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沧溟步光 > 沧溟步光第10部分阅读

沧溟步光第10部分阅读

    着前进。陆江津极目远眺,突然看见了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一队战机从头上轰鸣着飞过,向大海上飞去,远处,响起了激烈的炮火声,枪炮过后,一阵阵硝烟从各处冒了起来。路边的官兵也明显多了起来,都大步流星或者小跑着行进。江津还看见了一些未穿军装的男女居民,戴着个“民兵”袖章,成群,或者抬着担架,或者拉着炮弹,不知送往何处。开车的司机说,支援金门炮战的民兵非常多,有好几千人――还有很多女民兵呢!他们组成救护队,担架队,炊事队,洗衣队,就像当年百万人民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支援三大战役一样。民兵们也有去当炮手的,三、四、五、六炮手有很多由他们充任,如果技术好,还被选当一炮手、二炮手,有的民兵火线入伍,当了正规炮兵呢。陆江津心想,这里已经非常靠近前线了,心中一阵亢奋,又一阵紧张。

    到了丁字路口,汽车转了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开去。渐渐地,身后的炮声越来越依稀了。又开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军事基地。司机说,到了。顾廷三人从车上下来,一位中年军官在此迎候,他先向顾廷敬礼,说:“一个导弹情报特别小组弄到了一份疑似‘响尾蛇’导弹的重要情报,但情报的真伪存疑,需要和实物对照印证一下,因此请你们五院的几位专家来了。”他顿了顿,补充道:“情报是通过极为特殊的方式和渠道获得的,我们一位情报人员还为此受了重伤。请你们放心,双方之间的身份都是互相保密的,上级交待,你们的身份需要严格保密,同样,他们也是。也请几位专家谨记,不要向情报人员询问无关的事情,而且,出了这里,就忘掉他们吧!顾廷三人郑重地点点头。

    在军官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一座偏僻的洞库。陆江津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木箱,原来,“响尾蛇”被拉到了这里。洞库四壁坚冷,亮着明晃晃的灯光,很安静。军官说,请几位专家把拆装工具准备好,情报组的代表同志马上就到。于是,陆江津三人麻利地忙活起来。

    过了片刻,只听得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军官说,应该是情报组的代表到了。陆江津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战士领着一男一女两人朝这边走来。两人穿着军大衣,头上戴着军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墨镜,几乎遮盖了半张脸。进了库房后,两人放下军大衣的立领,除下墨镜,抬高帽檐。陆江津差点惊呼出来。来人不是别人,其中一人正是李双!

    李双显然也看见了江津,她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却转瞬即逝,立即恢复了沉静。她从容不迫地向几人敬礼,顾廷陆江津等也还礼,几人都没有说话。陆江津想和她相认,可又想起军官交待的纪律,心中好不纠结。这时,又一阵脚步声传来,两位军官阔步走了进来,分别是一位少将,一位中校。接顾廷的那位军官说,人都到齐了。然后,他去把洞库大门关上了。透过大门还未关上的间隙,陆江津看见,十多米外,几个战士已经站成了一排,把山洞警戒起来了。

    李双打开一份材料,开门见山的说:“自然界中的响尾蛇视距几乎为零,但它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却具有强大的热定位功能,能感知出0001摄氏度的温差,且反应时间不超过01秒。因此,即使猎物夜间处于睡眠状态,响尾蛇也可根据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迅速地感知它们的位置并准确地捕食。这种‘响尾蛇’导弹的作战原理也正是这样,它上面有一种红外感应制导装置,根据热感原理找到战机并锁定攻击目标。可以说,这种导弹能达到‘发后不管’的效果,即飞行员发射后就可以驾驶战机离开战区了,导弹会自行锁定目标战机,穷追猛打,直到击中飞机并爆炸为止!”

    几位军官点点头,少将道:“不错,正是如此,搞得我们十分挠头。”

    “那么,谁……负责来拆解导弹?咱们开始吧。”她望着军官。

    军官向陆江津点头示意。

    “由我来。”陆江津说,他向李双望去。

    李双望着他,轻轻点点头,她的目光中出现了一丝温情,但转瞬即逝,又恢复了宁静。

    陆江津两人有条不紊地将导弹进行拆解。李双不时和她手中的材料进行对照,过了一会,说:“看来情报是真的。”

    众人都舒了一口气,露出喜色。

    李双继续道:“根据情报,这种导弹使用固定推进剂,但成分不明,最大飞行速度为每秒850米;导弹最大有效射程迎头攻击不大于12公里,尾追攻击约7公里,善于近距格斗;导弹单发杀伤力概率为50~70,作战反应时间10~15秒,火力转移时间小于10秒;可以确信的是,导弹寻的靠的是热感,而战机飞行过程中发动机正后方部位发出的热量最大,所以导弹攻击方位角位于被攻击战机后方时最佳,攻击的成功率最高;红外设备技战参数不明。情报显示,导弹的热感设备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象纽扣一样的东西。”

    “哦,我知道在哪儿了!”陆江津拿过一只工具,麻利地拆卸下一块铁皮盖子,从弹舱里摘下一个黑纽扣一样的东西,道:“不错,肯定是它,就是它!”

    众人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这个毫不起眼的玩意儿。

    “红外寻的是一种高新技术,目前只有英国、美国才有,属于高度军事机密。相关的情报我们暂时还拿不到。最后还有一个信息,”李双说,“这种导弹不能向后发射,因此,一旦我方战机绕到敌方战机的后面,它便无可奈何了。”

    众人连连点头。

    “目前弄到的情报只有这些了。”李双收起了材料,放入一个黑色的皮包中。

    少将欣慰的道:“这些信息极其重要,有了它们,我们就能针对性的制定作战方案了。就不会象原来那样被动了。至于其它的作战指标,有待于我们继续从情报收集、实体分析两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搞清楚。在此,我代表前线将士,向你们这些无名英雄表示感谢!”他说到这里,庄重地给李双敬了一个军礼。

    李双还礼,又客气了两句。忽然,她转过头,看着江津,“确……信拆开看了吗?找对地方了吗?”

    陆江津一愣,不已经拆开导弹了吗?不也找到黑钮扣了吗?他看着李双异样的眼神,突然,他意识到李双问的不是这个,她问的是信!“确”“信”两个字之间的停顿,是刻意的,这是一种巧妙的双关语。陆江津深情地凝视着她,轻轻点了一下头,声音难掩喜悦,“你放心吧,找对地方了,我确……信已经找到了,我也拆开看了,看了好多遍,真的非常喜欢……”

    众人见陆江津说话莫名其妙,都暗自诧异。李双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很快,她的脸上重回沉静和坚毅。她向众人敬了一礼,然后转过身,大步离去,靓丽的身影消失在陆江津的视线中。

    第四章 蜜月危机(1-2)

    第四章蜜月危机

    (1)

    陆江津和李双是在五九年春暖花开的一天走进洞房的。

    在这两个军人之间,终于爆发了那一场男女之间迟早要发生的羞涩而又放纵、痛苦而又甜美、惶惑而又迷醉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不存在正义与侵略,不必分清孰敌孰我,也无从决出高低胜负。战斗以完全超越了一般战争的逻辑和规则进行,时而攻守互换,时而一同进攻,时而像高天的流云那样舒缓,时而又陷入疾风暴雨般的疯狂,激荡的心跳就是进击的鼓点,娇羞的呻吟就是冲锋的号角,没有血流成河,只有大汗淋漓……在这一刻,两个战士幸福而美妙地领受了自己和对方身体的全部奥秘。

    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人类之间的战争,并非一律都是面目可憎的。迄今为止,还未听说在哪一场战争中无造成战斗减员的情况,而似乎只有这场特殊的战争,才唯一地充满了增员的希望。也正因为这样,这完全可称是人类最伟大、最美好、最神圣的战争!

    (2)

    经过半年多的跃进,导弹设计院就搞出了第一批试制品。这些部件被安放在一个大车间展览,并层层报喜。很多领导都来观看这一重大成果,发表了各种热情洋溢的讲话。但上机测试结果却让人傻眼了,真正能用的不到一半!夜以继日、轰轰烈烈搞出来的产品,就这样被宣判了死刑,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很快,全国各地的生产配套进展情况也纷纷反馈到了香山,结果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大跌眼镜。尤其是一些金属器件,由于大炼钢铁造成钢材总体质量严重滑坡,成品率更低。

    院长薛沅奇找来关力夫,道:“力夫,看来欲速则不达呀。苏联的导弹跃进成功了,我们为什么不行呢?”

    关力夫说:“两国的国情不一样啊。他们搞跃进有基础和条件。那时的苏联,通过‘一五’、‘二五’计划的建设,共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机床、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化学、飞机等完备的工业部门,由一个进口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装备的国家,由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技术人才达到400万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可中国呢?经历了长期战乱,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我们不具备那样的基础。”

    两人商议了一会,决定去找莫尔,看他是什么想法。按照当时的体制,苏联顾问在中国的导弹仿制中有很大的权威,甚至有项目决定权,比如,技术设计方案如果得不到苏联顾问团的签字就是不能执行的。薛沅奇说:“以后,在和苏联顾问们相处的时候,要谨小慎微些。我们察觉到,苏联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他们提出要在我国建设长波电台,以及要和我们共同搞一个联合潜艇舰队,因为涉及到主权问题,我国没有同意,苏联似乎很不满。咱们呢,还是那个原则,和苏联顾问之间只交流技术,不谈政治,避免产生争执和误解。”

    薛沅奇和关力夫来到莫尔办公室,三人客套寒暄一番后,薛沅奇谈到正题,就是目前仿制遇到的困境。莫尔似乎对这件事十分敏感,还没等薛沅奇完全说完,他就忍不住插话说:“尖端科学的道路上必定充满了艰难险阻,哪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呢?当年我们苏联遇到类似的困难有多少你们知道吗?困难是老虎,而老虎是不会自己跑掉的,是要去打跑的。咱们中国的同志,怎么能一遇到点挫折就产生怀疑和动摇情绪呢?”

    薛沅奇没想到他如此激动,说:“您误会了。我们没有任何怀疑和动摇意思。不过,您觉得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进度?原定今年国庆节拿出仿制弹来,但看这情形,估计是太可能的了。通过这一轮仿制,我们充分正视到了我们国家的现实,我想实事求是的打个报告上去,把当前存在的情况报告一下,也把我们的预定节点调整一下,上面也应该是能理解,能同意的。我认为,我们稳一点好。”

    莫尔喝了口茶,道:“现在才三月份,离十月份不是还有大半年时间吗。调整节点的事,我的意见是不必操之过急。第一批没成功,我们马上搞第二批嘛,等第二批出来后看看情况再说不迟。对于今年国庆节拿出导弹,我仍然有充足的信心!”

    既然莫尔都这么信心十足,薛沅奇也就无话可说了,心想再等等也行,便说好吧那就按照您的意见办。

    关力夫说:“莫尔同志,通过对这轮全国仿制情况的分析,我发现了一个情况。那些成品率低的部件,大部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拿到苏联原厂的设计图纸造成的。我们的测绘和反设计能力还很低下,因此,要提高成品率,拿到原厂图纸才是关键。我建请您帮我们和苏联有关方面把这个情况沟通一下,协调他们尽快把图纸交付给我们。”

    莫尔点点头,“哎呀,国内这些单位也真是,速度怎么这么慢,做点事那么费劲么?不过你们放心吧,我会再和他们尽快联络的。”

    薛沅奇和关力夫都说感谢。

    莫尔欲言又止,一副很为难的样子道:“不过你们也不能太着急,我事情确实是多呀。今天国内来电问我,你们金门的部队已经找到那枚‘响尾蛇’导弹并交给导弹设计院了,问我知不知道?我说不知道啊,如果交给院里的话,我应该知道的啊。领导给我说,你重点关注一下这个情况,跟五院的同志们讲:‘他们精力有限,贪多必失,目前还是一门心思搞s-2导弹仿制吧,尽快把那枚‘响尾蛇’交到苏联去研究分析,我们双方可以共享分析研究的成果嘛。’你看看这个事儿,按理说跟我有什么关系?直接让大使馆落实嘛。可是偏要找我。说实在的,我又要和你们搞仿制,又要协调国内的事,还要替他们找导弹,实在是顾此失彼呀,你们也得理解我的难处呀。”

    薛沅奇和关力夫对望了一眼,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倒抽了股凉气。这个莫尔,绵里藏针,表面是诉苦,其实就是软硬兼施非要拿走这枚“响尾蛇”导弹。沅奇突然意识到,苏联方面三番五次拖延在去年底就应该按照协议交付中国的第二批原厂图纸,是蓄意的。显然,他们把这第二批图纸当成了和“响尾蛇”交换的条件了。沅奇有些愤怒,但他装得若无其事的说:“哦,您说的这个情况我马上去了解,如果确实已经交给了五院,我协调,尽快送去苏联就是。”

    莫尔连声说谢谢,他也会立即和苏联方面联系。

    几天后,薛沅奇再次来找老莫,说那枚“响尾蛇”已经送到北京了,刚送到五院来,的确是早就找到了,不过前线那边敌特情况复杂,怕出闪失,一直藏着没敢动;另外,前线的确也想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找到制它的法子。它害得我们很惨,在空战中,我们的战机,我们的人都损失不小。不过他们也没研究明白,既然苏联想拿去研究而且和我们分享研究成果,那我们巴不得。您放心,这枚导弹马上就送往苏联。莫尔笑逐颜开,说他已经和苏联方面协调好了,第二批图纸很快就准备好。两人愉快地交谈了一会,老莫趁机提出一个“不情之请”,说苏联顾问们喜好做个牙齿保健,但在中国牙齿保健不算作治疗费,因而不予报销,苏联顾问们对此“不太适应”,老莫的意思是能不能给顾问们破一下例?

    薛沅奇痛快的说应该没问题,我立即和有关方面协调一下。

    莫尔表示了感谢后,说:“我详细分析了第一轮仿制结果,考虑到时间很紧迫,中国方面现有生产条件确实又不太理想,因此,准备将目前在中国生产比较困难的器件拉出来,提交给苏联生产送来。这样的话,我们便能确保在国庆十周年之际拿出导弹。”他顿了顿,“至于经费,您放心,我会作最大努力,不会管你们多要一分钱的。况且,从苏联进口的花销不见得比你们在国内仿制生产高!”

    薛沅奇心想,在当前条件下,为了确保进度结点,将少量的瓶颈器件放到苏联去生产是适宜的。于是,他同意了莫尔的提议。

    作者随笔感言:未完待续,后面的剧情将更加精彩。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多推荐,多评论,多支持,也多提宝贵意见,我会参考大家的意见和期望,继续往下写,完善主人公陆江津的个性,人生。让他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一直见证和相濡以沫的朋友……

    第四章 蜜月危机(3-5)

    (3)

    “响尾蛇”导弹被运往苏联后,陆江津也结束了在石景山教导大队对它的秘密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些基本信息,由于苏联方面催逼太急,不得不送去苏联,研究只得半途而废。

    不久,北京的橡胶厂来信,高分子硅橡胶材料试制成功了。这是陆江津在开展s-2导弹叶轮测绘和反设计过程中一个意外的收获。通过橡胶厂反复试验和改进,这项新材料被成功研制出来,而且改进后的材料性能更佳,陆江津用它精确地完成了叶轮的测绘。此后,这种材料在军事和民用工业方面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尽管就材料本身的研制而言应主要归功于橡胶厂,但陆江津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