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31部分阅读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31部分阅读

    素之科五次,英才之科三次,忠鲠之科四次。其中苗神客,王勃就是麟德三年的幽素科录取的著名人才。

    但总的来说,高宗时期教育做的是很失败的,贞观时期,李世民曾下诏新修学舍一千二百间,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数目达到过八千人。但是高宗晚期都荒废了。不仅如此,考试录取人数过多,导致想当官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吏部的科目考试。科举的重要性下降,质量也随之下降了。明经科考试不再考经义而是靠背诵,进士科也不再重视策略而是偏重文学,科举制度从此就走上了一条不归的弯路,离唯才是举越来越远,注定了一场延续上千年的大型悲剧。

    还好,李治有充足的时间改变这个状况。第一步计划,就是把州县郡学,作为小学来处理,并且制定相应的毕业考试,内容就是识字算数,背诵文章即可,授予毕业证书。第二步,则在国子学和太学设立专门科目的课程,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个都不能少。最后,每个科目设立入学考试和选官考试两重。报名者需要有初等教育证书,毕业者需要竞争选官考试的职位,确保当官的选择权牢牢的掌握在教育机构而不是吏部负责排名额的机构手中。

    如果要把这六个科目以现代科学的范围做一个划分,那么秀才对应的是政治学

    神学,明经对应的哲学,进士对应着文学,明法对应着法学,明书对应着教育学,明算对应着数学。这样构成的高等教育的人才,才能适合这样一个庞大国家的复杂需求。

    过了几日,李治通过中书省下诏,天下州学县学郡学的学子,可以参加礼部组织的初等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贡举人选就读国子监,以及参加科举的名额。平民庶子都可以参加州学县学郡学,不收取学费。吏部按照学校规模,把在家待业没做官的人打发过去作为州学祭酒,博士之类的职位,授从九品下等,也就是最低级的入流官员。虽然这个寒酸了一点,要知道明经和进士毕业了也就是到县衙做个主簿县尉的水平,给他们一个祭酒或者博士,已经是相当给面子了!这个诏令对士子的影响很大,但对官场却没什么震动。众人无非是认为太子接过了李世民的班,十分热衷于人才选拔,而玩出的新花样罢了。

    可是等到实际执行的时候,众人才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不同。那就是初等考试,是有试卷的。

    一直以来,考试都是出一个题目,你自己读了题目,拿起笔刷刷在白纸上奋笔疾。无论是背书,还是写文章,那都是你自由发挥。

    但是太子的要求,让礼部犯了难。

    李治说:“你们可知道,这个试卷要有主观题,也要有客观题?”

    礼部侍郎不解:“何为主观题,何为客观题?”

    李治仰天大笑,当年在学校受的气,一股脑招呼在了惊慌失措的礼部侍郎的身上。礼部侍郎听的瞠目结舌,被这种极为变态和残暴粗鲁的考试方式所折服。李治刷的把一张纸扔在他的面前:“你看,这就是我出的样卷,你们自己研究研究。”说完就走了,深藏功与名,留下高深莫测的背影。礼部侍郎拿起来,映入眼帘的第一道题赫然写着:“我国可以称为:甲:唐国,乙:中国;丙:华夏国,丁:天朝。”

    礼部侍郎一口鲜血含在口中,尚未喷出。继续往下看时,写着:“我国分为天下十道,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天下十道,甲:江南道。乙:河东道。丙:河北道。丁:山南西道。”

    礼部侍郎一通做下来,觉得十分简单。可是一想到自己也要出一道试卷交差,顿时面部扭曲成了一团。

    宰相会议上,张行成提出了问题:“殿下,天下这么多州县的学校,每年都进行这样的考试,得花费多少纸张银钱啊!这试卷每张都有上千字,又得费多少人工呢?”

    李治满不在乎说:“老张啊,你真是奥特了,我在定州时候就用上了印书坊。这种卷子拿上印刷机,刷刷的就印出来了。根本不费什么人工。到时候集中印刷,然后统一考试,树立起严密的制度,这样那些州学县学上学的人,他们就没法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了!”

    崔仁师本来想叫好,忽然想起自己在国子监上学的两个孩子,没来由的觉得一种不好的预感。

    张行成不解:“殿下,你的意思我懂了。不过,这奥特是什么意思?”

    李治潇洒的拿着礼部侍郎绞尽脑汁出的卷子,勾画出可以用的题目,然后写下“发回重写”的评语,心满意足的扔给秘书省负责管理文令史,一种虐待学生的快感油然而生:“奥特啊,奥特是泰西国的语言,意思是消息过时了。老张啊,这个时代的变化很快,你们要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啊。”

    李治的身影已经远去,宰相团看着太子殿下伟岸的背影,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浮上了他们的心间。注:文中科举介绍资料主要参考,北京大学历史系吴宗国著《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一二二 科举出题

    几日后的宰相会议,长孙无忌给李治递过来几张纸。原来这就是今年拟定的科举的策问题目。

    这两道题是这样的:(以下出自《全唐文》第五部卷483,贞元二十一年礼部策问五道)

    “问:古之善为政者,在得人而巳,在求理而巳。周以功德诏爵禄,秦以农战居职员,汉武帝诏察茂异可以为将相者。夫功与德,非常才所及也;农与战,非筮仕所宜也;安危注意之重,非设科可俟也:是三者同有利病,幸错综言之。又三适之宜,九品之法,或计户以贡士,或限年以入官,事有可行,法有可采,制度当否?悉期指明。”

    “问:夏殷周之政,忠敬文之道,承弊以救,始终循环。而上自五帝,不言三统,岂备有其政?或史失其传,嬴刘而下,教化所尚,历代相变,其事如何?岂风俗渐靡,不登於古,复救之之道,有所未至耶?国家化光三代,首冠百王,固以忠厚,胜兹文弊,前代损益,伫闻讨论,遽数之中,所希体要也。”

    还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出自《权载之文集》卷40页6,文章《明经诸策七问道》中的贞元十八年《毛诗问》)

    “问:二南之化,六义之宗,以类声歌,以观风俗。列国斯众,何限于四十?陈诗固多,岂止于三百?颂编鲁颂,奚异于商周?风有王凤,何殊于庸卫?颇疑倒置,未达旨归。至若以句名篇,义例非一,瓜瓞(die)取緜緜之状,草虫弃喓喓之声,斯类则多,不能具举。既传师学,一为起予,企闻博依之喻,当从解颐之辩。”

    李治仔细看了三遍,他能说出啥来?古代大儒的传承,让你什么人都能看懂,那才奇了怪了!这古文,真不啻于天书。

    于是他对崔仁师指着最后一道说:“这个题目,说实话,孤不是看得很懂。”

    崔仁师便解释(出自台大中文系张宝三):“殿下,这道题目的问题在文末,所谓博依之喻,《礼记学记》云:不学博依,不能安诗。郑《注》的解释是,博依,广比喻也。而解颐之辩的意思,出自《汉书匡衡传》,匡衡自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这个问题就是请用比喻,就好象匡衡说诗一样,来文雅的解释清楚上文所说的情况。这个考点,除了用解疑的典故,还可以用匡问,匡说来指代。”大儒出马,考点果然门清。

    李治仔细想了想,问:“那么这个题目的问题,就是用比喻的手法来解释这个状况咯?”

    崔仁师回答:“没错。只不过,这里全部用典故伪装起来,不通读经义的人,是看不懂的。这就考教了考生的背书功力。”

    李治心里一阵气苦。值得忍耐住烦躁,挥挥手:“你接着解释题干的意思……”

    崔仁师发挥所学,十分得意,丝毫没有发现太子殿下的脸色越来越黑。他继续说道:“段首四句,是引题。问题的重点在于:列国斯众,何限于十四两句。意思是,天下那么多封国,何止十四个呢?这个解答,出自于《毛诗关鸠序》云,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郑玄(同郑注,他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注便了儒家经典,属于命题大师。相当于古代经学的命题中心主任级别的人物。他的注就相当于经学的教参)在《诗谱周南召南谱》里的解释是,周,召是禹贡时期雍州岐山以南的地名。……周朝先王名叫大王的,为了躲避狄人的侵犯而迁来此地。商王帝乙初期,任命儿子季王为西伯,到纣王时期,又任命周文王治理南国江,汉,汝旁的诸侯。当时天下三分之二的地区,以服务殷商的帝皇。……后来武王伐纣,平定天下,巡守述职,收集各个诸侯国的诗歌,以观察民风民俗。六州(雍州梁州荆州豫州徐州扬州)得到周文王和武王的教导尤其纯粹,因此就收录的多。得到圣人教导的,就称之为《周南》,得到贤人教导的,称之为《召南》,称颂二公的美德。从岐山往南,就舍弃了其他的地方,唯独称此为《风》的正经。(译《毛诗注疏诗谱序》原文页7-10)”

    现代人关于《诗经》的研究,也认为《风》是诗经最好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排除他们故意把好的都归在周南和召南篇下。总之,这个观点其实就是讨好统治者的观点,与君臣父子的儒家思想一脉相传。

    李治明白了,这个题目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为毛诗经只收十四国,而且把周,召作为正经呢?”并且,把这个意思用经学生才懂的黑话表达出来,以显示自己水平很高,或者自己属于独有的一群小团体。在现代世界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比如:

    “中二病”“丝”“黑化”“黑木耳”……

    如果你对一个六十年代的人说“身为丝,面对一群中二黑木耳实在是没有撸的欲望。”他的感受,大概和你看到这个经学试题的感觉,差不多,……“老朽奥特了啊。”

    而这个问题的中心思想也很儒家,那就是一切都要为王权服务,不服王权的,我们不收录你的文章,我们诋毁你的存在,我们抹杀你的文化。所谓春秋笔法,所谓新闻联播,所谓五毛美分,正是从《诗经》一脉相传。身为儒家子弟,真是不可不知,不得不学。经学和科举培养出来的,正是这么一帮马屁谄媚没有节操的家伙。崔仁师出自博陵崔氏,他们后人出了一个宰相叫做崔损,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无节操媚主的典范。人们觉得他没有才能,其实他是看透了儒学的精髓。

    李治看着看在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的崔仁师,不满的咳嗽道:“崔知政,你觉得这几个题目写的如何啊?”

    崔仁师道:“虽然略显平庸,但也是相当不错。”

    看到这一幕,剩下的几个宰相都背过脸去,为崔仁师默默的哀悼。

    “难道,试策上来就是一些光说经学黑话的人?你为毛不拿英语出题啊?!?你出这种题有用吗?!?!泥煤!老子要的是不说人话的傻

    吗?你学了这些对平民百姓说,他们懂个屁!老子要的是用白话能解释清楚道理的人!!治理国家,不是靠背书的呀混蛋!也不是靠媚主的呀!!”李治开始咆哮了。这正是后世记录的,包含大量无法解读的暗语的所谓“太子咆哮体”,其中“为毛”“傻

    ”“泥煤”等含义长期为群众所猜测,甚至出现了一个叫做“太子咆哮语学”的组织,专门展开研究。

    李治大笔一挥,用白话把题目改写为:“问一:《诗经》以何为首?以何标准收录诗?何部为最佳?解释之。问二:当下治国之策,是否应当借鉴此策?或是,或否,解释之。”

    “就这么考!选取的标准不在于辞藻华丽,典故超多,而在于立意符合国情。要唯才是举,而不是唯文是举,你们可知道了?”李治气咻咻的说道。

    崔仁师被这样的咆哮吓呆了,剩下的宰相一起回答:“臣记住了!”

    “此外,秀才的选拔,孤有新的办法。”李治拿出自己早就写好的规矩,“你们好好看一看,然后想办法施行吧!”

    长孙无忌拿过来一看,被上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

    “秀才选拔方案:第一轮海选。任何上过学的人,都可以参加。明经进士明法科的人,直接进入正赛。海选要求:现场口试,五名考官,背书。作诗,作赋,唱歌,跳舞都可以。标准是:有文化,有形象,能言善辩,有感染力。考官要现场刁难,责难,但不能人身攻击和侮辱,唯有心理素质强大的才能通过。五名评委投票通过还是不通过。口试现场是公开举行的。……下略”

    没错,这就是激动人心的,借鉴了后世选秀节目规则的……大唐超级秀才的海选了!

    只要获得第一名,你就可以成为同五品参知政事,今后肯定能做到五品官,子子孙孙都有门荫特权,还犹豫什么,只要你证明自己有文化,能言善辩,就可以参加!赶快去县衙报名吧!

    宰相团看着这样天马行空的构想,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连太子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浑然不觉。

    一二三 选秀才

    皇城南,务本坊是国子监所在。今日务本坊门口空地上,搭起了一个棚子,围观的群众倒是人山人海,远远看去,五个小桌子前面坐了五个官员,面前一个小空地,空地上一个长衫汉服(唐代,汉服和胡服都是可以穿的,但穿着汉服就相当于现代人西装革履,正装嘛)的士子正在对着五名官员侃侃而谈。不多时,五名官员左右看了一看,点评了几句,然后四名举牌,一名不举牌。人群便欢呼起来:“进了!进了!”

    原来,这正是大唐秀才海选京畿道的赛场。天下十道都被秀才科新颖的选拔方式所震惊了。在海选阶段,每个赛区选出二十四名复赛选手,然后两两pk,最后决出三个席位,参加崇文馆内的决赛。贞观年天下十道,也就是总共三十名,再加上国子监内另外有六名直接进入复赛的名额,最后就是三十六名选手进入决赛的选拔。这三十六名选手分为四个小组,小组进行辩论循环,每个小组的前四名最后进入总决赛。总决赛的十六名考生,授予同进士出身,但是最后总决赛的前两名,就有更高的封赏。第一名更是可以直接参知政事进入宰相团,可谓真正的一飞冲天。第二名,也可以参与朝会,谏议朝政,虽然差了许多,也算重要职位。

    这样的重奖,震惊了大唐的官场,太子殿下求贤若渴的心思,顿时传遍天下。而比赛中,选手围绕着一个议题,pk辩论的环节,加上比试文采的环节,更是吸引了天下士子的眼球。一时间,明经科进士科这些考试,终于在秀才科的光芒前相形见绌。

    但总的说来,第一,秀才科相当于只取两名。和明经进士科已经有一百四十名的录取数量,就算加上十六名同进士出身,这个冲击也并不算大。所谓的同进士出身,就是提前授予出身,准许在国子学就读,只要再通过考试,就是和进士一样的身份。

    第二,虽然秀才科的录取直接进入官场高层,但是在大唐朝政迅速扁平化,职权专业化的现在,皇帝或者太子若宠信或者提拔某名官员,并不是什么难事。马周没有出身却能够当上宰相,由此可见一斑。朝臣也不能说什么。

    眼下,就算是京畿道的海选,也吸引了无数学子和群众来围观。就算他们听不懂题目,但至少能点评一下学子的相貌。自由报名制度,也给了很多求学无门的寒门学子以机会,不少人衣着寒酸,但是出口称诵,对答如流。考官也并没有因此轻视,而给予通过。这些寒门士子一旦通过,自然有不少人送上仪程,让他有钱换衣包装。

    经过十日的海选,一共报名的一千多名士子中,大部分就是不出五六句就被刷下来,全程不过一分钟。一旦淘汰,就只能等下一次机会了。但凡能够挺过考官团一轮问题集火的人,再考教一下诗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