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崇祯盛世 > 第0490章 茶马制度

第0490章 茶马制度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饮茶习惯。饮茶在北方民族,是一种生理需求。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饮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之物。而茶叶富含维生素、单宁酸、茶碱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可以从中得以补充。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茶叶的功能恰好能弥补了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缺少的环节。

    饮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还有一个好处体现在卫生方面。饮用滚开的热茶,可以杀灭细菌,也就减少了肠道以及血液寄生虫感染的机会。饮茶,改变了他们喝冷水的习惯。

    因此,中原民族作为生活调剂品的茶叶,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像粮食和盐巴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一天没有都没法生活。卡断了茶叶的供应,几乎能断绝少数民族的生命。”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所以啊,咱要是斗不过这些少数民族,说明汉人没有用,或者说明皇帝没有用!他们要求着咱们,咱们并没有什么要求着他们的地方!大明中原内地与藏区的茶马互市达到鼎盛时期。此时的茶马贸易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官府主持的以茶马交易为主的商业贸易;二是僧人的贡马易货形式;三是民间商人的商业交换。明初,以官营为主,中期以后,民间贸易迅速发展。

    大明朝廷对茶马互市建立起一系列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专门设置官营茶马互市机构,在产茶区设置茶课司,立仓收储,专以市马。在临近藏区设置茶马司,以茶换马,实行食茶专卖,马匹统购。大明茶马互市的空前繁荣与明廷重视马政、改进完善茶法是分不开的。明初还曾设金牌信符制度,作为征发少数民族地区马匹的凭证。

    明初制订茶法,严禁私茶,力图保持官府主持的茶马交易占据统治地位。但官办茶马互市弊端日增,主要表现于官订马价过低。随着中原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交流的发展,民间往往突破明朝政府的禁令进行贸易。明永乐时,政府一度稍弛禁令,听凭商人与少数民族市马。但为时不久,又严加申禁。

    成化时期,民间茶马贸易日趋频繁,于是弘治时期被迫开放商营贸易。由于茶马比价难以反映市场规律,私茶禁而不止,日趋扩大,官营茶马互市已不能满足汉藏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对茶、马等物资日益增长的需要,民间的茶马市场通过各种途径冲破官方的控制而得到发展。

    明中央政府特许西藏官民与汉商直接进行茶马交易,而对往来的贡使借机贩运私茶带回本地,亦特许放行。明朝茶马互市日趋繁荣,不仅密切了藏汉两族以及西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明朝中央政府统辖西藏地方的政治地位。”-- by:dad856|73220|17499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