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清明上河图第44部分阅读

清明上河图第44部分阅读

。到时候攻下城来立下大功。他自然没有什么话好说。身为一军统制肩负重责,这么一点担当没有,如何为将!”

    若是他提起立功的话头,姚端不但不会心动,还会鄙视其人,而这一番话却委实说地他意动,当即站起身来,在原地略转几圈,便断然答道:“就依你,由你我各自桃选二百壮士明夜偷偷攀城,若是不成,再想别的办法。”

    “好!”

    姚端一皱眉,又道:“明日郭总管必要强攻,你不可以因为晚间的事,而白天不肯卖力。”

    张宪慨然道:“这是自然,我只是害怕强攻不成,这才先想好后手。”

    两人说定此事。张宪眉开眼笑,心中一块大石放下,与姚端两人又痛饮一场。半夜时分才告辞出帐,往自己大营驻地而去。

    自离开岳飞所部,以住的老朋友隔着老远,以张宪的性子能忍耐下来,也是因为与姚端投契的原故。

    他酒量极大,不过今晚喝地酒与往日不同,颇有点冲劲,在马上一摇一晃,酒意竟涌上来,渐渐有些头晕眼花。

    待到自己营前不远,看到营内灯火闪烁,张宪不觉回头向着自己亲兵队长笑道:“连营十几里,到处都有人巡夜,还有轻骑哨探城池,偏你这么胆小,还带着几十人跟着我才放心。”

    话音未落,自己跨下的马却突然扬起前蹄!半截身子抬向半空,张宪原本就喝地熏然,此时哪里还能控马,眼看就要摔落在地,前方却有人将手一伸,按在马头上方,将受惊地马儿安抚下来。

    张宪吃这一惊,满腹地酒意化为冷汗,在额头上淋璃而下,看到帮他按服惊马地人卸是一袭黑衣,连脸部也包在布巾之内,当下猛一激灵,大喝道:“是谁?”

    他身后的亲兵们也看出精形不对,急忙抽刀亮剑,急冲上前,将那按马的黑衣人团团围住。

    那人也不慌乱,一只手仍按在马头之上,另一只手取下自己面巾,却是一个相貌英伟,眉目俊朗的青年男子,虽然身边刀剑环伺,他却从容笑道:“末将原河东路副将李显忠,旦过张将军。”

    “啊?是你!”

    张宪先是一惊,既而大喜。跳下马来,先喝退自己亲卫,然后向着李显忠笑道:“昨日听闻张使相提起李将军,还在想如何联络,不想今晚就能见到,如此一来,战事必有转机。”

    李显忠却不似张宪那般欢喜,只用挑剔的眼神扫了张宪一眼,然后沉声道:“末将岂敢当此赞誉?只是张大人见王师攻城不利,一定要末将再想办法出城,商讨办法。”

    说罢,吐出一口闷气,显然是对自己的这个任务,并不乐意。

    却也难怪他如此,半年前他便奉命去见张俊,结果对方一心保存实力,不愿行险,坐视良机丧失,而坐困城中半年,被金兵百般防范,很难有所作为。而今时此日,宋军攻城没有办法,自己却又得缒城而出来寻城外大军主事大将,结果潜行至张宪营外,却又适逢张宪扶醉而归,由着对方的军衔认出对方之后,李显忠更是满心不快。战事不顺,这个大将竟然有心喝酒,显然也不是什么良将,将大事托于此人之手,岂能顺当?

    第四卷 第091章

    张宪何等灵醒的人,一看对方脸色,立刻知道这看起来桀骜不驯的青年人是何想法,当即微微一笑,拍着李显忠肩头道:“我与张使相非同等样人,你可以放心。”

    见对方还有狐疑之色,张宪老大不耐,又道:“不曾听说过我张宪么?”

    他究竟是天下名将,种种事迹早就家喻户晓,此时满带自信说出,却也不得不教李显忠不服。当下只得收赶异样心思,向着张宪打了一躬,道:“末将岂敢,张将军威名名震天下,谁不知晓!”

    “好,此间不是说话的地方,险我来。”

    张宪也不与他多说,自己上马先行,命护卫们将李显忠遮挡在队伍中间,不使旁人看到。

    待回到自己帐内,张宪兀自觉得头晕眼花,连忙令人送上浓茶,吃了一碗之后,又在口中含了一块醒酒石,摇头晃脑一阵,这才觉得好了许多。

    见李显忠昂首侍立,站在帐内一角等候自己,张宪打眼看去,只见对方长身玉立,相貌英俊,适才在外头看不清楚,现下看去,个头比自己还高了半头,青年才俊,再加上一股难言的自信气质,确实是常人难及。

    俗话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李显忠出身绥德军青涧寨,又是世家子弟,论起胡貌气质,自然有常人难及之处。

    他心中好感顿生。便先不说正事,只笑问道:“你出身世家,武艺想必不错,又敢缒城而出,胆色超过常人,城破之后。就在我帐下效力吧。”

    这自然是极大地赏识,张宪毕竟也是海内名将。况且圣眷正隆,李显忠小小副将又是党顷人出身。张宪肯直言相邀,也是难得的面子。

    只是李显忠心中对张宪误会极深,心中恶感一时难去,当下迟疑着答道:“末将隶属张知府管辖,城破之后,自然还是要护卫张知府安全,若是朝廷降罪再有发落,末将也只得听从安排。”

    听他说完,张宪从婢子里冷哼一声。张孝纯投降是不得已,而且早有重归之意。朝廷连折可求都恕了,自然不会追究曾径苦守太原的张孝纯。而李显忠更是党项军将世家,本身又无罪责,朝廷怎会处置。这人如此不识抬举,着实今他恼恕。

    当即斜着眼向李显忠道:“你瞧不起我么?”

    张宪脾气甚是暴烈,一言不合,就如此不客气的问话,很是无礼。

    李显忠也是怒极。只是他教养极好。只挺着身子答道:“末将说了,城破之后再说。”

    “嘿嘿。你道我们攻不下城么?”

    “将军以带甲十万,攻不到万余残兵的无粮小城,自然是攻的下。只是现在攻不得法,只怕要旷日持久才能成功!”

    “你敢乱我军心?讥我无能?”

    两个人都是极高傲地青年将领,一个十来岁年纪就在岳飞帐下效力,冲锋陷阵披坚执锐而至方面大将,一个出身世家,当年降生时难产,还得在其母身侧放置刀剑,方才顺产降生。虽然现下功名不显,也是胸有百万甲兵,武艺精强,并不真正将张宪放在眼中,此时一言不合,竟致针锋相对。

    张宪勃然大怒,差点要要跳起来和李显忠厮打,起身之际,却看到自己甲胄上刻的金星,却是渐渐冷静下来。

    将桌上地残茶拿起,一口饮尽,觉得心中燥热渐去。

    看着冷眼望向自己的李显忠,张宪摇头一笑,只道:“成了,咱们别斗鸡了。你说地没错,咱们之前确实是破城无方,疲师费饷,我心中焦躁,在姚将军那里商议军机,一时忘形又饮了几杯,有失礼处你不要怪。”

    文心手打组jg111手打,仅供试阅,转载请注明,同时请支持正版。

    若是他还强颜直辩,或是拿自己身份来压,李显忠必定不服,而此时直言已方攻城不利,坦然大方,却教李显忠也不由不心折。

    当下换过脸色,向着张宪深深一揖,陪罪道:“末将适才也是无礼,尚乞张将军莫怪。”

    “我到没才这么小气,若是换了张俊张使相,只帕要高叫刀斧刀侍候了。”

    李显忠想起当日见张俊的情形,确实如此,当即也是哈哈大笑。

    两人将过节揭过,看着彼此又顺眼许多,张宪待李显忠笑毕,便将自己与姚端商议好的攻城方略,一一告之。

    李显忠瑞坐张宪对面,虽然一袭黑衣,仍难掩其气度风范,静静等张宪说完,光摇头道:“挖地道不成,那完颜九斤早就有防备,在城内挖了一道深沟,昼夜有听着动静,只等着有人去挖,他好一锅端了。”

    张宪倒抽一口凉气,额头汗起,酒意早就无影无踪,龇牙咧嘴向着李显忠问道:“这完颜九斤是谁,这么通晓守城之法?”

    李显忠苦笑道:“他算得什么,只不过是完颜部落的远宗,原本连万户也没捞上做,只是一个云中守将罢了。还是临危受命,太原危急时那几个万户都溜之大吉,只有他奉命死守,如果是个高官大将,怎么会拿他来填馅儿。”

    他顿了一顿,又道:“至于守城之法,嘿嘿,此人当年跟随完颜银术可围城,死伤惨重才攻的下来,金兵怒极恨极,也深深佩服张孝纯大人,吃一亏长一智,这守城之法,可不就学会了。”

    张宪此时方才明白,此人适才面色怪异,却原来是这个原故。有心想笑,却只觉满嘴苦涩,却是笑不出来。

    良久之后,不禁顿足道:“都说金狗是蛮子,其实征战之法他们学起来并不比汉人慢,一个不出众的将军都能学的这么得心应手。可见夷人虽然率兽食人,却并不是没脑子的蠢物。”

    此语一出,却突然想起来对面的这个小将也是夷,一时不觉有些尴尬。

    李显忠并不在意,在他心底只把自己当成汉人,竟没有察觉,只沉吟着道:“夜袭登城法,不妨一武。将军精选壮士,而张知府早有吩咐,汉军必定会倾力相助,只要趁乱占据城头及城门一处,大军冲入,则一切不雷再提。”

    张宪极是迟疑,只道:“城内汉军不过千人,又被金兵分而制之,控制极严……”

    “不妨事。城内汉军都是百战之余的勇武之士,又是敬着张知府忠义,还才张中孚与张中彦兄弟二人极善带兵,虽然金人极力防范,又怎能真正将咱们困住。只要将军下了决心,末将一会返城后告诸城内诸人,约好时间,到时起事,大事必定可成。”

    “好,诸位将军忠义之心令人敬服,就这么定了。”

    城内汉军及统兵诸将,甚至是当年地太原知府张孝纯,都是苦战待援,后宋军两次援不成,苦守近一年这才不得不降,而投降之后,也极少有人愿意真心为金人效力,而宋兵一致,就有李显忠几次前来,张宪感其诚意,也知道城内汉军精锐可用,当耶应允下来,又与李显忠商议了明日夜袭的细节,看看李显忠回城的时间将至,便派了一小队骑兵将他悄悄送回,到得城下,城头自然有人接应,将那李显忠又接回城内。

    待到第二天天明,张宪与姚端各自行事,两人精心挑选,将几十名有过夜战经验的军官和千名精壮士兵挑选出来,命他们白天不必出战,留在营中好生歇息。将此事安排妥帖后,两人又至郭浩处点卯极到,虽是心怀鬼胎,却都坦然自若。

    郭浩自然不知道他们俩私下定了夜袭一事,昨日战事不利,他却也并不苦恼,以太原这样的情形,断然没有攻不下城的道理。众将齐集之后,命先命姚端下属前军统制高丰先行出战,奉圣军一部紧随其后,为着昨日教训,洞车里并不坐人,而是全部装目土袋,用来填平昨日被烧的不成模样的环城壕沟。

    看到大军不断前行,郭浩想到昨日情形还兀自愤恨,咬着牙道:“昨日用地道火烧之法,今日我以土填沟,却看你如何应对。”

    他信心很足,张俊姚端等人,也是相信今日必定能给对方极大地压力,可能将城池攻破,而张宪经过昨夜与李显忠地对答,心中信心不足,而此时此刻,却也不能自乱军心士气,也只得沉默不语。

    宋军开头极顺,在洞车与鹅车的掩护下,两万余人杀到城下,顺利将壕沟填平,三军将士看地分明,不禁都是大声呐感。

    “擂鼓助战!!,

    郭浩经验十足,知道此时士气上采,便立刻下今擂鼓助战。一声令下后,数百面大鼓一起敲响,隆隆的鼓声中,城下将士也是士气大振,开始将鹅车上的云梯搭靠在太原城墙上,在床弩和弓弩手们的掩护下,大量的刀牌手开始攀附云梯,准备登城而战。

    与此同时,几辆冲车也推到城门附近,几十个宋里推着一辆用整段大树的树干割城的木桩尖头,开姑一下下的横击着城门。

    轰隆隆的撞击声砰然响起,甚至盖过了战场上的鼓声。

    第四卷 第092章 夜袭

    撞击声中,城中的金兵一便抵挡着宋兵的攻击,一边眼睁睁看着那柚木撞击在城门之上,几下之后,包着铁皮的厚重城门已经嘎吱一声,被撞出一道裂纹。

    “呼……”整个城头上的金兵一起发出闷哼,动静竟是不小。

    而城下宋兵看的分明,一起欢呼大叫,其声震天。

    正当此时,城头的金兵将领一声令下,数十桶烧的滚沸的热油倾倒下来,油花四溅,使得城门附近的几百宋兵一起跳将起来,这滚油甚烫,小小一滴就能让人疼痛难忍,而首当其冲的几十横击城门的宋兵被淋头浇下,连惨叫也没发出几声,就已经被烫死烫昏当场。

    滚油之后,又有不少金兵在城墙上竖起木楼,上坠土袋,待宋兵鹅车近了,就将那土袋居高临下,丢掷到鹅车之上,然后用力拉拽,这样一来,鹅丰头重脚轻,虽然云梯上已经开始有人攀爬,却是整体被拉翻,各人只听得吱呀之声不断,已经有不少鹅车被金兵从中间拉开断裂。

    郭浩看的大怒,按住佩剑的右手指节捏的惨白。他的性格谨慎小心,却并不是胆小怯懦,此时眼见敌人守的颇有章法,城下宋军损失惨重,心中又急又怒,恨不得自己亲自上前。

    正当此时,吕用中眼见前方损失越来越大,不禁发急,到得郭浩身前,急道:“大帅:这样攻下去不成啊,没有鹅车纯用云梯,我军折损太大。况且鹅丰打造不易,不能这么着损耗下去了。”

    郭浩心中正自暴怒,听得吕用中心疼鹅车。差点儿要挥拳去打,只是想起对方身份。也只得强自按捺。

    将心头怒气压了一压之后,然后方道:“吕大人不知。气可鼓而不可泄,现下正是焦灼,哪边更能顶地,便是哪边获胜。”

    顿了一顿,又冷着脸道:“鹅丰再不易打造;也不及人命贵重。况且攻克太原要紧,鹅车损毁了再打造便是。”

    “是,是下官见事不明。”

    吕用中脸色微红,退至一边。

    他虽是文臣,其实经历战阵不少。看城头宋兵攻势已经惭渐疲软,城头金兵损失也是极大,不过到底占着地利,且主将统率有方进退有据,战事已经打了近两个时辰,城角下宋兵的尸首越堆越高,血水漫延,虽然身处几里之远的后方。也是看的真切分明。他心里怀疑可能无法破城。却是不敢做声,只得退向一边。不再说话。

    整整一天时间,双方都在拼死做战,到下午时分,宋兵终于开始退去,城头的金兵也抓紧休息,不少金兵倚在城垛上,面色阴沉地看着城下宋兵的尸首,一边看,一边啃食着杯中地干粮。城中粮食紧张,只有亲临前敌的将士才有饭吃,而守将完颜九斤自己家里,也已经几天不曾动过锅灶。奋战一天,城下宋兵以人数优势,连番攻击,而城头金兵却得一直做战,纵是勇武精壮也经受不得,一看宋兵后退,不少人颓然倒地,有些人还有力气吃饭,而多数人连吃东西地力气也不再用,乌黑染血的双手仍然抱着手中的武器,就这么歪倒在地,再也无力站起。而在他们身后不远,渐渐有民壮上来,将损毁的兵器运送下去修补,也开始抬走战死在城头的尸首。至于血迹斑斑,腥臭熏人,却也顾不得请洗了。

    金兵如此,苦战一天的宋兵也极为疲惫。这样的攻城战事,虽然因轮番上阵,各部损失都不很大,检点死伤,大概一两千人,对于近七万人的宋军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只是连番攻城不利,而且攻城器械损失极大,中午时分,曾经用大炮打过一阵城墙,只是敌人已经有了经验,连城垛附近都用土袋堆积,减少炮弹爆炸的损失,而炮弹用光后,用普通的石抉投掷,杀伤更是微不足道。至于鹅车和洞车,也损失了近半,这样地姑果,令得全军上下忧心仲忡,虽然对攻破城池的信心并没才减少半分,在短期内破城的打算,却好像是不大可能了。

    仗打成这样,不但郭浩心情沉重,就是其余诸将,也是面色沉郁。

    暮色之中,一缕缕红云在一轮红日之下,显的分外妖娆,各人目视着太原城十余里的城墙,因为是立身山坡之上,又隔的远,这样看去,竟似居高临下,那矮小单薄的城墙,仿佛一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