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1部分阅读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1部分阅读


    那门房“恍然大悟”的答道:“哎呀,您来得真不巧,毕大人有事到总督府去了!”

    不死心的袁世凯问道:“那您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吗?”

    门房答道:“去了两个时辰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要不您在此等等?”

    袁世凯答道:“劳烦您给安排个地方,我愿意在此处等候毕大人。”

    门房道:“毕府有两个地方给客人等候传见,一个是此处门房,厅小昏暗,当然不适合您这样的贵客。小的还可以给您安排个好地方,会客厅旁有个小厅,有各种书籍可供翻阅,您也可以在里面等候!您想到哪个地方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袁世凯哪里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当即再次掏出一张银票道:“我到里面小厅等候!”

    门房收起银票道:“得,我让人给您沏茶,您边品茶,边等候。”

    “有劳!”

    就在门房准备带着袁世凯进门的时候,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在门口停下。那门房一看马车,扔下袁世凯就走到近前跪倒道:“阿福给大少爷请安!”

    从马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男的大概二十五六岁,身材高大,一脸英气;女的十五六岁,肌如冰雪,双瞳剪影,灵动的大眼睛里时时能看到秋波流转。女孩身形消瘦但却凹凸有致,举手投足之间让男人不由得呼吸加速。

    那男子在阿福的搀扶之下走下马车,他看看袁世凯后问道:“阿福,你是不是又敲诈人家钱财了?”

    阿福赶紧哈腰道:“大少爷,我阿福哪敢呢~呵呵……”

    女孩轻启朱唇道:“阿福,我爹爹让你来服侍毕大人,可不是让你来坏他的名声。要是让他老人家知道了,你可就……”

    阿福微笑着掩饰道:“小姐,小的怎敢忘记,您放心,我一定好好伺候毕大人,绝不给老爷丢人!”

    那年轻人道:“那就好,毕大人回来了吗?”

    阿福答道:“哟,真不巧,毕大人还未回府……”

    “无妨,那我们就等等他吧,等他回来告诉他我们在书房。”

    “是、是,小的记住了,等毕大人一回来我就告诉他……”

    第二章 兄妹

    袁世凯本来以为送上银子,递上马格里的名帖就可以好好会晤毕德路,没料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竟然凭借身份要“夹丝儿”。虽然袁世凯心下不平,但是从二人华贵的衣着上看,这两个人必定是哪个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小姐――自己得罪不起。袁世凯紧记袁保庆的官场格言:“得罪不起的人就巴结”,于是他上前道:“在下袁世凯,字慰亭。看这位兄台气宇不凡,不知在下能否有幸相识……”

    阿福看袁世凯过来攀附主子,当下不喜,正要驱赶之际,那年轻人道:“你就是袁慰亭?马格里先生的学生?”

    袁世凯不料这个人竟然认识自己,有些吃惊的问道:“兄台认识马格里老师?”

    那年轻人虽然一身华贵,却没有贵公子那种骄横,他和气的答道:“在下李经方,字伯行,乃毕大人的学生。跟随老师学习英语的时候,曾经见过马格里先生数次,每次马格里先生都会提到慰亭,没想到今日有缘相见!”

    既然有了进入李鸿章幕府打算,在北上之前,袁世凯曾经向马格里、刘铭传等人打听过李家的情况,因此当李经方做完自我介绍的时候,袁世凯有些感慨自己的运气是否太好――这李经方是李鸿章的长子!其实他并不知道,如果他来毕德路府上十次,估计会有五次能够遇到李经方,因为李经方与毕德路的关系,就如同他与马格里的关系一样――亦师亦友。

    除了李鸿章本人以外,李家人袁世凯最重视的就是李经方,因为有两个原因让袁世凯觉得,李经方是第一个可以“攻克”的李家人。

    第一个原因是李经方的身份――李鸿章的嗣子。李鸿章不像他的哥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经方、经述、经迈(经毓、经远、经进均夭折)。其中长子李经方还是从李家六房李昭庆家过继来的,不过这个过继对李鸿章来说很重要,因为李经方过继过来几年之后,年逾四十岁的李鸿章才有了亲生儿子李经述。李经述生下来时,李经方已经念书了,但他仍以长子的身份留在李鸿章的房头,所以与袁世凯有着相同身份、相同经历的李经方,自然是袁世凯“主攻”的首选。

    第二个原因是李经方的志向――热爱洋务。除了其父的影响外,李经方的成长过程中深受毕德路的熏陶,对洋务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李经方生于豪门,而且父亲权倾朝野,但是他身上却没有一点世家子弟那种不学无术的表现。李经方严于克己,聪明好学,在李家乃至整个世族的圈子里有口皆碑。在李鸿章的要求之下,李经方只能按照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进身法则刻苦读书,但他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刻苦钻研洋务――他不仅精通英语,而且涉猎五国语言文字!李经方写得一手极帅的隶书和行草,人也长得身材高大、一表人才,所以李鸿章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非但没有减少对李经方的疼爱,反而更加投入,似乎已经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

    关于李经方读书的刻苦,刘铭传所说的一则轶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年李经方正在苦读准备应秋试,刘铭传去看他,见门里无人,就直接穿堂进了内室。时李经方正在读书,专心致志,竟没有发现有人进来。刘走近一看,见其嘴角一团乌黑。再一看,原来书旁放着一盘菱角和一匙糖,他正一边百~万\小!说一边用手抓了菱角蘸糖吃。可是书旁还放着一方砚台,砚台内墨汁未干。他拿菱角蘸糖时眼睛并不离开书本,所以有时蘸糖就蘸到砚台里去了,他竟也浑然不觉,致使满嘴乌黑,令刘铭传捧腹不止。

    袁世凯听到李经方的客气,连忙装作“久违”的表情道:“原来是伯行兄!马格里老师常常提起中堂大人有个好学、克己的公子,慰亭仰慕已久,今日一见真乃三生有幸!”

    李经方笑道:“慰亭,愚兄才是对你仰慕已久呢!”

    袁世凯答道:“咳~慰亭乃乡野小吏,何德何能让伯行兄如此抬举?”

    “慰亭,你勿要客气。你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投身洋务,这让愚兄羡慕不已啊。”

    “说起洋务,与中堂大人的北洋通商局相比,我办的那点事情还不是微星比之皓日!何况那几个工厂还都是老师一手操办,我只不过投了些银两罢了。伯行兄想要投身洋务还不容易?只要中堂大人一句话,伯行兄将来就是我大清洋务第一人!”

    李经方答道:“但愿今后有机会吧……”

    此时一旁被二人冷落了的美女道:“大哥,人家都站累了,你们不妨到里面再互相恭维如何?”

    听了妹妹的话,李经方笑着道:“哎呀,遇到慰亭我一下有些激动。这是我的小妹李经,小名鞠藕。慰亭唤她鞠藕便是!”

    李经显然对这个小名有些不满:“不是说好了不能在外人面前说我的小名吗?”

    李经可能在历史上留名不多,不过提起她未来的丈夫张佩纶,那可是清流党有名的健将,而且李经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孙女――张爱玲。据史料记载,李经也是个饱读诗书的聪慧才女,而且深谙政治运作的秘密,八国联军之役,李鸿章奉诏北上议和,他的亲信盛宣怀以电报局总办的身份在上海居间联络。鞠藕给父亲的家信中就提到盛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间的勾结串通。她指出张之洞在内部讨论求和方案时常常空发高论,“明知事甚棘手,即竭其才智,岂能办到好处?无非巧为播弄,以见其心思精密,高出全权(按指全权大臣奕?、李鸿章)之上,落得置身事外,以大言结主,知收清议而已”。奕?、李鸿章对此当然十分讨厌。可见有其父必有其女。但现在看来鞠藕的脸上充满了少女的纯真,根本无法与那些官场争斗联系起来。

    听了李经方的介绍,袁世凯赶紧向“才女奶奶”行礼道:“见过李小姐……”

    第三章 畅谈(1)

    看着袁世凯礼数周全,李经满意的答道:“李经也见过袁公子。我也听马格里先生提过你呢,你当真自己开了洋务工厂?”

    “呵呵,一点小小的产业,不足挂齿……”

    “慰亭,我们进去叙话。”说罢,李经方带着袁世凯边走边问道:“对了,慰亭此来所为何事?”

    袁世凯当然不能直说:我要到你家当幕僚,他恭谦的答道:“如今小弟在上海办了些洋务工厂,但是对洋务一途还了解不深,因此想来拜访毕大人,一来取取经,二来代老师看望一下毕大人。”

    “原来如此。毕大人刚才派人通知我,他一会便到,我们一同到书房等候,在下还想与慰亭还想好好聊聊。”

    这么好的机会袁世凯哪能不答应:“那多谢伯行兄抬爱了……”

    三人来到书房,因为李经对洋务似乎不那么热衷,感觉二人话题无聊,便到一旁百~万\小!说去了,而李经方扯了一下闲篇后便步入正题:“慰亭,你怎会想起要办洋务工厂的?”

    袁世凯答道:“咳~怎么算得上是我办的呢,都是马格里老师操办的,我不过从旁协助罢了。”

    李经方道:“慰亭别客气!在下也一直对洋务抱有期望,既然慰亭投身其中,愚兄很想听听你对我大清洋务的看法。”

    袁世凯知道,现在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若是自己表现得好,必然会得到李经方的青睐,而有李经方的推荐,其力度不亚于毕德路的推荐,甚至效果还会更好!当下袁世凯答道:“我大清洋务自开展以来,在中堂大人的极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与进步,我觉得要如此发展下去将来肯定能大有作为。不过自我投身洋务之后,才发觉得我们跟英、美等国的差距太大了,照如今的模式,我大清洋务百年之内都难以赶上国外!”

    李经方一直追随在李鸿章身边,对父亲的洋务运动是十分支持与自豪的,此刻袁世凯的话似乎有点“冲撞”了他对父亲事业的骄傲。李经方有些不服的问道:“慰亭,就算美利坚再发达也不见得比我大清强这么多吧?看看福建船务局,那可是被称为远东最大的船厂啊!”

    袁世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先将李经方的固有思维打破,然后再给他树立另外一种思维,这样自己才能在他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袁世凯平静的说道:“伯行兄,小弟原来也跟你想的一样,不过前两年我去美利坚游历了一番,结果美利坚给我的震撼远远大于你现在的心情!”

    听说袁世凯出过国,李经方立刻来了兴趣,他连忙问道:“慰亭,你去了美利坚?快给我说说那里的情况!”

    袁世凯看李经方有此兴趣,当下将在美国的见闻加上自己的分析与见解与李经方一番畅谈。从洛杉矶的快速发展到纽约的灯红酒绿;从底层华工、黑人的悲惨遭遇到到大财阀的富可敌国;从西进运动到工业技术革命,这些李经方从未见过的事情通过袁世凯的嘴表达出来,让他感觉自己身临其境,不由得听得有些痴了。袁世凯讲述过程中,一旁的李经也渐渐被他吸引。等袁世凯讲完,李经方还沉浸在他描述的世界里时,小姑娘放下书本问道:“袁公子,美利坚是不是如那些洋教士说的一样,在河边洗脸都能捧出金沙啊?还有,还有那里的女人是不是可以随便出门,可以自己选择夫婿啊?……”

    听了妹妹越来越多的问题,李经方道:“鞠藕啊,你先一边去,等我跟慰亭聊完再跟你说。”

    李经不满的道:“人家刚才看这段英文,有个词不懂嘛……”

    李经方只想与袁世凯探讨洋务的问题,当下不耐烦的道:“有什么问题一会再说。”

    没想到女孩不依道:“不!我现在就要问!”

    看着兄妹两人,袁世凯笑道:“伯行兄,读书读到一半最忌打断,不如先给她解决这个问题吧!”

    李经一听,对着哥哥做了个鬼脸道:“还是袁公子好,我不问你,袁公子你可会说英语?”

    袁世凯道:“呵呵,当然会,李小姐要问什么?”

    “算了,你都已经知道我这个小名了,以后就叫我鞠藕吧。我想问的是这个beach是什么意思?”

    听了李经的问题,袁世凯差点把刚喝到嘴里的茶水喷出来。原来李经问的是beach(海滩),但是由于她发音过短,把这个词念成了bich(脿子)。袁世凯笑道:“beach是海滩的意思,不过你发音有些不准确,音还要发得长一些,不然就会念成另外一个词了!”

    听了袁世凯的解释,鞠藕一脸天真的道:“哦,那短音是什么意思?”

    李经的问题让袁世凯尴尬的愣在当场,不是他不会答,只是自己刚刚认识李经,面对一个有教养的大家闺秀怎么能口出“秽语”呢。李经方看袁世凯的窘相立刻笑道:“哈哈……慰亭,不要往心里去,我这妹子刚刚开始学习洋文,所以很多词还不懂。”

    岂料一旁的李经不依不饶的问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嘛?”

    李经方看看有些尴尬的袁世凯,替他解围道:“beach乃海滩的意思,而如果你念短了其意为‘青楼女子’,这下可懂了?”

    李经虽然自小在李府长大,但是对青楼女子的意思还是知道的,当下羞红了脸道:“大哥你……哼!不理你了,我到隔壁去百~万\小!说。”说罢李经拿了书本,出门而去。看了看李经的背影,袁世凯与李经方相视一笑,两人的关系似乎又近了一些。

    就在两人正要继续谈话之际,一个一头金色卷发的高大白种男人进屋道:“伯行,你怎么来得这么早?”

    来人的身份袁世凯想都不用想,他等李经方行礼完毕后,也行师生礼道:“袁世凯见过毕大人!”

    毕德路打量一下袁世凯道:“呵呵,马格里说他收了个非常有天分的学生,而且天天挂在嘴边,今天总算见到你了。”

    袁世凯道:“那是老师谬赞了,世凯与伯行兄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毕德路说道:“呵呵,不用跟我如此客气。伯行知道我的,我在家很随意,你我就象朋友相聚一般便可。对了,马格里那个家伙还好吗?”

    毕德路言语中的随便让袁世凯放松了不少:“老师很好,他现在自己办企业,生活很开心。他也常常向我提起您。”

    毕德路开玩笑道:“他就好了,放弃了三品顶戴自己做老板,过得悠然自得。不行,看到他这么洒脱,我不平衡,我要报复他。既然你是他的学生,我就要为难你一下……”

    第四章 畅谈(2)

    听毕德路要为难自己,袁世凯有些心里打鼓,不知道这毕德路葫芦李卖的什么药。不过当他看到李经方脸上那抹淡淡的笑意时,心里一下明白了过来:“呵呵,毕大人,看来您是要考教我一番啊,为了不给我的老师丢脸,世凯只好尽力接招了!”

    毕德路满意的看看袁世凯道:“小伙子很有自信,不错、不错。虽然对你的才学还不了解,不过你的脾气很对我的胃口!我不喜欢那种整天只知道谦虚、磕头的年轻人。”

    李经方在一旁道:“老师,刚才慰亭给我说了很多关于美国的事情,而且似乎他对我大清的洋务有些见解,不妨让他说说如何?”

    毕德路道:“呵呵,好吧,就让我看看马格里的学生怎么样吧!”

    袁世凯道:“方才我跟伯行聊了聊我在美国的见闻,以及我对大清洋务的一些看法。说到大清的洋务,我觉得如今很难与美国匹敌,而且如今的发展模式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其他国家。”

    毕德路问道:“恩,我听马格里说过你去了美国,谈谈你的看法!”

    袁世凯道:“比较我大清的洋务与西方的技术、工业发展,可以发现很多差距,而其中最大的差距莫过于工业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