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韩娱夙缘 > 韩娱夙缘第5部分阅读

韩娱夙缘第5部分阅读

落的越发水灵了,正读着高中。

    我叫了声“妈”,梅小妹也甜甜地叫了声“哥哥”,然后我和梅小妹帮着老妈把饭菜端上桌。老爹前些年因为误诊过肝癌,在医院住了半月,回来后倒是把烟酒都戒了,出去生意应酬也是喝些白水凉茶。饭桌上一边由我说着这段时间在京城的见闻,梅小妹也时不时插句嘴,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太太看着孙子和干孙女,只是一个劲儿呵呵地笑着,饭也比平时多吃了半碗。

    吃完饭,老妈让老爹把梅小妹送回去,我拿了几包烤鸭让她带回去给叔叔阿姨尝尝鲜。然后想帮着洗碗,却被老妈推出了厨房,我只得搀着老太太进房间,让她躺在躺椅上,给她按摩着双腿,也一边听她絮叨着我什么时候给她带回个孙媳妇儿,我闻言只能尴尬地笑笑。

    帮她调好空调,开了电视,把遥控递在她手边,我就出了门,在附近邻居家串起了门。

    跟我一辈儿的伙伴们,年岁大的已经结了婚,年纪相仿的有的继续上学,有的已经开始了工作。看着这些伙伴们长大的脸,我也有些感慨,就像是鲁迅先生当年怀念小时候的闰土一样,我也有些怀念伙伴们小时候无忧的笑脸。见到我,虽然依旧笑着,却多了些疏离,少了些热络,笑纹里也有了些沧桑。缅怀着当初一起打游戏、偷红薯、抓田鸡钓龙虾的日子,语气里也很是唏嘘。

    回到家,老爹已经回来了,他叮嘱两句:“明后天记得去你姥姥姥爷那里坐坐,看看阿伯姑姑们,你早点洗洗弄弄去休息吧。”我点点头示意知道。

    随后两天,把长辈们挨家拜访了一遍,并说了准备5号这天过生日,邀请他们参加。

    我们家家族观念很深,况且老太太还健在,亲戚很多,走动也很频繁。像是奶奶的姊妹,老爹的舅舅辈和姥爷姥姥的姊妹,老妈的舅舅辈也是经常往来的,吃年夜饭也总是一大家子人,很热闹;而且一般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即使有工作也会抽出时间赶来吃午饭,再不济也会过来吃晚饭。

    这天,老爹在酒店订了几桌,18周岁不是什么大生日,却标志着我成年,以后是个大人,所以邀请的也都是家里的亲戚们,那些爹娘的朋友什么就不喊了。

    照例老爹说过祝酒词,这次却是把话筒交给了我,说是我是成年人,以后要担起责任,不能一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了。我接过话筒,说了两句感谢来宾的话,就让开席了。

    席间,长辈们和我这辈的兄弟姐妹们纷纷给我递了礼物。长辈们么直接给钱了,姐姐送了一条皮带,梅小妹送了台03年新款的ipod3g,三个哥哥也纷纷送了些小玩意儿,礼轻却情谊很重。

    6号则是老爹带着我们一家四人去天宁寺上香,顺道拜访松纯大师。每年的五一、十一,家人都要到天宁寺烧一柱“全家福”;而每年过年的期间,也要来敲一下钟,为来年祈福。

    天宁寺素斋是有历史传统的,各地香客到此朝山进香,游客来瞻仰游览,每每喜欢在此用膳,一来是趁做佛事之际,宴请亲朋好友、品尝佛门齐味,以表欢聚志喜之情,也是虔诚祝愿之意;二来变换变换口味,或合家共餐,或亲朋相聚,不失为一种流行时尚。尤其是酷热暑天,人们厌烦晕腥油腻,而素斋多数是豆制品,鲜蔬瓜果和香菇、木耳、发菜等山珍海藻,佐以香油烹制,入口清淡,香味可口,加上佛地清净庄严,环境雅致,一年光顾几次,调剂生活情趣,满足好奇心理,确是一件赏心乐事。

    每逢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意素斋馆也会制作些小食供人食用,像是中秋就会卖些素月饼,清明节就会蒸些青团,重阳就会制作些重阳糕。

    上过香,吃过斋饭,我去拜访松纯大师。这些年天宁寺香火鼎盛,松纯大师的住处虽依旧有些简陋,但也装上了空调,我走进他的禅房,就和他交谈起来。

    言语间讲到黄大仙祠求签问机缘的事情,就像松纯大师讨教:“何为缘法?”

    大师缓缓地说道:“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你又何必执着,只等它该来时,该来处。记得当年你父亲殷居士带你在罗汉堂里点罗汉,点到的是无边身尊者吧?无边身,指的是身躯广大无边际,比喻尊者智慧神通、法力、慈悲心,而尊者是居住在意乐美音世界的。你的缘法就应在这上面。”

    我点头表示受教,这缘起缘灭,强求何用?不如用平常心来对待,我想到马祖道一禅师的“平常心是道”,又想到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夫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无造作,了无是非取舍,秉持着自己一贯的行为准则,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告辞松纯大师,我让老爹把我送到茅山,表示今晚要在这里住一宿,让他们先回。

    师父住过的小院已经破败,我心里也有些凄凉。去前殿借了扫把、拖把、镰刀之类的工具,想把小院子休整一番。

    门前的溪水依旧很是清澈,只是上面漂着几片枯黄的树叶。我伸手入水,轻轻拂开水面上的落叶,我掬了一捧水,吸入口中,很是甘甜。我推开观门,拿盆子装了一盆水,用抹布将师父的牌位和供桌上的灰尘打扫干净;掸去蛛网,把地面的灰尘打扫干净。

    柜子还在,漆的颜色已经有些黯淡,表面也有些开裂。里面装着几领道袍,从3岁跟随师父,到15岁师父仙逝,那些年我穿过的都叠好摆在里面,有些已经洗的泛白甚至还打了补丁;旁边是唯一的一本书《论语》,回忆起师父的音容笑貌,我悲从中来,眼眶有些湿润。

    再把堆积的落叶扫掉,破败的院子才有点生气。又去前殿拿了些食材,拿了壶酒,我带回院子整治起来。

    做的菜都是当年师父最喜欢的的,我坐在蒲团上,把菜摆在供桌,到了两杯酒,对着师父的牌位小酌。嘴里讲着这三年的经历见闻和自己的困惑,感叹着从当年师父走后我初时“鼓盆而歌”的心态,到现在的悲痛悼念;从刚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今的自己决定以后的方向,走自己的路,我也长大了啊!

    月近中天,我拿了一条布单子,铺在院子里,躺在上面。看着天上的明月,夜空中的繁星,不知道哪颗星星是师父,我将来又会化作哪颗。又想起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话:“有两种美丽的事物,我对它们越是深沉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浩瀚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我沉默着,耳闻小昆虫悉悉索索、时有时无的叫声,目睹星空璀璨、月色如水,这一刻我的心神竟如此纯净,什么都不想,宛如赤子一般。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了院子,把观门关好,把工具交还给前殿,向掌教辞行。

    回到家,便开始收拾行李,我还是红尘中人,还要继续去奔波。吃过饯行的饭,老爹送我去车站。不管我长多大,能力有多强,在父母眼里我永远都是孩子吧。

    又到bj,电话给明侠,让他来接。路上告诉他,10月9号来我这儿吃饭。他却说道:“这个嘛,兄弟已经帮你安排好了,到时候一定让你过个难忘的生日。”说完,还挤挤眼。

    听得如此,我也不在意,约好时间,到时候再联系。

    第十二章 惊喜

    2003年10月9日,星期四,也是寒露。

    傍晚的时候,接到明侠的电话,说是约了几个朋友,要帮我庆生,让我待在家里哪都别去,等他来接。

    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早早把医馆关门,跟看诊的人说过明日再来之后,坐大厅里等了起来。不多时候,当初一个院子里的几个发小就都来了,他们坐在车上,也不熄火,招呼我一声,让我开车跟上。

    车队驶向偏僻的郊区,我有些奇怪,不知道最终目的地在哪里始终有些好奇和惴惴,问他们只是笑而不语,让我安心跟着他们走。

    不多时候,来到一座大院子,外边看上去有些破旧,但里面的停车场却停了一水的豪车。见到我们的车队进来,自然有泊车员主动上前询问是否要代为泊车,我点点头走下了车。这时明侠已经呼喊着让我快点,别磨蹭。

    院子里有一幢两层大楼,占地极大,门口挂着牌子,上面写着“京城会所”,我这才恍然。这家会所我也曾经听说过,它号称是“中国第一富人俱乐部”,会员大都非富即贵,只是我没想到的是它会坐落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进入会所里边,扑面而来的是它雍容华贵、大气而精致的宫廷风格。这时大厅里已经有个经理摸样的人迎了上来:“徐少,您可是有日子没来了啊?”然后又对着俊杰四人“刘少”、“张少”的打起了招呼,看我跟在后面,又是生面孔,他只是向我点点头。

    明侠像是跟他很是熟悉:“老张啊,这回主角可不是我。”然后把我拉到跟前,“这位殷少可是今儿的寿星啊。”然后对张经理提点了一句:“他可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啊,我们这些个儿纨绔子弟跟他可没法比。”

    张经理暗自打量了我一眼,然后半倾着身子对我伸出了手:“殷少这是第一次来吧?”

    我也伸出手和他握上,谦虚道:“张经理别听明侠胡说,什么通天不通天的,我就是个穷学生,也没那贵人命。”

    俊杰见我们还在寒暄看不过眼了,对着明侠嚷了起来:“你们酸不酸啊,快点进去吧。”

    明侠无奈地翻了翻白眼,对着张经理说道:“这就带我们去吧,事情你都安排好了吧?”

    张经理一边在前面带着路,一边和明侠说道:“徐少,您嘱咐的事情一定用心办,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说话间,张经理打开一间包间的大门,然后侧身让我们进去。明侠把我推到前面,示意今儿我最大,让我先进去。我有些无奈,兄弟几个也讲究这些,真真是越来越不懂了。

    我犟不过他,就先行走了进去,然后他们才鱼贯而入。

    包间里面装饰倒很是雅致,和外间的金碧辉煌很是不符,里面正中摆着一张实木圆桌,四周错落着几张餐桌椅,周围墙上还挂着几幅近现代名家的书画作品。明侠又把我让到主位,让我正对着大门,并把靠我右侧的位子空着,这才招呼兄弟们随便坐。

    见我一脸疑惑,明侠神秘的笑着:“什么都别说,什么也别问,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听到他这么说,我只得闭上了嘴,把想问的话咽了进去。

    这时走进了一位年岁30许的貌美贵妇,口中还说着:“徐少可是稀客啊,这段时间难道被老爷子关禁闭了?也不见你过来啊。”

    明侠这时候也不敢随便:“江姐啊,您就别打趣我了。您还真说对了,要不是今儿我这位兄弟过生日啊,老爷子还不放我出来。”然后转过身为我介绍着,“允瑄啊,这位是江姐,可是这家会所的老板啊。”又想要再介绍,江姐却说:“不用介绍了,我认识。殷允瑄殷少么,我记得是陶神仙的徒弟吧?”

    我不敢怠慢,能在京城这地界儿开这么大的会所,没有后台我是不信的,再说江还曾经是国姓,我口中和她打着招呼:“江姐您好啊,我可不敢当您殷少的称呼啊,还是叫我允瑄吧。”

    江姐又说道:“那好,就叫允瑄吧,以后老爷子有个三灾两病的,还得麻烦你出手啊。”

    老爷子当年我也见过,年岁虽有些大了,可身子骨很是硬朗,身边还一直跟着专职的护理人员,有几个还是国手,而且一脸福相,高寿着呢。我嘴里谦虚着:“小子道行不够,师父的手段还没领会一分,实在是惭愧。”

    说着江姐让服务员把菜上了:“我这儿的菜也是花重金请来的名厨烹调的,保管允瑄你来了第一次,还想第二次。”

    明侠插嘴了:“江姐啊,西餐我不敢说。要说中餐的话,不管什么菜系,我们允瑄可都是国手级别的,当年随着陶老神仙可是拜访过很多国宝级别的烹饪大师啊,像是御厨程汝明先生,川菜泰斗伍钰盛先生等等,您想满足他的口味或许有点难度啊。”

    江姐闻言诧异地看着我,我点点头没有谦虚,这可是我的痒处,特别想得到人的称赞。她又说道:“那有机会我一定也要尝尝允瑄的手艺啊?”

    “别有机会了,就今儿吧,把菜撤了。一会儿可是有特殊人物登场哦,要给我们允瑄表现的机会么,是不是啊江姐?”明侠向我挤了挤眼。

    江姐点点头,同意了明侠的想法,又用眼神询问我的意见。

    我无可无不可,只是对特殊人物越发好奇。然后江姐叫来了服务员,让她带我去厨房。

    我琢磨着,今儿是寒露,应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可以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要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跟着服务生,我进了厨房,开始挑选起食材,准备整治些药膳,以作秋补之用。双耳冬菇、八宝野猪肚、罗汉果煲猪肺、黄精鸡翅、灵芝红枣乌鸡煲、白楚酿藉、白鸭爆虫草、银耳杏仁白果董,这些菜不要用什么手脚,不过得用到一些药材,就吩咐服务生去帮我准备着。

    既然要露一手,我就不藏私,想弄些满汉全席里费些手脚的大菜,像是佛手金卷、怀胎桂鱼、象眼鸽蛋、鸳鸯鱼枣、清蒸鹌鹑之类。

    我在厨房热火朝天的准备着,那边包间里也不消停。明侠问江姐:“跟吴翊凤说了吧?”江姐点头。

    好不容易把菜都弄好,我也舒了口气。看样子这个厨艺也跟医术一样啊,得经常做手才不会生,平常整治的都是些家常小菜还不觉得,现在做起大菜来就显现出问题了,做佛手卷的时候,就稍微多炸了一下,肉有点老,颜色也有点暗,只得备料重做。

    让服务生把菜端上去,我脱去围裙,洗了手也走进包间。

    走进房间才发现,此时包间里又多坐了个人中年妇人,坐在一圈子人中间显得有些拘谨,说话也细声细气的,有点胆气不足的样子。

    我走到座位上坐下,示意可以开席了。明侠阻止道:“别着急啊,允瑄。既然是生日,总要弄个蛋糕吹个蜡烛许个愿意思一下也喜庆喜庆啊。”又对着周围人问道:“江姐您说呢?大伙怎么说?”

    江姐点头,大家也跟着起哄,我有些无奈,只能随他们闹。然后明侠又向我介绍起了颇有些拘谨的中年妇人:“允瑄啊,这位是星之国际的经理吴翊凤女士。”

    我不置可否,没听说过,但还是跟她点头打了个招呼。明侠见我如此,暗道一声失策,不过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了,拍拍手,门口端着蛋糕走进来的美女顿时让我瞪大了眼睛。

    她大约一米六三,身材苗条而丰盈;洁白细腻的皮肤光润如玉;鹅蛋型脸盘高鼻梁,细长的峨眉下面,一双清亮的眸子明媚如秋水,未笑时亦含笑。她气质高贵,举止温柔文静,极具东方美女的柔媚风韵。

    一头乌黑的长发高高地髻着,高耸的胸部随着她的走动颤颤巍巍,高挑的身材,穿一件白色的丝质上衣和一件黑色紧身短裙,修长的双腿套着黑色的长丝袜,白色的女式高跟皮凉鞋,成熟女性的风韵表露无遗。

    我有些失措地站了起来,心里呼喊着:贾静雯,是贾静雯啊!

    见我这副样子,明侠松了口气,却又感到非常好笑,从小到大,不管遇见什么事情,我都是一副智珠在握、成竹在胸的样子,颇有些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这么失态还是第一次。和江姐、几个兄弟对视一眼,默契地点点头。

    而刚才那位吴翊凤女士看了一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