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江山国色 > 江山国色第176部分阅读

江山国色第176部分阅读

兄。”

    说到这里那人不由垂泪。

    李重九感慨道:“原来如此,那辅公佑也粗心大意,让你们逃了出来?”

    那人低下头道:“差不多,辅公佑杀了西门将军后,假惺惺与我们说,只杀西门将军一人,余者不究。事后却拿了营里几个忠于西门将军校尉尽数关了起来。某见机快,就带着弟兄们逃了,这才留了性命。”

    “那城内其他将军呢?”

    “这某就不太清楚了,听闻小将军阚陵也被拿下了。”

    李重九满意点了点头,当下道:“赏他还有他几个弟兄,一人一碗牛肉!”

    “多谢陛下!”数人当下满是感激涕零,端着碗走出帐外。

    这几人走后,李重九对大帐内众将道:“洛阳传来消息,李唐北路军虽被堵截在黄河北岸,但南路大军却气势汹汹,李孝恭李靖已是分兵,派大将张公瑾攻破了武关,翻越嵩山山脉,与李唐汴州刺史王要汉会师,直接威胁我军虎牢关。”

    这两名大将都不是泛泛之辈,张公瑾不用说了,王要汉乃是瓦岗大将王伯当的亲弟,虽名声不如他的兄长,但也是一名从瓦岗打出来的老将。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将都讶然,作为李唐主力的北路大军受阻不前,反而之前并不被看好的偏师,李唐的南路大军在李孝恭,李靖的率领下打得却是如此出色。

    大家都知道,虎牢关被切断,洛阳就陷入死地了。

    李重九当下正色道:“所以我们不能在徐州再拖下去了,必须速战速决,解决当前之敌后抽师东进,增援洛阳!”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

    听李重九这么说,大将薛万述道:‘陛下,徐州城内粮草已是告急,以眼下而论上策莫过于困杀。强行硬攻恐怕伤亡不小。’

    ‘困杀未必有效,’姬川开口道,‘据我所知徐州城内最少还有数万百姓,若是江淮军真得没有粮草了,很可能会以人为食,如此还可以支持十几日。’

    听姬川这么说,众将脸上都露出凝重的表情。

    大将王马汉道:‘娘的,江淮军会如此残暴,连这等事也能做出吗?’

    ‘这有什么不可能,江淮军本来就是乱军,杜伏威起家的时候,比这更残暴的事,不知作了多少。’虞世南开口道。

    李重九也是心知江淮民风彪悍,最不缺乏的就是野心家,如历史上的沛公刘邦,以及另外一个时空的淮右步衣朱元璋,这两个白手起家而有天下的枭雄,都算是江淮人士。

    说起来眼下的杜伏威,辅公佑二人,只是他们运气差了一些罢了,但论心狠手辣不输给这两人多少,真要逼急了,这事辅公佑真干出来。

    张玄素道:‘陛下要攻破徐州,必要孤立徐州之势,下邳和小沛的人马,并非是江淮军嫡系,倒是可以先破之。’

    李重九笑着道:‘张爱卿从不无的放矢,这么说,必是有了眉目。’

    张玄素道:‘还是陛下了解微臣,好消息应该不用数日就有了,到时候陛下将可又收得两员大将。’

    李重九点点头,对众将道:‘是啊,能不战而下江淮为上之上策,朕一贯与诸位说了,全国为上,破国为下,朕要得是一个完整的江淮,而不是一个打拦了的江淮。’

    说到这里,江淮军降将王雄涎言道:‘陛下,辅公佑强行镇压江淮军上下,又杀了大将西门君仪,眼下江淮军内部必然已是人心惶惶。末将心觉得,眼下江淮军仍在死守,是因为无路可去,若是撤围一面,围三而阙一,给予敌军逃生之希望,江淮军死守之决心必然瓦解,到时候必然可以一战而破之。’

    ‘围三而阙一,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万一辅公佑逃了,流窜至江淮,或者是投靠李唐,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后患无穷啊。’薛万述如此言道。

    王雄涎道:‘薛将军,这么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不冒这个风险啊,若不如此,徐州城将不能快速攻下,拖延日久,那么不仅延误了我军救援洛阳的时间,而且徐州百姓必然遭到江淮军的杀戮,所以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不采用此策。’

    李重九听了对众将道:‘此策确实有些冒险,朕想听一听诸位的意见。’

    虞世南道:‘陛下,微臣以为不可,如杜伏威,辅公佑之辈,就如野草,若不斩草除根,将来随时可以再起,一旦让辅公佑逃回长江,他在江右马上可以再募十万人马卷土重来。’

    李重九听了虞世南的话,点了点头,这就是农民义军的麻烦地方,例子不用多举,近可举刘黑闼,未来可推李自成。

    王雄涎听虞世南这么说,重新坐下,对他的话也表示无从反驳。

    姬川道:‘围三阙一,也不是说,就真的要放江淮军走,我们可以在江淮军走了那一路上,层层设伏,故意诱辅公佑来钻啊。’

    听了姬川这么说,众人都是眼睛一亮,秦琼哇哈哈地大笑道:‘这岂不是十面埋伏吗?’

    听秦琼这么说,众将都是大笑。

    宋金刚笑着道:‘当年垓下之战,韩信布下十面埋伏,灭了楚军,杀了楚霸王,这十面埋伏究竟如何厉害,我们可都没有见识过啊。’

    ‘这有什么难的,十面埋伏不过是传说罢了,而今我们不需十面埋伏,就在城南一面布下三道埋伏,等辅公佑来钻。’姬川信心满满地言道。

    李重九点点头道:‘很好,就依此议,明日大军三面攻城,独留城南一面,放江淮军突围。’

    ‘诺!’众将一并轰然答允。

    当下散帐,李重九与众将走到营门前,突然心生一计道:‘既是十面埋伏,我倒是想起从江都,丹阳押来的江淮军家眷有多少?’

    ‘两三百人吧。’

    李重九道:‘知道了,再在军中寻有江淮口音的士卒,朕今晚有用。’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将多是摸不着其中意思,唯有张玄素数人会意。

    当天夜里,夜风很紧。赵军士卒营内,仍是如从前一般寂静。不过整日在刀尖上打滚的辅公佑却从其中闻到几分不一样的味道。

    没有原因,这纯粹是一种直觉,是生与死在战场历练中而得出的。

    他并不放心,亲自拿了一柄短斧,带着亲信士卒上城墙巡视。辅公佑巡了数处城墙,江淮军士卒的士气有所低迷,但还好情况没有恶化到兵变的地步。

    士气低迷很大原因,是多日缺粮而导致的。辅公佑对这一点并不担心,赵军再围城下去,城内还有这么多百姓呢,这些肉粮足够再支持的。

    至于杜伏威,王世辩,西门君仪等人身死,他也处置得很妥当,虽没有将这几人势力完全清除,但是却是全面镇压了下来。

    辅公佑现在只是担心军心不稳定,丹阳,江都被攻陷的消息,在高层将领间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了,而在军里下层士卒虽然还没有全面扩散,但总是会透出一丝风来。虽然他很努力的封锁消息,并说这是赵军故意散布的假消息,但是士卒们总是将信将疑。

    谁知道这消息一旦真正散布出去,军伍里面作为主力的丹阳兵和江东士卒会怎么想,断然是无心恋战,到时候肯定会酝酿成兵变的。

    现在辅公佑也只能走一日,算一日,他坚信赵军围城不会太久,只要他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期,那么他将取代杜伏威,成为下一个江淮王。

    城墙外侧的火把被风吹得一明一暗的,辅公佑走在城道上,仿佛走在一条光明和黑暗相间的道路上。

    辅公佑知道自己现在身在悬崖,一步不慎就将跌入万丈深渊,但他现在已是没有回头路了,只能一步步走下去。

    待走了一半,但听遥远的地方,悠扬地传来一阵歌声。

    那歌声从模糊而至清晰,惹得辅公佑和一旁城墙上的江淮军士卒不由认真的倾听起来。

    这曲调听得好像有几分熟悉。

    辅公佑陡然脚步一停,这歌声分明是熟悉的家乡歌谣。

    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

    夜色之中的徐州城上,那歌声遥遥袭来。江淮自古以来战乱频生,故而民歌中,有不少伤别离,难长久这样苍凉悲伤得曲子。

    在带着乡音的歌声中娓娓唱来,带着些许悲伤离别之情,对于江淮军士卒来说,仿佛故乡的亲人在耳边泣诉一般。唱着歌的男女都有,似父母,似妻子,似家中的孩儿,在向自己歌来,叙述着离别之情。

    听着这歌声,不少年轻且又未离家甚久的江淮军士卒,当下就忍不住哭出声来。

    就是那些久经沙场老卒,这时也是梗着身子,依在墙边,目眶都是红了。

    辅公佑站在城头,刹那之间也是想起了自己身在丹阳的妻儿,心底涌起无限牵挂来。但这只是片刻,辅公佑待想明白后,却突然大怒喝道:‘好个李重九,竟然用此四面楚歌之策,乱我军心。’

    听辅公佑这么说,麾下亲兵士卒立即到各处墙头,对着那些失声痛哭的人,一顿拳打脚踢。

    ‘不许哭,此乃是赵军乱我军心之策!再哭者一律斩首!’

    将令传达下去,原本在哭泣的士卒,当下只敢偷偷呜哽,而几名意志薄弱,控制不住自己的士卒当场被斩杀。血腥镇压之下,城头上的哭泣声,倒是停止了。

    但是铁血的镇压只能镇得徐州城内,却抑制不住城外歌声得传进江淮军士卒的耳立。渐渐的唱歌的人越来越多,四处城墙边上,江淮军士卒都可以听到这带着乡音的歌声,就算他们不想听也不能。

    此刻不仅是士卒,连辅公佑也是心惊,这么多人在唱,莫非赵军不仅仅攻陷了江都,丹阳,连整个江杨都落入了李重九的手中。

    辅公佑心道,连自己都这么想了,其他的江淮军必然更是人心惶惶。而这一下丹阳失陷的消息肯定是瞒不住了。无论如何,现在江淮军士卒的士气必然是跌到谷底。

    混乱,不安各种情绪蔓延着,城下的歌声时而停止,时而继续,将江淮军士卒的心绪搅得一塌糊涂。

    辅公佑几乎是在提心吊胆中迎来了天明。

    天亮之后,李重九登上东城前的望楼,从五丈高的望楼中,眺望徐州城。城墙上一览无遗,守在城墙边上一夜的江淮士卒,但是缩在墙边一动不动,显然士气低迷至极。

    在他的左右赵军士卒休整了一夜,并在四更前吃过早饭,现在都是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摩拳擦掌的准备迎来马上要进行的攻城之战。

    依照昨日的安排,守卫在南城的赵军士卒尽数撤离,只是留下一片空旷的营帐,以及纵横相错的营壕。

    反而在北,东,南三面,赵军士卒严阵以待,围城二十余日打造的箭楼,撞车,攻城车,抛石机各种各样可以想像出的攻城器械,都是陈列于城下。

    在攻城器械左右,则是望也望不到尽头的赵军士卒,刀枪剑戟倒映着寒光,那严整的军容,令人透不过气来。

    时间一份一秒的过去,这时候差不多快到了江淮军照往常时开始作早饭的时候了。

    李重九自是不会给江淮军士卒这个机会,他缓缓将手一按,这时候上百面的牛皮大鼓,同时擂动。北,东,西三面赵军士卒,开始沙沙地朝城下移动。

    陈阿四所在的行伍,听到鼓声后,其鹰扬郎将,当下举旗,士卒们也是纷涌而动。

    陈阿四这一伙十几人奋力推着一辆箭楼向前。箭楼下六个轮子,土地上滚动着,箭楼之上站立着六名弩手,六名旗手。

    这战场上土地,并没有经过事先平整,故而好几处是坑坑洼洼的,到了这样地方,陈阿四他们几乎就要自己费老大的力,才能推着箭楼通过。

    陈阿四麾下士卒,就开始抱怨道:‘这破东西,简直要了我半条命了,推得我上气不接下气。’

    ‘还不是,早上吃的那点饭早就没了,这样的大战也不给俺们吃饱,上面实在也太抠了吧。’

    ‘蠢物,哪里有吃得十分饱上阵的,我军战前都只吃三分饱,不要问为什么,这是规矩。’

    陈阿四他们埋着头奋力的推着箭楼,对于他们而言,在这场近十万人参与的会战中,他们的任务就是将着箭楼推进离城一百五十步,并守卫着望楼,任务就是这么简单。

    在他们身前,推着云梯的士卒,正冒着城头上射出的箭雨,奋勇地前进。相对于此,陈阿四他们无疑是安全的。

    终于他们将箭楼推到了预定位置,竖起了支木固定后。陈阿四长长送了一口气,下面只希望江淮军不杀出城门就好了。

    这时候望楼上,赵军弩手已是上矢,不断有弩矢射出,直抵徐州城城上,而攻城云梯的勾子,也是刚刚好达上徐州城的墙头。

    血战即将展开,陈阿四的部下们也开始卖力地为袍泽们打气。

    徐州城城头,辅公佑经历着赵军狂风暴雨般猛攻,还不到一个时辰。到了这一刻,他明白为何赵军可以横扫南北,为何当年三十万隋军也攻不下的高句丽会给赵军给灭了。

    从这不到一个时辰的进攻来看,赵军真是不愧为天下强军。无论是攻城时,士卒的对攻城武器操练的熟悉度,行伍行进之间队伍疏密,士卒间彼此的配合,以及将领对军队的掌控,都远远胜过当年的精锐隋军府兵几筹不止,更不用说江淮军。

    ‘难怪李重九有与李渊叫板的实力,若是我辅公佑也有这等人马,早也就横扫天下了。’辅公佑带着几分羡慕又带着几分嫉妒言道。

    ‘辅公,眼下赵军攻势如此之猛,城内将士军心丧失,继续在据守这徐州城,恐怕是不利啊。’

    ‘我看赵军没有包围南城,而是将兵马全部撤走,是怀有善意的。李重九也并不是个非要赶尽杀绝的人,我看他们只是要这徐州城,而不是要灭我江淮军啊。’

    ‘是阿,不如我们从南城突围,将徐州城让给李重九好了。’

    听部下这么说,辅公佑冷笑一声道:‘你以为李重九真那么好心,我告诉你们南城才是最危险之处,若我所料不错,赵军必然在南城上,布下层层埋伏,就等我们突围以后去钻!’

    第七百三十章 突围之战

    辅公佑一语之下,江淮军众将都是低下头,他们不是不知道有这个可能,但是他们都下意识的忽略了。得知丹阳失陷的消息,他们谁都想返回老家,看看情况如何了。所以他们这才一并向辅公佑建议,让他下令突围。

    辅公佑目光扫过,将众将的神情一一看在眼底。他走上前去拍了拍几名亲信将领的肩膀,又楼住一名大将的胳膊斩钉截铁地道:“赵军在南面设下重围,最少有七八成的可能,但是城内士卒军心已是涣散,若是再任赵军这么攻下去,徐州城不过日就要破城。所以与其困守此地,我想不如杀出重围,杀回江东去!”

    辅公佑说到这里,面露坚毅之色。

    众将看见辅公佑决定突围,都是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

    辅公佑将拳头一举道:“杀回江东!”

    众将感于他杀回江东去的口号,当下都是轰然道:“杀回江东!”

    当下议定之后,辅公佑与众将士议定,今夜三更突围。

    城外的战事依旧在继续,徐州城白日经过整日一日的激战,到了傍晚时,赵军这才收兵。

    这一日激战中,赵军数度突上了城头,北城城墙一度失守,下午时江淮军西城守城士卒,是原先王雄诞的部下,当场在城墙上哗变,两百余人倒戈。导致赵军差一点拿下西城结束了战斗。

    到最后江淮军勉强守住了徐州城,但是无论是众将和士卒都认为,在赵军这样猛烈的强攻下,对继续坚守徐州城下去,没有把握。

    夜幕终于降临,辅公佑当下将要突围的江淮军尽数集结到城南,而在城墙上虚设火把,草人迷惑赵军士卒。

    到了三更时,徐州城南门悄悄地打开,瓮城内的江淮军士卒立即杀出,随后近三万江淮军士卒,从南城城门之中蜂拥而去。

    先是三千江淮军轻骑在前探路,江淮军出城的阵仗,立即惊动了赵军。没过多久从东面西面两侧城门处,数千赵军骑兵举着火把赶到。马蹄声震耳欲聋,火光下秦字大旗赫然醒目,江淮军上下皆知来阻击的是赵军名将秦琼。

    江淮军轻骑没有犹豫,立即上前阻截赵军骑兵的马蚤扰,掩护从南城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