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小小衙内 > 小小衙内第13部分阅读

小小衙内第13部分阅读

    过分着眼于乡土之情,政策执行难免有与中yng不合拍之处……这就是所谓的本土派吧……”

    “那又怎样?省委决议不是承认那是错批了嘛。”

    “你还没听明白我的意思……”金春明乐呵呵地说:“你啊,没有完全读懂中央的意思啊。”

    怎么会这样?柳非一时傻了眼,不知道怎么把话给接下去。

    金春明在旁阐述道:“提高农民劳动积极性,中央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目前看来仅仅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是写进了n+hui公报里的,不可能到此为止,接下来肯定还有一连串的组合拳出击……

    据可靠消息,今年全年的货币净投放将超20亿,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干什么?那就要买东西喽,所以,工业,尤其是轻工业,肯定也要趁势而起,以便于回笼货币……这些前后的因果都是相互相连的……”

    柳非的背后瞬间冒出一层冷汗,惊疑不定看着金春明。而金春明则毫无疑问地点头说:“我是赞同老费头这番分析的,甚至,我们省委书记处里的七个书记,除了我之外,另外五个他都壹壹私下里沟通过了的。”

    “也就是说……”

    “不用说,你只要心里明白就好。”

    柳非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金春明笑吟吟说:“当然,老费头也不是光道歉而没有实际的,他说,你们的那个县委书记,必要地话,可以平调到其他县、或者行署直属单位,你也可以做一把手的嘛……说老实话,他的这个提议,你明春大哥是没办法拒绝的哟,我这个身子骨,还有年纪,在这个位子上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了,在退下去之前还能够推你一把,我也是很乐意地……”

    “明春大哥,你知道我不是只想着个人前程……再说,老薛也不是不能共事……”柳非又是感动又是无奈,说他不心动是假的,可要真的把薛国祥调走,他来坐一把手这个位子,又似乎显得自己的格调低下了。

    “嗯,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这一点我也和老费头说得清清楚楚……不过,你们沈南县的那个县委书记好像是党政一把抓的吧?”

    “是这样的。”柳非老老实实回答。

    金春明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柳非又陪着金春明坐了一会儿,直到金春明的显露出倦色了,这才提出告别。

    吉普车行驶在回沈南县城的时候,四周已经完全陷入了黑暗之中。一路上,柳非一直在沉思着,他在想,是什么原因,使得完全占了上风的费志仁,又是亲身前往金春明那儿致歉,不但道了陈芝麻烂谷子的经年积歉,甚至还许以一县之舵手之位,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以阴谋论为主导行事,那么,对方应该在形势明朗之后再对他柳非施以重手,相信,这辈子,柳非都休想翻身了。

    车走了一路,等到了县委大院的宿舍区,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传来,柳非才惊醒过来,下车的时候,他总算找到了一个似乎说得过去的理由:以费志仁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导,有感于不和谐年代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现在,他们正是在和时间赛跑,力争使我们的这个国家真正富强起来,所以,他们才会放下多年的恩恩怨怨,甚至愿意在局部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只希望能消除派别、主义之争,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全社会上下一心,一起来建设我们这个国家。

    这个结论让柳非很不舒服,难道说,我柳非是那种只着眼于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利益,就不是干事情的人?

    第061章 不速客来访

    更新时间:2012-09-12

    这样的想法一直压迫在柳非心头,以至于第二天一大早的时候,柳非推掉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带着种种疑问,坐车驶往立荣公社。

    到了公社里,柳非单独召见了公社书记施泉海,当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之后,柳非很严肃地问:“泉海,你说句老实话,合力三队搞定量包干这件事情,你事先到底知不知情?”

    施泉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心理素质够坚强,一个劲地猛抽烟,就是不说一句话。

    柳非喟然长叹,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走,你陪我下去看看。”

    柳非换了一辆自行车,带上秘书和施泉海,三人三辆车,绕过了合力生产大队的大队部,直接前往三队的田头。

    时值晚稻播种季节,田间一片忙碌,社员们对于在这个时节出现在田埂的干部模样的人,早已经免疫了,倒是徐根民作为队长,不敢怠慢来视察的领导,赶紧从赤着脚从水田里跑上来,擦干了手一个劲和柳非握手。

    柳非的态度甚是平和,微笑着问:“怎么样,社员们的干劲还足吧?”

    徐根民一脸的尴尬,只能用标准答案回答。

    少顷,罗海刚也来和柳非会面,少不得又是一阵寒暄,完毕之后,柳非问:“那个……文章的署名作者,叫丁三坡是吧?”得到肯定回答后,手一挥,道:“走,去他们家看看。”

    丁三坡这几天已经完全闲了下来,今天正觉得没事干,想着是不是去河边钓鱼,而这个时候,家里恰好就来了客人。

    昨天的会上,丁三坡坐在台下,对于柳非也算是认识了,连忙上前双手握手,热情而不失礼节,说道:“哎呀,欢迎柳主任来视察。”

    “不是视察,只是来和你这位大秀才聊聊。怎么样,最近忙吧?”

    “最近倒是不怎么忙了。”丁三坡又相继和施泉海和罗海刚以及柳非的秘书握手,然后张罗着烧水。

    这时候,丁大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说道:“县长伯伯,上个月我爸爸才忙呢。”

    柳非瞧着丁大力挺机灵,不由得有了好感,他可不知道,让他觉得遭到羞辱的省委书记处书记来信,就来自于这个小家伙之手,一方面是双方距离隔得太远,另一方面,谁会去注意一个孩子。

    柳非笑着说:“小朋友,伯伯可不是县长……”

    丁大力作势一缩脖子,又道:“我爸爸户口已经不在这儿了,所以他现在不用干活……不过,上个月他就很忙,不但是爸爸,还有外公、舅舅、姨妈、姑妈、姑父,他们都到我们家来帮忙干农活……我还给他们做饭做菜呢……”

    柳非听着有趣,不禁笑得爽朗,笑毕,忽然问:“小朋友,你是说,你们家的亲戚都到你们家帮忙干农活?”

    “嗯!”丁大力用力点点头。

    柳非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好一会儿之后才转过身子,对着丁三坡问道:“丁三坡同志,你们家小朋友的意思是说,亲戚们都在干完自己生产队的农活之后,再过来你们家,帮助你们生产?”

    “是啊,我那几个大舅子小舅子,还有老岳父,他们都是天昌公社的……最后可不都被我爱人拉壮丁了嘛。”

    柳非受到了深深地震动,每年的三抢农忙,县里、公社,无不想着法子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此,下派工作队、加工分、许以增加口粮,各种各样的方法、措施不可谓不得力,而效果呢?当然不会没效果,但是,与合力三队的增产成绩相比起来,却远远落下了一大截。

    柳非觉得他应该和丁三坡深入地谈一谈,或许这个年轻人在调查与行文期间,发现了一些县领导忽视了的问题也说不定。于是,他开口邀请道:“丁三坡同志,方不方便陪我这把老骨头走一走?”

    “柳主任客气了,我是受宠若惊啊。”丁三坡也不是当初那个没见过世面的丁三坡了,落落大方欣然接受了邀请。

    柳非与丁三坡出了门,走一走之后,却又一直走了下去。从背影看,二人谈得相当投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柳非显然问得多,说得少,倒是丁三坡很放得开,一路指指点点,尽看见他收放自如了。

    丁大力含笑看着他们二人的身影愈行愈远,偶一回头,居然发现罗海刚也是一脸含笑看着远去的二人。

    有基情?啊呸!

    这位可不是善茬啊,怎么会是这种表情呢?总之情况不是很妙啊……

    丁大力不动声色邀请其他三人继续在屋里闲聊,烧开的水又分别泡了三大碗茶水。这三位可不是普通人,一个是县委二把手的秘书,一个是公社书记,还有一个暂时只是农业办公室副主任,这种档次的茶水,搁十年、二十年以后,估计早已捏着鼻子一脸不习惯了。当然,现在这样的苗头还未出现,加了漂白粉的井水有股子独特的气味,他们也没有什么做作的,大口喝着水,就像一般农村人的那个样子。

    丁大力开始旁敲侧击了,昨天罗海刚单人独来,总让丁大力感觉到有一丝危机的气息。

    丁大力的年龄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坐在一起闲聊,小孩子是最容易受忽视的其中一个。丁大力乐得如此,总是在三人聊到冷场的时候,偶尔一句,然后,话题又重新开始。

    一般而言,关系不是特别亲近之人,尤其是官场人物,话题更容易在有关家庭方面展开。丁大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断挑动话题的展开与深入。

    慢慢的,各人的家庭轮廓已经在丁大力的脑海中有了初步的雏形,丁大力再接再厉,力争在细节方面完善。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疑点开始集中在罗海刚的女儿身上。

    长得漂亮、高考落榜、待业在家、准备复读……这踏马给老子介绍后妈的吧……

    丁大力大怒,所幸心智不是真的只有这点年纪,不动声色继续虚与委蛇。

    柳非与丁三坡回来的时候,丁大力已经把饭菜做好了,就连在田里干活的刘美丽也已经回来了,由此可见他们二人所谓的走一走,究竟走了有多长时间。

    饭是白米饭,农村人,中饭是最重要的,只有吃饱了才能干活,相对的菜式倒是不那么讲究。不过,再不怎么讲究的菜式,在丁大力的妙手之下,却也让几位干部点头称好。

    刘美丽比较拘束,大口大口吃完饭就走了,倒是柳非很健谈,好像在田间的时候和丁三坡没有说够似的,吃完饭,话题就忽然转到了丁三坡个人身上。

    柳非问:“三坡同志,毕业之后的去向有没有特别的想法啊?”

    “这个……”丁三坡一时愕然,现在他才准备进临海大学深造,毕业之后,那就是三年以后,还早了一点吧。

    “说实话,我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丁三坡如是说道。

    柳非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然后很是感慨地说道:“三坡同志啊,有些情况你可能还不了解……”稍事斟酌一番,柳非继续说:“建国以来,我们沈南县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可是,由于长期、一贯以来,大学毕业生完全由国家统一分配,所以,历年来,我们沈南县籍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回原籍的非常之少,甚至于,历年以来的本科生,一个都没有分配回沈南县,我们沈南县的干部,目前为止,最高学历仅仅只是大专。”

    第062章 意外地邀请

    更新时间:2012-09-13

    这话说者感慨,听者却都不以为然,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当然应该由国家统一分配,这是其一;其二,从大学生本人来说,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当然就不愿意再回农村,哪怕是分配回县城,那也还是农村;还有其三,难道说大专生就不是大学生了么?

    当然,这些话只是在几个人的心底里随便想想而已,不会有人故意要和柳非过不去、也没有人敢。然而,柳非真正的意思却不在这里,而是在丁三坡身上。

    柳非提出要去徐根民家看看,让秘书和罗海刚以及施泉海先走一步,人都走了以后,柳非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坡,你有没有想过毕业以后回沈南县工作?先别急着回答,听我说完……我们沈南县的干部班子,说句不客气的话,包括我在内,是属于比较老化的,今天和你谈了这么久,我深感到你有思路、有想法,将来的眼界肯定要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宽、而且要宽得多……能力么,现在还看不出,不过,这个是可以培养的……

    研究生的政策,我了解的不多,昨晚上打电话通过各个层面了解了一下,总算略有所得。三年修业期,一般是不算工龄的。所以呢,我有个想法,这三年,是不是可以以我们沈南县委的名义委托临海大学定向培养……对,委培生或定向生,名声可能会比较不好听,可我们都知道,你是凭真本事、通过了统一招生考试了的,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是了解的……

    这么一来的话,三年的修业期,我们可以完全承认你的工龄,这么做的好处在于,毕业以后你完全可以不需要经过半年的见习期……我现在还不能给你确切的承诺,但我柳非在此以党性保证,你回来,我柳非只要还在这个位子上,一定会重用、提拔你。”

    柳非最后说:“三坡同志,可能你思想上一时还拐不过弯……不要紧,这是关系到你一生的命运,我能理解……你可以慢慢考虑,三年之内,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个承诺一直有效!”柳非用力地握了握丁三坡的手,最后才惜别而去。

    柳非走了。他倒是走得轻松,不带走一丝云彩,黑压压的云彩都压在了丁大力父子心头。

    “这是好事……”丁三坡失魂落魄说。

    “是好事……”丁大力回答地也心不在焉。

    “哎……”父子二人双双叹气。

    好事是好事,可就是意味着将来不可能再留在大城市里了。而且,留在省城,还有费老爷子的照拂,也不可能混得很差。

    “三年工龄啊……”关键就在于此,三年工龄的优势,太不一样了,甚至于在读研究生期间,丁三坡照旧可以担任领导职务,比如,团总支书记,按理说,正科级,不可能由学生来担任……

    但实际上,父子俩都忽略了关键一点,丁三坡是历届生,高考之前曾有过社员经历,这里的可操作性可就太大了,横着说,竖着说,两者都行,说你是重点培养的干部,这工龄就出来了,而且还不违反干部使用与提拔原则。

    “这老家伙该不会是来消遣咱爷儿俩的吧……”丁大力愤愤说道,这种天大的好事,不说也就罢了,当面说了出来,总让人心里头痒痒的。“或者说,这一次因为费爷爷的信,让柳非老儿大丢了面子,他就刻意让你回沈南县工作,然后可以伺机整你、给你穿小鞋?”

    “别瞎说,柳主任压根就不是这样的人。”丁三坡愁肠百结,怎么就一不小心成香饽饽了呢。

    父子正发愁着,刘美丽回来了。她可是远远地监视着家里,大干部们不走,她愣是不敢回家。可这回了家,见到爷儿俩愁眉不展,当即又有了不好的联想,一着急就口不择言起来。

    “这县里的干部,吃了我们家的,还不让人过好日子……”

    丁大力连忙打断老妈的话:“妈,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子……”然后一五一十把柳非临走时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刘美丽听完之后一连串地尖叫,这段日子,要说这个家里压力最大,无疑当属刘美丽。她既要担心自己的丈夫、又担心自己的儿子,甚至还担心这个家包干定量的收成。而她的尖叫,无疑是一种最佳宣泄方式,短短地一阵发泄之后,死死地捂住自己的嘴,一边摇晃着丁三坡的身子,又是一连串的追问。

    “是……你听到的都是真的!”

    “那你答应他呀,还愣着干什么?”

    刘美丽对于城市生活是矛盾的,既有向往的一面,同时又因为自己的农村出身而带有莫名的恐惧。这其中,或许恐惧的一面要稍占上风。所以,柳非的提议,意味着丁三坡将来还是会回农村发展,这在刘美丽听来无异于天庭仙音,于是便急不可耐地要丁三坡先答应下来再说。

    丁三坡刚要发表意见,柳非的秘书不知怎的去而复返了。丁三坡连忙迎接出去,秘书同志却没有要进门的意思,只是说来付饭钱,四个人吃的饭菜,一共给了两块钱和两斤粮票,这笔钱已经超过了他们四人所消耗的。丁三坡不肯收,秘书的态度同样坚决,并一再声称不收钱就是让柳书记犯错误。

    秘书同志扣得帽子太大,丁三坡无奈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