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武侠小说 > 金鳞大王 > 金鳞大王第61部分阅读

金鳞大王第61部分阅读

果还需继续,因此便随意打发走了土地,心中念着人参果与五行相克地原理,先以金箍棒将果子敲落,然后以自己穿着地虎皮裙相接,才得以打下三个果子,揣在怀里,赶忙离了果园,就拿去与猪八戒还有沙和尚三个人分享掉了。

    但是如此一来,却将事情闹大了。清风与明月失职,园中宝贝被他人窃取,实乃大罪。不过双方在争持之下,却并未出现过激举动,更没有如西游记所说的那般,孙悟空一气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

    一番争吵过后,清风与明月商议,从唐僧处着手,要将其留下,然后等待祖师镇元子归来再行定夺。

    于是,清风与明月捏造了一个谎言,称自家祖师常与西天佛祖论法,交情很深,此番出门,也非一年半载,只需三日便回,希望唐僧多在观中呆上几日。他们还以好饭好菜地招待着。

    那唐僧不知手下徒弟干出苟且偷窃之事,只道这五庄观中地神仙地位尊崇,佛道共同研法,也是件功德。因此逗留,不提西行之事,这可就苦了孙悟空这三个徒弟了,但是他们总归不知镇元子本领有多大,因此也没甚害怕,心想大不了再理论一番得了。

    金鳞子偷天换日,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吃了两个人参果之后,虽然暂时强行以法力压制住了体内涌动的真气,可是真气不断会聚成为一小股一小股的,将他本已会聚而成的元气截断为各个脉络。在周围游走,倒也是件棘手之事。因此,他决定先不回观音菩萨那里讲明西游事宜,而是决定先去那东海之上,将龙神的三大神通一一演练,同时修炼体内的龙神元气。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金鳞子经过三百六十年的修炼,终于使得本体走向了终极进化。可那毕竟只是本体,而不是真正的实力,所以他势必要修炼成莫大神通,以适应于自己强悍的本体之能,使自己的龙神元气更加充盈与强大。

    有了两枚人参果的协助,金鳞子本来蓄积在体内的真气已被人参果滋生而成的真气截断,这虽然使得金鳞子在短暂时间内,法力受到了束缚,但却给了他一个极大的好处。

    那就是可以借助此次时机,将其他元气全部排除在外,专一地修炼龙神元气。

    东海之水,上接天境,下至地冥,其间乃滔滔洪流,气势甚大,比之天界的云海更甚。而最为重要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这些奔腾不止,动荡不息的海水,在运动中所释放而出的惊天之能。

    如此强大的天地演变能量,全在海水上下翻滚之中得以体现与释放。金鳞子正是看准了这天地间永恒的力量,才将修炼场所选择在此处。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潜心地进入修炼了。

    第十五章 偶遇(2)

    汲取天地之能,浩浩东海本就是激流汹涌,大有浪头滔天之势。如若此时再加上金鳞子在此间释放而出的强大法力,可想而知,东海之水足以用两字来形容。

    不过,金鳞子对于这一点倒无须太过在意,毕竟他与四海龙王尤其是东海龙王的交情极厚,借他的地盘来演功法,也是常有之事。因此,他这次来东海炼化体内的元气,就没再通知龙王一声。

    金鳞子先在东海边选择了一块礁石,闭目修炼,采集天地灵气以及大海之势。良久,当涌近到他身边的海浪感应到他威力的波及,呈现出汹涌之势后,他突然睁开眼睛,徒步凌空而走,垂直向上约莫十丈距离。

    浪头一掀而起,直逼金鳞子的脚步向上,金鳞子就势踩在浪头之上,使出一股轻盈之力,身轻如海燕,飘荡于物外,能随海浪起伏颠簸。

    海浪不断翻滚的势能,使得金鳞子感受到了另外一种境界。这种境界配合着他体内的龙神元气,使他觉得自己此刻就好似一片叶子,任意遨游。

    人参果所滋生的元气,阻隔了体内多种元气的会聚,虽然隔为了各个片段,但是金鳞子的通天脉却畅通无阻。

    通天脉,并不是所有修真者都能打的通的,甚至于一些修为低的根本就不会拥有此等脉络。那是由丹田处一直贯通到天灵盖的脉络。人本来无之,但是当修真者的修为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会因为体内长期占据的元气,在体内多处涌动的缘故,被法力广大者强行打通一条血脉。此即为通天脉,也叫做主脉络。

    此刻,金鳞子体内地各类元气全都被人参果之元气逼迫到了各个支脉当中,而人参果滋生的元气再怎么强大。也不至于能压制的住金鳞子体内的先天元气和龙神元气,因此存于主脉络之中地除了人参果气之外,就只剩下妖气,龙神元气了。

    如何用龙神元气取代自己的先天元气,然后支配其他支线脉络的元气,迫使其改变原有的属性。是金鳞子再度脱胎换骨的关键。因为只有那样,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龙神。

    汲取天地之能。金鳞子保持主脉畅通,催生一股妖力,将存在于主脉之中的三类元气杂糅在一块,然后逐渐炼化。

    这个不断融合炼化地过程,才是整个修炼途中最为关键地步骤。但是融合一般的元气,如最初在金鳞子体内形成的九转金丹的丹气,如今的金鳞子很容易就能办到。可是面对强大异常,而又时常涌动琢磨不定的龙神元气,金鳞子却觉得非常棘手。

    也正因为如此,他将修炼地点选择在了东海。只有这样。他才能无限度地利用天地之能,融合自身能力的极限,使得龙神元气真正占据主脉。

    尝试着借助浪头向上涌动的冲击力,金鳞子迫出自身全部的法力,极力地积压着自己的通天脉,使那三股元气尽量地融合在一小块空间之内,彼此占据着对方地缝隙。

    借助着海浪此起彼伏地势能。金鳞子终于成功炼化了体内由人参果滋生的元气。不过他却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主脉之中,在缺少了人参果气之后。所突增的元气不是龙神元气,而是妖气——他的先天元气。

    突然增强的妖气,本就不是龙神元气的对手,可是此刻却因为极度膨胀,给它带来了前所未有地胆量,瞬间,存在与金鳞子通天脉络之中,本来互不侵犯地两股元气——龙神元气与先天妖气,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这个冲突带来地直接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金鳞子释放出超金仙般的实力,也无法压制住体内涌动的真气。终于在毫无办法之下,他选择将能量释放,以化龙的方式驰骋于四海之上,九霄之中。

    可是这次,他在无限度地催生法力时,却没有得偿所愿。因为支撑他化龙的龙神元气,此刻被他的先天元气所制约。就在这时,他被滔天海浪的势能推上几十丈的高度,然后迅速而落,经脉倒转,一腔元力尽数浪费,全身虚脱,漂浮在海面之上。

    这次的东海修炼,金鳞子没能真正将天地之能与自己的极限法力相互融合而走向颠峰。归结起来,他错在了三个方面。

    第一,他无法衡量自己的先天妖气与龙神元气,究竟谁更为强大,因此,当两者相互冲突时,他根本无法预料到即将会呈现出的结果。

    第二,他根本无法感知天地之能的变数。三界之中,能掌天地之能者,方为主宰。纵使是道家三清,西天佛祖,也无法真正参悟天地之变,更加不可能掌握天地之能,金鳞子异想天开,居然想将自身法力与天地之能相互融合,那是无法实现的,至少说,在现在这个阶段,没有相应的辅助法门,他不可能到达那样的境界。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那就是金鳞子企图改变自身的属性,从妖类变为神族。这个界限本来是不可逾越的,或者说,天界的很多神仙,其实还是妖类,体内的先天元气还是妖气,只是被仙道之气所压制而已。

    混沌初开,天地演变,三六九等,各个类别已被严格划定,想逾越边界,是万万不能,故此,法力的提升或者是无限度地提升,只在同一个类别之内。人可以修炼成神仙,却与先天为神者不同。他们虽然法力相当,但是元气不同。

    如此一来,金鳞子只能将龙神元气转变为自身的先天妖气,而不是借助龙神元气炼化先天妖气。因此他失败了,导致自己短时间内经脉错落,一时泻了真气。

    东海之上滔滔大浪,那巡海夜叉观那海面景象已久,只是害怕金鳞子之能,才不敢露面。此时见金鳞子练功岔路,他带着一队水族就窜上了海面,行至近前,几个水族就要上前将金鳞子擒拿。

    金鳞子此时如一叶浮萍,任由海水激荡,见来自己身前的乃是几个水族,也没担心。只是向那巡海夜叉道:“带我去见龙

    巡海夜叉上前,上下打量,良久顿察,知是东海大恩人金鳞子,心下欢喜,当即差遣水族回报龙王,自己则搀扶着此时已经虚脱的金鳞子随后而至。

    水晶宫中,东海龙王亲出宫门迎接,一干龙子龙孙龙女龙婆皆守侯两旁。不过每次来东海都显得气宇轩昂的金鳞子,这次来时,却显得异常疲惫,脸色煞白不说,全身也一点力气也没有。

    “上仙每次来我宫中,皆意气风发,何故今次前来这般模样?莫不是出了大事故?”

    “回报龙王,刚才我巡海之时,不知是上仙真身驾临东海,因此远观,才得以窥探究竟。上仙之所以如此,全因为修炼之故。”

    “龙王,只是有些劳累而已,歇息片刻即好。”金鳞子此时真气动乱,只好在宫中歇息。不过把东海老龙却从金鳞子的颜色中瞧了个究竟。

    “上仙之体,非金刚不能比也。如此光景,想必是在炼就动天之能。”东海龙王直接将金鳞子所炼之神通唤做动天之能,其意义旨在于与那惊天动地相比。可见,这金鳞子在龙王的眼里,地位是何其的尊崇。

    金鳞子不去与龙王说解,只是默认了。那老龙知晓金鳞子练功虚脱之后,当即命龙子龙女取出东海之宝,养精蓄神的丹药给金鳞子服用,其期加快恢复体力。

    几个时辰过后,金鳞子经过调理,终于恢复了元气,脸色也红润起来。

    这时,那东海龙王却才向他提起一件事情。

    “上仙不来,小神还得遣人找寻。只因前日里我东海来了个女子,法力不弱,居然强行闯宫,要见上仙您。”

    听及此处,金鳞子十分惊异。“何来女子,要到东海寻我?”

    “那女子生的十分美丽,来此之时,曾言是那天台山的青牛大王告知他,您来了东海。”龙王一字一句地说着,金鳞子的思绪却不停地转换着,突然,他脑海里一个机灵,嘀咕道:“先去天台山,再来东海,又是十分美丽的女子,难道是她?不可能,她不可能私自下山的。”

    “告诉我,她现在何处?”金鳞子急切地追问了一句。

    “小龙也知此女定是上仙的故人,因此在打斗之时,寻个时机将其困住,如今正留在宫中好生款待,直等上仙到来。”

    第十五章 偶遇(3)

    听及东海龙王之言,金鳞子除了欢喜之外,更多的则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激动。

    “快带我去见她。”一时间忘却了所有的忧虑,金鳞子也顾不得身体虚脱了,立即让龙王带自己去。

    “这边请。”龙王亲自引领着金鳞子走进水晶宫后殿,在一个装饰别致的小屋前停了下来。“她就在里边。”龙王的话语兴许被里面的人听见,当其话音刚落,从房中立即传来一名女子的叫唤:“东海老龙,还不放我出去,定不饶你。”

    声音传到金鳞子的耳里,他浑身不禁一震。的确,他对这声音太熟悉了,也感觉太亲切了。发出这声音的人,是决定了他这五百年来命运的人,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再度遇见她,会是在东海的水晶宫中。

    龙王解除了禁制,金鳞子一个箭步窜上前,双手拨开挂在门前的珠链,就望见房中坐着的,正是在南海蓄养的白荷。

    白荷却才还在破口大骂,可是此时见到金鳞子之面,怒容全数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你?金鳞子,真的是你。”白荷愣在了原地,目不转睛地盯着金鳞子的全身上下看了许久许久,眼睛也渐渐变的湿润起来。

    一切都是真的,不是在做梦,金鳞子的身体不由地向前倾了倾,正好与白荷贴近。白荷的双手微微上抬,竟然有些发抖,然后两人就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你活了,真的活了,比以前更加美丽了。”金鳞子将白荷拥的很紧。如果可以。他还要抱紧一点。因为这是在白荷枯萎了百年之后,金鳞子第一次这样拥抱她。

    万魔峡谷,白荷为了和自己在一起,在毫无养分补给的黑暗山谷中。艰难地度过了三百六十年地时光,这是几个世纪的恒久之爱。所以当白荷因为枯萎而亡的那一刻,金鳞子就告诉自己,他这辈子决不辜负白荷,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白荷复活。

    所以,他成了菩萨地帮手。屈尊于人下。原因无他。只为了爱。

    “我在南海蓄养,你为什么不来看我?难道你不知道今年就是我的复活之期吗?”白荷用颇带着点责备的激动语气问着金鳞子。

    良久,金鳞子终于将白荷放开,盯着她那娇美的面容,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却才说道:“对不起,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久别重逢,生生死死,经历了前世今生。金鳞子与白荷再度走到了一块。那是多大的机缘。

    “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地。”

    “可是菩萨只准我下山三日,并要我转告你,如若顺利将四个取经人聚在了一起,一定要返回南海告知于她。”

    “对,一定要去告诉菩萨,然后……带你走,离开南海。去过属于我们地生活。”

    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相互嘘寒问暖之余,好似要将这些年来的相思之苦全部道完一般。一连说了三四个时辰。不过幸好,东海龙王识趣,调走了后殿的守卫,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

    一日之后,金鳞子彻底恢复,于是协同着白荷,向龙王请辞。

    这回来东海,金鳞子虽未能顺利冲破玄关,炼化龙神元气,但总归是不虚此行,遇见了自己最爱的人,白荷。

    两人离了东海之后,决定先回天台山小住几日,而后才往南海观音处,讲明一切。

    白骨山白骨洞中,白骨夫人与黑鱼精鱼灵子已经部署好了擒拿唐僧的周密计划。而被白骨夫人派去打探消息的鬼狐先锋,沿着白骨山向东搜索了五百里距离,却依然未能发现唐僧师徒的踪迹,只好折返回来,向白骨夫人回报。

    “夫人,那东来白骨山的路途中,并未发现有取经人地踪迹。”

    听闻此言,白骨夫人惶恐不已。

    “什么?你沿途探寻了五百里也不见取经人地踪迹?”白骨精转而问起旁边的鱼灵道:“你说唐朝和尚已至,消息可否准确?”

    “绝对准确。”鱼灵子可是算准时间的,决不可能出差错。

    “你打探清楚了没有?那沿途可是有多处山峦腹地,村野人家哦?”鱼灵子依旧要维护自己最初的判断,所以他盘问起鬼狐来。

    “小的协同着山下三个兄弟,日夜打探,不论是山峦腹地,还是村落,都详细问过了。”鬼狐正说着,突然打住了,思绪了良久,方才言道:“只有那万寿山五庄观,因为山前的法阵禁地,故此不曾查探。”

    “不用多说了,那唐僧师徒定是被镇元老道请到家里做客去了。”鱼灵子当即反应到。

    “如此说来,我们岂不是没了下手的机会了?”白骨精在一旁搭讪。

    “只要唐僧未过白骨山,我们就一定有机会。想想看,那唐僧要西去取经,如何能在五庄观中呆地久?”鱼灵子作出如此分析,白骨精阴笑着默许。

    “夫人,您要小地接下来怎么办?”鬼狐听完鱼灵子的话,在一旁搭讪道。

    “严密监视五庄观中地动静,只要那和尚一出万寿山,就立即回来禀报。”

    鬼狐领命而出,白骨精与鱼灵子只好静侯佳音了。且说那鬼狐自从鱼灵子口里打探到了取经人的落脚处,当即就下了白骨山,与山下的白狐,黑狐两兄弟一起商议赶去五庄观中监视。

    为防打草惊蛇,鬼狐先派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