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正德王朝 > 正德王朝第3部分阅读

正德王朝第3部分阅读

    热火朝天,张永和丘聚甚至准备上演全武行,李东阳只得高挂免战牌:君子动口不动手。

    以无间道著称于世的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焦芳在中间当和事佬,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在一旁看热闹,时不时喷上几句口水。

    不由得八虎不发飙,这是原则之争,因为这五十三人的共同罪名只有一个:请诛八虎,以谢天下!

    想杀老子,那就不能怪兄弟们不留情面了,八虎在这一时刻,终于站到了一条战壕里,共同迎击文官集团的入侵。

    八虎的底气是很足的,因为他们知道,和李东阳这些整天板着脸训皇帝的文官们相比,以吹牛拍马为正职的八虎,才是皇帝的真正心腹和大明朝的顶梁柱。

    事实也是如此,英明的弘治皇帝一挂掉,继位的正德皇帝就把信任都给了八虎,不仅把三大营的军权交给了他们,锦衣卫、东西厂、内行厂也在他们手里。

    甚至连朝政,也允许八虎中最杰出的刘瑾一手垄断。

    有军权、情报权和行政权在手的八虎,对上文官集团,差不多可以用碾推流来形容。

    历史的进展证明了这一点,“立皇帝”刘瑾的威名,在五年之内,将会传遍大明帝国的每一个穷乡僻壤。

    当然,身为大明最大无间道的焦芳,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焦芳是混出身的,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焦芳可能是大明历史上最有文化的流氓,他是天顺八年甲申科的二甲进士,进过翰林院。

    据某不知名砖家考证:当年万安掌管内阁时,大学士彭华推荐晋升学士人选,漏了焦芳,这位流氓大哥听到消息,当即表示:我要是当不上学士,就拿刀在长安道上等彭华下班,不捅死他不算完。

    事情的结果是:焦芳当上了学士。

    在与刘健的斗争中,焦芳充分发挥了二五仔的无间道本色,成功颠覆了刘健集团的阴谋,在刘督公的英明领导下,拔乱反正,成为了大明朝阉党集团的第一金牌打手。

    上面那五十三个人,就是被他一手搞掉的。

    介绍到这儿,诸位看官应该都明白了,这场争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那就是阉党集团的大获全胜。

    事实也是如此,讨论到最后,李东阳选择了屈服。其实他也没有心思想要翻案,今天朝争的目的,只不过是想告诉正德皇帝:我们文官集团是不会真正屈服的!

    不过坐在龙椅上的朱寿同学,明显没有看到李东阳那杀人的眼神,感觉四周的声音一下子小了,才回过神来,左顾右盼了一下,开口问道:“怎么少了一个人?”

    “小祖宗,你想问谁?”是张永,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兴灾乐祸的感觉,贼兮兮地盯着刘瑾。

    刘瑾心中一惊,从胜利的喜悦中滑落下来,意识到原来八虎并不是真正的铁板一块。

    果然,他听到一个人的名字从皇帝的口中飘出:“杨师傅啊,他怎么不在?”

    贼老天,真是流年不吉啊,刘瑾心中暗叹。

    第八章 高富帅逆袭阉党

    杨师傅,就是杨廷和。

    杨廷和,字介夫,现年四十八岁,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新都县人,祖籍江西庐陵。

    朱寿同学直到现在,才知道他穿越过来的这个时间段,居然不是小萝莉所说的1505年,而是1507年初,也就是正德二年的农历三月份。

    也就是说,生于1491年10月26日的他,刚满十五岁没几个月。这让朱寿同学一直纳闷的生理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穿越之后的这两天,按照天气判断,他一直认为是到了1505年底,那时他才刚满十四岁,怎么可能有龙阳之好?

    十四岁,小朱寿都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呢。

    不过宅男的神经一向比较大条,对于想不通的问题,他是坚决不会再想的。况且他的数学问题已经还给了体育老师,所以也没人会追究。

    直到开了今天的早朝,他才得知,原来这是1507年,虚岁十七的他,的确可以同基友和女人们进行深入接触了。

    该死的第一宇宙,该死的小萝莉,居然出现这种错误,还好意思说自己掌握了所有的程序,朱寿的宅男之心开始燃烧,顺便鄙视了一下本文最开始的穿越过程。

    跟弘治皇帝的师傅刘健一样,杨廷和也有一个身份:正德皇帝的师傅,也就是传说中的帝师。

    跟他们身份相同的,还有四个人,一个是谢迁,他也是弘治皇帝的老师,前不久刚和刘健一起,被新皇帝打倒在地。另一个是李东阳,他担任过东宫讲官,算是弘治皇帝的老师,眼下是大明朝的顶梁柱之一。

    另外两个,一个叫梁储,一个叫费宏,这两个人都是正德皇帝的老师,不过现在还轮不到他们出场。

    因为身为吏部尚书的梁储,不久前被刘瑾贬为了右侍郎,正在修《明孝宗实录》。跟他同样命运的,还有身为礼部右侍郎的费宏。

    这两个修书的家伙,后来跟杨廷和一起,组成了新的内阁三人组。

    由此可见,当皇帝的老师,是明朝入内阁当首辅的重要条件。

    不过刘瑾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皇帝的身边只需要一个亲信就够了,那就是他刘大督公。

    因此当杨廷和这个神童跳到前台,指责他为j臣时,刘督公出离地愤怒了。

    杨廷和的“神童”称号,一点水份都没有,其他的神童跟他一比,都会被轰杀成渣。

    为什么?

    很简单,成化七年,也就是公元1471年,杨廷和第一次参加四川省乡试,就中了举人。这一年,他年仅十二岁!

    这是中国考试史上的一个奇迹。

    第二年,十三岁的杨廷和开始参加会试,六年后,十九岁的他就先于他的父亲,考中戊戌科三甲进士。

    这一年,他还顺便勾走了他的老师,国子监监丞黄明的女儿。

    细细读来,这就是一个高富帅的成功故事啊。

    杨廷和的事业也非常成功,二十岁当翰林,编纂完《明宪宗实录》后,被提升为左春坊左中允,侍候太子朱厚照讲读,也就是进入了帝师的快车道。今年年初,他还进了内阁,替正德皇帝写圣旨。

    作为正德皇帝的亲信心腹,他和刘瑾之间有着强烈的竞争关系,这是心腹之间的内斗,如同八虎的内斗一样。

    于是,在某天讲课给正德皇帝听时,杨师傅教育皇帝:“皇上应该学习先帝,远离小人,亲近贤臣,国家才能兴盛。”

    朱厚照同学肯定没听进去这句话,不过刘瑾却听见了。

    老子是小人,那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刘瑾的愤怒之火熊熊燃烧,没过几天,就把杨廷和调到南京当吏部左侍郎。

    大家都知道,南京的六部是清水衙门,养老流放专用地,不过杨廷和居然干得热火朝天,丝毫没有被贬低的觉悟。

    按照正常发展,他还将在两个月后升任南京户部尚书。五个月后,在正德皇帝的过问下,他被召回朝廷,提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但朱寿的到来,让他的回京之日,提前了整整五个月。

    由此可见,蝴蝶效应虽然强大,比如说让前文的牟斌迟死了半个月,又比如让杨廷和提前回来了五个月,但这些只不过是时间上的细微变化,这两个人的结局,早就已经注定。

    蝴蝶扇起的小小变化,依然不能改变历史车轮的前进轨迹,也许只能等到量变引发质变之时,才能体会到朱寿同学穿越的力量。

    朱寿怎么会忽然想起杨廷和呢?

    事情还得从那五十三个倒霉蛋开始说起,坐在龙椅上发呆的朱寿只是一个宅男,他的前投影朱厚照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个人加起来的政治智商,大概不到30分。

    不过就算是这么低的智商,也能看出如今阉党形势大振,五十三个中、高级文官被清洗一空,不利于皇帝从中取利,因此提拔一两个心腹文官,成为了当务之急。

    还有比帝师杨廷和更适合的人选么?答案是没有。

    杨廷和跟正德皇帝有着先天的师生情谊,又是文官集团出身,对阉党集团来说,他不是一路人,但也不能被打倒。对于文官集团来说,他是天生的盟友,是连接文官集团和皇帝的最佳桥梁。

    低智商的宅男皇帝瞬间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八虎虽然一致对外,但内部却分成了三派,朱寿觉得三派还不够,最好是分成八派,才能让他高枕无忧。

    而内阁目前是两派,焦芳和李东阳对立,王鏊表面上打酱油,其实暗地里帮的是李东阳。得再放一个人进去,这个人肯定不能跟李东阳结成一党,也不能跟太监们结成一党。

    搜遍了朱厚照的记忆,杨廷和就成为了朱寿的首选。

    “南方不稳,老奴请杨师傅去南京坐镇了。”刘瑾的脸色如常,微笑着回应道。

    他知道没人会揭穿他的谎言,杨廷和跟八虎并不是一路人,跟李东阳也尿不到一块去。除了皇帝,在场的这群人,没有谁会帮他说话。

    张永故意煽风点火,并不是他对杨廷和有好感,更多的是为了摆刘瑾一道,把杨廷和叫回来,恶心一下刘督公。

    如果杨廷和真的回来了,张永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没有好处的事,是不会有人愿意干的。在场的都是人精,听到刘瑾这句话,都选择了沉默。

    “宣,速召杨廷和回京,”朱寿挥了挥手,最后总结道,“刘少傅等人,其心虽可诛,但念在他们昔日的些许功劳,只列为j党,榜示朝堂,保全其性命。”

    刘瑾迟疑了一会,方才回道:“圣上英明。”

    打蛇不打死,迟早被蛇咬,刘督公很有下黑手的欲望,但皇帝既然发话了,他也只好作罢。

    刘瑾并不知道,不久之后,他将在杨廷和的手上吃一个大亏,某个高富帅文官对于阉党,从来都是逆袭加打倒的份儿,这就是正德朝阉党碾推流的失败所在。

    李东阳把这些瞧在眼里,他一直忍辱屈居于刘瑾之下,连自己的门生都瞧不起他的所作所为,这种痛苦是常人不能理解的。

    如同主人和恶狗之间的关系一样,皇帝和刘瑾之间是有矛盾的,李东阳早就看出来了这一点,这也是他的希望所在。

    他呆在朝堂上,只是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对于刘瑾这种可怕的对手,只能一击毙命,倘若被刘瑾缓过气来,那死的肯定是他李东阳。

    跟杨廷和一样,李东阳同样是个高富帅,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神童。

    李东阳字宾之,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人,寄籍京师。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四岁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视为神童。顺天府官员将李东阳推荐给景帝,李东阳当着景帝的面,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将其放在膝上,并赐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之后,又两次召见,准其进入顺天府学读书。

    是不是跟杨廷和很像?

    同样,他十八岁就考中了进士,那年是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他是杨廷和的科场前辈,算是老牌的高富帅。

    弘治朝,他被称为贤相。孝宗驾崩,他又和刘健、谢迁一起,同为顾命大臣。

    从这些可以看出,成功的高富帅,都有着相同的成功经历。

    李公善谋,说得一点都不假,短短几息之间,李东阳便想出了一个剪除刘瑾党羽的好点子。

    “皇上,近日有琉球使节从海上来,入贡我天朝,”李东阳微笑道,眼角看着刘瑾,如同狐狸看着母鸡,“是否要派使节团出使琉球,以示我泱泱大国的风范?”

    果然,皇帝对“琉球”这两个字非常感兴趣,甚至大大超出李东阳的预料,竟然说出了:“宣司礼监罗祥、左都御史刘宇、吏部右侍郎梁储觐见。”

    在场的所有人都迷糊了,不知道皇帝的哪股热血劲又冲了上来,发了一道让人完全看不懂的旨意。

    第九章 如何研究政治人物

    皇帝的旨意令在场众人迷惑,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呢?

    只要是政治智商不为零的人,都知道政治人物的立场,是由他所在的群体决定的。如何看清楚政治人物的群体,最简洁的方法,就是研究他的履历。

    不管古今,这个方法都非常有效。

    我们先来看罗祥,他是弘治五年入的东宫,作了一个梳头的太监,当时的顶头上司就是刘瑾。在八虎之中,只有他和高凤,是一直跟着刘瑾,从来没有脱离过刘督公的掌握。

    细究他出现的地方,大多数都跟刘督公息息相关,用“铁杆中的铁杆”来形容他和刘督公的感情,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其实与他和高凤相似的,还有谷大用,还记不记得当初是谁劝和了刘瑾和张永?

    对,就是西厂督公谷大用。

    谷大用也是一直跟着刘瑾,不过自从他当上西厂督公之后,就不怎么把刘老大放在眼里了。谷督公不同于张永,后者一直跟刘老大不对盘,但老谷毕竟跟过刘老大,因此面子上的功夫还得做,很少见到他跟张永一样,动不动就甩刘老大的面子。

    看到这儿,我们应该明白了,罗祥被选出来,有两个人肯定会非常不高兴。

    第一个当然是刘瑾,他是往坏的方面想:出使琉球不是好差事,万一出途遇个海匪什么的,罗祥这员大将就算是折了。

    李东阳的这道计策,说白了,就是阳谋,直对着罗祥而去的。

    谁让罗公公在司礼监里负责宫庭礼仪之类的各监各司、局,平时跟鸿胪寺、礼部之类的衙门也走得很近,倘若要找个使节团的领头太监,非罗秉笔罗公公莫属。

    因此李东阳不提则罢,一提出来,罗公公这趟海路,就是铁板钉钉的事。

    刘瑾不是笨蛋,相反,他不仅智商高达一百六,而且精通下层猫腻。东海沿海的官商勾结、走私成风,官军、海盗、倭寇经常三位一体。

    只要有心,在茫茫大海之上,让一个小小的使团消失掉,那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对于李东阳这种文官集团的大鳄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暗示,沿海抢着拍李首辅马屁的大佬,多得可以排到琉球。

    第二个是张永,他是从好的方面考虑的:如果罗祥出使成功,那罗公公在司礼监内的排名,有可能会上跳一两个台阶,这是张提督决不能容忍的。

    要知道,张提督和刘老大是死敌,对手的小弟爬上来了,那对付起来岂不是更吃力?

    因此张永下决心要反对罗公公带领使团,至于派谁去?只要不派他,其他人,管他去死。

    看完了罗祥,我们再来看刘宇。

    同样的,用履历分析法:刘宇,字至大,河南钧州人,成化八年(1472年)的进士。

    这一科还有个很出名的家伙,名叫杨一清。不过现在还轮不到他出场,因为他一出来,就伙同张永一起,搞死了刘瑾刘老大。

    因此我们要记住,不要让流氓和读书人勾结在一起,不然威力太大,连有文化的流氓刘瑾都挡不住乱飞而来的菜刀。

    刘宇这人不是个好东西,正德皇帝的老爸,也就是明朝第二贤明的弘治皇帝曾经说过:“刘宇就是个小人。”

    第一贤明是谁?当然是朱重八了,这还有疑问么?

    被弘治皇帝瞧不起的刘宇,为了东山再起,在正德初年,果然决然的投靠了刘老大。上个月,他被升为左都御史。

    这小子喜欢送黄金,动不动就送万两黄金给刘瑾。并且他看见刘瑾喜欢鞭打说实话的谏臣,于是也动不动就殴打御史们。

    看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这就是一个阉党的铁杆心腹。

    不过阉党们都瞧不起这厮,刘瑾纯粹是把他当小丑来玩,以致于几年后,刘老大一边喝酒一边调侃他:“你还真想当丞相?赶紧滚你的臭鸭蛋吧!”

    刘宇只好黯然离职,从此退出了大明的历史舞台。

    因此选择刘宇出使,阉党和文官集团全都糊涂了,那老小子就是个提不起的臭豆腐,派他去送死都算是瞧得起他。

    准确点讲,出使琉球这潭浑水,压根就不关刘宇半毛钱的事。

    皇帝选择罗祥,还能有各种解读,而选择刘宇,纯粹就是政治智商低劣的表现。

    不过跟最后出场的梁储相比,这还算好的,听到梁储这两个字,都能让在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