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紫台行 > 紫台行第98部分阅读

紫台行第98部分阅读

。”

    牧碧微听到这里还是云山雾遮,推着他问:“莫打哑谜,快说那南使此来到底想做什么?”

    “他却是来提一件婚事的。”聂元生眯着眼,道,“封贵妃所出的南齐承宁帝爱女善福公主,如今年方及笄,据那使者说是端庄娴雅,堪为良配,因陛下至今中宫空悬,所以欲结秦晋之好!”

    牧碧微顿时变了脸色:“这……”

    聂元生朝她微微摇头,继续说了下去:“如今此事因涉及到善福公主的名誉,暂时还不能外传,但朝中重臣业已得知……倒是许多人支持。”

    “高祖一生梦想南下,终归抱憾。”牧碧微咬了下唇,冷静下来一想,便淡淡的道,“一则怒川浪急,天堑难渡,二则南方富庶,王气不灭,北梁有柔然牵制,不能轻易发作,若以一隅或数隅之力,却是力有不逮,自然只能隔江而叹。

    “但如今南齐送了这个现成的机会过来,朝中诸臣只要不傻,哪有不答应的道理?”牧碧微冷笑,“这善福公主是否当真娴雅端庄,当得起母仪天下且不去说,但她乃承宁帝宠妃封贵妃之女,若是成了咱们北梁的皇后,对于其同母弟夺储自然大有帮助,而南齐秋皇后是江南本地大族之女,封家在南齐开国时或者声势浩大,如今怕与秋家差不多了,秋皇后乃齐高宗所点,生有两个嫡子且居长不说,她更是名正言顺的中宫正统,便是封贵妃加上了封太后,再加承宁帝的偏心,想改立封贵妃所出子为太子可也没那么容易!”

    “如此南齐皇子争储自然越发激烈,我朝正可从中挑拨离间,谋取利益。”牧碧微哼道,“我若没猜错,我阿爹定然也是赞成的人之一!”

    聂元生笑着道:“你很不愿意善福公主来做咱们北梁的皇后?其实咱们北梁也未必就怕了南齐,善福公主来做皇后的确出身够,可要说能够仗着公主的身份在邺都横行无忌那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对那一位没那个心思,再说这会可也不是拈酸喝醋的时候。”牧碧微横他一眼道,“只不过宫里若是没有皇后,总归行事方便些也自由些,左昭仪就算得了太后的旨意代摄六宫事,能管的到底不那么理直气壮,而且你看,孙氏、何氏挑拨几句,陛下就夺了她的宫权,若是皇后,哪里这么好对付?正统正统,那是名正言顺管着我的人,自由惯了,谁会高兴自己头上忽然多出一个管着的主儿?”

    说到此处,她心气略平了些,问聂元生:“说起来,这立后之事,依那一位的为人,他若不点头,凭满朝文武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无用的,他却是怎么说的?”

    聂元生微微一哂:“如今陛下也才召见了使者一回,两边来来回回试探过了,使者隐晦的透露出这个意思,还在等着咱们这边的答复,陛下么……你还不清楚?对于此事,他就关心一条。”

    ………………………………………………

    乐年殿里,温太妃面沉似水,下首高阳王温言劝慰道:“母妃何必为了此事生气?虽然国书里头提了咱们,可到底也没说什么坏话,何况使者这回过来的真正目的,如今已是满朝皆知,只不过还瞒着外头黎庶罢了,就是太后也晓得母妃与儿臣是被南齐封氏拿出来做筏子的,咱们不去理会就是了。”

    温太妃冷笑着道:“早年元裕皇后还是前魏长公主的时候从不曾想到我这个侄女,到她做了南齐皇后,两国国书战书,更是提也未提过,当年她去世,北梁还派了人去吊唁,也不见封家与她身边的人问过我半句!如今倒好,我也不把他们当回事了,竟是借着我的名义出使起来!”

    高阳王赔笑道:“虽然咱们被当了一回筏子,可叫儿臣说,这回给咱们带的礼也不算轻了,儿臣平白得笔钱财,正巧在王府后头把园子修得精致些,届时也叫母妃住着舒心,至于旁的,左右不关咱们的事情,权当些许微尘,吹过便算罢了,母妃自来大方,又何必为了区区一个使者挂心呢?”

    “你呀!”温太妃虽然心里还是闷闷不乐,但看着儿子在跟前英气勃勃、满心哄着自己开怀的模样,到底生不气起来,指着他半晌,哭笑不得道,“堂堂一个王爵,也算是皇子王孙的人呢,却把那使者给的些儿礼都算计上了,咱们莫非还缺那么一笔修园子的钱不成?谁稀罕他们的东西!”

    “是是是,不稀罕。”高阳王哄道,“不过既然国书都说了那使者是专门为了儿臣婚事来的,如今又把礼单都递上来了,咱们筏子也被做了,莫非还要还给他不成?母妃纵然不喜欢,留着儿臣赏人也好,左右这个亏已经吃了……”

    温太妃被他说的沉不住脸,嗔道:“那些个东西到底还是有些好的的,你拿去能赏谁?”

    到底叹了口气,“唉,我不过是觉得封家人好生凉薄罢了,你说的也是,咱们筏子都给人做了,这些补偿怎能不拿?”

    话是这么说,温太妃到底气愤难平:“这些年来,我虽是到处寄人篱下,却也不曾受过几个人的气,这封家,连个声气儿也不通,先是自顾自的叩了关,接着赶到邺都,见都没见我呢,想用咱们的名义就用?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把咱们母子当成什么了?任凭他们想用就用不成?凭他这回来想干什么,我非给他们个教训不可!”

    说着,温太妃恨恨的拍了下桌子:“玉娘!去看看太后那边可方便,我过去与她说话!”

    …………………………

    这章木有熄灯!!!

    第一百二十二章 婚变

    温太妃一见太后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落,原本嘴角含了笑正待开口的高太后顿时大为惊讶,竟亲自起身迎下来,吃惊道:“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

    倒也不怪太后惊奇,温太妃看着年轻,却是驻颜有术,论年纪别说太后,却是比先帝还要长几岁的,自来只有她对太后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几乎从未失色过,就是高太后自诩出身名门,也不得不折服于她的大气,此刻见太妃竟哭得委屈万分,忙亲自扶了她在榻上坐了,追问道:“这到底怎么了?”

    见温太妃不回答,又拿眼睛去看解玉,解玉低眉顺眼,小声道:“方才四郎过来……与太妃说起了南使的事情。”

    “唉!”高太后是知道温太妃的身世的,此刻也差不多猜到了温太妃难受的缘故,便语重心长的劝说道,“知道姐姐那些年一直盼着元裕皇后的消息,这么多年没个声气,姐姐也都不提,哀家还道姐姐都想开了,不想他们忽然来了人,打的旗号又是来看姐姐的,却是牵动了姐姐的愁绪,这都是他们不好!可姐姐也想想,如今姐姐有了四郎,四郎都议婚了,又何必还要为从前的事情伤心难过?”

    温太妃擦着眼角,道:“太后说的我心里何尝不明白呢?只是想着从前年纪还小的时候,听说了那么一位姑母,总是个念想,倒不是说高祖与先帝待我不好,只是骨肉至亲,总不是旁的人能替了的,何况我那没福的母妃,生下我不几日就去了,说句话不怕太后笑话,小时候听说了有位姑母在世,精明能干,固然我连她模样都记不得了,到底心里也觉得安慰呢,这世上总还有个血脉相系的人呢,她不想起我来也不打紧,到底是我自己命苦罢了,想来姑母也是不容易的!可这会……”

    她伤心难耐,道,“正如太后所言,我也觉得自己想开了呢,四郎都这样大了,眼看着成家开府,我还有什么可惦记的呢?不想方才他过来说到南使投书中言,说是元裕皇后临终前也是惦记过我的,我这心里……”

    高太后安慰的拍着她背,劝道:“哀家明白,骨肉亲情,到底血脉相系,哀家何尝没有亲人呢?也是南齐太过草率,如此突兀的一下,谁人能不心神震动?”

    宋氏也道:“太妃莫要难过了,如今太妃地位尊贵,又有高阳王谦恭孝顺,也出落的一表人才,太妃纵然心里再多事情,依奴婢说啊,看一眼高阳王,也是忧愁尽去了!”

    如此太后与宋氏反复劝说,温太妃到底渐渐收了泪,宋氏亲自捧了水进来伺候她梳洗,两人按着平常谈话重新落坐了,温太妃便有些尴尬,道:“我今儿却叫太后与贤人都看了笑话了。”

    “咱们姐妹多年,还有什么笑话不笑话的?”高太后笑着道。

    温太妃哭了这么一场,便也不再说南使的事情,高太后就道:“这日子也差不多了,你看咱们是不是把人选定上一定?”

    温太妃闻言就诧异道:“十一娘?”

    “十一啊哀家当初也和你说了,她呢旁的都好,就是性子太活泼了些。”高太后叹了口气,道。

    听了这话,温太妃何等机灵?立刻醒悟过来怕是这高家十一娘出了什么变故,她心情顿时大坏,南使才过来惹了她的气,如今高家的婚事也发生变动……但在太后跟前到底不能流露出来什么,只是谨慎的问:“这……当初我也与太后说了,我问过四郎他自己的意思,他呢,却正是中意十一娘这样活泼开朗的小娘子的,我也觉得小娘子活泼的身体也好。”

    高太后叹了口气:“哀家也不瞒你,十一出了些事——你也别多想,这真真是飞来横祸,她惯常就喜欢蹦蹦跳跳的,又与曲家几个小娘子交好,两家的父兄从前和如今多有在军中的,这不,小娘子们也跟着有些舞刀弄枪,十一还算乖巧,倒没弄那些,但掌不住和她常玩的人里有些个弓剑不离手的!”

    温太妃心头一沉,试探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前日,十一与姊妹,并曲家的几个要好的小娘子一块儿游园,因见几只鸟儿在园子里唧唧喳喳的,就有个小娘子嫌弃吵得紧,命使女去驱赶,不想赶了几回都没赶走,有两个小娘子就烦了,命人取了弓箭亲自动手,不想有一个人的弓出了些问题,扣弦时弦忽然断了,非但将她自己的手腕割破,十一就在旁边,额上也挨了一下。”高太后也是惋惜的很,高家十一娘是她嫡弟的嫡出女郎,荣昌郡公只有高芙一个嫡女,虽然也有和高阳王年岁仿佛又没婚配的庶女,到底配不上高阳王的身份。

    这高十一娘的父亲高仙,因有一位太后姐姐,身上也是有个县伯的爵位的,便是襄城县伯,襄城县伯的嫡女比荣昌郡公要多,足有三个嫡出女,高十一娘居中,但长女已然出阁,幼女却才八岁,在高太后的侄女里头,毫无疑问高十一娘是最有资格为王妃——她的性情大方得体,容貌也秀美可人,温太妃早就亲自看中了的。

    听说高太后要自己换人选,并非是旁的原因,而是高十一容貌有损,温太妃倒消了先前的抑郁之气,道:“太后净会吓唬人,我还当是什么大事,以为十一娘瞧不上四郎呢,不想却是这么点小事,左右赐婚的旨意下去了也不是立刻就要成婚的,不过是额上被弓弦碰了,养上几日不就成了?”

    高太后的笑容有些发苦:“你说的这话!十一娘再可爱到底也只是臣女,四郎可是托体先帝,正经的皇子王孙,哪里是她能够挑挑拣拣的?何况四郎同她年岁仿佛又被你教导的性情温和知礼,就是不冲着他天潢贵胄的身份,也足以叫女郎们倾倒了,这门婚事谁会不愿意呢?可荣昌夫人都亲自进宫来说了,那话虽然没有说死,但……十一娘额上的伤,怕是有八成要落下疤痕了!”

    她叹了口气,掏心掏肺的说道,“咱们相交多年,一路扶持过来,你统共就四郎一个郎君,哀家不能不为你们多考虑考虑!要说高家那是哀家的娘家,四郎又是身份尊贵,人也好,十一那孩子,哀家也喜欢她喜欢得紧,可思来想去,到底不能委屈了四郎!”

    见温太妃要说话,高太后抬了抬手道:“哀家晓得你不是看重色相的人!四郎也是个好孩子,但如今赐婚的旨意没影不说,咱们是连口风都没透,知道的人都守口如瓶,不过是咱们这么一说罢了,没名没份的,就叫四郎娶个破了相的王妃,就算你舍得,哀家也没脸去见先帝!四郎,可是先帝的幼子,怎么可以委屈他?”

    温太妃道:“太后与我说的都是知心话儿,我也不与太后说虚的,咱们为人父母的,最崇尚娶妻娶贤,十一娘这孩子我是喜欢的,在四郎跟前,我也透了些口风,他也说十一娘这性子投他的缘,如今忽然这么一下子……这……太后就要我换人,高家的女郎们虽然我跟着太后也看过听过些,但先前总是看着十一娘,倒不是说旁的女郎不好,但在我眼里,却是十一娘最好的。”

    “这都是命。”高太后苦笑着道,“何况有三郎的事情在前,幼菽……唉,先前二郎同三郎说上几句话,竟都被那起子妇人扯上了她,想当初她还是曲家嫡幼女的时候,那气度那风华,哀家还曾与你说过,宣宁被先帝宠的那么个飞扬跋扈的性子,也就幼菽与她站在一起能不被压下去!可你瞧这孩子入宫以来过的日子,哀家如今都不敢见威烈伯夫人!”

    “陛下到底还年轻,少年人么总是喜欢好颜色的。”温太妃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安慰她道,“何况宫中一直没有子嗣,若是这会小何氏能够诞下一子,陛下有了皇子,为着子孙,也必定会有所改变,届时自然就明白孙氏、何氏之流到底上不得台面,这宫闱总是要左昭仪这样的大家子才能够出来主持大局!”

    高太后叹道:“哀家等他长大等的也够久了。”

    又道,“因着幼菽这件事情,哀家也琢磨出来一个理儿,咱们这把年纪了,论尊荣富贵,也算看尽人间顶尖儿的东西,除了子女又还有什么可惦记的呢?可见这儿妇到底不能由着咱们挑,毕竟日子是孩子们自己过的,哀家当年就是想着三郎与幼菽也算是一起长大,便是幼菽容貌不算出类拔萃,但气度见识放在那里,哀家也不求三郎对她宠冠六宫,但给她个皇后的体面总成罢?幼菽是威烈伯亲自教导出来的,最是大气不过,绝非吃醋拈酸的人,只要三郎懂事些,他们两个总是能过的,却不想幼菽比哀家想的更大气更贤德,偏生三郎那么不争气!”

    高太后说着眼眶就红了:“这事情委屈了幼菽,到底她姓曲不姓姬呢,四郎虽然不是哀家生的,可咱们这些年与亲生姐妹也没什么两样,哀家自也拿他当亲生子看待!咱们年纪大了看开了,自然知道这新妇还是德行重要,可少年人有几个不喜欢好颜色的新妇呢?十一从前还好,这一回,哪里还能再嫁四郎?”

    温太妃听她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无论心里怎么想的,到底只能叹道:“太后这样说……我如今心里却也乱得很,四郎那儿,早先与他已经说过了,他与我一样,都道事情是稳稳的,压根没往旁处想,还琢磨着向大郎打听下高家的园子如何,打算修王府时比着做一些地方,好叫十一娘见了也亲切,这会,我可不敢答应了太后,待我先寻了他来,与他慢慢的说罢!”

    “这件事情总是哀家与高家对你不起,如今高家怕是没有特别合适的女郎了。”高太后很是歉疚的道,“或者……你看曲家倒是有几个年纪仿佛的女郎的,虽然未必有威烈伯的嫡女那么好,却也不比十一娘差,你若有意,哀家宣她们进宫给你过过眼?”

    “还是先与四郎说了罢。”温太妃苦笑。

    高太后思忖了片刻,点头道:“那也好,哀家等你消息,若想看哪家女郎莫要客气,咱们身份辈份放在这里,谁家的女郎被你瞧中也是她的福分!”

    待温太妃心事重重的离开,高太后的脸色迅速阴沉了下来,看了眼宋氏,问:“那一个对曲家女郎的弓弦动手脚的庶女,当真全是自己的主意?”

    第一百二十三章 孙氏拜访

    “娘娘倒是稀客。”高太后对温太妃说明高十一娘的变故时,牧碧微却迎来了一个意外的访客,孙氏一袭石青宫装,姿容绝代,牵着新泰公主的手下了步辇,闻言,便淡淡的道:“新泰惦记着与她阿姐玩耍,怎么本宫来的不是时候?”

    牧碧微对她的来意心知肚明,有些意外孙氏这回这般按捺不住,甚至到了亲自登门的地步,却也正中她的下怀,便抿嘴笑道:“娘娘玉驾莅临,妾身这澄练殿里可谓是蓬荜生辉,何况西平一个人待着到底也寂寞呢,若能与新泰公主一道玩耍,她们姐妹亲近,正是应有之理,妾身怎会不欢迎?”

    孙氏脸色这才略为缓和,她因形势所迫,虽然是主动登门,到底觉得颜面无光,如此被一路迎到殿?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