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6部分阅读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6部分阅读

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

    在这篇名闻天下的上书中,帝国当年的愤青胡老大直截了当地告诉赵构,他与jiān臣秦桧不共戴天,要求赵构砍下秦桧、王伦、孙近的头以谢天下,并告诫赵构“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这篇奏疏一出,不仅“当rijiān谀皆胆落”,而且使“勇者服,怯者奋”,胡老大的忠义之名更是一时间轰动天下。金人闻讯急忙以千金购得此文,读后“君臣失sè”,连连惊呼“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直至25年后,当金国使者再次来到临安时,仍忐忑不安地打听胡铨的情况。

    胡铨的这篇《戊午上高宗封事》后来被人称为“斩桧书”,不但震惊朝野,也使得秦桧惊恐万状。他万万没有料到,在他一手把持的朝廷中还有不惧怕他的,而且这个人竟然还向皇帝死谏要杀他。

    此后秦桧尽管极想尽早除掉胡铨,但内心又极度恐惧这样做会造成群臣不服,于是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加于胡铨,将他管制(其实就是软禁),并一贬再贬,最终将他谪贬到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地方,琼州的吉阳军(今海南省三亚市)。

    胡铨被流放了整整23年,直至宋孝宗即位,才被起用,后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

    这位南宋的愤青在2000年的元月,江西省选评本省千年之中最杰出的十位历史名人时,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但他当年一定没有想到,他和杨邦?的事迹在百年后是如何激励他的一个同乡后辈的。

    文天祥高中状元后,也遇到了父丧而回家守孝。当他三年后再度出仕的时候,北元也开始了灭宋的过程。但这时的帝国已无当年岳飞之类的栋梁将才,而且帝国本身也已病入膏肓。

    宋瑞为官的过程很不顺利,多次因他的率直而被弹劾免职,他就像他的同乡前辈一样,不惧权臣,最终得罪了当时的权臣贾似道,并在贾似道指示的言官弹劾下,被迫致仕回家。

    然而三年后,当元军大举进攻,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时,这位“xg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的风流文士,却散尽家财,招募壮士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勤王。而更为令人叹息的是,堂堂帝国数以千计的官员,前来勤王的只有他和张士杰两人。从此帝国的存亡断续的责任就放在了他的肩上。

    在临安,陈宜中等人一方面向元军求和,一方面自己纷纷跑路,结果当帝国需要人前往元军谈判时,竟然却无人可派,宋瑞毅然临危受命。但这位胆气过人的状元,在此时谋划的是,在“战、守、迁皆不及施”之际,希望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只是他没有想到,他为更老谋深算的伯颜所看破,以至于被扣押不能返回宋营。而在这同时,他散尽家财所招募的义兵却被朝廷命令解散。

    当宋瑞在杜浒等人的护卫下,九死一生的逃回来想力挽帝国的狂澜,却又受到陈宜中的排挤,但他还是毅然离开行朝在外为帝国拼杀。

    自前一年兵败空坑,他收拢残部,辗转至循州,驻军南岭。为了躲避元军的追杀,所部一直在崇山峻岭中活动。他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虽然军中的将士并没有多少怨言,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可是他又无法联系上行朝,派人出去打听只是光听说朝廷已下海远遁。

    前几天探子来报,有消息说宋军已回师沿海,听到这个消息,他马上召集邹?、陈龙复、赵孟?、刘子俊、杜浒、林琦、萧资、张唐、熊桂、吴希?、陈子全等人商量。众人在商议中多认为应该向沿海靠拢,最好能和行朝联系上,背靠朝廷也好有个依靠。只是也有人担心行朝是不是欢迎他们。

    听着他们的议论,宋瑞心中十分苦涩。他们就像没人管的孩子,被抛弃在外,其实每个人的心中还是想和朝廷在一起的。但朝廷呢?就在一年多以前,根本就不容于他们,逼着他们另谋出路。杜浒在转战中和自己失散,迫不得已找回行朝,结果还被怀疑他是脱逃,差点杀了他,最后总算还是把他送回到自己的身边。这个行朝啊!

    说实话,他不喜欢待在朝廷中,在他的看法里,国事一坏再坏,和朝廷中的那些人脱不了干系。元军压境,不思积极备战,整天想着议和,白白浪费许多大好时光。遇事光空口议论而不作为,动不动还以台谏弹劾人;别人做事吧,没有帮助只有掣肘,像他们哪样如何能完成复国的大业?

    但眼前的困境又不能不解决,上个月cháo州失守,黎贵达秘谋投降,虽被杜浒发觉并诛杀,可是他和部下的形迹已暴露。cháo州唆都指派陈懿开始搜寻自己,西边的吕师夔,边上循州的刘兴,梅州的钱荣之也蠢蠢yu动,北边达chun亲自坐镇江西就等自己自投罗网,而往南其实就是大海,说是陷入绝地并不为过。跟随自己的可都是忠义之士,自己说什么也要把他们带出困境。

    众人议论了一番就把目光一起转到文天祥的身上,宋瑞和邹?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和凤叔也商议过,说实话,刘兴和钱之荣我们还真的没有看在眼里,但我们的困难是军械和粮食严重不足。”

    他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现在我们唯一的出路是向南,因此,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另外,还有一个消息,文避派人找到了这里,他和家母正悄悄地躲在惠州避难,据来人所说,哪里有钱监、锡场和盐场,而只有一些不多的靼子官员看在哪里,我们正好可以一举夺下它们,补充补充我们自己,同时从哪里再派人和朝廷联系,路途也近一些,你们看如何?”

    第十九章 宋瑞(二)

    ( )惠州城,广州被宋军占领的消息传到这里几天了,兀马儿的心里有点焦躁。他是走胆马国师弟子、畏兀儿人桑哥的路子,才得到这个他也搞不清名字的转运使位子。但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他能弄到钱财就行了。在他的印象中,只要蒙古人到的地方,蒙古人就会给他们这些臣服的西域人一个位子,让他们帮助搞钱,因为蒙古人自己是搞不清楚怎么理财的。

    作为一个过去丝绸之路上的居民,中原地区的富庶他早有耳闻。家乡的老人们有时还会小心翼翼地拿出哪些jg美的瓷器供他们观赏,至于富贵人家女主人身上穿的亮丽丝绸更是要用黄金来衡量。老人们感叹:如果不是打仗隔绝了道路,只要能把中原的东西运到其它地方,也许只要做一次,你一辈子就无忧了。

    而现在他们有这样的好机会,跟着蒙古人进入中原去“获得”这些东西,他们为什么不去呢?他不知道像他这样的有多少人,他只知道进了中原以后,他内心越发的鄙视那些马上屠夫,他们只知道杀啊、烧啊、抢女人,抢些黄金啊、珠宝之类的东西,中原还有很多更值钱的东西却被他们给毁掉了,他们每砸掉一个瓷瓶他心里都会抖一下,而看到他们的马蹄践踏光滑的丝绸他的眼中都仿佛在充血。

    等他到了江南,他几乎要走不动路了,那里的繁华、那里的美娇娘,使他相信和他讲过中原富庶的老人根本就没有来过这里,和这里相比,他过去居住的地方太……哦,寒碜了。他更不明白的是,中原那么有钱,人那么多,为什么打不过哪些屠夫呢?他们也许真的像屠夫们说的那样,是软弱的南人。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借此机会多捞点东西呢?在他看来,既然那些软弱的南人保不住这些财物,那么他们拿走它也就心安理得了。

    他和所有跟随蒙古人的人一样,急于找一个合适的位子,只有这样他才能不错过这么一个天赐的机会。他花了三十两黄金买通了桑哥,最终得到了这么个小地方转运使的位子,虽然并不理想,但他也知道,其他的地方大家抢破了可是只要能得到财富这又有什么呢?

    在这里,人人都要听他的,盐场的盐引在他手里。“你需要,拿钱来。对不起,不要给我宝钞,咱要真金白银”。

    赋税你要交吧?“对不起,拿钱来,还是真金白银。”

    你要偷偷铸钱,咱也看铜钱要比那些纸强,只不过上头知道了不太好办啊。什么?

    你弄到海外去,那不就得了,把真金白银拿来。

    上面怎么交差?给他们一点就行了,太多了他们数不清。

    只是这些ri子有点麻烦,宋人竟然杀回来了,虽然离这里还有点距离,但他们会不会也到这里呢?城里的这些南蛮有些蠢蠢yu动,看他们的眼神都有点不一样。虽然现在还有些新附军能弹压他们,但万一呢?还是先带财物走吧,等这一阵子过去,再回来也不迟,只要保着命在,财还是能弄到的。

    杜浒的身子紧贴着城墙,在暗影中悄无声息的向城门移动着,此种情景使他仿佛又回到当年浪迹江湖的岁月。当文天祥和众人一起拟订夜袭惠州城的方案后,潜藏在心底的江湖情愫令他请命亲自cāo刀。而在城门的另一端是张唐,这个前帝国重臣张浚的后人,年轻时也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家伙,和杜浒一样喜欢风尘江湖。此刻,他们两人的任务就是负责夺取城门。

    已经四更天了,守在城门的几个兵丁抵挡不住沉沉的睡意全都低下了头。这里有很长时间没有经历战火了,虽然有消息说宋兵回到广州,但那里离这地方还很远,再说他们也不像是要回来的样至少今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事的。但天意注定他们今晚是不幸的,杜浒和张唐就像幽灵一样静静的飘到他们身边,没有任何声息,只有杀戮和流血,几个兵丁在睡梦中就离开了人世。

    靠近城门的黑暗中又出现了十几个人影,他们快速移动到城门口,在这过程中,杜浒的身形已经出现在了城楼上,哪里同样处于半睡眠状态的两个兵丁也很快成为了这个狠角的牺牲品。他拣起守夜的灯笼,左右晃了两晃,城外的野地里立刻出现了一队人影,直奔城门而来。这时候城门已经打开了,虽然城门开合的声音在静夜中是如此的刺耳,也惊动了一些人,但这已经无碍大局了。

    兀马儿刚刚睡下,就听到了城里传来的喧哗,怒气使他高嚷着让下人去看看这是怎么回事,但很快下人就跑了回来,告诉他宋军已经进城了。听着府邸周围越来越大的声音,再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他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了。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赣州,江西宣慰司内,北元江西宣慰使塔出静静的坐在那里,他傍边的探马赤军元帅李恒正在看一份密报,在这份密报里,循州刘兴通报江西行省,文天祥在循州附近的山区里出现。

    当李恒看完了通报之后,塔出问道:“德卿,你怎样看?”

    李恒稍微想了一下:“大帅,文天祥所部其实已是惊弓之鸟,并不如何,属下担心的是他仍然窜入山中。”

    “是啊,文天祥并不笨,他知道和我们在平原中无法争斗,但山区则非吾等所能为了,问题就在这啊。”塔出挠了挠头。

    “这个文天祥不过就一书生,没想到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李恒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年以前整个江西在哪个书生的鼓动下到处举兵的场景。

    “书生也不可小觑啊,大汗要我迁治赣州就是为了对付他,留他在江西,将来必为帝国之患。而且我看大汗之意,好像对这个南朝的状元很有好感。”

    李恒吓了一跳:“大帅,大汗若圣意如此,我们就难办了,作战可不能缩手缩脚。”

    “我知道,”塔出苦笑了一下。大汗现在越来越汉化,草原上的王爷贵族们已经意见很大了,他们指责大汗背叛了蒙古人的传统。不是这样的话,草原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或明或暗的反叛。

    可是帝国的疆域这么大,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中原的生活后,他也觉得还用过去的那种杀杀砍砍的方法管理被占领的土地,的确不合适。仅仅这几年,他所治下的地区所收的赋税就远远超过了草原上的捐献。从这上面就能看出,汉人能够立国这么久,他们能够那么富裕,所用的方法的确是有道理的。但很多事并不是他能决定的,他也不想去做什么决定,作为大汗的鹰犬,他只认为大汗是对的。

    在他的心目中,文天祥固然重要,但哪个流亡的小朝廷更为棘手,一旦受到攻击,它们就远避海上。而帝国的将士根本不能适应海上作战,人在船上站都站不稳,更何谈打仗。

    他转身又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了一封文书递给了李恒,李恒快速的浏览完书信,吃惊地看着他:“宋帝跑到琼州去了?”

    塔出点点头:“广南西路宣慰使史格的部下和宋军在雷州交战,他们俘获了一些宋军,据他们交代,一月初宋帝就到琼州了,并在那里养病。”

    他望着屋外:“我问了一些汉人官员,他们却不太相信,按他们所说,琼州是一个蛮荒之地,哪里一直是宋庭流放犯人的地方,没有什么物产,也少有人家,不可能支持大军所需。他们反倒认为宋帝前往占城的可能xg比较大。”他转过身来,眼睛里露出锐利的目光。

    “据此,我判断,宋帝原本是想赶赴占城的,只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缘故,而没有前去。”

    李恒快速接口道:“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得不又返回来,以获取物资、粮草的补充。”

    “不错,”塔出说到。“前些ri子吕师夔也遣人来报,张士杰的舟师已经回到沿海。”

    李恒忽然笑了:“怪不得大帅命吕师夔撤离广州,你是想吸引宋帝回广州。”

    塔出也笑了,他的眼睛里露出了狼看到猎物才有的神sè。“刘深这个废物,在浅湾他有蒲寿庚的协助,却不能收拾掉张世杰;在井澳,张世杰刚刚经受了飓风的袭击,毫无还手之力,他又没有拦住;追到七里洋却又半途而废,还是让宋帝跑掉了,陛下闻讯十分震怒。”

    李恒冷冷地、轻蔑地哼了一声。他的探马赤军本来地位就高于汉军,而哪个刘深又好大喜攻,他内心一直看不起他。“要不是我们不习水战,不然,何必用他。”

    “我已经命蒙古特领兵赴雷州增援,守住雷州,逼迫张士杰移师广东南路,”塔出停了一下,拿出一张羊皮地图,在上面比划了一下。“而这里,文天祥实际现在处于循州、梅州、cháo阳形成的东面拦阻线内,东面有cháo州唆都坐镇,我们在江西,他也无法往北,南边是大海,因此当下在陆上,他只有往西奔广州。所以我们可以让循州刘兴的新附军和梅州的钱之荣共同出动,逼迫文天祥离开南岭。”

    李恒笑道:“就算他跑到海上,没有物资补充,他最后还是必须回来,如此落脚地只能是广州。只要他们到了陆地上,正好将他们……”他用手掌做了一个往下砍的姿势。

    塔出y沉地说道:“猎狗将猎物赶出来的时候,就该猎手出动了。”

    第二十章 宋瑞(三)

    ( )梅州,收到塔出来信,要他和刘兴立即出兵搜寻文天祥的钱之荣很郁闷。他是真的不愿意面对哪个宋瑞,这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原因,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下面的人根本不会听他的。上次宋瑞举兵复梅州,他手下的人见到宋瑞的旗帜就一溜烟跑了个jg光,搞的他也只好跑路。可以想见现在,即使是到了哪里,有几个人能上去卖命都难说。

    他把师爷请来商议,绍兴的宋师爷在看过了塔出的信后,看了看他:“东翁,你真的想去找宋瑞?”

    钱之荣瞪了他一眼:“你知道还问?”

    宋师爷油滑地笑了笑:“在下当然知道,只是怕您脑子不清。”

    “放屁,”钱之荣差点跳了起来。

    宋师爷赶紧给钱之荣做了揖:“东翁,达chun在北,唆都在东,宋瑞就那么点人马,而且还是残兵败将,他们为什么不来打?”

    “嗯,你说他们是有意为之的?”钱之荣平静下来。

    “其实这不是打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