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科幻小说 > 鬼雨仙踪 > 鬼雨仙踪第110部分阅读

鬼雨仙踪第110部分阅读

!”

    素梅缓缓说道:“要么被囚在名山大川,要么在仙家的洞天福地。至于到底在哪里,我现在也吃不准。我师傅尾三先生此刻正踏遍大江南北,四处寻找他们的踪迹。夫人若有余力,也可以派出人手外出寻找。”

    令狐夫人口唇颤抖着道:“你……没有骗我?”

    “我哪敢骗夫人?给我年的功夫,若还找不到阳圣主的下落,我回来让您砍整只手臂!”

    “好!好!只要阳哥没死,哪怕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他!”

    “快,快将蜂蜜帮她收好!”

    “姑娘,这是你的宝剑,也还给你了!”

    第176节 吃书

    搁下素梅满载而归返回钱塘县不提,再说深在地底、苦难深重的梁山伯。

    自从比武之时偶露峥嵘,山伯就成了“冥界隐士”,背负一生的厄运总算到头了!

    时光飞快,眨眼过去两个多月。

    这些天,他干脆搬到郑玄那里,与博学多才的郑康成同吃、同住、共读书,闲时研讨,累了就静坐练功。

    经过这段时间的静坐,他的阳魂已经累计到十八点。只要能达到百点,就能返回阳世了。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不过他也明白,要想登上天界去寻英台,还早得很呢!

    照目前这个速度,天知道要修多少年,才能跨过道道鸿沟?

    即便如此,他也不怕!

    他已经饱经磨难,不会为暂时的挫折气馁。

    “尽人事,听天命。只要自己努力过,就不会后悔!”

    他目前能做的,就是抓紧一切时间修炼,争取早日补足阳魂。

    郑玄见他读书静坐十分用功,一方面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怕他变成书呆子。

    一日,郑玄实在忍不住了,劝道:“你还年轻,应该多出去走走!多见点生人,与他们交流切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是书生本色!”

    山伯点头道:“老师说的是,等我读完这些书,就出去走动走动。”

    郑玄叹了口气:“你这样读书,何时能读得完?”

    山伯从书卷中抬起头来,问道:“老师,您有什么法子,能让我读得快些,同时还能记得牢?”

    郑玄凝视着他,缓缓说道:“读书有三法,你可知道?”

    山伯来了兴致,忙问道:“哪三法?”

    郑玄道:“‘神读’,‘人读’,‘鬼读’!你现在读书,还保留人的习惯,一字一句,逐页翻看,这就是典型的‘人读’,读得细,速度慢,还不容易记住。”

    山伯皱了皱眉:“那么,何谓‘神读’呢?”

    “神人读法,观其大意。”

    “只看大意,是不是太粗糙了?弟子愚见,如果读得太快,往往成了囫囵吞枣,反而不如精读。”

    郑玄摇摇头:“快,不等于粗。神仙读书是不需要用眼睛看的!他们放出神识,便能将书中的知识吸入脑海,一目千行,疏而不漏。”

    “一目千行?”山伯露出神往的表情,继而面色一暗:“可惜我们都是鬼身,要想成神,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郑玄淡淡的道:“撇却‘神读’,尚有‘鬼读’之法!”

    山伯睁大眼睛:“鬼又有何读法?”

    “‘鬼读’就是吃书!”

    山伯吃了一惊:“吃……书?这些书能吃的?吃在腹中,又怎能进入脑海?”

    郑玄微微一笑:“鬼身而已,五脏之魂魄在,五灵合一,入腹便是入恼,触魂便化为神智。”

    山伯捧起书稿,凑近鼻子闻了闻,一股油墨气息扑面而来:“老师,这书……恐怕不好吃呢!”

    郑玄笑了笑:“你刚刚做鬼,自然不太习惯。若是老鬼,就不觉着什么了。”

    山伯轻叹道:“可惜啊!这些书字字珠玑,我真盼着吃进肚子里,然后到人世默写出来。那样您的书就能流传后世了!”

    郑玄双目放出异样的神采:“你说得不错!我已经错过了外出放风的机会,不过你还是新鬼,这法子说不定能行。”

    山伯没听明白:“放风?”

    郑玄解释道:“就是每年七月,所有未满百年的新鬼都能出去透透气,欣赏外面的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万紫千红,陶冶一下情操,回来才能更加用心的改造。像我这样超过一百年的老家伙,失去了改造价值,就没有那样的待遇了!”

    山伯安慰道:“老师要想出去,早就出去了!您只是不想喝孟婆茶,不想毁掉辛苦撰写的书籍而已。”

    郑玄点点头:“是啊!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收集到足够的素材,等我写好了,却不能带出去。我不甘心!”说到这里,他走到门口四面瞧了瞧,眼见四面无人,才关上房门,走回来低声道:“你崔师兄为何迟迟不去?你知道其中的缘故吗?”

    山伯摇头:“他不是在做判官吗?是不是想谋个出身,下辈子好过一点?”

    郑玄将声音压得极低,飞快说道:“冥界有些官职是能出入阳世的。比如八府巡按,五鬼巡查使等。我想让他谋个这样的差事,或许能将书带出去!可惜他运气不好,总也没有机会!”

    山伯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可叹弟子孤陋寡闻,还不知道冥界的官场情形,老师您说说看,冥界的管理是怎样的?”

    郑玄望他一眼,提高了声音,缓缓说道:“这有何难?我一说你就知道了!”

    “弟子洗耳恭听!”

    “俗语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道何谓三界?天界,人界,冥界是也;天界最高,冥界最低,人居两者之间,可上可下。冥界是天、人的延续,跟天界一样采用“心”、“物”二元管理体系,其中玉帝通过东岳大帝主管七十六司的官僚体系,佛宗则通过地藏王菩萨和遍布幽冥的佛坛来弘扬佛法,借以拔升众鬼的心性。十殿阎罗同时接受佛道两家制约,乃是冥界决策的关键人物。”

    “冥界都有哪些官职?”

    “官职颇为复杂,按照等级,一共分为九品。阎王一下分别为:‘公’一品,‘侯’二品,‘伯’三品,‘司’四品,‘郡’五品,‘县’六品,‘乡’七品,‘亭’八品,‘里’九品。”

    山伯笑道:“这不跟阳世差不多嘛?那么‘判官’呢,像崔师兄一般,该是几品?”

    “判官?职别不一,根据年限资历,从七品到二品的都有。冥界升官并不容易,你崔师兄给阎王做了百年的文书,到现在也只是个‘五品通判’。”

    “五品,也不算低了!”

    郑玄望他一眼:“你才至阴间,就成了‘冥界隐士’,虽然没有官品,却拥有超然的地位,不受五品一下官员的制约,这待遇很不错了!”

    山伯微微一笑:“弟子运气也不是很差!”

    郑玄转头他顾,有意无意的道:“你有‘隐士’身份,若能接下师兄的职位,升官将会快得多!毫无疑问,你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语气平缓,山伯却吃了一惊:“您说让我接替师兄的位子?”

    郑玄叹了口气:“崔琰厌倦了这里,他想转世投胎,去享荣华富贵。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他目前的工作,所以阎王暂时不肯放他。”

    山伯有些犹豫,心道:“我刚刚清闲了几天,真不想受那个约束,当了官就会忙起来,没有时间修炼可不成!可是换个角度想,当官就一定很忙吗?那倒是未必!再说,接近阎王才有机会找到快速补足阳魂的法子……”一时之间不知何去何从,只好说道:“此事不急,待弟子好好想想再说。老师,您刚才提到吃书之法,真是令人吃惊!可惜我吃不惯,要不然就方便多了,也不用挖空心思做官。”

    郑玄转头望向窗外,停了片刻,忽然“嘿嘿”笑道:“吃不贯书稿?嘻!我有法子了!”

    “老师有什么法子?”

    “书吃不得,草却能吃得!从今而后,我以书带草为纸,每成一卷,扎成一束。让你一口吞下,那便成了!”

    山伯吃惊的睁大眼睛:“古人茹毛饮血,您让我做牛做马,不吃粮食,改吃青草了!”

    “束带草的味道不错!嘿嘿,一吞一卷,入腹难忘,何乐而不为?”

    第177节 买书

    又过一日,山伯终于受不了郑玄的催促,决定放下书本,出去走走。

    “可是,冥界这么大,我该去哪儿呢?出去会不会迷路?要是能找张地图就好了!”

    站在门口,他一时不知往何处迈步。

    郑玄将手一挥,大声道:“一直往东走!你先去一趟老龙潭庙会,顺便到‘黄父鬼’那里瞧瞧,若有新书的话,帮我弄几本来!”

    “黄父鬼?是什么东西?”

    “不是东西,那是一个人,一个摆书摊的老头!也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书,时不时有些精品。这些年,我从那里讨到不少好玩意!”

    一听说阴间也有书商,山伯顿时来了精神:“好,那我就走一趟!若有好书,一定帮你带回来!”

    郑玄又道:“慢点走!我这里还有些银币,你都带去!黄父鬼吝啬得很,他卖的书很贵!别忘了讨价还价,最好报我的名号,否则肯定给他宰了!”

    山伯头也不回,拍拍口袋,笑道:“我这儿有大堆的冥币,正愁找不到用场!”

    郑玄“呵呵”笑道:“别逗了!拍那么大劲儿,连点声响都没有,年轻人就知道吹牛!”

    山伯毫不在意的道:“放心吧!老师!我是怕您房子太狭小,要不然把黄父鬼那儿的书都给您搬来!再顺便找两个泥瓦匠,在周围加两间房子,让您老住得舒坦点儿!”

    郑玄听他越说越不像话,忍不住轻“哼“一声:“净胡说!若有大堆的金币,你可要当心点!”

    山伯走出十余步,闻言停住脚步,转身问道:“当心啥?您怕我被人家抢了?阴间也有那么多的强盗?”

    郑玄哂笑道:“强盗不足畏,可怕的是缠人的女鬼!你若年少多金,一不小心就能招来大群的女鬼,想甩都甩不脱!”

    山伯吃了一惊:“这……还有这种事,如此说来,我可要小心点了。”

    一路向东,尽是山林衰草。

    冥界光线昏暗,生出的草木也色泽灰暗,没有阳间青翠欲滴的感觉。

    这种风光看得多了,能令人生出哀伤愁苦的心情。

    路上也没有人,周围连点声音也没有。

    既没有秋虫呢喃,也没有鸟雀啼鸣。

    这是一片死地,缺少欢歌笑语的地方。

    山伯越走越觉得郁闷,心头压抑得很。

    不住不觉,他又想起了英台,禁不住叹了口气:“一别数月,也不知她现在过得好不好?”

    他知道多想无益,只能将悲痛压在心里。

    好在这样的山路没走多久,就到了地方。

    他终于又看到人,虽然不多,总有百十来个的样子,还看到所谓的“老龙潭”。

    在一片密不透风的黑松林中,有道汩汩外溢的寒泉,泉水蕴积下来,成了一潭冷水。

    那潭足有十来亩大小,潭水清澈见底,仔细看去竟然有白色的游鱼。

    山伯心中明白:“只有像这样的潭水才是能喝的!外面的河流很多都通达忘川,若喝了里面的水,会让人筋骨酥软。或许正因为这片潭水的缘故,才有了老龙潭庙会。这地方也够隐秘的!周围全是松林,就算有人前来查验,那些非法的卖家往树林里一躲,就很难找到了。”

    寒潭周遭盖了一些简陋的茅草屋,算作商铺。

    还有一些人蹲在地上摆地摊,东西横七竖八的乱摆。

    山伯边走边看,发现这里买卖的东西很杂,既有普通的日常用品,还有一些类似于先前“王梦”曾经买过的东西,比如五香牛肉、新鲜水果等罕见之物,不过价格都比较贵。

    转了一圈,他很快找到唯一的书摊。

    书摊规模不大,一间破房子,里面摆了近百本书,有的破破烂烂,好似从坟墓里挖掘出来的一样,也有比较新的,封皮完好,内里也比较齐全。

    书店老板是一个相貌清瘦的老头,个子很高,一双眼睛颇有神采,只是脸上的笑容带着明显的市侩味。

    山伯的目光渐渐落在那些书上。

    老头见他在门口驻足,忙过来招呼:“小伙子,你是新来的?进来瞧瞧!”

    山伯笑道:“老先生是否姓黄?”

    老头点头道:“不错!你知道我的名号?我在这里有些年头了!叫我黄父鬼便成!”

    山伯进了屋,拿眼盯着那些书籍,开始一本本翻开。

    书虽然旧了点,内容却比较奇特,也不知道出自哪朝哪代,对他来说,很多都没有读过。

    他心中兴奋,竟然有种如饥似渴的感觉。

    在他眼里,虽然只是一间破旧的书屋,渐渐变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这些书品质不错!”山伯心中暗想,“不知道黄老头从哪里搞来的,我即使开口问,估计对方也未必肯答。”

    黄父鬼见他拿起一本又放下,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猜测这人是个书痴,所以忙在旁笑道:“小兄弟喜欢哪类的书?功名学问?求贤问卜?还是房中术?”

    山伯眉毛一跳,笑道:“这些……现在都不太对我的路!我喜欢儒家的经文,或者求仙访道的书,您若有什么修炼秘笈,不妨拿出来瞧瞧!”

    黄父鬼“呵呵”笑道:“小兄弟想要修炼?为何又要儒家经文?此二者相距甚远呢!若想融为一体,触类旁通,可不容易。”

    山伯道:“儒家经文是为康成先生准备的,修炼秘笈是我想要的。您若有什么修鬼的书,那是最好不过。”

    黄父鬼望他一眼:“康成先生?他好久没来了!没想到你从他那儿来,怪不得知道我的名号!我倒是给他准备了几本书。只是……老先生还有银钱吗?我这些书都花了本钱的,舍本生意可不能做!”说着从身后搬出一个书箱,打开来,提出一大捆竹简,又道:“这些都是先秦遗作,若给康成先生看到,他肯定喜欢!”

    山伯见对方说得那么肯定,也懒得解开细看,问道:“银钱我已经带来了,请问需要多少?”

    黄父鬼眯起眼睛望着他:“嗯……搜集这些东西可不容易,至少要一千个金币!都是老主顾,我也不赚他的钱。”

    山伯点头:“好说!您还有什么好书?都搬出来,让我瞧瞧,等下一并付账!”

    黄父鬼见他如此大方,禁不住喜出望外,忙将墙角几个箱子都搬了出来,手忙脚乱的翻着,口中道:“我是有一本书,符合小兄弟的要求,只是忘记放在哪儿了……”找了老大一阵,终于翻出一本牛皮纸包着的书册,“喏,找到了,就是这本。”

    山伯接在手中,翻开一瞧,只见里面已经残缺了一大半,只是开头部分还保存完好,最前面题着几个大字:《涓子鬼遗论》!(列位看清楚了,这不是《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是晋末人,时代稍晚。)

    山伯吃了一惊:“涓子论鬼?”

    他记得曾经在《抱朴子》中读到过,涓子是黄帝的师傅,这本书若真是涓子写的,那可不简单呢!

    还想再往下看,可是“哗啦”一声,手中的书竟然被黄父鬼抢了去!

    “不能看,这书总共还剩下几百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千金难买,被你一眼瞧完了,我还咋卖?”

    山伯哭笑不得:“说说看,这书多少金币?”

    黄父鬼上下打量着他,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我也不是贪财。一分钱,一分货,我若是卖得便宜了,这书到你手里也瞎了!你得拿出大价钱,才能对得起这书!”

    山伯懒得跟他啰嗦:“黄先生,您到底想要多少?开个价吧!”

    黄父鬼迟疑着道:“这个……一万五……不,不,起码要两万金币!”

    在他眼中,山伯已经成了腰缠万贯的新鬼。

    对于新死之人来说,尤其是大富大贵之家,有人在阳世隔三差五的祭奠,香火蜡烛用得多,所以身上就有很多的冥币。一旦过个三两年,家人把他忘了,这人也就开始穷了。再过几年,往往变得穷困潦倒,饥寒交迫。

    所以黄父鬼相信,做生意碰到这种新鬼,一定要狠狠的宰,反正有钱也存不住!

    山伯一声不吭,伸手去拿摆在外面的书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