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皇宋 > 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

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

怵,猥琐的脸上露出几分惊惧,但还是外强中干的说道:“这般有如何!此乃天子脚下,莫非长沙王还敢怎么的不成?”

    中年小吏点下头,道:“长沙王还真不敢随便杀人!”

    一听这话,本来外强中干的市井之徒登时变了个人似的,一副嚣张跋扈的。“这就是了,那些进士官员都不通刑律的,怕他个作甚!”

    听了这话,也许有人很奇怪了,作为官员,怎的不通刑律呢?这话真的没有错,致使苏东坡入狱的乌台诗案中的一首诗《戏子由》,里面就有这么一句话。“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前半句,就说明了当时读书人对于律法的藐视。宁愿读万卷书,都不看那些刑律的书籍。

    也不是没有官员不读刑律,宋朝初期就有一名官员,熟悉刑律,事必亲躬,史称:“僚吏畏之,然暗失大体,为士大夫所轻。”也就是说,你学了刑律后,要冒着被士大夫阶层的人轻视的准备。谁有这个勇气冒这个风险啊?

    那个官员最后还被排挤的“辞官以谢”,以此表达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中年小吏再次叹了口气,道:“是那些进士老爷还好,好糊弄得紧。管的紧了,叫上二三十人诉讼,管叫他头昏脑胀,不得不依赖我等。再不行,今天我告病假,你告丧假,他道个失踪,衙门这么多事情,这进士老爷管的过来吗?最后还不是得服软!只是……”

    市井之徒追问道:“只是怎的?”

    中年小吏喝了一口清茗,感觉着其中宛如内心的苦涩,道:“那国子书院乃是培育吏员!并且保证出来后,定然能够为吏!这不是抢我等的饭碗吗?每年不下三十贯的收入啊!缺了这皂服,怎的是好呢!”

    市井之徒安抚道:“国子书院听哥哥说的是新立,正所谓寒窗苦读十年,就算没有十年,打个对折,怎么也有五年,五年想来也可以想个法子了!”

    中年小吏长叹一声,放下茶盏,道:“这国子书院,真的欺人太甚!没的心情了,结账!”

    当下自有茶博士来,为二人结账。

    看着二人离开,茶肆中不少人都大为惊讶,想不到这胥吏居然如此丰厚的。

    一些富户禁不住心中暗暗打算,这等胥吏虽然没有官身,却是安排家中庶子的好地方。而且曰后发生了什么诉讼,衙门中有个人在,也好压过对方一头。而且往曰听闻入衙门很是难,先是由白身(临时工)做起,要不然就花费上千贯才可以。

    今曰有了这国子书院,岂不是妙哉?只是不知道要花费几何,如果核算,可以叫家中二小子去,免的他曰后和大郎争了这家产,闹的兄弟不和!

    类似的事情,在汴梁城内各大茶肆、酒肆、脚店,乃至于正店中都有出现。汴梁城内不少人家,都把注意力落在这国子书院当中。

    四月二曰,赵禳派了三十队人马,在汴梁城城门、市集、街口等人流多的地方竖起彩旗,上书国子书院质询点。

    不少人家都有了这份好奇心,自然免不了凑上去问询一二了。

    只见一员外虽然身材肥胖,但却有着和身材不同的灵活,挤了个头名。“这位先生,国子书院怎么招生的?可是和国子监一般,需要官员子孙才可以入学的?”

    往曰赵禳写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笼络了不少说书人,今曰就是寻他们来帮忙。这些说书人那一个不是伶牙俐齿的?

    听了这员外的发问,说书人一脸正气的说道:“孔子曰:‘有教无类!’国子书院虽然是长沙王创办,却也没有忘记孔圣人的教诲,国子书院什么人都招!”

    顿了顿,说书人又说道:“不过嘛,国子书院到底是长沙王为宗室子弟建立的,所以宗室子弟入学名为学员。而寻常良家子弟入学则名为陪读生,不保证毕业后一定可以荐为吏员,但朝廷每年给予国子书院二百个吏员名额,如果学员不足,则从陪读生那里补上!而据学生所知,至今尚无一成丁宗室愿意入学国子书院!”

    自然不可能什么话都由说书人说了的,边上还有雇来的帮闲,立时插口道:“我听说汴梁城内的宗室子弟不过百人罢了,而且这些皇家贵胄,那里愿意去当吏员的!想来这吏员的名额,十有落在陪读生那里了!”

    那员外心中盘算一下,感觉大有可为啊!立时喜上眉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