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汉风1276 > 汉风1276第229部分阅读

汉风1276第229部分阅读

忐忑不安到心尖尖都快长毛了,楚风才不紧不慢的道:“你们罗斯人阵前倒戈,嗯,很好,虽然有些波折,最终还是选择了弃暗投明嘛!本来你们罗斯人也是被蒙古帝国征服的,何苦给它殉葬?你们的选择,很明智嘛。”

    马可波罗翻译了楚风的这番话,罗斯人听了先是面上一松,然后心头又很不是个滋味:皇帝的话很明确了,罗斯人阵前倒戈对大汉而言并不算多大的功劳,相反,更主要是罗斯人自己摆脱了与蒙古帝国同时灭亡的命运。

    早听说大汉皇帝很慷慨,此时听了这番话各大公并没有改变这个想法,他们只是小声的埋怨着亚历山大罗维奇:“嗨,要是早早投向大汉,皇帝还会这么说吗?陛下第一次派密使来,圣旨上的口气可好得多呀!”

    “就是啊,陛下是怪咱们讲价还钱的,唉~一开始就该毫不犹豫的答应降汉,免得像现在这样,辛苦一场、费了无数人命,到头来还没落个好。”

    亚历山大罗维奇很郁闷,莫斯科是罗斯各公国最强大的,他也是各大公当中最为野心勃勃、计谋多端的,近十年更是得到了金帐汗在一定程度上的信任,罗斯各公国故而惟他马首是瞻。

    但皇帝这么一说,今后这群大公、主教们,还会相信他吗?

    亚历山大罗维奇只觉得像吃了个苍蝇似的恶心难受。还是被捏着鼻子硬塞进喉咙眼的,呕都呕不出来。

    ―――――――――――

    猫的话(这些不算字数):前两天单位事多耽误了两次更新,很惭愧呀,特别是读者朋友们的牵挂,有兄弟说等更新到了晚上两点,猫是眼泪花花的,差点儿就要高唱东风破,直上菊花台了

    为了表示弥补,今天两更吧,本章算加更,等晚点儿还有一章。

    第666章 恶心(中)

    罗斯大公们不指望从皇帝那儿得到什么了。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他们的心情,那就是“曾经有一份条件优厚的劝降诏书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不过罗斯人的表现倒是让楚风满意的点了点头,尽管懊悔、失落,这群大胡子并没有抱怨大汉皇帝,而是低声埋怨着亚历山大罗维奇——马可波罗已经用眼神告诉楚风,这个家伙两面讨好、做好做歹都是他,可不是个好人。

    事实上,罗斯人对大汉皇帝的好感是和忙哥帖木儿对比而来的,他们每两年一次去拔都萨莱城觐见金帐汗,都要在辉煌灿烂的金帐前接受,轻则鞭笞、重则痛打,至于要求他们奉献妻女以供“娱乐”呀,更是得罪了金帐汗的下场。

    胆敢不去朝觐?稍有违逆就会等来龙卷风般可怕的蒙古铁骑,落到身死国灭的悲惨境地!

    相形之下,远比金帐汗强大的大汉皇帝,随时都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情,只让他们三叩九拜就赐了平身,打也不曾打。骂也不曾骂,这在罗斯人看来,简直就是平易近人到极点啦!

    只可惜笨嘴笨舌的罗斯人不会做汉文表章,否则一份骈四俪六的文章就得把“上追尧舜禹汤、四夷拱手;下继秦皇汉武,八方宾服”堆彻起来。

    世上的事情就怕对比,如果之前统治罗斯人的是什么好好先生,只怕觐见楚风时他们的膝盖还不会打弯呢;可经历了金帐汗数十年的残暴统治,楚风再强势再严厉,他们也感觉仁慈宽大,人人脸上挂着副“终于找到党啦~~”的表情。

    当然,楚风也需要这群罗斯蛮族。

    对于大汉帝国而言,消灭所有的敌人、直接统治全世界的方略并不是最佳,相反,这是根本不可行的。

    无论技术条件,还是综合国力,抑或民族、宗教和政治文化等因素,大汉都不可能以武力消灭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更不可能维持全球范围内的直接统治。

    对边远地区进行直接统治必然会因政治文化宗教原因爆发叛乱,不论进行军事镇压、还是获胜之后维持秩序所需的兵力财力,都将是不可承受的黑洞。

    大汉虽然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所有的技术只要出现在人类社会,都会经历从文明社会向落后地区的扩散。

    比如美国用十多万最优秀的科学家在“曼哈顿工程”搞出了震惊世界的原子弹,可几十年一晃而过,连朝鲜、巴基斯坦这些国家都搞了出来。

    欧洲人骑着战马出现在美洲大陆的时候,从没有见过马匹的印第安人称他们为“双头怪物”,认为火绳枪是“霹雳闪电”,可没多久印第安人就也骑着战马、扛着火枪。去和西部牛仔们上演枪战片了……

    技术扩散的问题,无论你设置什么样的障碍、多么严密的保密措施,都只能延缓而不能根除,楚风率兵一路西来,就发现了阿拉伯人使用木制火枪“马达发”,据说意大利地区某些善于制作武器盔甲的城邦,甚至出现了铁制火门枪(史实)。

    还在大汉从闽广北伐期间,蒙元就曾经铸造过大批火炮,如果不是将忽必烈赶出了大都,使得他失去了汉地的工匠和财富,又一直处于大汉的追击之下没办法组织生产,那么或许现在的蒙古军队已经大范围列传火炮了。

    数十年,如果短的话甚至用不了十年,大汉帝国与敌人之间的武器代差就会缩小,至少不会有现在这么大。

    到那时候,就更不可能凭一国之力硬性征服全世界了。

    所以楚风的策略是在汉唐故地实行直接统治,在其他的征服区域实行藩属制度,简而言之,就是“以夷制夷”的策略,使用分化、瓦解、恐吓、联合、笼络、安抚等手段,维持藩属与藩属之间的平衡。保持藩属与非藩属国家之间的对立,使得他们任中一个或者几个,都无力挑战大汉的权威,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大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或者换句话说,就是:

    殖民地!

    罗斯西面还有保加利亚、波兰和德意志东部的条顿骑士团,过分削弱罗斯各公国会破坏这一地区的力量平衡,形成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并不符合大汉的利益,所以楚风对他们的臣服满意之后就抛出了小甜饼:

    “鉴于你们最后做出的正确决定,无庸讳言,降低了汉军士兵的伤亡。那么,我大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也应该给你们一点奖励。”

    罗斯各公国的大公一下子竖起了耳朵,个个脸上露出贪婪的神情:没办法啊,金帐汗这家伙就是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心包工头,替他打工都拿不到工资的,刚刚改换门庭就听说大汉这位新老板要发奖金,能不心痒痒吗?

    只不过大汉皇帝所说的“一点奖励”,究竟是多少呢?

    “统计这次出兵的共有九个公国,那么每位大公发给一百万元慰问金吧!”

    一百万呐!大公们扳着手指头算帐,那就是一万两白银,或者一千两黄金嘛,虽然算不上多丰厚,但对穷困的罗斯蛮族来说,也很不错了。

    大公们的眼睛放光,总主教德米特里猴急了,他吭吭哧哧的半天也没说出句话,双目直勾勾的看着楚风。一张脸涨得通红。

    楚风笑着大手一挥:“罗斯教区也和公国一样,算一份。”

    唉呀,真不愧为基督之圣矛呀!德米特里恨不得跪下来亲吻楚风的脚尖。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大汉皇帝还有下文:“嗯,你们的军队损失很大,我没办法给你们补充兵员,但我决定发给每个公国五千支长枪、五千副盔甲、五千柄战刀!鉴于你们罗斯地方苦寒缺乏粮食,我还给你们每个公国提供一百万斤的埃及小麦。”

    哇!各位大公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皇帝最初的冷淡到现在的狂喜,他们的心情就如同坐了趟云霄飞车,一个个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加倍分泌,要不是罗斯蛮族心脏够坚韧,只怕当场就得倒下两三个。

    谁都看得明白,汉军的盔甲武器有多么犀利,虽然皇帝没有允诺那些能发出雷鸣的可怕金属管子,但五千套盔甲战刀就足够丰厚了——那可是能抵挡大马士革弯刀的坚甲,能斩开罗圈甲的神兵啊!

    埃及尼罗河流域是出了名的粮食产区,每年泛滥的尼罗河畔肥沃的土壤,给粮食作物带来了丰产,大汉皇帝取了埃及,小麦正是罗斯人亟需的东西,罗斯故地苦寒,粮食产量低微。这个时代越冬的困难,也就和蒙古草原上的部族差不多。

    大公们高兴得差点儿跳了起来。

    “哎呀不好,这些东西不容易送去呢!”楚风突然失惊道。

    天呐,皇帝您不要这么玩我们好不好?罗斯人只觉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心情就算不是苦得像文化苦旅,至少也浑身冰凉成了霜冷长河,差点儿没齐刷刷放声大哭来个合唱团。

    楚风很傻很天真的来了句:“这么多物资,可不容易运去呢!陆上既没有通达罗斯的通衢大道,海上也没有黑海沿岸的港口……”

    嗨,这算什么事儿呀!听了这话罗斯大公们立马松了口气,几个统治黑海沿岸的大公。争相要把优良港口送给大汉,而另外几个统治区域在高加索山区以北的大公,则拍着胸脯要征发百姓替大汉开山修路,保证能让大汉的四轮马车顺畅通行。

    “唔,那好,港口要修成可以容纳大汉千吨海船的深水港,道路也要把高加索的山路扩建成能容纳两部马车并驾齐驱的……翻修港口、修整道路的费用,大汉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嘛。兵器盔甲,你们现在就可以派人运走一部分,粮食只怕还得等道路和港口修好,才能运去了。”

    楚风一句话让罗斯大公们放了心,修路、修港,是为了运送皇帝赐予的物资,这本来就应该由罗斯人出力嘛,皇帝还愿意再承担一部分,真正是宽厚仁慈之主啊!

    罗斯大公们扳着手指头盘算,征发农奴来修路、修港,大约也花不了多少钱,至于农奴会有多辛劳,会不会跌死在高加索的崇山峻岭之间,淹死在黑海的波涛之中,就不是他们愿意考虑的问题了。

    只可惜一点,皇帝愿意现在就把武器送出来,但刚刚结束的战斗这么激烈,罗斯联军死伤累累,运送伤员回去就得花不少人力、马力,哪儿还有更多的力量来运盔甲武器?想必只能先拿一小部分,看来其余大多数得等道路和港口修好了。

    看着兴高采烈的罗斯大公们,楚风笑得很舒畅,也笑得很“阴险”。

    伴驾的陈淑桢低声叹道:“此金牛灭蜀之计也!”

    战国时秦惠王欲灭蜀国,假说五头大石牛能产金,赠与蜀王;秦蜀之间有巴山阻隔,山间只有羊肠小道,无法通行金牛,蜀王遂派五丁力士开山修路。没成想等道路修好,跟在金牛身后而来的,还有大秦的虎狼之兵……

    楚风虽不欲灭罗斯。可等深水良港扩建,高加索山路贯通,罗斯各公国也就成了大汉砧板上的鱼肉,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第667章 恶心(下)

    楚风恩威并济、赏罚分明让罗斯人又敬又畏,很快就确定了罗斯各公国对大汉的藩属关系,册封大公们的名号无非是什么“辅仁”、“守义”、“怀化”、“归远”之类的。

    楚风甚至懒得细想,随便封了一堆名号,反正大汉的藩属册封比较“多元化”,什么汗、大公、头人、国王、埃米尔的头衔都在封,除了皇帝之外你愿叫什么就封什么,只在名号之前加上“怀远”“恭诚”之类的词儿,以示与大汉的藩属关系而已。

    得到了册封的罗斯大公们,却是激动得眼泪花花的,一个个都快乐疯了:当年只不过是蒙古帝国藩属的金帐汗国的封臣,换句话说就是奴才中的奴才;现在能直接受大汉皇帝的册封,这大汉在怎么也比当年的蒙古帝国还要强些呀,能做大汉的藩属岂不比以前受金帐汗的荼毒好多了?

    众人尽皆欢笑,只有莫斯科大公亚历山大罗维奇的脸阴沉得能拧出冰水来。

    此战他出兵七千人精锐,乃是各公国出力最多的,本来准备讨好金帐汗,但后来又把宝压倒了大汉皇帝这边。

    恺撒说“要么不做,决定去做就投入全力”,这句话是亚历山大罗维奇的座右铭,所以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他完全无视麾下士卒的惨重牺牲,挥兵和蒙古军团硬拼,在大汉皇帝面前上演了一出舍生忘死的好戏。

    哪晓得皇帝非但未曾青目有加,反而态度冷淡,“大锅饭”一样的封赏看似公平,其实完全无视了莫斯科公国是战斗中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亚历山大决心赌一把了,他越众而出,恭恭敬敬的弯下身子对楚风道:“陛下英明神武、汉军所向无敌,咱们罗斯人能做大汉藩属实在是上帝赐予的幸运……不过忽必烈并没有束手就擒,小臣担心他率领残兵败将去袭扰罗斯故地!”

    此言一出,行营中的罗斯大公们登时目瞪口呆。

    是的,忽必烈只剩下了千把残兵败将,只怕连一个罗斯公国的军队都打不过了,可金帐汗忙哥帖木儿在老窝拔都萨莱城至少还有两三个千人队的留守部队吧!

    他们仓惶逃走,如果轻骑翻越高加索山,在拔都萨莱城召集了军队杀入罗斯故地,各公国留守本土的老弱病残可挡不住几个千人队的蒙古军团啊!

    再说了,罗斯故地还不知道前线的大公们背弃蒙古投降大汉的事情,还以为金帐汗是自己的宗主呢,要是忙哥帖木儿率领大军出现在基辅、察里津、布勒斯特城下,说不定这些城市的军民非但不会抵抗,反而会大开城门欢迎宗主汗王呢……

    接下来就是血腥的屠杀、疯狂的报复,老弱妇孺在弯刀下血流成河,辉煌的宫殿和教堂化为废墟,城市上空升起直冲天际的烈焰……

    可怕的场景浮现于大公们眼前,就连总主教德米特里都吓得面色发白,在胸前不停的划着十字:“天!那崭新的教堂,静谧的修道院,还有教会的财产,都要完蛋了!谁能抢在前面阻止他们的暴行?蒙古铁骑跑得比飞鸟还快呀!”

    楚风把探询的目光投向了提出问题的亚历山大罗维奇。

    莫斯科大公自信满满的对楚风道:“能追上蒙古铁骑的,只有大汉骑兵,小臣麾下还能拼凑出一千名骑士,可以让他们作为向导和先锋,替大汉飞骑领路,快速越过高加索山,一则可以抢在蒙古人报复之前拯救罗斯各城邦,二来亦可替皇帝捉住夙敌忽必烈。”

    “办法倒是好办法,”楚风似乎有些意动。

    陈淑桢赶紧低声提醒他:“这亚历山大罗维奇目光闪烁、神态诡诈,颇有枭雄之心,楚兄不可答应他。”

    不料楚风并没有答话,而是笑眯眯的大声道:“好办法!亚历山大罗维奇,你替我引路去追忽必烈,必定能够追上,到时候倒是要给你重重的赏赐!”

    大汉皇帝楚风与蒙古大汗忽必烈乃是不死不休的夙敌,此事尽人皆知,亚历山大罗维奇当然不会例外,见皇帝如此说,他就暗自得意,心道还以为皇帝多么英明神武呢,如此看起来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嘛!

    自鸣得意下,亚历山大罗维奇堆起满脸笑容:“到时候只求陛下能允许我莫斯科公国代表您,在罗斯全境征收税赋就行了——小臣保证这些税赋会一文不少的进入大汉国库。”

    他刚提出这件事,罗斯各大公的脸色就变了。

    此前莫斯科公国也有这种提议,因为金帐汗对朝觐的罗斯人百般,大公们都把去拔都萨莱城朝觐视为地狱之行,亚历山大罗维奇愿意把大家伙儿应该缴纳的税赋集中起来,然后由他一个人给金帐汗送去,那大公们不就省了顿皮鞭子?自然赞同这个提议。

    可换作了大汉皇帝,“仁慈宽厚”无比,绝不会肆意朝觐的藩属,常往朝廷走走说不定还能弄点好处回去,至不济也混个脸熟嘛。

    除非哪根筋肉搭错了,才会让你代为征缴呢!

    罗斯大公的反应看在楚风眼中,他心头早就乐开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