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天子门生 >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59部分阅读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59部分阅读

然圣上没有忘记江舟这些话,为什么不向太后陈情,请太后出兵兴州,以解甘州回鹘之围也?”

    陈琳道:“目前当政地是太后,而不是皇上。 若是太后能采纳皇上的意见,早就派遣禁军过去了,又何必下旨宣召你出使兴州呢?”

    其实这个道理江逐流也明白,他不过是借这句话来为自己辩解而已。

    陈琳又道:“这次参政知事曹利用因你不尊太后懿旨,把你锁拿进京师,皇上知道后,立即到太后面前为你陈情,说他可以派人过来说服你遵守太后懿旨,出使兴州,望太后勿要重罚于你。

    ”

    “咱家今日前来也就是奉了皇上之命,前来说服于你。 ”陈琳说到这里,又一次剧烈地咳嗽起来,擦拭嘴巴的时候,雪白手绢上的血迹越发殷红起来。

    “江舟,咱家也不隐瞒你,咱家已经是风烛残年,又患上重病,命不久矣。 ”陈琳双眼发红,“算起来咱家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

    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咱家能活到这个岁数也算是知足了。

    可是咱家却不放心就如此撒手而去,因为太后势大,虽然有满朝文武,可是少主人除了咱家之外,还有谁个是少主人的贴心人?”

    “在洛阳之时,少主人曾与江公子结拜,咱家希望少主人既然称江公子一声二哥,江公子就要尽一分当兄长的责任,替少主人分担忧愁。

    咱家去后,少主人唯一能说上几句贴己话的除了江公子,还会有谁人?”

    虽然江逐流并不能完全肯定陈琳所说的百分之百是真实地,但是他至少可以肯定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是真实的。

    若非小皇帝赵祯对他有这些情谊,陈琳又怎么会编造出来这些东西?一个皇帝,虽然是没有实权的皇帝,若没有真实感情,会对一个卑微的臣下说出这样的话吗?不太可能吧?

    “惭愧!”江逐流连声说道:“江舟实在是惭愧,愧对圣上的真情厚意。 ”

    陈琳看火候已到,遂站起来拉着江逐流的手颤巍巍地道:“江舟,你今日可肯替咱家少主人赵莘出使兴州?”

    江逐流迟疑了一下,开口道:“江舟愿意。 ”

    “好!那你就接下太后的懿旨吧!”陈琳从袖口中掏出太后地懿旨,双手捧给江逐流。 打铁须趁热,这种情况下,再摆设香案,让江逐流跪接反而不美。

    江逐流拜了几拜,从陈琳手中拿过沉甸甸地懿旨,心中百感交集。 弄出这么大一个动静,最后还不得不接下太后的懿旨。

    唉!就当我江逐流是傻瓜,相信赵老三一回吧!

    陈琳见江逐流拿了懿旨,满脸地皱纹顿时舒展开来,咧着跑风的嘴笑道:“咱家少主人果然没有看错人。

    ”随即又压低声音道:“江公子,你放心,无论这次出使兴州事情成败如何,少主人都会记得你这份功劳。 来日少主人亲政之日,就是江公子飞黄腾达之时。 ”

    江逐流看着手中的懿旨,沉吟一下道:“陈公公,江舟此次接旨出使兴州完全是看在三弟赵莘的情分上,可不是图什么富贵荣华、飞黄腾达。

    所以,这次出使兴州见了西平王之后,江舟当不计个人成败得失尽力而为,绝不会让赵三弟失望。 ”

    陈琳一边微笑,一边用期许的目光看着江逐流。

    “不过,江舟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顿了一顿,江逐流抱拳说道:“希望陈公公能转达给皇上,请皇上恩准。 ”

    陈琳微微一怔,道:“不知道江公子要提什么要求?”

    江逐流道:“此次出使兴州,需要一个熟悉党项人风俗习惯、兴州地理风貌之人来协助江舟完成使命。

    延州指挥使狄青刚从西平王辖地赶回来,对党项人的风俗习惯和兴州、夏州的地理风貌非常熟悉,加之此人又武艺超群,所以江舟恳请皇上能让狄青担任卫士,护送江舟出使兴州。

    ”

    陈琳道:“延州指挥使狄青?此人现在何处?”

    江逐流道:“狄青就在此处,和江舟关押在同一间牢房。 ”

    序 第一百八十一章 蛮牛李元江

    第一百八十一章 蛮牛李元江

    陈琳点头道:“江公子,只要答应出使兴州,这狄青之事包在咱家身上。 ”

    江逐流连忙拱手谢道:“劳烦陈公公了。 ”

    陈琳果然不是说大话。 他回到宫内,立刻请了刘太后的懿旨,赦免了狄青的罪过,任命他为宣德指挥使,率领一百禁军,护卫江逐流出使兴州。

    天圣七年七月,大宋皇帝令江逐流为宣德郎,携黄金一千两、白银五千两、绢帛三千匹、茶砖五千斤前往兴州为西平王李德明贺寿。

    此次朝廷为西平王李德明准备的可是一份大礼,光运送贺礼的就征用了三百民夫和二十多辆大车,这还没有算上狄青率领的一百禁军士卒。

    因为随行人数众多,还有辎重车队,所以车队行进的速度很慢。

    虽然江逐流一再要求加快速度,可是七月初三从汴梁出发,到了八月初五,整整耗费了一个月零两天的时间,大宋为西平王李德明贺寿的车队才来到兴州城外。

    兴州城,原来不过是怀远温泉山(贺兰山)下的一块荒芜的土地。

    十二年前(宋仁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西平王李德明才决定在这里兴建一座城池,“命贺承珍督役夫,北渡黄河筑城,构门阙、宫殿及宗社、籍田”,三年后,也就是宋仁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兴州城才建好,西平王李德明率领部众迁入兴州。

    李德明的正式官衔是西平王,行夏州刺史,并授检校太师兼侍中。 可是他原来的居住的城池却也不再夏州,而是在灵州。 也叫做西平府。

    宋真宗封他为西平王也是因为李德明居住在西平府而来的。

    其实远在唐朝的时候,党项人就在夏州建立了夏州王城作为党项人的政治经济忠心。 夏州王城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地统万城,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北部的静边县。

    夏州王城存在一百二十一年后,宋太宗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北宋大军攻破了夏州王城,迁党项头领李继捧全家进入汴梁。

    为了防止党项人再在夏州王城聚集,宋太宗下令堕毁存在了一百多年的夏州王城。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项头人李继迁率部从宋朝手中夺取了朔方重镇—灵州,改为西平府。 令弟李继瑗率众“立宗庙,致官衙,挈宗族”,

    并将夏州王城迁于灵州。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即位。 李德明认为,灵州(西平府)虽然“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 扼西陲要害” ,但“地居四塞,我可以往,彼可以来。

    不若怀远,西北有贺兰之固。 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障蔽,形势利便” 。 于是李德明于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六月,以怀远温泉山(贺兰山)显瑞龙呈祥为由。

    决定迁都怀远。

    天禧四年(1020 年)冬十一月,城成,李德明率众“居之,号兴州” ,取兴旺发达之意。

    江逐流这时候来到兴州,距离兴州城建成不过才九个年头,兴州城还是一座崭新的城市。

    江逐流这一路上行来,所见俱都是茫茫的大草原。 间或能看到一两处帐篷聚集的地方。

    就算是集市了,若是能在帐篷中看到几处或原木或土胚建成的固定房屋,那就算是一个城镇了。

    所以当江逐流猛然间看到在大草原地尽头,绵延的温泉山下忽然出现这么一座气势宏伟的王城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到震撼——在出使兴州之前,江逐流已经了解过兴州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知道兴州城乃党项人几年前花了三年功夫平地修筑起来的新城,心中更是震撼。

    车队方到城下。 忽然听闻鼓乐齐鸣。 旌旗招展之中,一队人马从兴州城内奔出。

    宣德指挥使狄青不知道对方的来意。 连忙一个手势,一百名禁军军卒立刻按照队形散开,手持着兵器护着车队,警惕地看着前方。

    江逐流呵呵一笑,对狄青说道:“贤弟,无妨。 必是西平王派来迎接我们的人马。 ”

    果然,对面那队人马出了城门之后立刻向左右分开,一骑从当中奔出向江逐流这边而来,等距离江逐流还是十多步远地时候,那人勒住马匹,翻身下马,口中高声喊道:“西平王麾下狼将李元江迎接天使来迟,万望恕罪!”

    江逐流听到李元江三个字觉得耳熟,再定睛看去,只见来人身体矮壮,体型几近一个正方形的比例,浑身的肌肉虬起,仿佛包含了爆炸性的力量——这不正是一年多前,在洛阳春风楼见过的西平王王族李元江吗?

    “呵呵,原来是李将军,幸会幸会!”

    江逐流翻身下马,狄青手握宝剑紧紧跟在江逐流身后。

    江逐流率领地贺寿车队刚才京师汴梁出发,就有党项人的细作报回了兴州。

    等江逐流一行人经由保安军进入西平王所辖洪州境内时,党项人更是每隔四个时辰就派一个人飞马向兴州禀告大宋使臣所处的位置。

    当一天前,江逐流等人到达距离兴州不过百余里地的西平府时,李德明就令李元江做好了准备。

    故此李元江早已经算好了时间,当江逐流地车队一出现在兴州城外,他立即率领部众迎接出来。

    李元江望着江逐流,直觉得这位宋朝的使臣非常面熟,却怎么也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想了半天,才嗡声说道:“天,天使大人,俺看你非,非常面熟,可是却想,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地方见过你,真是惭愧。 ”

    李元江的中原话还是和上次江逐流在洛阳春风楼见到的时候一样,虽然字正腔圆,但是却结结巴巴的,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看来虽然一年多不见,李元江的中原话水平并没有什么进步。

    那么为什么李元江开口第一句所说“西平王麾下狼将李元江迎接天使来迟,万望恕罪”却是如此流利丝毫不磕绊结巴呢?这也不奇怪,为了这一句话,李元江已经苦练了好几天了。

    江逐流心中暗笑,这李元江果然是个粗人,不知道西平王李德明为什么派他来迎接自己。

    按理说见面之后应该先谈公事,至于他和自己是否认识,可以等迎接仪式结束后私下里询问啊。

    “呵呵,李将军,本使和你确实和将军有过一面之缘,这些稍后再说。

    ”江逐流微笑指着狄青道:“李将军,本使向你介绍一下,这位小将军乃是护送本使的宣德指挥使狄青狄将军。 狄将军,过来见过李将军。 ”

    狄青迈前两步,对李元江拱手道:“狄青见过李将军。 ”

    李元江抬头望去,只见狄青身材虽高,却文文弱弱如同书生一般,又见狄青外表俊美,心中不由得暗自耻笑,看来大宋果然是没有人才了,怎么选这么一个和大姑娘一般的黄口小儿担任贺寿车队护卫将军?若不是李王爷有令派军队暗中护卫着大宋贺寿车队,恐怕党项境内地小蟊贼早就把车队给洗劫了吧?

    心中这样想着,李元江就起了坏心思,他伸出粗壮的大手对狄青说道:“原来是狄将军啊,咱俩亲热亲热。 ”

    狄青看着李元江大手上青筋虬起,骨节突出,再望着李元江面上不怀好意的微笑,就知道李元江起了什么心思。

    他若无其事地伸出修长白皙的手与李元江的大手相握,口中笑道:“李将军真是客气,狄青初到贵地,一切还要李将军多加指点。 ”

    李元江见狄青伸出了手,心中暗喜,他五指箕张,如铁钳一般牢牢地握住狄青修长白皙的手,使用五分力气用力一握,心中道,这一下就要让你哭爹喊娘,在我党项军卒面前出丑。

    却见狄青面色丝毫未变,满面微笑地望着自己。

    李元江心中一奇,心道这南蛮子看着文文静静和大姑娘一般,端是能忍的痛啊。 好,我就看看,你这大姑娘一般的南蛮子能忍得多久。

    思念一转间,李元江手上就又加了一分力道。

    狄青依旧是若无其事,脸上地笑容愈加浓烈。

    李元江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南蛮子竟然能承受他六分力气,这城里城外,这么多部众都在观看着他伸量南蛮子,若是被这些部众传开来,说狼将李将军用了六分力气也没有放倒一个大姑娘似地南蛮子,那他这党项军中第六勇士的面子还往什么地方搁啊?

    好你个南蛮子,本来俺李元江还打算只让你吃一点点苦头就可以了,没有想到你竟然能如此强忍,那就休怪俺李元江不客气了!

    想到这里,李元江蛮劲就上来了,丝毫不管眼前地狄青乃是大宋天朝派来贺寿的使臣,他又加了三分力气,他这九分力气一旦使出,是猛虎凶狮的爪子,也要在他这一握之下骨裂筋断!

    序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城

    李元江一边用力,一边仰头看着狄青,心中暗道,这小南蛮样子倒也乖巧,待会儿只要他向咱开口求饶,咱就泄了手劲,放过于他。

    没有想到狄青却若无其事的低着头看着他,眼神中全是笑意。

    嚯!李元江这下心中可就恼了!咱怜他是个大姑娘一样的蛮子,没有想到他却不给咱面子硬挺,让咱下不了台!

    心念一动间,李元江就使用了十二分的力气。

    只见他面色涨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粗大的小臂上筋肉坟隆,浑身上下的骨节都发出咯咯吱吱的响声,一股庞大无匹的力气沿着李元江的如常人大腿一般粗细的前臂源源不断地穿到手掌上,再通过五个铁钳一样的手指施加在狄青纤长白皙的手掌上。

    但是狄青并没有如李元江所预料的手掌被捏得寸断,更没有惨叫出来。 他依旧如沐春风地笑望着李元江。

    李元江庞大的力气施加在狄青的手掌上就好象泥牛入海一样毫无消息。

    此时李元江才醒悟过来,眼前这个大姑娘一般秀气的南蛮子的武功只会在他之上,不会在他之下。

    若认真考校起来,恐怕只有党项第一高手,自己的族弟西平王子李元昊才能与狄青相互匹敌。

    “狄将军,真是好功夫!咱家自愧不如!”李元江赞了一句,收了力道,放开狄青的手。

    “呵呵,李将军客气。 狄青这毫末之技艺,怎入得李将军的法眼。 ”

    狄青抱拳谦虚道。

    李元江还想说些什么,忽然感觉到手掌一阵剧痛,他低头望去,这才发现自己的右手竟然比左手肿大了一圈还不止。 原来刚才他考校狄青的时候,一连加了三次力道。

    第一次、第二次狄青都给他留了面子。 毕竟他和江大哥是代表皇上过来为西平王贺寿的。 远来是客,不管怎么说都要给主人家留点面子。

    可是李元江这个蛮人全不知道进退,加了一次力道不行,又加了一次力道,当李元江加第三次力道的时候狄青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只有再一再二,哪里还有再三再四的道理。 狄青用目光询问了一下江逐流。

    江逐流一直在旁边看李元江和狄青地较量。 说实话,江逐流对狄青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从汴梁出发之后,江逐流和狄青在一起朝夕不离的相处了一个多月。 这一路上。

    狄青不但传授给江逐流骑术、箭术、刀枪之术,而且还好不藏私地向江逐流展示了他功力的极限。

    江逐流知道,狄青一双秀秀气气的白皙手掌看起来虽然纤细修长,但是里面却蕴含着极为强悍的爆炸性的力量。 狄青使用全力,儿臂粗细的铁棍都能扳断。

    现在这李元江虽然体型粗壮,但是毕竟是血肉之躯,江逐流不相信李元江的手指能比铁棍还要厉害。 所以江逐流看到李元江伸手考量狄青,他也不出面阻拦。

    任由李元江施为。 他内心深处也希望狄青能给李元江一个教训,省得党项人小看宋人,只是和狄青一样,江逐流也顾忌到自己地身份,作为代表皇帝前来给西平王贺寿的使臣。

    一见面就让手下伤了西平王手下的大将,总是说不过去啊。 可是江逐流见李元江握住狄青的手久久不肯放开,不由得心中有些愠怒。

    又见狄青用目光询问他,江逐流就微微颔一下首。 意思是告诉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