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江山国色 > 江山国色第160部分阅读

江山国色第160部分阅读

上一翻,沉入水底。

    这时候赵军战舰上的抛石机,开始逐一对高句丽战船点名,近在迟尺内一颗颗巨石飞过,将高句丽战船砸入了水中。

    水面上激起一滩血雾,浿水瞬间被鲜血染红。

    “杀进去,水面上不能浮着高句丽人一艘船!”

    程名振一声令下后,赵军舰队驶入了港湾中,堵截着漏网之鱼,一艘艘试探要杀出重围的高句丽舰队被打沉在江面上。

    赵军不仅堵截战舰,还进一步扩大战果,抵近岸边后,船头上的抛石,床弩,扫荡着岸边高句丽军的建筑。房屋一座座被抛石轰塌,床弩的箭矢,轻易割取着岸头上试图用弓箭反击赵军的高句丽士卒。

    眼见高句丽军战舰大半被击沉,赵军艨艟战舰开始驶入港内。满载着赵军士卒的艨艟快船,一面清剿着落水的高句丽士卒,一面登陆。不过半个时辰,浿水入海口这名为南浦的港口被攻陷。

    南浦港口上,五六处烽火台上的烽火已是被熄灭,但远处的烽火台上,却依旧是烽烟燃起。

    大股大股的烽烟烧起,指向了平壤城的方向。

    这一刻平壤城上下已是得知了赵军来袭的消息,而现在赵军距离平壤只有五十里。

    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罗援军

    赵字的战旗猎猎而动。

    巨大的赵军旗舰,缓缓驶入港口之中,李重九站在船首,遍目所及都是方才战斗后所留下的残骸,尸体。港口,码头上呈现出一种被风暴肆掠后的景象。

    李重九从旗舰上下船,程名振已在岸边恭候。

    程名振向李重九道:“已是拷问高句丽人俘虏得出的消息,这处乃是浿水河口南浦,附近拥有镇城一座。港口内共拥有高句丽水军三千余人,大小战船百艘,现在三千余人已尽是全军覆灭。战船多被击沉,也有二十余艘被俘。另外港内有还有八千多百姓,各种渔船两百艘,无一艘船只漏网,在码头上的货栈内,发现鲜鱼数百担,皮货,粮秣,陶瓷等物,尚不及清点。”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将鲜鱼赏赐给水军将士们。俘虏一律押到船上,不要在此浪费时间,对了,平壤方向动静如何?”

    程名振道:“高句丽人的烽火台已是传讯了,实在阻止不及。想必现在平壤城上下已是知道我军来袭的消息。”

    李重九点点头道:“这是无法阻止之事,眼下必要速战速决,立即攻陷平壤,否则一旦高句丽反应过来,各地人马率军勤王,我军就失去战机了。”

    “是,陛下。”

    正待说话之间,这时候张玄素快步前来,脸上都是喜色。

    李重九调侃着道:“张爱卿素来处变不惊,有什么喜事,能让你如此高兴啊?”

    张玄素笑道:“陛下确实是大喜事啊,方才新罗使者已传来空山,元晓两位大师的消息,新罗王已派出一万兵马,已是乘船赶到浿水河口,配合陛下对高句丽的战事。”

    李重九,程名振都是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程名振道:“这实在是出乎意料,本以为新罗王不会答允,但没料到竟派了这么多人马。”

    一旁的金春秋,金庾信也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久新罗舰队已是抵达,李重九得见到元晓后得知,原来新罗出兵,是得到了德曼公主的支持,原来谨慎保守的新罗王病重,朝政之事尽数由德曼公主署理。按照元晓的话,这位德曼公主虽是一介女流,但见识却十分过人。

    这一次支持新罗联合赵国一并攻打高句丽,得到了新罗国内上大等毗昙,大等廉长,阏川,前花郎国仙僧人虎林的支持。德曼公主当下授意,让上大等毗昙,大等阏川率军从党项城出击。

    李重九得知情由,不由十分高兴,而金春秋却是露出黯然神色。如果德曼公主对赵国保持一种不合作的态度,那么他在李重九心底的地位就会提高,但是如果德曼公主倾向赵国,那么李重九对于他的需要就可有可无了。

    与新罗援军会合后,李重九对于攻下平壤城的把握,又是更多了几分。当下李重九下令舰队从浿水攻打平壤。

    高句丽的国土,西面是辽水,是高句丽与汉人的分界,北面是契丹靺鞨的蛮荒之地,南面向海都失去发展空间,唯有西往东一路可以拓展,这里虽多山峦阻隔,却有鸭绿江等河流贯通,方便穿行。并且以长白山为主的山脉,因山峦阻隔对于交通虽是不便,但是却是上天赋予高句丽人的屏障,高句丽在此修筑山城,多次阻止了东胡民族以及汉人势力对朝鲜半岛的入侵。

    从中部山脉向东,地势渐渐平缓,今日朝鲜半岛有名的大江多起源于此,如浿水起源于高句丽北部山脉,而清川江(萨水),以及现在新罗所据的汉江都是发源于中部山脉。

    赵军沿着浿水溯流之上,往北五十里就是平壤城,中途有载宁江从西面而来与浿水合流入海。

    浿水平原,也就是后世的大同江平原。这里一直是高句丽的富裕殷实之地。从辽东进入高句丽,犹如入川蜀,同样是经过了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富庶的地方的过程。

    高句丽人沿着河流修建了不少水渠,灌溉引水,沿着河流一路上还见到不少村庄农田,以及谷仓。秋收过后,高句丽人显然囤积了不少粮草,如果现在沿着河岸派出轻骑搜刮,肯定是大有收获。

    赵军,新罗的将领都是蠢蠢欲动,向李重九提议清剿附近村落,但是李重九拒绝了,他告诉众将此来远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壤。

    烽火台的烽烟一路向北,沿着河岸的高句丽百姓们看见庞大如山的赵军舰队进入浿水后都是惊慌不已,随处可以看见人群仓促地向山中逃窜。

    事实上在赵军袭击南浦港不久,平壤王城内的高句丽人也已是从边境的烽火台上,发现了南浦遇袭的消息。平壤城位于浿水北岸,自迁都后高句丽人在此经营多年,早已将此城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安鹤宫内,现在高句丽的国王称为荣留王,是那向杨广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又抵御了杨广百万大军的雄主婴阳王高元的弟弟。婴阳王高元去世后,就由他的弟弟荣留王继承王位。

    荣留王名为高建武,自小勇武过人,当年来护儿攻打平壤与高句丽军决战时,高建武自告奋勇率数百名敢死之士为高句丽军前阵,与隋军名将费青奴,来整都交战过。

    高建武上位五年后,继续执行父辈东面防守,西面进攻的策略。高句丽在东面修筑千里长城抵御日益崛起的赵国,而在西面则是与新罗交战,以争夺当年失去的汉江流域。

    高建武上位后励精图治,西与突厥为盟,东面联合百济,一面牵制赵国,一面对高句丽进攻。数年后高句丽已是从当年隋军征讨后的虚弱状态中恢复过来,国内坐拥雄兵三十万,再现海东大国的强势。

    现在安鹤宫内,高建武听闻南浦港口遇袭的事,不由皱起眉头,看向下首大对卢,也就是高句丽的国宰乙支文德问道:“南浦的烽火台,只燃烧了半个时辰就熄灭了,大对卢你怎么看?是倭盗,百济,新罗还是谁干的?”

    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马

    乙支文德,当年的高句丽第一名将,在萨水边他坚壁清野,又诈降到隋军阵中,观看隋军虚实,对于隋军名将于仲文,不断示弱,甚至还送了一首诗给对方。

    最后乙支文德坚韧和忍耐得到了回报,追击至萨水的隋军又累又饿,乙支文德在此水淹隋军,大破隋军主力。三十万隋军生回辽东着,不过两千七百多人。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的婴阳王,下令将斩下隋军士卒的首级,沿着大路竖立了数座万人京观。这一情景历史上几十年后,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一路仍然可见。

    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乙支文德,却成为了高句丽的民族英雄,还晋为高句丽的大对卢。

    现在的乙支文德已是满头鹤发,他捻须道:“南浦的守军虽不多,但也有三千之数,不论是倭盗,新罗,百济都不可能有此实力断断时间内取胜。”

    高建武神色一凛道:“按照大对卢这么说,那这天下有此实力的也只有赵军了。”

    乙支文德垂下头道:“陛下,赵军半个时辰内攻陷南浦的,说明其蓄谋已久,李重九不是当年的杨广,于仲文,数年前此人攻打盖牟城时,就曾驱百姓攻城,可见此人行事不择手段。这几年本以为有李唐,突厥为我们牵制住李重九,让其不能东顾,哪里想到到了今天,他还是率军打上门来了。”

    “而且此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对着我们要害而来,此事不同寻常。”

    “本王不会大意的,”高建武当下对另外几名大臣道:“立即向五部褥萨,还有靺鞨求援,让他们各率大军至平壤勤王。”

    “是大王。”

    乙支文德道:“平壤城内,也不可松懈,大王你率后宫,文臣,以及家眷退至大城山城,而老臣留守平壤,两边可以相互呼应。万一平壤失守,有大城山城在,也可以支撑到各路勤王大军的抵达。”

    “这,我平壤城城内尚有我桂娄部一万大军,稍一动员还有两万精壮,为何朕要怕他。”高建武微微有点犹豫。

    乙支文德道:“大王,你我都下过将棋,将棋胜负手都在杀王,李重九轻兵而来,是要一击封喉的,直接杀王的,而我们只要保住了王,就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平壤城失了,也不会输了。”

    高建武听了点点头道:“好的,本王听你的,我今晚就带着太后,王后以及五千士兵,退到大城山城,平壤城就交给大对卢你了。”

    乙支文德点点头道:“大王,尽管放心,老夫就可以放开手脚,一会今日中汉人俊杰了。”

    当下高建武下达了动员令。

    高句丽以武立国,自是建立一套从上到下的备战措施。到了后期高句丽试图效仿中原,进行郡县制改革,但是改革的一直不彻底,所以国内是部落联盟五部制与郡县制的城邑制并行的,这样一个制度。

    高句丽百姓分为城民谷民,住在山城内的为城民,住在野外的为谷民。具体上高句丽分五部,每部各领数谷,而每谷领数村;至于城,下属邑,在邑中有仟长,仟长下为佰长。

    大城设褥萨,相当于大隋的州刺史,中城设处闾匹支,相当于大隋的郡守,小城设娄肖,相当于大隋的县令。改革郡县制后,五部褥萨权力虽受到削弱,但仍是不失为一方大城刺史,而高句丽王一贯是出自桂娄部,而桂娄部又与绝奴部世代通婚,保持权位。

    所以高建武第一时间调动的,还是桂娄部本部族兵,这人数有一万之众,都是精良的战士。之后高建武再向周边中城小城调兵,又从谷民城民征调来两万之兵。这些人马都是由各自城主闾匹支,娄肖率领,人数虽众,却很杂,战力堪忧,不过守城尚可。

    而真正五部的褥萨,手中虽各有数万人马,但他们所在的城都距离平壤太远了,就算得到烽火传信,一时半刻也没有办法赶到。例如驻扎在辽东城,守卫千里长城防线的褥萨渊盖苏文,他麾下所率领的是高句丽最精锐的部队,若要赶到平壤最少则要两个月。

    但无论如何高建武的桂娄部,在几度抵御大隋对高句丽,率领高句丽人民不断获得了胜利,在高句丽威望很高。平壤四面城主听闻赵军从浿水溯流而上,要袭击平壤城,于是都是快马加鞭地从四面八方来支援平壤城。

    在李重九抵达平壤城下时,高句丽已是调集了三万人马的大军,并且每过一天还有新的人马加入。

    平壤城,为大同江和普通江两江环绕,普通江经过平壤西门,西门名为普通门。而大同江流经的平壤城东门。

    虽作为高句丽京畿,但平壤城并不大,乙支文德当下令桂娄部本部的五千大军驻扎于城内,其余两万大军分为三部,分别驻扎在平壤城的东,西,南三门之前。

    至于高建武率领五千王族护卫,带着宗室,贵人,以及家眷退到大城山城暂住。

    要知道高句丽之意,就是建筑在山中的城堡,说得就是其族以山立城的故事。故而高句丽尤其注重对山城的建设,这一点体现在高句丽三座京都上。例如当年高句丽未迁都前,立都在卒本京,山下城为下古子城,山上城名为五女山城。

    而平壤京也是如此,平壤城为山下,为水流会同之处,利于交通,管理四方,但到战事一起,京都受到威胁时,王室就退到大城山城。

    这样一都两城的设计,在还在来护儿攻打平壤时,受到了奇效。当年来护儿攻破平壤城时,以为高句丽已破,故而纵兵劫掠,但没想到高句丽人虽是败退,却退到大城山城,待入夜后,又重整旗鼓反攻平壤城,结果来护儿的隋军反遭大败。

    来护儿大败一来是因为其用兵不谨慎,二来也没料到高句丽京都的如此设计。

    就在乙支文德在平壤城城下布好阵时,赵国新罗两家联军也已浩浩荡荡地抵达高句丽城下。

    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债血偿

    浿水涛涛。上午清冷的日光撒在河面上。深秋的太阳,毫无半点温暖。

    晨风拂来,身为平壤最高乙密台上的乙支文德,待看见赵军来犯之势,也是不由侧目。

    漂浮在河水上的赵军庞然大舰,犹如一座座移动城堡,覆满了浿水之上。黑漆漆的船身两旁,满满的都是弩床排杆抛石机,箭镞森然反射着日光。当赵军运兵船停泊在岸边时,顿时犹如巨鲸张口,满船上披覆甲胄的赵军士卒,源源不断地涌下舰来,布满了整个河滩上。

    运兵船来了一艘又一艘,乙支文德看着赵军运兵船在平壤城下吞运士卒。尽管赵军在高句丽人眼皮子底下下船,但因为有赵军巨舰沿江保护,所以乙支文德不敢轻易派手下士卒袭击下岸的赵军。

    不过乙支文德也早有准备,在平壤城周围,浿水,普通江两岸水流湍急,赵军巨舰不好浮江攻城,何况乙支文德还派人往上游筑坝截水,降低下游水位,不要过几天赵军巨舰就会因为水位降低,而搁浅在岸边。

    乙支文德不愧老谋深算,不仅提防了赵军用巨舰攻城,还要将赵军舰队直接在平壤城这留下。

    不过待乙支文德看到赵军舰队中,还有新罗人的战旗时神色有点不淡定了。

    “是,毗昙,阏川这两个混蛋?他们怎么和赵军混在一起了?”乙密台上高句丽众将都是破口大骂。

    “果真是新罗这群卑鄙小人,与赵人勾结在一起了。”

    要知道高句丽人对新罗的仇恨,更胜过对于汉人,两国同在朝鲜半岛上,世代恩怨,七十多年前新罗联合百济,从高句丽人眼皮子底下,夺去了富饶肥沃,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汉江流域。

    两家因为汉江流域的问题,无数次在此兴兵作战。所以高句丽人痛恨新罗人,更胜过汉人。而新罗军领兵的大将也是乙支文德熟悉的老对手,新罗上大等毗昙和大等阏川。

    其中毗昙也就罢了,而阏川是驻守新罗七重城的大将,曾在此以少胜多击败过高句丽军。高句丽大将中有言,有阏川在一日,一日就无法收服汉江。

    乙支文德对众将道:“新罗早与赵国勾搭在一起了,这一次联军侵犯我平壤,实是我们最大的危机,若不是不能守住平壤,我高句丽的宗庙社稷,必然毁于赵人之手。”

    众将听了一并热血上涌道:“大对卢,尽管放心,我等誓死保卫王城,决不让赵军得逞。”

    说话之间,陡然听到城远方的赵军爆发出欢呼之声,高句丽众将都是惊讶奔到城上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见一艘巨舰在浿水岸边靠岸,赵字的大旗猎猎飘扬,左右下船的赵军皆是齐声高呼万岁。

    乙支文德双目一凛道:“汉人的规矩,万岁之声,只有称呼天子,诸位给我记住了,那船上之人就是我高句丽的大敌,赵国的皇帝!”

    众将闻言纷纷按剑,怒目向赵军舰船看去。

    平壤城五里之外,皇帝御旗已是高高竖起,赵军的廷卫军在大帐周围,竖起了拒马枪,撒下铁蒺藜。

    在刚刚铺就的大帐内,一张地图横铺在木桌上,地图上用炭笔草草描成的,上面标注着平壤城附近大小据点。

    上一次来护儿兵败平壤后,吸取教训重新绘制了平壤附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