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北美大唐 > 921 工业狂潮

921 工业狂潮

垂直发射装置共96单元。这型舰艇将成为未来大唐的舰队中仅次于航空母舰的主力舰,而其年建造数量可以达到18艘。更不要提还有潜航排水量七千多吨的大唐新一代的攻击核潜艇弗吉尼亚级,也会以高达每年20艘的速度建造。

    由此就可以看出,大唐到底这些年间铺下了多么庞大的军工建造的摊子。毫不客气地说,仅仅是二级战时状态的生产能力,大唐已经数倍于另一位面中二战时期的美国了。更不用提,大唐生产的装备基本上都是冷战中后期的技术水平了,可比生产二战技术水平的武器难度大得多。

    仅以能够生产大型导弹驱逐舰的造船厂来说,在华夏有五个造船厂具备这个能力,在北美则有六个船厂,平均每个船厂有超过十个船台可以用来生产大型主战舰艇,所缺乏的可能主要就是人力了。毕竟培训能够生产战舰的技术工人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其他的企业也是类似,都不会在战争初期就达到其满载的生产能力,需要有一个加速期。

    大唐的举国体制之下,这样的大型工厂就像是细胞分裂复制一样,从当初一个然后迅速复制成了一群,他们可能高度相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具备很强的能力,能够满足国家和军队的需求。而这种能力则是欧洲国家绝对不具备的。

    要生产出五百多万人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的现有武器,最多能够装备三百万人左右,而且这些装备里还不都是最先进的。比如大唐空军封存了大量的活塞式战斗机,山寨-11和山寨p-51,加上海军的山寨地狱猫,总数都在万数以上,但是这对于空军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即便这些战机的性能要由于欧洲喷火,但优势相对较小,可能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大唐空军解封的武器都是当初故意生产的余额,装备部队。

    装备这批封存武器的部队,大都是原本就是军人的预备役,他们拿到武器之后能够立即形成战斗力,可以快速地支援到欧洲战场上去。当然也有一部分留下来协助训练新士兵,大唐不打算让菜鸟们愣头愣脑地就上战场送死,所有的新兵基础训练半年完成,后面再有半年的加强训练。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年的从军经验之后,才能够真正上战场打仗。再加上之前招兵和其他工作,可能时间更长一些。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大唐显然不会什么也不做。大唐国防部已经抽调在华夏和北美地区的唐军,前往欧洲作战了。大唐将在第一期计划中,部署60万陆军和陆战队在荷兰和比利时,30万军队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50万军队在乌克兰,20万军队在色雷斯,20万军队在北非。

    这势必会极大抽空其他地区的唐军部队,不过大唐能够相对快速地将上百万的预备役转化成即战力,所以也不会特别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