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随身带着玉如意 > 第三百一十六章 闽南也有大象

第三百一十六章 闽南也有大象

,阴暗潮sh,蚊虫飞舞,树枝之间蛛网丝线横空拉扯。

    乐浪都不知道这边有没有路,就只见开着越野防弹车的印度佬开着车在丛林里横冲直撞,毫无顾忌。

    今天是出来看野生象群的,所以乐浪少卿和韩雅静他们都是一身干练的打扮,三郎小屁孩还戴着一顶小牛仔帽,一声的小牛仔装,看起来就像个小西部牛仔。因为是在丛林中,所以车上的男人都带着家伙,那个土著导游都带着猎枪,乐浪身上也有一把猎枪、还带着一把丛林猎刀。让他没想到的是韩雅静竟然也拿着一把猎枪,这让乐浪很好奇,这娘们会开枪吗?

    当他把这个疑问问出来时,被韩雅静狠狠的鄙视了一下,冷冷的回道“当过兵”。让乐浪讨了个没趣,灿灿一笑,也没再问,倒是他旁边的少卿看到他吃瘪,笑了起来,让乐浪狠狠的瞪了一眼。

    越野车在林中飞奔,一会儿就看到眼前的地上布满了大大的大象脚印。看过去,地上新旧象粪重叠,野象脚印密集,深深浅浅,积水成洼,象道(象群行走的通道)四通八达,在密林中延伸,让人毛骨悚然。现在,如果有一群野象要回到它们的领地,路途又刚好被车子挡住,那凭借着熟悉的密林和便道,毫无疑问,他们这辆越野防弹车会被野象群围住踩扁。当然,这只是乐浪的揣测。

    “≈≈”请来的土著导游突然回头对着乐浪他们叽里呱啦的说话,这是印度的土著语言,乐浪可听不懂,好在旁边有一个导游兼翻译,到这时,乐浪不得不佩服韩雅静,竟然会说这种乱七八糟的语言,真是服了她。

    “他问,我们会爬树吗?”韩雅静在旁边解说道。

    “什么意思?”乐浪听了满脸黑,都想问候一下土著家里的亲人,他们是出来玩的,跟会不会爬树有鸟毛关系。

    “这是丛林生存的技巧,有时候车队会受到象群的攻击,甚至会把车子掀翻,到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弃车跑逃,而躲避是最好方法就是爬树,大象那么笨重跳不起来也爬不了树,上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才会这么问。”韩雅静解释的说道。

    “会,我们全家都会爬树,三郎都会爬树去摘桑葚了。”乐浪说道,三郎喜欢吃桑葚,可惜人太小够不着乐浪家高大的桑树,就悄悄的爬上树去摘桑葚,把少卿下了一大跳,一个五岁的小屁孩,要是从树上摔下来,那可怎么得了。

    “嗯,雅静姐姐,三郎摘桑葚可厉害了,三郎还会摘葡萄和野菜,还会挖番薯,会好多好多的事情。”三郎听了乐浪的话,臭屁的对着韩雅静说着,好像怕别人不知道他会什么似的。

    “三郎真棒。”韩雅静跟着乐浪他们几天也把拍三郎马屁的秘诀给学会了。

    “嗯,三郎是最棒的,囡囡和丫丫也这么说。”三郎很是认真的点头说。

    乐浪他们看了都大笑起来。

    一路上几人说说笑笑倒也不寂寞。

    “阿浪叔叔,有老虎,有老虎。”一直好奇的朝着窗外四处打量的三郎看着窗外大叫的叫道。

    乐浪听了往外看去,就看到一只老虎舒服的泡在离防弹车不远的一条水沟中,应该是一只幼虎,这老虎对他们好像没什么感觉,瞄了他们一眼,就继续泡着澡。

    这时,那土著导游又转过头来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乐浪听不懂的话。

    “他说,在这里大象、老虎、黑熊、豹子、犀牛等大型的动物都不能打,这些是被保护的。”

    乐浪听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再说他又不是来打老虎,要打老虎在家里就有了,何必跑到这边来。其实,他还有比打老虎更大的野心,就是如果可以的话偷偷的弄两头大象回去。你想呀,骑在大象头上,晃悠晃悠在树林里走着,多逍遥呀!

    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太疯狂了。

    森林里满满的都是一些杂木乱草,山蛙呱呱叫着,此起彼伏;昆虫怪声怪调,嘀嘀不休;还有林中鸟儿不时的发出叫鸣,凑成一曲丛林之声。

    人有南北中外之分,大象也不例外。大象也分为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在国外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老挝、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共分化为大约4个亚种,我国仅有大陆亚种,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部的勐腊、景洪、江城、西盟、沧源、盈江等地,数量十分稀少,屡遭捕杀,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其中,西双版纳有300多头,象群活动于勐养(野象谷)等保护区内,属国内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国宝大熊猫。在勐腊等保护区的则属国际象,它们有自己的通道(象道),经常出入中国和老挝、缅甸两国之间。

    不过,在我国的历史上亚洲象曾非常繁盛,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大禹用大象耕田的事情,这在诸多典籍上多有记载。历史上也多有将其驯养为家畜,用作骑乘、耕作和战争的记载。

    在3000年前,亚洲象生活的最北端位于河北一带,而河南的简称“豫”字,就象征着一个人手牵亚洲象。

    殷商时期,河南一带的气候比较温暖,适合亚洲象的生存,随着气候转寒亚洲象也逐渐南迁。在唐朝时,它还广泛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直至江苏、浙江等长江流域一带。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亚洲象的分布区就开始缩小,逐渐南移。闽南的亚洲象绝灭于12—13世纪,到了17世纪,在岭南和广西也找不到亚洲象的踪迹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