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江山国色 > 江山国色第200部分阅读

江山国色第200部分阅读

    对于赵国而言,黎阳城是一个福地,夺取黎阳仓后,李重九获得了支持对中原战事的足够军粮,从而横扫河南。而现在李重九将这一次伐唐的大本营,从幽京秘密迁至了黎阳城。

    二月李重九秘密立储之后,就坐船轻装简从地抵达黎阳城。在这里李重九与众幕僚们一并运筹帷幄,谋划对李唐的最后决战。

    大本营内,现在赵军众将是吵作一团,这已不是第一争吵。在场的河南,河东,河西几员重将,都是名动天下的人物,但是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时,却是毫无风度可言。他们争论的是决战之时,进攻关中,到底是以河东,河西,还是河南,哪一路为主?

    下面的各方面行军道都督尉迟恭,徐世绩,薛万彻,王马汉,王君廓,英贺弗,都是要将主攻的任务,揽到自己身上。

    王君廓,英贺弗主张从河西进攻的声音最大,因为这里方便草原骑兵军团的进攻,河套丢失后,对于河西李唐也没有什么地利可以扼守。何况段德操已是自立,赵军从这里进攻,可以先迫降段德操后,再顺势进攻攻打关中。

    至于河东,则是尉迟恭,薛万均主张的,从河东进攻关中,庐江王李瑗投降后,尉迟恭又攻下李唐河东三郡,令李唐河东防线几乎瓦解。有了河东三郡赵军对长安的攻击距离大大缩短。从河东出兵是三路之中进军路线最短的,补给线也是最短,若是一路顺利,赵军五日之内就可以打到长安城下。这也是李渊当初晋阳起兵的路线。若是攻破了蒲津关,那么一河之隔就是长安。

    最后则是洛阳,是由河南道行台,薛万均,王马汉,徐世绩等人一并建议的。河南道行台的理由很充分,赵军府军兵团几乎云集于此,这里是赵军军力最强大的地方。从河南进攻洛阳,虽正面面临潼关天险,但是河南赵军大可以不直接攻打潼关,而是绕过这里,攻打武关入关中。从武关入关中,也是走刘邦当年灭秦的线路。

    唯一没有吭声的,就是宋金刚,萧铣两位江南道行台的重将,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如何,主攻的方向是关中,不会轮到荆襄,巴蜀,到时候决战他们最多是牵制李靖的人马,让他们不能回援关中。所以他们也就无事一身轻,就坐在一旁,无比羡慕地看着几位大将争抢主攻。

    他们也都知道,为何几员大将争执了这么激烈,因为平唐一战乃是赵国规模最大的战役,灭唐之后,很可能以后赵国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就算有大规模战事,也无法及得上这一战了。

    所以伐唐之战对于诸将而言都是志在必得,谁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将来不仅载入史册,而且自己封官加爵位,子孙后代繁华不尽。眼见机会就在当前,所以力争在陛下面前,夺取主攻,就成了诸大将无比急迫的事情。

    众大将陈词完毕,一并看向李重九,等待着他的决断。

    李重九目光扫过众将,看向一旁一直不说话的张玄素问道:“张爱卿,你有什么见解?”

    作为李重九首席谋士张玄素起身道:“此次攻打唐,无论哪一路为主力,最重要是李世民在长安人马的动向。我军分进合击速度够快,让其错过出击之势,如此三路大军合围于长安城下,那么李世民就算有排山倒海之能,也是无法扭转战局。”

    “但三路人马,有快有慢,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要将李世民聚集在关中的主力人马,调动出来,最好能让他悬于长安之外,与我们决战。我们集中两路以上的兵力,对李世民发动进攻!这样的决战,我们胜算才大。”

    “若是配合不当,行军延误,就容易被李世民各个击破,所以分进合击之策,需要谨慎,无论哪一路主攻,都不能轻兵冒进,更不能让李世民判断出我军主攻方向。”

    一旁虞世南道:“张侍郎说得有道理,这一次伐唐,一战定鼎天下,所以我们以直接攻入关中,夺取长安为战略目标。同时也要防止李世民从关中退入巴蜀,据险而守,那么又要迟至两到三年,才能平定天下。”

    李重九道:“虞爱卿的担忧有道理,朕不可以让李世民有从长安退入关中的机会。”

    李重九走到地图前,用竹杖指向地图道:“朕决定调动兵力聚集在荆襄一带兵力,江南道大行台有水师两万,步卒三万,骑兵五千,朕决定用他们从上庸攻入汉中,攻打李唐的巴东郡,切断李世民从关中向巴蜀的退路,你们看如何?”

    下首宋金刚,萧铣二人对视一眼,都是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本以为没机会凑热闹,没有想到李重九竟将这重要任务交给他们。

    宋金刚道:“陛下,这是妙策啊,襄阳的唐军是一个硬啃的骨头,就算我们攻下襄阳,对于我军主力攻打关中,也不能有太多帮助,反而不如攻入汉中,对于长安的威胁更大。”

    萧铣道:“我赞成宋将军的意见,虽然我们为了攻打襄阳,在长江下游练的一年的水师,这一战派不上用场了。但是若是能绕过襄阳,夺取汉中,对于我军的关中之战帮助无疑更大。”

    这时候薛万彻听宋金刚,萧铣揽了这么重要的任务,不由动了插一脚的心思。薛万彻开口道:“江南兵擅长水战,但是上庸,汉中都是山地,恐怕作战不利,我武卫军可以支援五千人马,随你们入汉中。”

    萧铣还未说话,宋金刚在一旁一口回绝道:“不劳薛将军担忧,无论水战,步战,我宋某人都样样精通,何况唐军在汉中也没有大将守备,你还是留着兵力,看看是否能攻下潼关吧!”

    薛万彻道:“无论,潼关,武关都不在话下,你们说潼关险要,但是项羽曾入之,曹操曾入之,刘裕曾入之。事在人为罢了!本将反而更担心汉中。”

    眼见两员大将剑拔弩张,众人也是一起劝开。赵军这几年横扫天下,自将领而下到士卒,皆是傲气,说是骄兵悍将也不为过。几位大将谁也是不服谁,李重九也有意培养将领间这样的竞争机制。为将者没有傲气,怎么可以。

    李重九目光扫过众将,道:“好了,诸位,攻唐之事,朕心中已有全盘计划,尔等听令行事即可!”

    听李重九这么说,众将一并称是。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

    革新六年,四月。

    这早已是入了春,但地里已是连续多少天都没有下雨了。老农都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关中地上硬是没有落几滴雨,田地里的土,都龟裂的,到处一块一块的。

    关中的百姓,看着土地是欲哭无泪。

    天久不下雨,蒲津关这里天热得就和蒸笼一般。

    唐军的士卒和更夫无精打采地坐在地上,左右是新修葺起来的坞堡,土黄铯的城垣绕着几座坞堡又是围了一圈。工事是修得固若金汤,但守军们却又是另一个心思。

    唐军大将程知节望着黄河上游往下游浮下木屑,不由心事重重。

    副将高甑生走到程知节,看着河上的木屑道:“这都是赵军在黄河上游筑船漂下来的,我看他们已是差不多。赵军要是把船筑好,下面一步就是要打了,对吗?”

    “老高,你觉得打得过吗?”

    高甑生沉默了一阵道:“尽人事听天命吧,若是庐江王李瑗没有降,我们还有几分在河东与赵军一战的底气,但是现在?你看这军心,看这士气。”

    程知节道:“不是,不是还有那个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吗?”

    高甑生摇摇头道:“你是不知道,自河东战事失利以来,陛下早就调段志玄的人马入关了,原来他手下怎么说也有三万人马,都是河东军精锐,但是现在恐怕连两万都不到,打起战,尉迟恭从太原大军一压,我看他是自身难保。”

    程知节道:“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陛下待我们恩重如山,我老程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若是大唐到了撑不住的时候,还要指望我们来扶一把呢。”

    高甑生听了哈哈大笑道:“扶一把,也要扶得动才行,咬金啊,我看我们兄弟俩这一身是要交代在这里。”

    “你要交代,你去交代,我可不陪你,还有记得叫我知节,别叫咬金,俺老早不叫这个了。”

    江水涛涛,激烈拍击船身,剧烈的摇晃。

    睡梦中的李靖突然被惊醒,从塌上跳下。李靖立即起身,按剑走到船舱外看到己方战舰正浮江而下,一切顺利,这才放下心来。

    另一大将张镇周见了李靖道:“总管,这船才到巫峡,为何不多睡一会?”

    李靖摆了摆手道:“我作了一个噩梦,这梦很不好,将我惊醒了。”

    张镇周闻言笑着道:“什么噩梦能将我们总管惊醒,这我倒是要听听。”

    李靖手指着江面道:“你知道吗?我梦见赵军的江淮兵马,并没有从水陆来攻襄阳,而是从上庸攻入汉中,断绝了陛下的入蜀之道。”

    “不可能吧!”张镇周怀疑道,“赵军在长江下游操练水军两年,战舰打造无数,若是他们不西进荆襄,这些战舰不久白造了吗?”

    李靖摇了摇头,看着江面道:“你记得吗?当年钟会在下游大举造船装作伐吴之势,令吴国不敢援蜀自保,而钟会却从旱路伐蜀,此乃是古人故智,李重九熟读兵书,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张镇周听李靖这么说,顿时满头是汗道:“听总管这么说,确有几分可能。若是如此长安危矣。”

    李靖正色道:“没错,如果此事发生,后果不堪设想,我要立即上书一封给陛下,禀告此事,让他早作防备。”

    长安城内。

    行人行色匆匆,百姓日即闭户,那些商市大多闭门歇业,几处开着也是毫无人气。但同在一条街上,米店,典当铺却是异常繁华,门口人头攒动,透着几分乱世的景象。

    在长安府门前,数百名百姓聚集着,县令刚刚贴出告示,说今年民债延期三个月了。

    听到消息,百姓们都是拿起石头一并朝告示牌砸去。砸完了告示牌,百姓们开始对县衙门前的石狮子投掷石头,原来那些在城内耀武扬威的衙役出门来喝止,但是却被百姓们一阵乱石给打了回去。

    直到官兵来,抓拿了几十个百姓,这县衙门前才安静下来。长安表面平静,但是内里却是暗流涌动,若非街面上的兵卒维持着秩序,长安城早就是乱了。

    在城北的无极宫内,气氛凝重。自从登基以来,李世民竟是第一次宣布暂缓早朝,让诸位大臣稍带。上朝的众臣们从朝堂上退到廊下,都是议论纷纷。

    “陛下,这一次停朝,看来是因为赵军大举调动之事啊!”

    “你也听说了。”

    “赵军真的打了吗?”

    “我看八九不离十,李重九当年灭突厥后,本可以一鼓作气乘势攻唐,但是他却足足忍耐了一年,厉兵秣马之后,这一次恐怕是雷霆一击啊!”

    “十年教养,十年生聚,三千越甲可吞吴。李重九等待这一日恐怕是很久了,其用兵谋定而后动,恐怕这一次我们不容易抵挡啊。”

    这时候大殿突然打开,但见一名大臣昂然而出,众人看出正是皇帝的亲信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走到众大臣面前道:“诸位臣工,诸位臣工,在这里我要向诸位通告一个好消息,就在昨夜,我陛下与吐蕃国的使节达成了协议。吐蕃国已是与我大唐结成同盟,若是赵国敢率军入侵河西,那么吐蕃国将以大唐盟友的身份,出兵河西,与我们一并迎战赵国。”

    听到这里消息,廊下的众臣们静默了一会,这时候房玄龄站起身来,激动地道:“陛下英明!陛下万岁!”

    跟着房玄龄,在场属于秦王党的大臣们也是一并振臂欢呼。

    长孙无忌得意地道:“我大唐乃是正统所在,赵国番邦之国,也敢妄想窃取神器,简直是做梦!诸位切莫被赵人的声势吓倒,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在我们一边。”

    庆州府。

    府门大门陡然被一人冲开,一人大着嗓门喊道:“都督,都督,大事不好拉!”

    此人跪在滴水檐下,而堂内一名穿着大唐武将服色的男子,正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养神,此人正是李唐庆州都督,隐太子李建成的亲信段德操。

    段德操缓缓地睁开眼睛,语带疲惫地道:“眼下有什么事会好的,一切都慢慢说吧。我个子高,天塌下我先顶着!”

    “是,是,”这人听了段德操宽慰,吸了口气慢慢地道,“赵军给我们下最后通牒了,他要我们立即归降,否则大军一到,庆州城片瓦不留。”

    段德操道:“他们的口气没有转圜余地?”

    “是的,是梁师都亲自和我说,这狗贼眼下投了赵国以后,翅膀就硬了。以往梁师算什么东西,我都不屑于瞧他,但是横山那边,可是赵国大军云集啊,我去了一趟,看了他们的军容,这人马简直多得数不过来。我看赵国这一次真的是要动真格了。都督,反正太子也不在了,李世民那混蛋不是人,我们何不降了赵军,一并杀入长安,再杀了李世民,替太子报仇!”

    段德操听了站起身来,他摇了摇头说话虽慢,但是却是坚定地道:“不,我不是庐江王李瑗,我虽是不效忠于那狗贼李世民,但是我段德操是大唐的臣子,是当年太子殿下一手将我提拔上来的,否则我段德操今日还是一个马夫罢了。”

    “所以我既不降李世民,也不降赵,我是大唐的臣子,是大唐的庆州都督,我要为太子守住这庆州城。”

    “都督,你这是何必啊,这是螳臂挡车啊,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不做啊!”

    段德操苦笑一声道:“这世上乱臣贼子够多了,就让我来作一个忠义之士,你就这样回答梁师都,这个狗贼投降了突厥人,还不配来拿我段德操的人头。”

    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为上

    革新六年,六月。

    横山以北,一路浩荡的大军,正在横穿大漠。

    临近大漠的本西羌族,看着兵马行进时踏起的黄沙都是万分惊恐。对于本西羌族而言,整个部族也不过两万户人,而今他们只是在吐谷浑部,吐蕃部之间求存,向两部臣属,向他们每年进贡牛羊,以换得部族的生存权。

    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部族,面对这一路看不见尽头的大军,自是没有半分抵抗的意思。

    本西羌人早就派人使者伏于道上,献上自己族中最美丽的女子,最纯净的水,以及部族半数牛羊,以迎候这一路大军人马的抵达。不过这一路大军抵挡后,对于本西羌人的进贡却没有丝毫理会,反而还送了本西羌人一百两金。

    本西羌人知道了,他们根本瞧不上本族那点供奉。

    翻越大漠后,大军横山下扎营。

    作为北路军大将王君廓,现在可谓重兵在握。

    梁师都,张长逊,苑君璋等赵军大将作为先锋已抵达,还有党项羌,稽胡两部的人马,加上自己从漠北带来的十万室得奚部主力骑兵,突利,执失思力的三万突厥铁骑,还有契苾何力,阿史那杜尔的漠北突厥,铁勒诸部的人马。

    仅仅是赵国北路大军的兵力就接近二十万之众,几乎相当于李唐整个国家兵力总和。这也就是房玄龄向李世民所言之中,最害怕的一点,这就是国力的碾压。千乘之国在万乘之国面前,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

    “本西羌和白兰羌的族长都在外面,他们向我们告知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就是李唐与吐蕃联盟了。吐蕃国主朗日松赞雄才伟略,国内胜兵五万之众,现在派大将陈兵于河源(注一)一带。”

    “另外段德操也拒绝了投降。另外柴绍,杨师道,杨恭仁也率唐军沿着河西布阵,严阵以待。”

    王君廓听了摸着下颚的胡须道:“本以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河西,但看来还是要折腾一番,也难怪陛下让本都护提前率军来此,既然这样也好。西突厥还有吐谷浑,高昌,他们的国主可汗都在哪里?”

    梁师都道:“吐谷浑部可汗伏允已是到了!高昌国国主麴文泰也在侯在帐外!突厥统叶护可汗还没有到。”

    “那好,本西羌和白兰羌的族长就不要见了,迟到的也不等了,先让在帐外候着的进来!”王君廓言道。

    不久吐谷浑部可汗伏允,高昌国国主麴文泰都是抵达。伏允姓慕容,吐谷浑部世代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