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北美大唐 > 816 百大厂建设

816 百大厂建设

铁集团并不在百大厂建设当中,它属于接收企业。大唐的工程师和派遣工人已经进入了这家企业,并且准备对其进行新的扩张。

    工业部副部长华相伟踌躇满志地说道:“唐钢完成之后,能够为整个华北地区提供大量的钢材,成为华北工业崛起的骨骼。”

    入眼都是一排排新建的厂房,从大唐运来的新的高炉和其他机器正在新厂房内进行装配。唐钢原本有一部分工人,但是显然在扩产之后就不够了。工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招工,只是现在这个阶段工人的知识水平比较低,基本上都需要进行培训。在国家机器的转动下,当地很多农民都心动地前来报名了。不少人都算出账来,当工人的收入是比种地更多的,而且工人在工厂吃饭是不花钱的,等于白赚工钱。不是那么保守和胆小的,都是愿意来试一试。各地的招工情况基本上都是类似的,大唐在这个阶段没有什么设限,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巨大的。有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制度,工人的工作量虽然大,但是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很多没有田地的佃农都转为了工人,一部分就算有田的农民也愿意选择务工。毕竟家里几亩薄田,有些人家女人就能够料理,男人如果能赚更多的钱,显然生活就会有极大的改善。

    借着这个机会,实际上大唐还在促进了一轮各地的城镇化。农民们离开农村来到工厂,而工厂基本是建立在城市周围特别设立的工业区的,这使得城市人口增加。

    白南看着这边热火朝天的景象,也是不由微笑,说道:“这一下总算感受到人力充足的好处了啊,像唐钢这样的企业,一开始招工就有大批人涌入了,哪怕这些人占当地人比例其实很低,但是因为基数大,所以数量还是很多。”

    其实相当多的企业一次性招工发现招的人是超额的,工厂是不会打发掉多出来的工人的,每个企业都会向上级请示继续拨款,有的情况是继续扩厂,有的情况是各厂把多余的工人集合到别的厂子去。

    除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建立,大唐政府还格外注重利用民间资本去发展工商业。民间资本更多选择技术难度低、回报快而且市场巨大的轻工民用品。不少大唐企业家都专门来到华夏投资设厂,同样一波本地商人也抓住机会准备建厂赚钱。他们一般的做法是托人介绍,然后挖来几个懂技术的工程师,然后就把一个厂子给建起来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唐政府还格外注重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冒伪劣的问题。工商业的大发展是国家需求,但绝对不容许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突破底线,生产质量差的坑人产品。大唐在各地都在宣传投诉的渠道,一旦有人发现,必须让这种企业无法立足,涉案人员受到法律的严格惩处。

    总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基本的,有鼓励有管制才是政府的正确处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