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楚汉争鼎 > 楚汉争鼎第117部分阅读

楚汉争鼎第117部分阅读

    项他摆了摆手,断然道:“你是监国太子,这种事情你处理就行了,大可不必向大王禀报,没得扰乱了他的心志。”说此一顿,项他又道:“还有,此事必须彻查,只要抓住散布谣言者,则谣言便不攻自破。”

    项政无奈道:“好吧,此事就由廷尉府负责。”

    “喏!”项期拱手一揖,领命去了。

    ……

    秭陵城东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院,谁也不知道这座小院便是乌木崖的总部。

    小院地下室里,一名黑衣人单膝跪地,向背对大厅站在北边墙壁前的瘦削黑影恭声禀报道:“统领,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查清楚,不过散布谣言的人都已经跑了!”

    瘦削黑影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又道:“虽是谣言,还是得向大统领禀报。”

    “喏!”跪在地上的黑影应了声,又道:“统领,听说太子因为此事也很着急,是不是将我们的彻查结果禀报给他?”

    “不必!”瘦削黑影霍然举手,冷然道:“我们乌木崖只对国君负责,什么时候太子成了国君,再向他禀报不迟。”

    第422章 这是机会

    关于毕书的流言并不只在秭陵城内流传,远在淮南的楚军大营内此时也已经传遍了关于上将军毕书的流言,这些流言是齐军细作用弓箭射进大营的,虽然这些信件很快就被收缴了起来,但其中的内容却还是不可避免地流传了开来。

    这些流言之所以能够流传开来,是因为它有市场。

    这些流言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楚军将士对毕书有怨言。

    楚军的奖惩制度沿袭秦军,将士们要想加封进爵就只能依靠战功,战功越多,爵位晋升越快,奖励也越丰厚,这一来,就不可避免地让将士们变得极其好战,秦军兵吞六国时,好战的因子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髓里,现在的楚军也是不遑多让了。

    所以,毕书长时间的避战不出,就等同于断了将士们的晋升之路,在这种情形之下,将士们如果心里没有怨言,那才有鬼了。

    心里有怨言,齐军散布的谣言自然也就有了市场。

    铁牛拿着两封齐军细作射进来的谣言信大步走进了毕书的大帐,先冲毕书拱手一揖,然后神情凝重地说道:“上将军,又收缴了两封密信。”

    毕书的目光并没有从手中的孙子兵法上挪开,淡淡地道:“铁牛,扔了吧。”

    铁牛皱了皱眉,有些担心地道:“上将军,您就一点都不担心么?”

    “担心?”毕书头也不抬地道:“这不过是谣言。没人会相信的。”

    铁牛道:“可是现在谣言已经传遍整个大营了,将士们都在传呢。”

    毕书道:“那是因为将士们心里有怨气,他们是在借此向本将军施加压力呢,而韩信和英布也正希望本将军主动出战。可不能遂了他们的意。”

    “那……”铁牛有些犹豫道:“会不会引发哗变?”

    “不会。”毕书翻过一页兵书,微微摇头道:“如果能被几句谣言瓦解,楚军也就不是楚军了,放心吧,别看将士们现在对我满腹怨恨,可真等到大战开始时。他们立刻就会忘记这些所有的不快,他们会像最初那样坚决执行我的军令。”

    “喏。”铁牛唯唯诺诺地退了出去,可眉头却始终未曾舒展过。

    作为上将军的亲军校尉,铁牛是真的替毕书担心。上将军的人缘可不怎么好啊,因为符离之战的缘故,虎贲将军跟上将军之间的关系有些僵,虞子期、子车师、西乞烈这几位军中重将跟上将军之间也有些疏远,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毕书却浑然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依然专心孜孜地翻阅孙子兵法。

    最近在翻阅孙子兵法的时候,毕书隐隐约约间悟出了一个道理,淮南之战能不能最终打败韩信,就要看他是否能够把领悟付诸实战了。至于避战不出,不过只是瓦解敌军军心的手段而已。毕书从来就没有奢望过单凭避战就能够把对手给耗死。

    当年的赵括试图置之死地而后生,最终葬送了四十万赵军。可是韩信不是赵括,假如韩信的十五万齐军外加英布的十万淮南军也被逼入了断粮的绝境,韩信搞不好就真会上演:“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逆境反击,毕书可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毕书喃喃低语着,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

    “大王,这是阳谋。”赵炎一甩衣袖,向韩信竖起了两枚手指头,接着说道:“淮南这边的谣言不过只是为了强化楚军将士心中的怨恨,从而形成一种对毕书的心理压力,迫使他改变避战的决定,转而与联军速战速决。”

    坐在下首的蒯彻说道:“这个只怕很难如愿。”

    赵炎点了点头,说道:“子通兄慧眼如炬,毕书身为大楚上将军,对于淮南的二十多万楚军拥有绝对的掌控力,仅凭几句流言就想瓦解楚军的军心,就想迫使毕书改变决定,的确很难,不过,若有外力介入那就不一样了。”

    “外力?”韩信若有所思道:“什么外力?”

    赵炎微微一笑,说道:“譬如说,楚王的猜忌。”

    “项庄会猜忌毕书?”英布不信道:“不会,肯定不会。”

    蒯彻也道:“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楚王项庄的智慧绝不在汉王之下,其向来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区区离间计又岂能骗得了他?”

    “不然。”赵炎微笑摇头道:“汉王有大智慧,对太尉周勃也是信任有加,然先前与我王夺争梁地时,不也中了楚王的离间之计,将周勃的大军召回了宛城?”

    蒯彻道:“据在下所知,周勃大军并非汉王召回,而是主动撤回。”

    赵炎道:“结果都一样,周勃之所以主动撤回,就是因为他知道汉王一定会起疑心,同样的道理,只要秭陵城内起了谣言,项庄就不可能不起疑心,作为国君,对于统兵在外的大将又怎么可能真正做到完全信任呢?”

    说到这里,赵炎忍不住掠了韩信一眼。

    韩信便略略有些不自然,英布、蒯彻、薛欧等人却霎时明悟,的确,有韩信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作为国君,还有谁敢毫无保留地信任帐下的统兵大将?项庄固然是知人善任,毕书对他固然是忠心耿耿,可这又能说明得了什么呢?

    最后,赵炎又笃定地说道:“只要项庄生出了猜忌之心,毕书就只能通过主动出战来昭示自己的心迹了!”

    ……

    通过飞鸽传书,乌木崖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项庄军中。

    项庄草草看完密信,便信手递给了下首的百里贤,百里贤却仔仔细细地看了,然后微笑摇头道:“这不过是韩信的离间之计罢了。”

    项庄道:“不过得承认,这离间计很有杀伤力呀。”

    “那是。”百里贤道:“若不是学剑创立了府兵制,从此天下兵权集于大王一身,大王要想真正做到毫无保留地信任学剑,还真是很难。”说此一顿,百里贤又道:“现在嘛,这离间计却是没有半点杀伤力了。”

    的确,在实行府兵制的楚国,军队分为两块,一块是禁军,一块是府兵,禁军就不用多说了,那是绝对忠于国君的精锐,府兵平时蓄于各郡的折冲府,只有到战时,才能凭借国君的兵符进行调动、集结,仗打完,府兵就立刻又会散归各府。

    这种情形下,统兵大将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拿什么造反?

    当下项庄冷笑道:“寡人可不是刘邦,府兵制更非更卒制所能比,韩信想拿当初寡人对付刘邦的招数来对付寡人,那是痴心妄想,嘿嘿。”

    说此一顿,项庄又回头对屈不才道:“老屈,立即给毕书飞鸽传书,告诉他不要有任何顾忌,就在淮南跟韩信耗下去,寡人还就不信了,以我大楚的雄厚国力,还耗不过他一个穷得快要揭不开锅的齐国?哼哼。”

    “喏!”屈不才揖了一揖,领命去了。

    然而去了没一会,屈不才又再次进了大帐,拱手禀报道:“大王,蜀西捷报!”

    “哦?快呈上来!”项庄急忙从屈不才手中接过密信,匆匆看完后忍不住大喜过望,回头对百里贤说道:“子良,子昂大破羌氐,已经完全消除了蜀西的隐患,大小金川即定,冉陇进军巴蜀的通道也被堵死了,呵呵。”

    百里贤笑道:“大王,这下咱们再无后顾之忧了。”

    项庄点头道:“没错,现在可以全力以赴对付刘邦老儿了。”

    百里贤手中的羽扇摇着摇着忽然间停了下来,然后扭头望着不远处悬挂在屏风上的地图说道:“大王,臣忽然间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项庄随口问道。

    百里贤当下起身,走到地图前跟项庄说了一番话。

    项庄的眸子霎时亮了起来,以莫名的语气说道:“子良,这可是一盘大棋!这盘大棋若是下好了,刘邦老儿就彻底完了!”

    百里贤微微一笑,说道:“前提是上将军那边必须首先破局!”

    “这不是什么问题。”项庄大手一挥,笃定地道:“寡人对学剑有足够的信心,此番淮南大战,他必定能够打败韩信!”

    ……

    两天后,一骑快马犹如风驰电掣般冲进了泗水北岸的楚军大营。

    很快,铁牛便拿着一封密信匆匆走进了毕书的中军大帐,禀道:“上将军,秭陵转来的大王急诏。”

    毕书赶紧放下手中的孙子兵法,跪坐起身,然后伸出双手从铁牛手中接过了密信,一边又向铁牛挥了挥手,说道:“铁牛,你先出去吧。”

    “喏!”铁牛揖了一揖,躬身后退两步又转身出了大帐。

    毕书用匕首小心翼翼地划开蜂蜡,从小竹筒里取出了一个小纸卷,然后放到案上轻轻摊开,仔细地看完密信,毕书嘴角便绽直了一丝淡淡的微笑,韩信试图以离间计迫使他主动出战,却是白费心思了,不过……这倒是个值得利用的机会。

    当下毕书长身而起,站到地图前长久地沉思起来。

    第423章 选择战场

    夜深人静,韩信却仍在大帐里伏案疾书。

    两军对峙的一个多月来,韩信并没有闲着,而是夜以继日地在书写《韩信兵略》这本兵书的手稿,显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韩信也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什么,那么书写一本兵法留传后世就成了他的首选。

    也许是寿元将尽的残酷事实在无形中鞭策着韩信,因而《韩信兵略》的进程很快,仅仅一个多月,他便已经写出了十六篇手稿,基本上将他在兵法、谋略方面的心得写完了,再接下来,韩信将要撰写的就是临阵指挥篇,这将是整部兵略的重中之重。

    韩信闭目酝酿了一下,正欲下笔书写时,紧闭的帐帘却忽然被人掀开了。

    韩信不由得蹙紧了眉头,再回头看时,只见太子韩阖已经兴冲冲地走了进来,先冲韩信揖了一揖,然后激动不已道:“父王,楚军大营出事了!”

    “出事了?”韩信闻言顿时心头咚的一跳,当下掷笔起身。

    半刻钟后,韩信便在韩阖、赵炎的簇拥下匆匆登上了辕门一侧的哨塔,楚军大营跟齐军大营相隔不到五里,因而站在哨塔上可以将整个楚军大营的动静尽收眼底,韩信从哨塔上居高临下望去,只见楚军的中军大营里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好像真出事了。

    当下韩信找来一个目力过人的齐军小校,问道:“能看清那边的情形吗?”

    齐军小校仔细观察了好半天,不太敢确定地道:“大王,好像是在吵架呢。”

    “吵架?”韩信、韩阖闻言愕然,赵炎却同时大喜过望,急声道:“大王,多半是谣言已经发挥作用,楚军将领正在逼迫毕书出战呢!”

    韩信霎时目光一凛,急吩咐齐军小校:“带一队骑兵,去抓几个活口回来!”

    “喏!”齐军小校轰然应喏,当下转身下了哨塔,又点起一队骑兵趁着夜色的掩护,幽灵般隐入了大营外的黑幕之中。

    不过,要抓楚军斥候的活口可不那么容易。

    直到第二天天快亮时,齐军小校才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带去的百余骑兵也只剩下了不到五十骑,不过终于还是抓到了两个重伤将死的楚军斥候,押着进帐时,齐军甚至都不敢太过粗暴,唯恐一个不慎这两个楚军斥候便咽了气。

    这会,英布、蒯彻也已经闻讯赶到了韩信的大帐。

    英布更是不迫不及待地问两个楚军斥候道:“说,昨晚上你们营中是不是哗变了?”

    个矮的楚军斥候眼皮都没抬一下,个高的那个却恶狠狠地瞪了齐布一眼,还张开血盆大嘴冲英布吐了一大口血水,英布勃然大怒,恶狠狠地道:“他娘的,信不信寡人现在就让人砍了你们的脑袋?”

    个高的楚军斥候冷然道:“求之不得。”

    “你……”英布越发暴怒,正欲拔刀起身时,却被韩信伸手制止了。

    韩信制止了英布,又淡淡一笑,冲那两名楚军斥候说道:“你们不说寡人其实也已经知道,昨天晚上晋襄、虞子期、子车师、西乞烈等军中将领找毕书理论去了,要求毕书尽早开战,不过,毕书并没有答应。”

    个高的楚军斥候冷然道:“知道还问?”

    韩信微笑,当下挥手道:“拖下去,砍了。”

    当下便有禁军应声入帐,拖着两名楚军斥候出帐去了,虽然死到临头,可那名楚军斥候自始至终竟然吭都没吭一声。

    英布便忍不住喟然长叹:“楚兵,皆虎狼之士也。”

    韩信闻言也是默然,他也必须承认,楚兵将士无论是装备、训练都要强过齐军,不过楚军真正令人畏惧的,还是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好战的因子,听说当年的秦军就拥有这种好战的因子,不过韩信从未亲眼见过。

    但是不管怎么样,楚军这次都必败无疑!

    这是因为,楚军遇上了他韩信,他韩信戎马一生,大小百余战,还从未有过一败,这次淮南大战,也绝不会例外。

    ……

    晋襄、虞子期、子车师、西乞烈以及军中的几十员大将再次齐刷刷地来到了毕书的大帐前,铁牛不敢阻拦,只好放行。

    诸将鱼贯入帐,只见毕书正背对帐门靠在软垫上睡觉,脚下还掉了一本孙子兵法,似乎是被诸将的脚步声所惊醒,毕书当下懒懒起身,不高兴道:“你们怎么又来了?这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嗯?”

    诸将的目光便纷纷聚集到了虞子期身上,虞子期轻咳了一声,先冲毕书拱手一揖,然后说道:“上将军,既然大王已经下诏,我等还是应当遵从才是。”

    事情还得从昨晚说起,昨天晚上虞子期来找毕书,本来是想主动请缨,率一支偏师去长途奔袭临淄,以迫使齐军从淮南退兵,结果毕书却百~万\小!说看睡着了,虞子期原本打算第二天再来,可临走前却无意中看到了毕书案头上的一封密信。

    虞子期略一打量,竟是大王下给毕书的诏书,敕令他及早出兵与敌决战。

    虞子期当时心头就打了个突,回去后又跟晋襄等人说了,晋襄等人哪里还按捺得住,当即找到毕书,要求立即开战,毕书自然是百般推诿,直到虞子期点破,毕书才不得不承认的确接到了项庄的诏书,不过他仍旧不肯同意出兵。

    昨天晚上一直吵到深夜,最后大伙不欢而散。

    见虞子期再次搬出王诏,毕书皱了皱眉,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晋襄闷哼一声正欲说话,毕书却从案头抄起兵符,冷冷地道:“本将军还是那句话,只要大王一日没有下诏收回本将军的兵符,你们就必须无条件听从本将军的调谴,若再胡搅蛮缠胁迫本将军,那就休怪本将军翻脸不认人了!”

    铁牛也适时站到了毕书身后,怀里霍然抱着项庄的王剑。

    晋襄、子车师、西乞烈诸将当即噤若寒蝉,楚军军纪森严,毕书拒不遵行王诏,他们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便宜行事原本就是镇台大将的权力,当下诸将只得黑着脸离开了毕书的大帐。

    虞子期最后一个走,临走之前提议道:“上将军,不如末将领一支偏师奔袭临淄,以迫使齐军退兵,如何?”

    “此事以后再说。”毕书不由分说,直接打发走了虞子期。

    虽然毕书刚刚拒绝了诸将的出战请求,但毕书自己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在演戏而已,毕书的本意无非是想再憋一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