子弄成了孤岛,不过房主在勇敢的网民支持下,各种日用品通过各种手段送到了孤岛上,于是房主再次提高了自己的补偿要求。

    愤怒的开发商,决定不要房主的房子,准备将这幢房子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给围起来,断绝其生存的窗口。就在这时,下起了倾盆大雨,建筑基地的大坑顿时灌了半坑水,开发商突然灵机一动,让人向坑里灌注自来水,直到灌满为止。

    房主依然坚守,网友们更是用皮划艇为房主送来各种日用品,各地的媒体也将房主誉为“史上最牛钉子户”“迈向依法拆迁的启蒙”等等。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浸泡了一天的小楼终于不支,小楼轰然倒塌,房主自然是被埋在了其中,开发商自然是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但是抢救出来的却是一具尸体。

    当消息传出之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沉默过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阴谋论,鉴于影响太大,自是捂不住,一查发现这竟然开发商指使向地基内灌水,然而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向地基内灌水之人正是原来住在那坐小楼的工头。

    但其坚称只是服从安排,什么也不知道,工头怎么安排就怎么执行,自己只是想赚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法律也没有相应的条款治罪,只好无罪释放。

    令人意外的是,具体灌水之人正是原来从小楼里搬出来的人,这个消息一经引爆,灌水之人便成为千夫所指,万人唾骂。面对着巨大的压力,灌水之人也选择了跳楼自杀,而自杀的地点正是这座建好的新楼,迎接他的同样代表‘正义’的呐喊声——“跳啊跳啊”。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李墨白直接将这本小说命名为《跳啊跳啊》,预计将要写50万字,并且计划在诺奖颁奖之前完成小说的初稿。

    定下了故事梗概,李墨白也没有犹豫,立即展开了具体的写作,基本上每天写作一万字,到12月初的时候,算是初稿完成。

    得知李墨白正在写作新书,出版社更是蜂拥而来,不过全部被蒋絮涵挡驾,因为李墨白只要是在创作的时候,天塌下来的事儿都可以不闻不问。

    写作期间李墨白的博客和围脖也突然安静了下来,不过都知道李墨白在创作新的小说,倒是没有谣言传出。

    待到李墨白将小说初稿完成,轩辕大学的建设已经是热火朝天,杨福霖校长更是已经完成与国内国外500名教授达成全职任教的协议,整个教师队伍可以说基本成形,效率绝对是超一流。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墨白给予的资金支持非常到位,因为杨福霖校长完全具有决策权。

    李墨白完成了初稿,并没有立即展开修改,一方面需要前往瑞典参加诺奖颁奖,一方面修改是一个很严肃的过程,需要时间沉淀并反思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

    官方对于李墨白的小说创作自是充满警惕,甚至专门召开各出版社的社长参加专门的会议,虽然没有明说要压制李墨白,但却是提出要杜绝一切污蔑国家的作品,其意不言自明。

    李墨白这部小说其实相当危险,虽然没有攻击统治阶层,但却几乎将所有的老百姓都攻击了,揭露了当前最真实的人性,围观起哄可是中国人长久以来最丑恶的传统。

    放下了稿子,李墨白带着蒋絮涵直飞瑞典准备参加12月10号的颁奖典礼,并将在典礼上发表感言。然而国内的媒体却是很少报道,只是一带而过,仿似李墨白获得诺奖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国外的媒体却是大肆报道,在他们简单的逻辑中,李墨白就是全民偶像,更是新时期中国人的代表。

    从机场一走出来,李墨白便被记者围住,只是其中中国的记者真的好少,多数都是大鼻子,这一现象自然引起了国外记者的疑惑,为什么中国如此安静?

    甚至有记者问起了李墨白这个问题,李墨白哈哈一笑道,“具体原因我自然不知道,因为我不是记者,我估计是因为中国有了面向世界的轩辕奖。”

    李墨白在颁奖典礼上的感谢词恐怕是有史以来最长的致辞,因为他一个人几乎占用了颁奖典礼的大部分时间,可以说是万言书,过万字的感言用了近两个小时,比其他所有获奖人加起来还要多,但是掌声却是不断响起,比其他所有人赢得的掌声都要多。

    除了开始是用瑞典语、英语、法语、德语表示了感谢之外,接下来李墨白通篇都是用中文演说,可以说将中国文化进行了最精辟的剖析,同样也可以说是对全世界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压制的控诉和中国当代学人的最严肃的批评,尤其是对国内学术氛围的批判,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当李墨白谈到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文化之时,更是痛心疾首,措辞强烈地批判这是一场毁灭文化、阉割思想大浩劫,更是强烈呼唤国内学人沉心静气认真地做研究,而不是去追求政治地位和权力。

    当李墨白直接指出某些伟人的错误之时,国内正在通过网络收看的网民,听得更是心惊胆颤,要知道这可是大逆不道,纷纷希望李墨白不要再说下去,担心李墨白回国后就被限制自由,甚至关进小黑屋。

    但是李墨白丝毫没哟感受到国内网民的担心,而是激|情澎湃的继续演说,言辞也更加激烈,直言当代中国只有全民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能真正在文学上得到蓬勃发展。

    说到当代文学,李墨白更是将国内文坛那件华丽丽的外衣给脱光了,露出因为营养不良而萎缩的骨瘦如柴的躯体,“新世纪文坛的堕落不是因为官方的思想僵化,而是因为作家的眼里只有权力,自我阉割后不思进取地生存,将大好的才华浪费在争权夺利上,脑海中根本没有生活,更没有人民众。只是削尖脑袋期待官方的认可从而获得权力与地位,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奖项而争夺的头破血流,实在是有辱斯文,文学从来不需要奖项来证明,即使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行。”

    “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我,我很开心,但是自始至终我从来没有在意,?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