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梦语之天地神人 > 梦语之天地神人第1部分阅读

梦语之天地神人第1部分阅读

身上飘着淡淡地白色的雾气,香味正是从这里发出。人们喜极,奔跑向前,顺手抓去,轻松便抓下一大块肉,肚子饿了,饥不择食,大口大口地吞吃起来。“好吃!好吃!真的好吃极了。”大家吃着欢呼。顷刻便把一头野牛吃的光剩白骨。

    大火向远处烧去,冬天慢慢来临,冰雪覆盖了大地,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哪里还有生灵?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人们凭着嗅觉,扒开厚厚的积雪,找出烧死了的野兽充饥。烧焦,烤干,和风干落在地上的果子也不难吃。春天来临了,一场春雨过后,大地又现生机,远处没有烧到的林木又发了芽,有的开了花,结了果,许许多多的野兽又跑来了,有很多草长大了,长高了,上边还结出了一大串一大串带夹的东西,叶黄了,夹黑了,在风刮摇拽中,蹦出一粒粒黄莹莹的颗粒。有人捡起,放在口中咀嚼,好吃好吃,一个个传开。地上多极了,人们把它捡起放在树洞或大石下,以便没有任何东西吃的时候充饥。

    这时候的人类,并无大智大勇,大j大恶之人。脑子才开化,自然的生存条件决定人们的意识,争夺食物,夺取别人的猎物所得便是恶人了,坏的也坏不到哪里,没有尔虞我诈,坑害别人之心。群居生存的互相依赖,使他们意识到不能到出流荡,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于是他们就选一个较为广阔的地方停留下来,漫山遍野生长着许多种果树。茂密的森林,小河流水。为了躲避风雨,找朝阳的山崖或洞,雨淋不着的地方栖息。他们采野菜,摘水果,吃野兽,食农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定居,冬天老人和小孩就不用到冰天雪地里猎食,只有青壮年就可以了。他们在雪地里追逐动物,把猎物带到住处吃。他们从森林大火过后的隐火中取来火种,在山崖的洞中升起火,有的是树枝木头,火堆不熄,用来烤取食物十分方便。人们发现,秋天的时候,秸秆上结满果实的农物,是春雨过后果实发芽长成的。于是每到寒冬过去,又一个天气变暖下雨的时候,人们便在旷野上撒上一些果实,自然的发芽,生长结果。多了便有了收获,把它们收藏起来,放在山崖上边的洞中,以便冬天无法出猎的时候吃。一年又一年,学会了收藏,生存的条件稳定了。猎物的皮毛能够御寒,自己没有的东西,可以到附近的人群中进行交换,交换的意识把社会扩大化了。耶和华看着场景说:“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的沟通,解决了人类发展的禁锢。没有交换的出现,便没有以后的社会发展,人类在创造、在发展中逐步走进社会化。”

    此时的人类,说话多了,语言的词汇多了,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的沟通交流,互相启示,互相学习,加速了人类的发展,人们在漫长的生活中学会了捕猎,种植,收获,储藏,语言发达了,交往多了,生食,熟食的进步,决定了人类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在没有火种的时候,有人没事拿两根木棍磨擦,发现了热量,焦黑、冒烟、火星、起火,这就给人以用火的方便。最早摩擦钻木取火的人叫燧人氏。

    有时为了狩猎,不免出去远了,遇上冰雹风雨的恶劣天气,人们会找遮掩物躲避,无遮掩物时只有暴露。存在的意识,使人们知道了用大的植物叶遮挡,用草搭在浓密的灌木丛上,人钻在下边躲避,逐渐发展成用树枝搭棚子居住。第一个会搭建棚子的人叫有巢氏。

    耶和华插话“火的发现和使用火,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迈出了第一步;会搭建棚子,在人类定居的发展史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语言的发达给人们以交际的沟通方便。社会的存在,交际的需要,要有数,要有记录,这就有了文字的发明。随着人类的发展,在神的引导、启示和指教下都完成了。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后来四万年中的第一个一万年。”

    眼前一青一黄,场景在不断变幻。定居是人类发展的基石,人们有了天然的和自建的住所,稳定的生活使人们的脑子进一步开化,从自然中学会了刀耕火种,刀是石刀,砍拔小的树木,青草,待干后点燃,烧出一片荒地,种植青菜和五谷杂粮。人们把粗的竹竿劈开折断,盛稻米加水,放在火上烘烤做饭,熟后倒在宽大的植物叶子上,青的竹子,鲜绿的芭蕉叶或香蕉叶,味道还真不错。人们发现了像岩石一样雪白的晶体,咸,但少量撒在烤熟的肉上边,吃起来更香。在火堆里边,有人发现烧黑了的泥土和石块一样坚硬,于是人们发明了陶器。这样人们煮食物和吃饭更加方便。有了陶器,人们在煮食蚕茧时发现,蛹不但好吃,而蛹的外皮茧,可以先抽丝。于是有人把即坚韧又细长的丝编织成片,做成衣服。这样,人类就有了像神一样穿着华丽的服饰。有人发现,在经久不熄的火堆下面,有坚硬的结晶,并发现是一种块石变的,便把它放在陶器里边烧制熔化,随心所欲制成物器,打磨成利器来用。随着陶器的发明,丝织品和金属品的出现,人的交换更广泛了。随着经久耐用品的出现,人的占有欲越来越强烈。随着金属利器的出现,凶禽猛兽都成为人的口中餐。人与人的打斗,死伤率更高。这时候的人群已经发展成一个个的部落,部落和部落之间有交易,也不免发生冲突,强大的部落把弱小的部落吃掉了,弱肉强食,自然兼并。这样有些部落发展壮大,有些部落消亡了。壮大的部落地盘不断扩大,有了疆界。人们进行了社会大分工,有的人种地,有的人打猎,有的人捕鱼,有的人编织,有的人制造陶器和工具,[生产工具和打猎利器]。稳定的生活,使人们的脑子进一步开化,意识和觉悟使人们走出大山,走向平原。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茅屋,人们不再群居,而以男女结合,生儿育女建立起来的小家庭出现了。人们从愚昧中脱出,走向文明。无数个小家庭组成了部落,无数个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部落有部落的领头人,联盟有首领,这些人都是女娲捏的人的后人,他们具有灵感,他们的思想左右着其他人,行动决定着其他人的生存和命运。他们中有好的,代表着神的意志,心地善良,为大家着想,行为高尚,深得众人的拥护和爱戴。有变异者,权利和财富,使一些人滋生了权利欲,占有欲。原先的部落内部,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冲突,不再是单为生存而争斗,而是逐步发展为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为目的。因此争斗不断,规模不断扩大,一个部落联盟吞掉另一个部略联盟,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这些人都有血缘关系,胜出的部落联盟实力更大,人更多,自然的形成一个民族。民族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涌现,冲突不断,民族之间的吞并是残酷的,往往数千人丧生,弱的民族往往一个不剩。兼并,吞并,胜出的民族疆界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这样,小而弱的民族不堪一击,往往被生擒活捉,这些人有的被杀死,祭天祭地祭祖先,有的被当作战利品,分给在战斗中的有功人员,留下来强迫劳动,供人使唤,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牲畜,叫奴隶。这时富贵贫贱出现,家庭以拥有奴隶多少为荣,这样就有了奴隶主,贵族,平民。平民就是这个民族中没有战功,没有奴隶的家庭,他们的景况比奴隶稍微好点。社会的出现,本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可成为奴隶社会这不是神的本意,人不能压迫人,人不能害人,说白了,人不能吃人。这时,耶和华对诺亚说“你看,这样的社会一切都相反地做到了,不但如此,在奴隶主死的时候,还生生用奴隶殉葬,这样太残忍了,真是十恶不赦。人类发展这样,谁之过错,不行,我得找玉皇和女娲娘娘问问。”前方场景出现耶和华的身影,只见他纵金光,来到玉皇处,两个见礼毕,一块到了女娲娘娘那里。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章 三圣再议人发展,生死轮回阎王管。

    三万年了,三个相见,互致问候,相形之下,都没有变样,只是女娲娘娘这里的景色更秀美。落座便谈论起人间。女娲首先说“看人间惨状,想你们也该来了。为什么人无人性,惨无人道?”说话间,奴隶主统治下的人间惨景展现在面前。玉皇:“此事我得检讨,发展成这样的社会我有责任。”耶和华说:“想当初,我们奉天帝之旨造人,教人类自立、自强,脑子逐渐开化,不断进步,五万年后成为智人。可如今,统治者惨无人性,邪恶主导世界,正义被泯灭,这样怎能行?得改变!”女娲说:“原先造人时我有捏的,也有摔出来的,但不管哪种方法造出的都是人。我想教捏的脑子早一步开化,领导其他人,在神的意志引导下,一心向善,平等互爱,向前发展。也是遵照天帝的指示,五万年后都成为智人。不知怎的,人的脑子刚一开化,好像宇宙中有一股无形的邪恶力量,使一些人的心发生变异,做出伤天害理之事,这太教我伤心了。”说到此处,不免伤感。玉皇说:“二位圣者的本意我明白,目标也明确。从人之初,到五万年后,人类必须进入智人阶段,这是天帝的旨意,天意难违,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实际工作,但不能直接地干预人间。只能用幻觉和超自然的力量来启发、引导人类一步步往前走。这种奴隶制的社会,人类必须废止,但需要有一个好的,进步的制度。用哪种制度好呢?我想用封建社会比较好些。让一些领袖人物主导世界,依次分封天下,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便于管理人类。我们再对领袖人物输以灵感,让他们领导教化子民,使人感觉有神的存在,而且就在身边,是影是幻,捉摸难定,神的思想,神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时时处处敬天拜神,人有家庭,对天地神要四季设供品,先有神吃,后有人吃。敬天,敬地,敬鬼神直到智人阶段。”耶和华说:“这样最好!人类各民族要按现实的地域划分疆界,成为国度,一个国家可由多民族组合,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要设机构,要有专门的士兵保卫。世界分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人的变异伴随人类发展,难以避免。人的好坏自有定论,好人当中的杰出人物死后,灵魂可以进天堂,有的可以封为神。坏人死后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到报应。地狱有十八层,统统由阎王管理,多设判官负责各地,建簿立账,每个人的生平记录详细。好人终了时由阎王提名,逐级上报天庭,批准进入天堂。其余由判官定,阎王批准,由黑白无常引入或押入地下各层。地下一到三层不受罚,不受罪,几年内便可超生。四到十七层分别罚罪,期满后超生。地下十八层永远受罪,不得超生。这人间罪大恶极的奴隶主,统统打入十八层地狱。以后再出现变异的恶毒之人,也是如此。”二位圣者都认为这样处置很好,于是就这样定了。耶和华对诺亚说:“这就是一万年前的又一次三圣会,这次决定了人类的社会制度,与管理方法。当然,管理措施要逐步完善。”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章 东方乃胜地 三皇降人间

    前方场景不断变幻,太平洋的西岸,大片的陆地展现在面前,世界的东方是美好的,地理环境优美,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大海,江河,湖泊,高山,森林,平川,这里遍有人间仙境,是圣地,这个国度就是中国。

    有个叫伏羲的人诞生了,他是女娲捏的第一个人,娘娘把他和其他两个一直留在身边,女娲旨意他降临人间,赋予他重任,要他为人类走向文明与智慧开个好头。他把人在天地间的位置定为,也就是上有天,下有地,天地间分东南西北。有八卦,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沼泽,坎为水,离为火,巽为风,震为雷。他把八卦用符号表示,编成歌诀教人易记,即:“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每两个组合,又生出八八六十四卦,卦预示着天象演绎、气候变化及人的吉凶祸福。他又制历法,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一年分十二个月,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地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编六十个甲子循环,时、日、月、年。教人知道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八卦亦有所属,乾、兑为金,震、巽为木,坤、兑为土,离为火,坎为水。天象,地理,人体都存在这种现象。人有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五脏六腑互为表里,阴阳相生相克。日常的起居生活,一定要维持人体平衡,达到与天地自然的完美谐和。这就使人延长了寿命。伏羲为人类做出了较大贡献,因此,人们把他尊崇为天皇。天皇以神的意志,启发了人的存在意识,把人从愚昧无知,野蛮凶残中引向以神为精神主宰的世界。

    随后,女娲捏的第二个人,神农降世。他骑独角兽,遍游神州大地,尝遍百草,分类别科,分别有毒无毒,毒性大小,教人针对生病的症状,用有毒的草来治好,这样的草称之为药。他教导人,药也有毛皮骨肉,子母兄弟,也有君臣佐使,七情六欲。有单行者,相须者,相使者,相偎者,相恶着,相反者,相杀者。有酸辛甘苦咸五味,寒热温凉四性。在用的时候,药性要针对病症,用药有大小,分量有轻重。使人受益并不得其害。保持了健康,消除了痛苦。他教人制造农具,不断开荒种地,五谷杂粮,瓜果蔬菜都种,人们在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适时播种与收割。居住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教人饲养家禽、家畜,猪、羊、牛满栏,鸡、鸭、鹅满院。谷粮菜果,鸟兽鱼虫都为人所食。神农为人类也做出了较大贡献,人们把他尊崇为地皇。

    继而,女娲捏的第三个人轩辕也降世人间。人们尊他为人皇,称为黄帝。当时滍尤作乱,黄帝与他大战,涿鹿之战成关键,滍尤身高七尺,铜头铁臂,十分强悍,且他口吐浓雾,把黄帝及部下迷于山间。夜半,只听天上响起仙乐,金光闪闪,黄帝急出帐观看,只见九天玄女娘娘飘飘从天而降,便急忙匍匐在地,口喊:“拜见娘娘。”九天玄女教他免礼,交给他宽八寸,长九寸的一个玉匣,说:“这是一部《龙甲神章》,我奉王母娘娘之命来赐,你要好好学习,打败强敌,平定天下,实现太平,为人类造福。”下旨毕便冉冉升天,黄帝向天拜谢。回到帐中,焚香打开《龙甲神章》,顿时开了智慧,连夜叫人按天书所教造出指南车。第二天,黄帝命令从北往南向滍尤发起总攻,滍尤所倚仗的迷雾在指南车面前失去作用,无论迷雾再浓,那车上木人的右手只是指南!黄帝的军队杀声震天,滍尤想借雾逃遁,黄帝站在指南车上,拉开震天弓,搭上响雷箭,一箭把滍尤射穿。没了滍尤,部下全散,从此消弭祸乱。黄帝教人靠山吃山,靠泽吃泽,靠田吃田,靠山的打猎,砍柴,采药;靠水的捕鱼,靠田的种地。他根据人之所长,教人从事各自爱好熟悉的职业,于是三教九流出现了。这时候社会分工更加明细,以家庭为单元的手工作坊出现了,有搞编织的,有做工具的,许许多多的行业都有了,并且有了固定的交换场所,在交换中,你有那样东西,我有这样东西,我需要你的,但你不需要我的,于是选择了一种易切割,耐保存的黄金作中介物。大家都认可。这样,交换就扩大了,这种充当中介物的物质,后来成为货币。社会管理者的职责明确了,体系健全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时的社会一片太平景象,没有奴隶制的枷锁,人们充分享受着自由,生活是幸福的。处于这个时期,作为社会的一员,和社会管理者之间并无多大差别,这样过了几千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思想进步,大家过着安安乐乐的日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