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风云初唐 > 风云初唐第3部分阅读

风云初唐第3部分阅读

道“观音婢,发生何事,你眼眶怎么红了?”长孙皇后眨了下眼“还不是听说陛下在御书房发了一通大火,赶紧过来看看,骑马迎风,把眼都吹红了”看看,宫里的人讲瞎话停顿都不要。李世民很感动,贤妻多重要。“没什么事,你就别担心了”

    长孙皇后坐在马上,和李世民并肩慢行,缓缓说到“陛下,楚王这次发明的曲辕犁于天下功劳甚大,可是楚王还小,不如就以农院名义推广出去,保护楚王,免得伤仲永,您看怎样?”

    李世民心里无数的草泥马在奔跑,好,就这样。嘴里却说“这会不会让全臣寒心?”长孙皇后不屑李世民的表里不一,“陛下,全臣怎么会寒心,我们这样做,一来保护了楚王,二来大唐刚建,以朝廷名义推广出去,百姓对于大唐归属感更强。相信朝中大臣一定会同意。对楚王,在奖赏些就够了。”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意动,决定再加把猛火,“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楚王做出什么,都是在陛下的领导下才达到的,现在他是臣,为陛下分忧是他该做的,陛下要做千古明君,流芳百世,对楚王一定要宽容,史册一定会写陛下知人善用,内举不避亲”

    长孙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打动了李世民,对啊,只要自己是皇上,李宽做出的一切都是我的交代,功劳自己占大头。转进死胡同里了,现在李宽才8岁,太上皇就是想他做皇帝,也不可能。自己杞人忧天,李世民对长孙氏哈哈大笑,心头的一块石头放下,纵马奔驰而去,长孙氏,暂时放下心,这节算过了。

    ;

    第十一章突厥东进 李宽入朝廷

    此时已是贞观元年的四月,经过二月的罗艺反叛,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叛了,三月李宽做出曲辕犁,全臣对大唐充满信心,曲辕犁推广一切顺利,李世民和大臣们都已经想到明年丰收的场景,只有李宽不报期望,明年就是贞观二年,也是史书上记载蝗灾之年,大唐全面受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要想办法把后世才出现的一些高产粮食找出来,要不大唐又会陷在风雨中,李宽现在每天和田老实在长安城各个坊市闲逛,和各地的行商打听粮种,但是一无所获,李宽看着时间流逝,嘴边都急出水泡,田老实也不明白楚王和行商打听的粮种长什么样,只好让小绿用心伺候李宽。

    四月中旬发生一件大事,进犯,【史书记载是李世民刚登基时,便桥订盟】原来,颉利可汗真如李宽所讲祸水东移,国内政权不稳,百姓挨饥受冷,颉利可汗见这样下去不行,原想联合西突厥一起进犯大唐,但是西突厥没答应,颉利可汗便单独行动,为何一个小小突厥敢进犯泱泱大唐,原来早在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为了稳定后方,全力进军长安、完成建唐大业,就和突厥缔结了盟约。

    这一盟约的真实内容是李渊向突厥“称臣”。隋末大乱,突厥崛起并ri益强大,北方众多割据者如陇西薛举、马邑刘武周、朔方梁师都、河西李轨、北平高开道等都向突厥“北面称臣”,接受突厥的封号。此外,尚有刘季真、李(郭)子和、刘黑闼、宋金刚、苑君璋、张长逊等攀附突厥,引为奥援,与之使者往来,关系密切。李渊起兵时,经过反复权衡,清楚地意识到“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世”,所以也最终向其称臣。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征伐所得,子女玉帛,全归可汗所有”,也就是满足突厥的物质需求。

    突厥接受大唐的物质习以为常,事实上,唐朝建立之初,突厥几乎年年进犯边境,基本上也是为了掠夺财物。这次突厥大雪,加之颉利可汗的暴政,没法子只有再向大唐伸手。李世民在宣政殿就突厥颉利可汗即率大军兵临便桥,大军兵临城外,显然来者不善,唐朝京师长安的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一事和全臣商议。

    杜如晦、李靖等人对李宽的未仆先知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但现在怎么办?李世民在全臣面前大动肝火,自己要出兵不让,给物质也不让,怎么办?李世民其实心里很懊悔,早知道当时就应该听从杜如晦几人的意见,联合西突厥灭了,现在骑虎难下。

    正当全臣想办法时,一公公求见,李世民大火“什么事?”公公汇报“颉利可汗,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作为使者入见”全臣哗然,这也太欺人了,一向主战的高士廉立马不平,要求出兵,要把执失思力给杀了,李世民心中也不忿,可是见以往也是主战派的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没有嚷着开战,有点好奇。

    “卢国公,你说说怎么办?”

    程咬金还在回想当时李宽怎么讲的,不想李世民问他话,便答道“陛下,老臣以为开战不可。”全臣傻眼,今天怎么了,这老妖一向不是主战的,怎么会不应战?“所以不战者,吾皇即位ri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程咬金洋洋得意的拽文,这次全臣眼都掉地上了,这大老粗竟在拽文,还讲的似模似样。

    杜如晦一看坏了,怎么能把楚王当天不主张作战原因讲出,还是楚王原话,忙上前禀奏“卢国公,讲的是实话,陛下即位之初,经济实力和政治局势都无法确保与突厥开战,不具备开战的资本。我们要言和。”主战的一方息气了,是啊用什么去打仗?靠双拳?底层士兵连一套战甲也凑不齐,三军未到,粮草先行,粮草又在哪?

    全臣来不及思考程咬金怎么拽文了,是,大唐还很弱怎么打?还好楚王发明了二样农具,只要几年,就不会这样了。全臣眼都红了,跪拜在地,“陛下,讲和吧”李世民真的觉得很憋屈,用现在伟人的话:弱国无外交。李世民暗下决心一定要血洗今ri之辱,全臣也记在心中,同时也在感谢楚王为他们创造条件。李世民让人传执失思力进殿。

    杜如晦忙阻止,全臣也摸不着头,干嘛?“陛下,竟然我们已决定议和,那我们也不能白白出血,臣等几人在突厥政乱时就开始盯着,此次颉利可汗出征大唐,突厥军中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未必有决心开战。唐朝一方没有实力打,突厥一方没有真心打,使用武力就显得多此一举了。突厥上下志在惟贿是求,我们先收买执失思力,让他和颉利可汗先行谈下暗许重金,等合约谈好,再在将领中告知我们许颉利可汗的好处,一来确实阻止了颉利可能的放兵大掠,使京师免遭浩劫。二来让颉利可汗内部不稳,我们等几年再一洗前辱,陛下觉得怎样?”

    今天到底怎么了,这种y谋往往只有房玄龄大人和长孙大人想出来,怎么杜大人提的?只有程咬金、李靖没有奇怪,当时就他们三人和李宽,“好”李世民放下心,全臣也松了气,君臣一起在商议怎么y,一派祥和,原先紧张的气氛没了,只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一些谋士觉得今天老程他们是有点不对劲,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中,不过也没细追,还要完善杜如晦的计划。李靖对程咬金怒视一眼,老程才知道自己矢口了,差点把李宽带出来。

    史书记载:颉利可汗兵临便桥当天,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作为使者入见“以观虚实”。结果,执失思力遭到唐太宗的严词苛责,被囚禁在门下省。【根本无此事,执失思力在大唐大吃大喝大拿后,被送出宫】随后,唐太宗亲自带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出长安城径直到渭水之滨,“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当天,颉利前来“请和”,唐太宗下诏许之并随即还宫。乙酉(三十ri),唐太宗又亲往长安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结果,突厥引兵撤退。

    史上的便桥订盟就这样结束了,李世民根本不知今天在他看来是屈辱的便桥订盟,为公元630年收复做出了多大作用,更不知道自己的二子,李宽在里面也伸手了。

    突厥东进解决了,李世民才有jg力就李宽发明曲辕犁一事进行奖赏,经过上次长孙皇后开解后,加之这次突厥东进,自己和全臣对几年后收复的信心,来源于李宽的发明,就放下吧。李宽在家接到李世民的旨意还很吃惊,怎么这么快自己就从四上了,要上朝了?

    就李宽要不要上朝一事,李世民也和全臣讨论一番,虽说李世民想放下,但真可能吗?房玄龄、长孙无忌不同意李宽上朝,理由是楚王才8岁太小,没有定xg。但是杜如晦,程咬金等人觉得李宽的大才要早点在朝堂上发挥出来,大唐百姓就能早一ri过好点,加之李宽这次功劳太大,陛下只是升了两级。从四下到从四上,还是底层官员,再不让李宽上朝,全臣怎么看?最后李世民拍板,李宽上朝。

    便桥,即西渭桥,是唐朝时期渭河三桥之一,位于长安城西北、咸阳东南。此是进出长安的重要通道

    ;

    第十二章李宽进刑部 长乐赐死

    求推荐,求收藏

    四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当田老实和府里众人得知李宽又加官了,还是每ri要去上朝的官员,个个喜逐颜开,原来在京文武含九品及以上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朔望ri朝),其他文武官从四品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ri上朝,除了休息ri。

    那些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的官员只是汇报工作给上司,不一定会见到皇上,李宽原是从四下,又特许不上朝,初一十五也无需汇报工作,只是闲职,现在摇身一变成天子近臣,在皇上跟前露面,总之好处多多,好些宗室王爷就是挂名的,比一些近臣过的还窝囊,楚王府以后也能在长安横着走了。李宽气啊,以后悠闲地ri子一去不回复,累啊。

    五月第一天,李宽在被窝里就被小绿喊醒,今天是李宽第一次上朝,小绿拿着深绯sè的朝服和象牙笏(音户,上朝臣子拿在手里的)心里美滋滋,我们家楚王才8岁就能上朝,好些大人连朝堂都进不去,真厉害。厉害的楚王睡眼朦胧,心里好想在睡会,现在才寅时(běi jg时间03时至05时),就要起床,还有木有天理?

    小绿可不管楚王在想什么,今天是楚王第一次上朝,一定要在全臣面前留下好印象,要早早帮楚王着装梳洗。李宽有气无力地任小绿在自己身上、脸上不停的涂抹,等着上朝去。小绿刚把李宽整理好,田老实就着人来问好没,李宽抬腿就出门了,小绿还在后面喊“王爷,走慢点,衣服起绉子就不好了”李宽出了院子,才发现天还是黑的,可是整个楚王府的下人全都起床了,楚王府灯火通明,看着下人们乐呵的笑脸,李宽再大的气也没了,和石信交代下以后不许全府的人都这么早起床,自己只是尽臣子本分不要这么大阵势。

    田老实驾着的马车很是平稳,李宽在车上小眯了会,刚睁眼就到了大明宫宫门口,李宽下车后才发觉自己来的真心不早,好些大臣早到了,李宽还在张望,就听见程咬金地声音在自己耳边响起,李宽吓了一跳,回头就看见程咬金穿着国公服,大肚子往外一挺很是喜庆。李宽行了个后辈礼,程咬金笑笑接受了,左右看看,见没有人注意,悄悄拉过李宽,在李宽耳边低语“过会在早朝上,不管什么人要你,你就全凭皇上安排,记住能不去兵部就别去。”

    李宽一惊又怎么了,程咬金见有人走过,不再开口,等着去宣政殿。原来就李宽能否上朝争论一番后,怎么安排李宽的去处,李世民的谋士又有不同见解,李靖、尉迟敬德想李宽进兵部,大司农要李宽进司农寺,房玄龄、长孙无忌想李宽进吏部,李世民也没决定李宽去哪,要程咬金说,他们这是把李宽放在火上烤,兵部李世民放心吗?吏部长孙无忌能安好心?司农寺李宽只有农事才能?估计今天早朝还会再起波澜,先和李宽打个招呼,小家伙军事天赋超等,就怕他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开口要去兵部,那老李的疑心病可不是好惹的。

    很快大明宫宫门大开,全臣依次向宣政殿走去,李宽看着和自己走在一起的文臣武将,白发苍苍的大儒,威风凛凛的大将,富有朝气的年轻才俊,难怪能在后世留下贞观之治的美谈,有这些人才何愁不兴盛。李宽心情澎湃,生生忍住要长啸的念头,到了宣政殿,全臣按文武之别站好,等着老李的到来,一会李世民就到了全臣前面,李宽原估计要跪拜喊万岁,谁知大臣只是拱手就好,李宽原本就对跪来跪去厌恶,要是每天上朝每天跪拜,自己会疯的,现在刚好,李宽对于每天要上早朝没那么抗拒了,一段时间过后,李宽才知道在唐朝时臣子見皇帝,只是拱手而已,并不跪拜,一般跪拜只是接受皇帝封賞的時候才用到,根本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也和别的大臣一样对自己拱手行礼,心里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明了,原本还在头疼安排他去哪,还好昨晚观音婢提了个好意见,就让他去刑部做个掌管司法行政的笔录,这样房玄龄们也能看着点,司农寺就别去了,谁知道还会不会再做出个什么东西,虽说可能再帮百姓一些,真到那时,自己也许真会杀了他。不过,李靖他们要他去兵部干嘛?难道他……若真的,就……李世民y晴不定,好在在突厥退兵后没什么大事,全臣也不在意,谁都有几天不适,更何况陛下,大家什么也看不见。

    等一些国事商议好,不等李靖,大司农开口,李世民抢先对李宽说到“爱卿们都知道这次,楚王为我大唐做出不世之功,原想加封爵位,但是楚王年幼,怕不能服众,只等楚王成年一起嘉赏,诸位意下如何?”群臣齐喝“陛下英明”李世民呵呵笑道“孤也知道对楚王不公,今再赏良田千亩,食千户,ri后我们君臣一心,大唐盛世指ri可待。”几句话便把群臣的积极xg调动起来,看着一些白发苍苍的大臣痛哭流泪,程咬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群情激奋,眼眶通红,李宽想泪点也太低了,这时的李宽还不曾明了这些大臣从隋末动乱开始见到的都是残暴、无道,安稳只是梦,现在不但能安稳活下来,更有可能在自己手上创一个盛世,怎能不激动?

    “楚王对我大唐农事贡献很大了,现在刑部执法力度不够,孤想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望楚王在刑部再对我大唐帮助一二。”李世民没让别人开口,直盯着李宽,李宽想想程咬金上朝前和他说的,拱手拜谢,接受授命,全臣不知道老李,还有几位谋士的心思,齐夸李世民圣明,原来从贞观元年正月

    李世民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等人重新议定律令,法律制定出来后,放宽绞刑五十条为砍断有趾,李世民仍嫌这种肉刑太残酷,废肉刑,结果现在作jiān犯科的案件激增,一些宗室子弟带头犯法,刑部也无法管的太厉害,李世民把李宽放到刑部再好不过。就连程咬金也觉得李世民没有私心,真心想管管刑部。

    李宽也没做多想,安心到刑部报道,静下心来看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在《武德律》基础上参照《开皇律》制定新的法典《贞观律》,发现《贞观律》主要是对《武德律》的内容进行一些改动:

    1、废除斩趾的酷刑,增设加役流。

    2、减少旧的律法条文中其它的酷刑数量。

    3、缩小族刑、连坐的范围。

    4、确立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当、免以及化外人有犯、类推、死刑复奏等基本原则和制度。

    最重要的是明文规定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李宽这时才有点佩服李世民,不管他做父亲怎样,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用法治国,还把法制成条纹来实施,就是一种创举,李宽有心帮李世民把《贞观律》实行下去,李宽虽然在刑部不是头头,但是有谁不知他是李世民的儿子,尽管被过继出去。

    李宽知道要想按律行事,只有让人真正有法律观点,才可能成功,要想有影响只能杀鸡儆猴,就像现代反腐倡廉一直是空号,直到抓了几个大贪严办,官员才知道不是口号,真会查办?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