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汉风1276 > 汉风1276第158部分阅读

汉风1276第158部分阅读

    到了一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夫君借债是授人以柄。非谋国之计,倒不如手段狠辣点,让法华的保安司……若是顾忌往日情份,”赵筠顿了顿,檀口中银牙一挫,秀美的脸庞罩上了一层寒霜:“为光复华夏之大计,臣妾愿替夫君担下这个骂名,君只管放手做去,百年之后,世人皆以臣妾为吕雉,而君为汉高!”

    此言一出,仿佛空气温度都下降了不少,数丈外的范文虎虽然没听到半个字,却觉得一阵阴风袭来,第一皇后若有若无的朝这边看了一眼,那冷厉的眼神让他如坠冰窖,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糟糕,难不成这位故宋朝的大长公主,要报复俺老范当年叛宋降元的往事?范文虎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没办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做过亏心事的,见了草绳当毒蛇,听了鼓声怕打雷,也难免范文虎疑神疑鬼。

    楚风听了赵筠的话,倒是有点小感动。腹黑女,果然是故宋天家出来的腹黑女啊!不过这个时代的人最重名节,赵筠这种身份地位所在乎的也就一个名传后世,自污清名的毅然决绝,何尝不是愿意为他牺牲一切?什么原则,什么缜密的思维,在维护他的前提下,全都可以抛弃!

    “好啊,把他们抓起来,家财全部充公,咱夫妻做一对拦路打劫的山贼,我是山大王,你就是压寨夫人!”

    楚风一本正经的说着,赵筠早听出来这话里调侃的味道了,正待再次劝谏,楚风哈哈一笑,轻声道:“不过,那么做和忽必烈抢阿合马、留梦炎的财产,有什么区别吗?相信我一次吧,政府发行国债不但不是王朝末世的象征,反而是这个皇朝有信用、有实力的体现。试想一下,若不是蒸蒸日上的强盛帝国,谁愿意购买你的债券?像新柯沙里、高丽、倭国这些国家,要是发行国债呀,只怕鬼都不会上门!”

    咦,这话也对啊!赵筠仔细一想,比如被大汉帝国灭掉的新柯沙里,朴成性、金日光、王昛三家割据纷争不断的高丽,还有那足利家时名义上为国王对大汉帝国伏首称臣,底下又有细川、今川、毛利各大名虎视眈眈的东瀛倭国,试想他们要对外举债,有哪个商家愿意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借给他们?又有哪个不怕吃亏的百姓愿意认购他们的债券?

    要是大汉帝国的国债能够顺利发行,正说明民间看好大汉的前景,认可这个如日中天的帝国啊!

    连赵筠这样的聪明人,都转了好大个弯才明白这个道理,楚风却早已知道——这还拜进大学校园推广信用卡的人所赐,后世的信用评价正是你信用越好,信用卡的额度越高,越能借到钱嘛!

    成功的说服了赵筠,楚风走到商人中间,准备和他们谈谈包销国债的事宜,郑发子却先一步提出了疑问:“本来皇上是小人的救命恩人,又扶助小人的生意从小到大、与国同长,便是结草衔环也难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不过在商言商,小人的疑惑不吐不快——如今大汉所用金钞,不过是用纸印的,皇上要缺军费,只须让银行多印钞票就行了。何必再发国债呢?”

    楚风一怔,这个问题在后世根本不成其为问题,所有的国家都印制钞票,同时也发行国债……

    想了想,楚风笑了:“忽必烈就是这么想,也这么做的。结果,他失败了。”

    很简单,滥发钞票会引起货币贬值,而在纸币发行的初期,这对货币信用绝对是致命的,忽必烈的至元钞就倒在了货币贬值的门槛下,最终不得不发行金银币来代替,金银币是以本身的贵金属价值来保证货币购买力,这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信用货币的意义,本质上和直接称量金银来用并没有什么区别。

    国债则没有这个问题,它以未来的国家收入为担保,借现在百姓的钱来用,并不增加货币总量,不涉及货币贬值的问题。

    楚风把后世粗浅的金融知识讲了一遍,这些理解不过是中学政治课本和报纸上常看到的东西,加上他自己的理解而已,就这样还怕各位商家理解不了。

    “嗨,原来如此!”洪梅氏满不在乎的道:“以前大宋官家发会子。就要拿铜钱做母,会子当儿,如今皇上家印的大汉金钞是金银做母,钞票当儿。有多少母,才能有多少儿,皇上发行债券,而不是乱印钞票诈哄百姓,可比贾似道贾老贼好得多了!”

    呵呵,谁说金融学起步于西方?那是他不知道人类史上第一种纸币诞生在中国!楚风还怕不容易解释清楚,哪晓得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有关于纸币、通货膨胀以及准备金的基本概念。

    要知道,从四川地区发行纸币“交子”算起。到宋末元初,中国人已经使用了两百年的纸币!

    “母”指准备金,“儿”则指发行的纸钞,多么形象而又深刻的说法,精辟的汉语很早就把后世专家们研讨的课题,用母子关系精确而又鞭辟入里的表达出来了。

    “第一期我准备发行五亿元,折合白银五百万两,或者黄金五十万两的国债,一则希望各位能购买一些,二则嘛,希望你们遍布全国各地、海外诸岛的店铺,在国家银行之外,还能够包销一部分。”楚风竖起三根手指头:“不让你们吃亏,目前大汉帝国银行存款年利率是百分之五,这个债券定为百分之七,高了两分利,各位替我包销的部分,我再让一分利。国债以财税部岁入、内库收入做保,包括马六甲税关商税和东印度公司所得,以及皇室从海外开采金银矿所得收益。”

    “哈,皇上这是压上全副身家了,咱们要不识趣,岂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吗?”洪梅氏笑嘻嘻的道:“老身倚老卖老抢个先,这国债我自己认一千万,再包销三千万!”

    “我四千万!”

    “祝家包销八千万!”

    ……

    各位商户争相认购、包销,范文虎看得不知该摇头好还是该点头好,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皇上好像是在和众商户做生意似的,看上去似乎全无帝王的威严;然而宋亡之前,为了应付财政困难,贾似道滥发纸币“会子”,搞得州县官吃粥、老百姓饿肚,皇上不肯滥发纸币,却是取信于民的仁政啊!

    “姑姑,姑父!”听见角楼下人叫,范文虎低头一瞧,却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正仰着脸望楼上看。

    仔细一打量。范文虎心头巨震:这、这不是宋末帝,离开临安时才六岁的赵昺吗?大汉皇帝竟让他出入宫中?!

    赵筠满脸喜色,招手道:“昺儿,快过来拜见你姑父!”

    赵昺噔噔噔上了角楼,对楚风鞠了个躬,少年变声期的声音略带沙哑:“姑父,您好!”

    “哈,小男子汉了嘛!”楚风拍了拍他的肩膀,“嗯,不错不错。今年该小学毕业了吧,听你姑姑说成绩不错,是想上商贸学院呢,还是军事学院,或者到艺术学院去做个才子?”

    故宋海上行朝的杨太后并不是赵昺的亲生母亲,他父亲宋度宗早逝,母亲不过是地位卑贱的嫔妃,也早早病逝了,如今正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从这个角度说,赵筠这位姑姑,和他于血缘关系上比杨太后还亲的多呢!

    陆秀夫不出仕为官,只在学校里教书育人,顺便教导故主成才,四五年过去,大汉帝国的国势蒸蒸日上,立国琉球、站稳闽广、开拓南洋、收复临安、光复开封、直捣大都……大汉帝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故宋的遗老遗少们何尝不是欣喜的看到自己未偿的夙愿,在楚风手中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心态也在逐渐逐渐的改变。

    早在数年前,陆秀夫就和赵孟頫一块说服了故宋帝师邓光荐,让赵昺和普通孩子一样进入小学校学习,之后他又鼓励赵昺去见姑姑赵筠,认下这门亲戚,说服杨太后和邓光荐的理由也很简单:故宋朝把土地全丢给了北元,是大汉一寸一寸拿血打回来的,什么复国的话头,提都不要提了;倒是故主赵昺,死抱着个故宋末帝的帽子,楚风宽宏大量且罢了,就怕有哪个从龙心切的家伙,拿这个做文章,罗织罪名构陷于他,反而会害了他性命哩!

    倒不如大大方方的,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反而能安身立命,让过去种种随风而逝,面向未来吧……

    赵筠把侄儿拉到一边侄儿问长问短,这小家伙第一次入宫觐见姑父、姑母的时候才十岁,还战战兢兢的害怕呢!

    其实呀,赵筠早就想去看看这位堂兄的儿子了,可彼此身份地位的改变,贸然前去会不会令杨太后等人难堪?考虑再三她踌躇未决,倒等到赵孟頫、陆秀夫带着赵昺入宫觐见,教她好一阵欢喜。

    临安方面,被忽必烈捉去的谢太皇太后,早在几年前就过世了,全太后不知所终,小皇帝听说是被逼着出家做了喇嘛,师从那什么吐蕃僧人八思巴,此次汉军克复大都之后暗中搜寻,也一无所获;海上行朝这边,宋端宗赵昰也在台风中受惊而死,那么故宋皇室嫡裔就剩下这孤苦零丁的赵昺了。

    身为故宋大长公主,赵筠岂能不念亲情?最初她还害怕楚风,或者他手下的从龙之士,比如李鹤轩、侯德富等人有斩草除根的念头呢,哪晓得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和楚风说了,人家就一句:“血打的江山要拿血来换,要是区区一个毛孩子就能号召天下,就能把我偌大一个大汉帝国推翻,那我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回想当时楚风俾倪苍生的豪迈气概,正和侄儿谈话的赵筠,脸上不禁浮现出一阵心折,也没听清赵昺说些什么。

    “咳咳,姑姑在听么?”赵昺唤起姑姑的注意,少年的脸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陆夫子说了,咱们故宋海上行朝一干人得以在崖山逃得性命,没有落入张弘范的魔掌,全赖姑父所赐,这样恩德实在是、实在是举国难偿之债,可谓国债也。侄儿今后只有好好报效姑父姑母,才可清偿一二了。”

    是啊,陆秀夫说得没错,楚风于行朝有救命之恩,行朝呢?前面对他猜疑排挤,还想搞鸠占鹊巢的计谋,最后不得已宣布退位,大宋也没有了尺寸土地,这个江山是人家楚风带着汉军流血牺牲打下来的,和大宋半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故宋海上行朝的成员,都欠了大汉一笔债,一笔很难偿还的债务呵!

    “你有此心就好了……”赵筠笑着,宽慰着拍了拍少年的手背。

    范文虎在旁边看得呆了,旧朝君王的下场,宋太宗是怎么对付那位南唐李煜的?难得,难得,大汉皇帝宅心仁厚至此,难得呀!

    不欺负前朝孤儿寡母,还会欺负百姓吗?这国债买,该买~!

    第507章 遗老遗少

    大汉七年的腊月。楚风发行国债筹集到了价值五百万两白银的军费,后方的粮食、枪械、被服、罐头、弹药,通过长江、京杭大运河、黄河水系,通过东海、黄海、渤海海路,源源不断的运向前方。

    驻扎开封附近地域的金刚、毒蛇、断刃三军兵分三路,一出风陵渡叩潼关,一北上山西,一沿汉水北上汉中;四川第二军山地部队于风雪中越秦岭,这些巴山蜀水间成长、钓鱼城坚守的儿郎们,带着四川人民的复仇怒火,出剑门进关中。此四路大军十六万兵马,日夜不停,一时间关中各地一日三惊,蒙元的统治摇摇欲坠。

    关中、山陕战火两天,江南的临安却是难得的静谧,冬季的杭州湾依然船影翩翩。

    临安新城东南,西湖北岸栖霞山脚,距离岳王庙不远的地方,新落成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宅院,红墙翠瓦、亭台池沼布置得别具匠心,颇有一番江南园林那种具体而微的美感。

    “诸君请看。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九曲回廊中,赵孟頫兴致勃勃的引着客人们参观,只见他推开一扇朱漆雕花的窗子,栖霞山顶上那层晶莹剔透的白雪就历历在目了。

    栖与西同音,正是一语双关、恰到好处,陆秀夫长笑着捋了捋颔下乌黑的胡须,连连点头道:“甚好。既已有了窗含西岭千秋雪,赵兄何不把‘门泊东吴万里船’向在下等指示分明?”

    赵孟頫闻言一怔,忽地大笑起来:“果然瞒不过你陆夫子,诸位走这边,请看!”

    往前疾趋几步,赵孟頫伸手在圆扇宫门上轻轻一推,霍然洞开,鹅卵石铺就的花径通向小小的水池,池边青石打成的石舫玲珑可爱,正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赵孟頫和陆秀夫,一位江南才子领袖,一位儒门宗匠大师,同时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故宋帝师、礼部侍郎邓光荐的心情,则远没有两位老友那么好:

    故宋末帝赵昺在琉球完成了小学学业,正好大汉帝国收复了江南,汉军高歌猛进开始了北伐,大汉从琉球迁都临安。临安,是赵昺、故宋杨太后等人的故乡,于是这些漂泊海上、历尽艰辛的人们也想搬回来居住。

    不过,故宋的皇宫是回不去了。那儿已经成为了博物馆,开放供所有公民参观,杨太后便托小叔赵孟頫寻一块地买下来,起造宅院居住。

    这不,宅院已经落成,赵孟頫便带着一干人等参观,将来这里就将是赵昺和杨太后的居处,毫无疑问,一直陪伴在赵昺身边的邓光荐和陆秀夫也将住在这里。

    赵孟頫这位胸中有大丘壑的才子亲自设计、监造,宅院的面积虽然不大,却十分精致华美,据说起造宅院的工匠就是替楚风建造新汉皇宫的同一拨,赵筠很满意他们的施工质量,所以又介绍给了堂兄弟赵孟頫。

    这,都没什么,不好的是这宅子的布置,不仅仅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还有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什么云横秦岭今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全都是天南海北、这如画江山的著名景致!

    山川如此,情何以堪!邓光荐不明白赵孟頫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难道他还存着个恢复大宋山河的志气?

    邓光荐心头毕剥一跳。浑身的血液一热,但他很快又冷静下来:赵孟頫和赵筠的亲缘关系更近,便是大汉帝国的继承人、第二皇后王敏儿所生的小太子,也是叫赵孟頫一声舅舅!他似乎没有必要帮着大宋复国——哪怕大宋的亲王,也不一定赶得上大汉的国舅呢,可别忘了秀王赵与檡的遭遇!

    所以邓光荐出言试探道:“孟頫贤弟设计的这座宅院,正是匠心独运,将天下山川景致包络其中,固然是好;不过如今大汉立国,咱们故宋的遗老遗少正是身居嫌疑之地,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贤弟将这故国山川纳于此间,怕是有心人要说你志图恢复呢!”

    赵孟頫一笑,邓光荐完全会错了意,这里固然是将大江南北的故宋山河纳于其中,不过并非志图恢复,而是相反。

    “非也非也,”他摇着头,牵住侄儿赵昺的手,拉他到石舫中坐下,问道:“此石舫与木船有什么区别,你可知道?”

    刚刚从新汉皇宫中回来,赵昺到这新落成的宅院参观一下未来的居处,只见楼台水榭都十分精致,不输于皇宫大内,心下自是欢喜。此时正是少年人心性,闻言想也不想便答道:“木船会动,这石舫却停在岸边不能动。”

    “对。说得对。”

    赵孟頫手指不远处的栖霞山,山腰一座飞檐斗拱的建筑有翼然入云之势,此时隆冬,饶是杭州湾地气温暖出外也冻得够呛,却见那建筑前面一道石阶,上上下下的百姓往来如织,人人手提香花、宝烛、纸钱、檀香,竟是人头攒动、门庭若市。

    “赵昺吾侄,可知那又是什么?”

    赵昺虽早年离开临安,但这座全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建筑,他还是非常清楚的,闻言肃然起敬,正色道:“此是先帝高宗时候的武昌开国公、加赠鄂王精忠岳武穆之坟,天下尽人皆知,叔叔何有此问?”

    “这便是了!”赵孟頫遥指岳王庙道:“咱们故宋朝南渡以来,诛杀忠臣良将,风波亭上屈死岳飞父子,倒是那秦桧、贾似道、韩侂胄一干j党倒荣宠备至,如何不失了这如画江山?所以愚叔才将此宅院建在栖霞山下、西子湖畔,与岳王庙相对,乃是前事不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