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锦衣为王 > 锦衣为王第98部分阅读

锦衣为王第98部分阅读

甚觉遗憾。

    他们的具甲,确实是各部中最精良的,所用的战马,也是朝廷在河套一带放养的大马,每匹都在五六百斤左右,或是更高更重。任怨那匹枣红马,实在也是难得的良驹,八百多斤上下,一米六以上的高度,任怨这样的大个头具甲于其上,真的是威风凛凛,倍增杀气。

    马匹,具甲,武器,训练,还有人才,都是个顶个的一时之选。因为缇骑要骑马,选用的人才都是一时之选,京师和直隶,还有宣大蓟镇辽东一带的中下级武官家中的子弟多有报名,而选拔则是百中选一,非识文断字,又能骑劣马,开强弓,而又熟读兵书者,再加上性情坚毅果决者,不能入选。

    光是身高一条,就不知道涮下多少人,所有缇骑,都是当时的雄长伟壮的少年才有资格加入,屡次招收,条件优厚到让普通的低级武官都羡慕的地步———但仍然入职者寥寥,选拔的条件实在是太严了。

    倒也不怪严格,缇骑的入选条件,比起即将要开办的锦衣卫社学都还要高的多,月支粮米和粗细布,要紧的是,还会实发银子做为俸禄。这一点来说,比起幼军和锦衣卫普通的校尉来,都是强过太多了。

    “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听到张佳木和任怨的话,王增倒是释然的多了。张佳木打算北上邀击瓦刺诸部,打击兀良哈三卫,这都是已经在朝野传言的事,听说他曾经几次和皇帝请求,打算带幼军和锦衣卫中的优秀校尉北上督师出击,但皇帝已经有明言,幼军可以北上,但也应是最少十年之后,而锦衣卫原本就不负责战事,此后自然也不允锦衣卫去行征伐之事。

    不过,现在张佳木允诺派缇骑到九边做战,看来,还是说服了皇帝了。

    其实大同总兵官石彪的事,王增也是屡有耳闻。这几个月来,石彪的很多不法事都被京师知闻,听说这是锦衣卫在大同的暗桩之劳,每天都会把石彪的行踪报上,其中自然有不少干犯律令的地方。现在皇帝对石家叔侄手握重兵已经非常忌惮,只是皇帝念旧,还顾念着当年旧情,而且他复位之前和复位之初,石家是最先出来支持,甚至如果没有张佳木等人夺门,石家已经打算行动。这样的情份,一下子抛掉,似乎也为难了一些。

    五月的时候,皇帝曾因石亨傲慢无礼而觉得苦恼。况且,因为当时石亨推荐的兵部尚书徐汝言不称职而大发雷霆,徐汝言上任之后,兵备不修,边关连连有警,弄的皇帝头疼无比。后来罢徐汝言职,命锦衣卫查抄其家,结果查出私产无数,金银如山。

    当是时圣驾亲临,查看徐府家产,很多公卿大臣都在场,皇帝指着堆积如山的金银珠玉,怒道:“于谦为兵部多年,查抄时无有一文钱的私产,此人任职才几天,就已经积蓄如此多的财物,岂有是理”

    此语一出,大家都知道徐汝言完了,张佳木也顺势把年富给推了出来,顺理成章的接了徐汝言的位子。

    皇帝在罢免徐汝言的同时,不免对石亨等辈也感觉厌烦,因此请教李贤,故意放出口风,后来索性就叫左右长安门和左右顺门的守门宦官,无事不得放总兵官入内。

    现在来说,石亨失宠的迹象已经开始明显,石家叔侄不自安的情形也是昭然若揭了。

    如果换了一般大臣,皇帝才不会理会。但石亨也罢了,石彪可是有名的凶残不法,什么事也干的出来的亡命之徒,麾下十万精锐,骑兵就有数万人,当时的大同是边防重镇,有天下精兵齐聚大同之说。

    如果公然动了石亨或是意图罢免石彪,天知道会惹出什么乱子来?

    皇帝允许缇骑到边塞行动,一则是允了张佳木练兵的打算,这个信臣和驸马将来如果不执掌锦衣卫的话,给张佳木一些用兵的经验,叫他来执掌左府或是右府,再执宗人府,以驸马拜爵,比当一个指挥使要风光和安全的多了。

    看来,皇帝也是疼惜女儿,已经不大愿意叫张佳木长留在锦衣卫使这个位子上了。

    这个位子,看似风光,其实是在火炉上烤。张佳木是长袖善舞,很多危机都是叫他在无形之中就化解开去,就算如此,也是很不容易了。

    公卿勋戚不满他在很多细务上的多事,比如前日,安乡伯张府的下人驾车挟弓箭出城田猎,此事原本该巡城御史或是顺天府来管,但当时无人过问,锦衣卫反应又快,车还没有出城,车夫和车上的人就已经被校尉们拿下了。

    结果此事奏上,家仆们被痛责,安乡伯府也弄的灰头土脸,后来在彭城伯府的宴会上,正好与张佳木相遇,安乡伯的脸色,自然就很难看了。

    再有英国公府,也曾经因为丈量土地时多占了百姓的庄田被人上告,此等事正是锦衣卫该管,当然要上报,虽然皇帝诏不问,英国公见了张佳木也未说什么,但此等事如果多了的话,彼此多生嫌隙之后反面成仇,几乎也是必然之事。

    还有人告j西宁侯府谋反,家中蓄积藏有甲兵,张佳木亲自带队打开侯府清查,最后是一场虚惊,查明西宁侯府并无反意,但芥蒂已成,西宁侯府只要张佳木还任职指挥,也就不要想上门去做客了。

    得罪文臣是指挥使的责任,得罪公卿勋戚几乎也是必然,再加上监视武职官,锦衣卫是皇帝的亲信,可得罪的人就海了去了。

    历代的锦衣卫使,几乎全部都没有好下场,原因就是如此了。

    想到这,王增心中大感轻松,因抚额向着张佳木道:“叫任九赶紧去吧,打开局面,你再去立上一两次功,尚主之后,就可以真正拜爵掌左府了

    “嗯,亦是吾之愿也。”张佳木和这个好友,似乎也不便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了。执掌左右府当然是看起来实权在握,但左右府中都督甚多,彼此牵扯掣肘,根本无法自专。说是掌左右府,其实只是闲差罢了。

    这个锦衣卫使,虽然看起来危险,但只要好好做下去,立功越多,地位越高,权势越重,则敢于和他做对的人越少。

    大明的权臣,他也听说过几位,哪一个不是如此?凭什么张居正能行,严太师可以,他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

    要说效力卖命 ,从祖上到他这里,对大明可以算是忠心耿耿

    自己内心的这一点变化,以前倒是没有过,不过,突然浮上心头,他也没有觉得什么别扭,只是顺其自然的这么想着。

    王增倒是没有想到张佳木心中是这样的想法,这会子心情一松,也是真正羡慕起徐穆尘来,因笑道:“这厮砍翻了人家之后,又是怎么样了?”

    年锡之笑道:“一招得手,其余人自然也进来了,刘海房中还有侍寝的小妾,也被砍死。院中厢房有刘海一子一女,闻声出来,也被众人乱斧砍死,其母,妻,在房中惊号,亦被诛除。还有几个佣仆,并死于乱斧之下。他们一边砍杀,一边沿旧路出来,沿途虽然有军户鸣鼓鼓噪,但刘海驭下太严,又过于贪暴,所以尽管家人拼命护卫,其余的军士却根本不愿拼命,徐兄带着人沿旧部出去,一路都有接应警戒,杀完人后,又轻松出来,底下就是一些细务交待,无甚说得了。”

    “真的族诛了啊……”刚刚叫的最凶的就是王勇,但此时听到刘海全家被诛时,又是惨死在利斧之下,想着凌晨之时,睡梦正酣之时,却突然利斧加身,身首两处,就算明知刘海是死有余辜,王勇仍然是忍不住打了几个寒战。

    他都是如此,一直笑嘻嘻的王英早就是面若白纸,身体都摇摇晃晃,显现出不能支的样子来了。

    第375章 创作

    “是惨苛了一点。”张佳木也是摇了摇头,不过,他很快又道:“刘某人也是应有此报。你们在同情他家人之余,是否想到他役使的那些军户?徐穆尘在信中说,军户平时吃的是粗粮,盐都快吃不起,一家大小共用一条裤子的都有,女子都嫁不出去,只能军户互相联姻,真是永世不得超生了。你们想,他们穷困成这样,主司不说抚恤,或是设法叫他们好过一些,反而变本加厉,更加盘剥军户,他们自己的地不能种,要给各层武官种地,还要给他们挖矿,徐穆尘说,矿山里的军户如鬼徒一般,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张佳木面若沉水,缓缓道:“虽然我觉得诛杀刘家其余人算是伤及无辜,按律令他们可能也不该死罪,最多流放或入教坊司,但他们被杀,我也是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你们说呢?”

    “唉,我意亦是如此。”任怨头一个道:“死有余辜,徐兄弟做的很好。”

    “是的,”年锡之道:“我亦是这样想法。”

    他们这么说,王增也是无可不可,虽然心中略有感觉,但究竟怎么想或是怎么表述,他却是没有想好,短短一时间的犹豫,说话的时机也是过去了。

    众人在张佳木这里盘桓到傍晚,一并用了晚饭,再拜辞了徐氏太夫人,晚间无事,左右便全部退出。

    各人出门的时候,走的自然是侧门,他们官职也全部不到走正门的地步,不过张佳木一直将他们送到角门檐下,也算是给足面子,哪怕就是高官大吏,想在张府有这种待遇,也是难了。

    王家两兄妹路远一些,已经上车走了,王勇现在也是贵官,一样带着两匹马拉的后档车,还有几个健仆伺候,年锡之自己骑马,有锦衣卫的十余个内卫力士在明里暗处保护,这也是上次长街之上年锡之被辱之后而采取的措施。

    王增亦是坐车,临行之时,他颇想和张佳木说上两句,不过,乱糟糟的送来送去,一直也没有找到机会,这个佳公子叹一口气,摇着头走了。

    “佳木,”王增一走,任怨便向他道:“你上来就给王兄弟千户,还是正阳门东西大街,你要知道,现在南宫没有了太上皇,整个北京城,除了皇宫,就属那里最为重要。龙蛇混杂,油水很大,这样一个地方,怎么就轻易给了人。”

    “现在正阳门那里算得什么?”张佳木轻笑一声,道:“现在四处辟财源,光景已经不是当年那样了。全盘在京师里头,和东厂他们争来争去的,大家闹的脸红脖子粗的,就为了一点儿昧心钱,何苦来?况且,王增他也不是那样的人。”

    “我倒不是信不过他的人品。”任怨皱了皱眉,他憨厚寡言,向来不擅言辞,当下挠挠头皮,只道:“就是觉着,他以驸马身份参与卫中事,你要小心防着点才好。”

    “哈哈,九哥,你这样也太小气了。”张佳木显然不以为意,笑道:“漫说是他了,就是寻常人,我向来也是以诚待之,我以国士待他,他岂能以寇仇待我?况且,合则留,不合则去,王增懂,不会给自己添麻烦的。”

    “唔,反正你见的是。”任怨和每回辩论一样,仍然是后退了事,只是这一回他笑了一笑,向着张佳木道:“派缇骑至边关的事,我可等你的消息。”

    “你努力训练新人,”张佳木也笑道:“缇骑至千人之后,我派你们出去。”

    说起人数,任怨有点发愁,他道:“缇骑要求过严,进人严,涮人也严,这么下去,凑起一千多人,不得再过一两年。”

    张佳木哈哈一笑,道:“原本就是。”

    任怨知道和这人求也没有人,当下白了一眼,自己退到一边,默默想着心事去了。

    “好了,我们进去吧。”张佳木也长长竖了个懒腰。今天说是休沐,其实事情也没少做啊,那么厚的公文,在年锡之的协助下,也算是看完了。

    不过,要正式处理的话,就等明早到了公衙之后,由记室处的吏员们和刘勇等辅官的协助下,共同处理,盖印备档之后,才再下发给各处执行。

    再坏的制度也比没有制度要强,张佳木是一个制度万能论的狂热信徒。

    只是转身之际,他心里忍不住嘀咕:“孙锡恩这厮,今天跑哪里钻沙子了,陈怀忠的事,也不知道他办的怎么样了。”

    ……

    “阿嚏”

    孙锡恩打了个喷嚏,向着一个穿着青衫,头上系头生员方巾的中年男子笑道:“想不到老哥居然寻觅到这样的生财之道,真是让我开眼了,嗯,大开眼界啊。”

    “唉,兄长你太客气了”对方没有因为他的吹捧而高兴,相反,却是愁眉苦脸地摇了摇头,半响才道:“学生来京师原本是应制科的,总以为凭自己胸中才学能博个封妻荫子,现在好了,靠着星相杂学混碗饭吃也罢了,还帮人看风水,寻访坟岤,这些事好歹还是积阴德的,现在做的这个,来钱是快的多了,不过,唉唉,真是羞于提起啊。”

    这人是个国字脸,浓眉大眼,一张面皮也是白净的很,手也是白而嫩,显然是个从出生到现在没有经历过农事,也没有练过弓箭的读书人。看样子,也是仪表堂堂,令人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但现在此人愁眉苦脸,一张眉毛也紧缩在一起,象两条皱缩起来的毛毛虫,给人以一种滑稽的感觉,这样,就把他仪表的得分无形中削弱了很多,让人觉得不那么稳重可靠了。

    “陈老哥,”孙锡恩不紧不慢的套对方的话,反正刚喝完酒,两人坐着喝茶解酒消食,以他的身份又必怕宵禁,正好做出一副餐后长谈的样子,他道:“你有什么打算呢?将来如何?”

    “唉,正在为难。”陈怀忠摇了摇头,道:“贱内的意思,京城居,大不易,趁着现在能赚一些,积攒下盘缠之后,我们就尽速回山西去。”

    陈怀忠和孙锡恩原是扯不到一块去的,不过此人刚到京师遇到一桩麻烦,曲不在他,但被人诬陷,一个举人,在家乡可以横着走,在京师也就是比黔首强那么一点而已,正无可奈何之时,巧被孙锡恩救下,孙锡恩看他也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和前大学士徐有贞一样,不仅儒学精通,还知道星相医卜的杂学,这在当时可就真难得可贵,不少读书人连李世民和苏轼是谁都不知道,除了八股之外,什么也不懂,简直就是书蠹一样。而陈怀忠就不同了,自幼杂学博览的,学问很大,孙锡恩虽然不是读书人,倒也不是胸无点墨,几次谈下来之后,他对陈怀忠就刻意结揽,就是想把这个举人弄到锦衣卫里,只是原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现在却已经有了变化。

    “贤夫妇居住在这里,也真是委屈了。”孙锡恩对谈话很有一套,从来不会直接显露出自己的意思,既然觉得差事难办,索性就东一句西一句的,随便闲谈起来了。

    “唉,这也是没办法,老实说,如果不是前一阵兄援手的话,就是这里也真的住不起了。”

    这里就是一座一进的小院,正屋三间,偏屋两间,院落不大,也很低洼,但就是这样的院子,索价也是不菲,要买的话是肯定买不起的,一般举人进京应试都是自己入京,为了省钱住寺庙或是会馆,只有要到应考的前期才会到贡院街一带租住房舍,考完后如果不中,就得尽速回乡。

    如果想就在京师用功,等着下一科考试的话,也是住在寺院或会馆的多,象陈怀忠这样租住院落的,就很少了。

    他倒也是没有办法,陈家是从京师后迁至山西,陈妻是京师人,这一次也是借着丈夫考试一起回家省亲,提前半年进京,租住了这里,打算考中后就继续居住,搬家的话,也得等到外任或是升官之后再说……谁知道,向来才名在外的陈怀忠居然没中

    “老哥太客气了。”孙锡恩笑道:“现在可是用不着我了。”

    陈怀忠原本没有进项,日子过的很窘迫,每次孙锡恩过来看他,都是孙锡恩请客,不然的话,连吃酒也喝不起的。

    不过,这一次过来却是和以往不同。孙锡恩一进门,就见小院里多了一个小丫头,年十五六,长的清秀可爱,一见人进门,就上前来招呼,声音也清脆悦耳,这样的小丫鬟,总得五六两银子才能买下来,如果是灶上丫头,可能还要贵一些。

    他正奇怪陈怀忠为什么能有这么一注银子,不知道是打哪儿发的财。一进主人的书房,却正好遇到主人伏案书写,靠近一些捡起几页来看,却是看的孙锡恩噗嗤噗嗤的发笑……原来写的是那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