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28部分阅读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28部分阅读

    为意,从兜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玻璃壶,里面装满了黄|色的干燥大麻的花蕾。他卖弄道:“此物是西域来的,名为西域大麻。这个东西有一个妙处,那就是点烟吸入以后,就会灵魂出鞘,飘飘欲仙。这一次我不逼你们吃,你们爱吃不吃~!”

    也不等他们答话,水云道人便拿出一颗,放在一个烟管里,拿火折子点燃以后,就冒出灰白色的烟气来。他仿佛宝贝一样,尽量把每一口烟都吸入到鼻孔里。

    其他人看着这一切,惊疑不定。清风道人便说:“这只是一些烟气而已,能有什么神道?我不信!”于是他便夺过那个烟管,猛吸了几口。

    旁人看他时,只见他目瞪口呆,愣了一愣,然后又夺过来,吸了几口。然后两人便仰天跌倒在地,滚了几滚,面皮上颜色变换不定。嘴里只喊道:“痛快!痛快!”

    剩下两人面面相觑,便也开始抱着烟管吸起来,然后两人也失了形状,开始癫狂,说起疯话,好似鬼神上身一边。旁边的道童见到,都说到:“不好了不好了,道长失心疯了失心疯了!”

    绿衣大喝一声:“你们急什么,赶紧取点清水过来!”

    于是两人打了两盆冷水,对着最疯的清心和清水兜头浇下。只听啊呀一声大喊,二人停下来,大叫:“这是做什么!”

    他们的道童便说道:”师傅,刚才你失心疯了!绿衣师弟让拿冷水浇你呢!”

    “混账!疯个屁!”二人喝到,又闭上眼,仔细体会了一下:“还好,还好,药劲还在。真是太美妙了!”

    然后又对他们喝道:“什么失心疯,这是在服用神药,以后再来打搅老子的雅兴,小心你们的菊花!”

    二道童点头称是,心道:“在外面你可没有鼎炉,在这里还能惦记我的菊花?打死贫道都不信额。”

    这几人闹将了一阵,门外传来一声呼喊:“鬼神让路!黄村社祭了!唉!”随后是一阵锣鼓丝竹之声。水云道人从地上爬起来:“好了好了,不要误了我们的大事,此物随后再说,我们先去社祭吧!”

    众人出来,之间村民都在村里的主路两侧,路中间是那社祭的队伍,为首是三人抬得一座木制的恶鬼像,用彩色涂了十分可怖。后面跟随着稍小的各色鬼神雕像,然后便是锣鼓丝竹队伍,跟着三四十名童男童女,穿了节日礼服,手里拿着小竹篮子,装了黄纸,清水,逢人便给。

    随后则是四人抬了一个大木台,上面绑着一个人,背上拿尖刀开了三道血口,尖刀兀自扎在哪里,也不知道流了多少鲜血。他周围围着几个带着木头恶鬼面具的人,在鬼哭狼嚎,唱着听不懂的歌谣。

    这只队伍进了村中心的空地,四周安顿好。空地中心早已燃起了熊熊的篝火,一群人赤身捰体,身体上涂了五色的颜色,披头散发,肩并肩站在一起。然后有个带面具的人,在他们面前说了什么,那十来个人便一头,轰然应诺。但如果仔细听来,会发现他们惊人的整齐,好象是一个人在回答,特别诡异。

    然后有两个人,手里拿了尖锐的铁针,针尾连着一条长长的铁线。带面具的祭祀拿针在火焰上烧了一烧,然后对队末的一个人大喝一声:“坐!”

    那个人应声便坐下来,一动也不动。然后他拿着那个铁针,从那人的脸颊腮帮子上刺入,又从另一边穿出来,等于把这个铁线卡在那人的嘴里,正好从舌头之上横横的刺穿而过。那被刺的人竟然一动也不动,好像没有痛觉一般。

    祭祀照此办理,就像穿鱼一样,把这十几个人都串在了这个铁线上,两段各有人牵着。然后祭祀对着十几个人喝到:“起!”

    要知道,就算是手牵着手,十几个人走也会因为常常不同步,而把手挣脱。这十几个人紧紧靠着腮帮子上穿着的铁线连着,要是两个人不同步,那铁线还不是会把整个脸给豁开啊?

    可是这十几个人就像鬼神附体一样,竟然惊人的同步的一起站起来了,那僵硬的动作,迷离的鬼神,让见到的人都头皮发麻,背后发寒。好像看到了活鬼一样。

    随着锣鼓丝竹的乐曲,这十几个人就像是僵尸,又像是牵线木偶,就那么围着篝火唱跳起来。

    注:这种原始萨满教的,带有宗教和戏曲色彩的习俗,是从石器时代沿袭下来的活化石。武安傩戏和海南的军坡节,都是这种石器时代文化的继承。文中描写的铁线穿腮,现在还可以在海南军坡节上看到。

    一零九 贤良师

    也不知跳了多久,这些铁线穿着腮帮子的人依旧没有疲劳的迹象。围观的群众有人到:“前年是我跳那个的呢?你看,我嘴上穿了铁丝,后来一点疤痕都没有,这是祖宗保佑了我。”旁人附和道:“唉,就算这样,我还是很害怕啊!”在这个时候,村中高台上,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影。穿着一个高高的帽子,长衫上带着一个鲜红的带子的人,带着一个赤身捰体的儿童。“快看,贤良师出来了!”贤良师一手拿着这个儿童的头发,一手拿着尖刀。他尖锐的嗓音穿透了整个广场。“这个孩子,是恶鬼附身的种。今年,杀掉恶鬼,我们就能得到丰收,平安!不然,村里就要死掉好人,你们说,杀还是不杀!”有人认出来,这是村头阿四老汉的傻儿子,长到四岁,仍然不会说话,口眼歪斜,长相也比常人丑怪。贤良师多次让阿四老汉杀了或者扔了,老汉都舍不得。今日,终于被送上了祭台。“杀掉恶鬼!杀!杀!”有人高喊。随后更多的人开始符合,已经没有人关心这个孩子是谁家的了。“今日,我们就杀掉恶鬼!祭拜鬼神!”贤良师举手示意,他举起手中闪着寒光的尖刀,那个天生呆傻的孩子,仿佛感觉到什么,挣扎了几下。贤良师大喝道:“恶鬼害怕了!恶鬼知道我们要杀了他!”他没有丝毫犹豫,手中尖刀飞快,这个孩子的头就被他割下来,一股血箭射向天空。贤良师早有准备,一闪身就躲过了喷薄而出的血污,闪到祭台边缘,把这个死不瞑目的小头颅放在了早已准备好的盘子里。那个无头尸身往前走了几步,才仰天倒下。鲜血汩汩的流出。贤良师毫不留情,在火把的照亮下,他的尖刀飞舞,把尸体开膛破肚,心肝和肠子都被挖出来,血淋淋的放在了祭台的盘子上。他最后割下的是这个男童两腿间的物事,可以发现果然是异乎常人。然后有两个助手把这个尸体扶起来,绑在了祭台的木桩上,展示给众人。这个活人祭祀将在整个社祭期间在广场上展出,随着主要的鬼神仪式结束,这里的广场将成为商品买卖,男女相亲的场所。活人的世界喧闹繁华,死人的眼球则在高台上冷冷的注视着他们。注:中国石器时代晚期,只有西北的齐家文化仍然保留人祭的习俗(也就是黄帝的部落),在南方和山东地区的部落没有这个习俗。

    贤良师主持完这个让人敬畏的仪式,便在众人恐惧的目光下回到了自己的大宅。所有人都被这野蛮和血腥的一幕所震慑,成为他们整年整年的谈资。但对贤良师而言,这只是他每年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回到家,下人打水来洗净了他的双手,然后他拿过了一点不知道哪里割下来的肉,吩咐仔细熬好,他要吃夜宵。最后他叫人:“把清风那四个道人请过来。”

    在房间内室的烛火下,四个人毕恭毕敬的对着这个样貌普通,脱了他的祭祀袍就让人分辨不出来的普通老汉。“见过大贤良师!”“不必多礼。这一别又是一年,看起来你们日子过得不错。”贤良师看上去心情也不错。“最近,外面可有什么动向,你们分别说来听听。”“贤良师,最近南方十分太平。粮食丰收,粮价很低,茶叶开始大量销售。泉州港的商旅络绎不绝,贫道以为,这几年都会太平下去。”清风道人赶紧跳出来抢功劳,他知道要是给水云道人抢了神仙药的功劳,他这张小牌就出不了手了。贤良师略一沉思:“南方自古不是王气之地,不用多关心了。你做的不错!”清风还期望贤良师说出什么:“你功劳大大的啦送你一个鼎炉”之类的话,可是水云就跳出来了。“贤良师,贫道在长安皇家中,发现了这样一味神药,叫做西域大麻!”说完,他毕恭毕敬的把大麻和烟管递了上去。贤良师点燃大麻,深深的吸了几口。他的表情也泛过一阵潮红,然后他点点头:“不错,不错,确有几分神效。这个你是从何得来?”水云道人脸上挤出谄媚的笑容:“贤良师,这个是我从皇家中得来,他们本来不告诉这是什么东西,于是我便多方走访,最后在胡商哪里得知,这个东西的产地。我就把它的种籽也一并带来了。”贤良师终于动容:“水运,此番你却立下大功。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他郑重的收下这个种籽,这样的东西,对他精神控制的大业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剩下一个矮胖的道人也讷讷道:“贤良师,最近黄河上,出现了许多神奇物事。”贤良师这下坐不住了:“果然,天下大势,又要乱了吗?你快快给我说清楚。”“黄河中出现自己会动的火船?从长安道济南只需七日?皇帝要封禅泰山?”贤良师听到这些消息,先是十分震惊,然后又显得十分失望。“皇家气运极盛。我们道最近百十年算是无望了。你们要深藏功与名,保存我道实力,等到天道逆转之时,才是我道光复兴盛之日。”“那,贤良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贤良师显得更疲惫:“我会给你们每人赏赐一个鼎炉,让她跟着你们。今后,你们便以龙虎道士行走江湖罢。我这里,你们也不必再来了!更不要让外人知晓此地!你们清楚了?”“多谢贤良师!多谢!”四人千恩万谢。第二日,便有四个道姑打点完毕,各自跟随他们,坐上驴车又依来路,从层层的密林里离开。路上,绿衣问道:“师傅,什么时候,我也能双修啊?”“你这个小兔崽子!小小年纪,双修个鸡毛!再过两年,为师给你也寻一个鼎炉呗。”“师傅,你的鼎炉能不能……”“闭嘴!以后不许这么称呼。记住,外人面前,她是你师娘,懂了吗?”“弟子……懂了。”“告诉你,不要再胡思乱想,要不然打断你的狗腿!”绿衣想起老道那天怒人怨的脾气,吓得夹紧屁股,断了这方面的念想。他们这次出山,应当是再也不会回来了,绿衣想起这山中虽然幽静,但也确实少了很多趣味。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师傅,我们这次,要去何方?”“不知道。我们先往东,去嵩山上看看罢,想来总有一处道观,会要我们这些游方道士的。”驴车在山路上渐行渐远。他们浑然不知,往后的命运会变成完全两个模样。

    一一零 封禅泰山

    贞观二十八年,也就是李世民去世前一年,他终于能够实现心愿,踏上了封禅的路途。此时,他的身体已经是很虚弱了,如果不是一路上都是在火船上,不用颠簸劳顿,他一定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踏上这一漫长的路程。关于唐代皇帝封禅的盛况,也只能从高宗李治带着武则天的排场来猜想。高宗封禅的队伍,自然比不上隋炀帝五百里长船队的排场,但那也是漫延百里的行营。隋炀帝的队伍,排队出发都要出发一个月,高宗就环保多了,只需要出发两三天就行了。隋炀帝下扬州,带上各色高管家属以及自己,而高宗就严肃多了——他也没有可以带,因为都给武则天给杀光了嘛!他带的是各国使臣,随行观礼。这个排场有点像现代的电视剧拍戏,凡是要拍的洋气点,必然要找几个不知道哪来的金毛鬼子说一口很烂的中文,然后他必然会夸中国人如何如何好,比外国人强云云,满足一下国人的虚荣心。这个玩意唐代人也不稀罕啊,他们就是找来各种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印度阿三,各小国的国使,排排队站在皇帝后面,以显示皇帝是天下第一的,各种有色人种都要跟在我天朝皇帝屁股后面吃灰。当然,自从李治换了人,轮到李世民封禅以后,这排场就更精简了。这也是因为当时朝廷确实没钱造成的。没钱的原因之一,就是钱印少了。要知道,唐初的钱币终结了汉代以来的五铢钱的流通。到贞观年间,不过印了十几年的新钱(开元通宝,重六株四钱),唐代产铜也有限,每年就印那么几十万,根本没有办法填补几百年来五铢钱的货币缺口。贞观年间的粮价低,除了产量高之外,“通货紧缩”也是重要原因。所以,李世民的皇家团队,自然是带了他自己和二三十名,安置在第一艘船上。第二艘船上是随行的高官,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就是第二艘船上的老大,李治名义上是在第二艘船上,但实际上是和李世民一起呆在第一艘船上。第三艘船上安置的就是之前出钱买国债的商人和各外国使团。虽然文官们很不情愿,但很多人表示我们商人和外国使团关系那是杠杠的,再加上人家是出了钱的,文官们也就没啥可说的了。至于为什么要把文官和商人放在一起呢?没有人多想,不过这也是太子计划的一部分。船队浩浩荡荡,从长安码头出发,一路顺流而下。这一次所有的船队都通过了三门峡。返回的时候,将由那两艘特殊的大马力拖船来确保所有的船只能够再次从三门峡逆流而上。出发的时候,船队并没有特别的保密。一路上都是围观的群众,山呼海啸。长孙无忌曾提议要拿军队保密驱散,李世民说:“这一路朕是代表国家去向上天祈福,怎么会有人想加害于我呢?”当然了,他更大的底气来自后面十艘船上的四千所有神武军。此外,在洛口水驿,济阴水驿都驻扎着左右神策军,左右羽林军。一路沿河案也并没有安排当地士兵执勤。以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在当时除了轻骑兵,没人赶得上。五天以后,御驾在济南郡水驿码头上岸。在这里和济阴都备好了行营,在船上由李世民临时决定到底走哪条路。谁也不知道具体是哪条路。在济南郡行营休息一天以后,驻扎在济阴的禁军和济南的禁军同时出发,向泰山脚下进发。自从上了陆路,行程就变得辛苦起来。在豪华的车舱,也没有宽敞的船舱舒服。李世民不禁抱怨道:“雉儿,你怎么不整个路上舒服的马车啊!”李治知道他只是抱怨而已。他是有这个本事,可是他现在忙不过来啊。队伍在路上的大小事务烦死他了,谁让他负责这船上的事呢?不说别的事,光是晕船的女眷,就把他折腾个半死。光是武媚娘就找他找了三四回。虽然明知这个御姐对自己用意非常,但是,要搞她可不是一般的刺激啊!怎么说也得三思而后行。此外,为了体现对观礼商人的重视,他专门跑到第三艘船上搞了一次酒会,拉上了几个高官,然后同商人把酒言欢。这些文官虽然不乐意,扛不住太子的热心,于是就看在太子的面子上,给商人们也不少面子。虽然商人们也心知肚明,好歹也是一起喝过酒的人了,日后相见也多了几分拉交情的资本,不至于被这些官员压的那么厉害。至于自家的嘛,小萧妹子带有身孕,就没出来。王太子妃作为正室,就成了唯一代表跟了出来。好在到了陆地上,事情就归长孙无忌负责了。加上经验丰富的禁军,李治才终于成了甩手掌柜,可以躺在大车里当清闲乘客了。接下来的事情实在是乏善可陈,李世民按照行程,在泰山的祭坛完成了封的仪式,在社首上完成了禅的仪式。封的意思是祭天,禅的意思是祭地,这个概念首先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提出来的。因此借这个东风,把李治想要的规划打包带走是上上之举。等到他当了皇帝,这事情就没那么好办了。为什么他当了皇帝反而没那么好办了?咳,容笔者卖个关子,后面就能看出来了。在封禅的仪式后,李世民还进行了“投龙”。他把自己想要写给上天的话记在了金银封的卷轴里,然后丢到深谷和水里。至于上面写了啥,李治也不关心,总之跟没写一样就是了。而且无非也是:老天啊我还想再当皇帝五百年!不知道几乎年年都想来泰山同上天沟通的汉武帝写了些啥呢?这货前后来了八次,估计是对上天说:“苍天啊苍天,谁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君王?”要不就是“苍天啊苍天,我和秦始皇谁比较厉害?”然后心里估计自己还是比秦始皇差点,下一次又换成“苍天,我虽然没秦始皇那么牛逼,但我也是就差一点而已,毕竟他娘的我生下来中国就统一了啊!要是我生在战国,我肯定也能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