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北美大唐 > 430 抵沪

430 抵沪

唐人的技术的,唐人才造的出来铁路和列车。而现在这条京沪铁路。以及同样在计划中的京九线陇海线,都是在唐人的控制之中。别看大清铁路局好像还掌握着一些股份,同样有官员在管理。但真正列车的安排,甚至沿线的兵力布置,都是唐人把控的。

    福康安隐约有了一种概念,那就是谁掌握铁路,谁就能掌握大片的地区。这种交通制陆权理论,实际在大唐的军事院校里都有教授,福康安作为一个军事天赋不错的人才,能有这种领悟也是自然。

    此次福康安是带着圣命前来上海的,这里原本是大清的土地。现在属于了唐人,只要是有点国家尊严感的人来这儿都会觉得并不怎么舒服。包括福康安。他记得清楚,当年唐人是怎样将几十万满人弄到海外去。并让大清颜面尽失的。

    可是他也不得不来,现在的嘉庆帝对于抗衡唐人没有信心,也缺乏动力,福康安本人也觉得这样很不智。而嘉庆帝就是要实现自己武功大梦,比肩自己的父皇。如今廓尔喀人不长眼地打进了西藏,嘉庆是铁了心要好好地打这一仗,而且还把重任交给了他最信任的福康安身上。福康安其实认为与廓尔喀人开战没有什么好处,廓尔喀人实际入寇是为了劫掠,而西藏相对独立,当地的土司们和喇嘛们损失了就损失了,噶布伦们交一笔银子,这事儿也就揭过去了。反而如果出兵,朝廷却会支出数百万两至上千万两的银子。这个一对比,就大大地不划算了。

    当然福康安也明白,如果朝廷不采取什么措施,可能使得西藏离心离德,而且丢了体面,廓尔喀可能会之后就把这个当成发财之路,屡屡入侵,到时候更加麻烦。加上现在国库相对充盈,有底气对外用兵。于是福康安也只能支持嘉庆帝的决策。

    此来上海,也是福康安需要跟大唐方面进行沟通,即便他心底有些抵触。唐人已经从方方面面渗透进入了大清朝,不仅在政治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社会形态上也渗透颇深,甚至现在大清想要用兵,甚至都无法单独完成,必须找唐人一起协商了。

    武毅军的调动还只是一方面,武毅军发动进攻的地方可是唐人的地盘,这自然要跟唐人说清楚。而且武毅军的战斗目标虽然是清廷兵部达的,但是实际怎么ca作还是要看武毅军自己的指挥官以及唐人的授意。朝廷对于武毅军现在只有名义上的控制力。

    福康安之后将从上海乘船,溯江而上,前往四川,然后领西南新军一镇的兵马,进入藏边,亲自坐镇前线,指挥清军的作战。不过福康安明白,他这一路对战果的影响不会多大,他赢了也最多就是驱逐了廓尔喀人。而南线武毅军如果取得胜利,那么将会把廓尔喀逼入困境,才是最有价值的胜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