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2部分阅读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2部分阅读

一听,哈哈大笑道:“慰亭,你多虑了。家父接见来宾,器重其人者不作敷设语。近日北洋事务繁多,家父正当用人之际,如果不信,三天内必见委札。”

    听了李经方的话,将信将疑的袁世凯也琢磨是这个道理。李鸿章是什么人?那可是日理万机的朝廷重臣,自己不过是想到他府上求一职务的小官吏,他能亲自接见已经不易。不过袁世凯又转念一想,才发现这李鸿章的厉害之处!

    李鸿章身兼直隶总督与北洋通商大臣两职,而且还管着北洋水师与淮军系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府中选一幕僚,李鸿章必定不会亲自对每个人选进行考核,这人才的挑选和考核工作自然就是由他的助手来完成。李鸿章府上选幕僚是什么事情?那是关系到中堂大人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问题,给中堂大人挑错了人可不是单纯的丢了饭碗那么简单,所以那些参与挑选、考察人才的助手自然不敢马虎,他们会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使命。正因为李鸿章深知这些原因,所以他才不会担心这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人才是否有能力,就算这些人不合适,大不了试用一段时间换了便是。不过话说回来,李鸿章幕府中又都是些最接近他的人,因此他们的忠诚与收服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但凡敢到李鸿章府上求一幕僚身份者,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而且上门之前必定作了很多准备。就像袁世凯一样,在去拜见李鸿章之前,他对洋务、对时政作了充分的研究与准备,准备工作比他参加科考前做得还要充足。有才学的人往往也是最不易收服和归心的人群,让他们心服,就必须先打掉他们的锐气;要他们忠诚,就必须给他们很大的“恩赐”。因此李鸿章接见“求职者”的时候,先让“求职者”等上一天,让这些人等得锐气全无,让他们对自己的分量产生怀疑,然后再以寥寥数语将其打发。当一个自比天高的人从天上被摔到地下,再高傲的性格也会被摔得粉碎,这个时候就是最好收服他的时机。

    其次,经历了从天上到地下的过程,这些“人才”们自然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当李鸿章对这些人才试用合格后,他可以慢慢再委以他们重任,经历了从天上到地下的过程,而后又被人从地下捧到天上,这时谁能不对提拔自己的人死心踏地、感恩戴德呢?这一摔一捧就将一个人才收为己用,果然是高明手段!

    想明白了其中原委,原以为自己深知官场之道的袁世凯才体会到天外有天,并且将原来那些自负的想法收敛了不少,他心里叹道:仅仅一个幕僚招聘就整出如此多的弯弯绕――这李鸿章不愧大清第一权臣,而这李府恐怕不那么好混啊!

    第七章 入职

    虽然李经方说三日之内见分晓,但袁世凯还是对进入李鸿章幕府的事情将信将疑。在忐忑中等了一晚,第二天李鸿章的聘书就到了――李府委请袁世凯佐理文案,职位是内务处机要科二等文牍员。

    接到聘书,袁世凯兴奋得一下蹦了起来。看着兴奋的袁世凯,李经方笑:“呵呵,慰亭,愚兄所言不虚吧?”

    其实袁世凯这兴奋有一半是演戏的成分,虽然自己看穿了李鸿章“招聘”过程的猫腻,但却必须装作“中计”样子――此时太精明讨不了好。听到李经方的问话,袁世凯连忙收起兴奋答道:“要不是伯行兄抬爱,小弟焉能有一展抱负的机会。大恩不言谢,今后伯行兄有什么事,慰亭一定鼎力相助!”说罢,两人自然是找了一个酒楼庆贺一番。

    进入李鸿章幕府的内务系统,也就意味着成了李身边的人,而且袁世凯担任的是机要科的职务,因此不得不说这是一条能够迅速窜红的捷径。袁世凯相信以自己的实力,不用多久便能熬出头,将来有了李鸿章的青睐,谋个实职绝对不是问题。

    接到聘书,袁世凯第二天便自信满满的赶到李府监察科报到。(监察科这个称呼不知道正不正确,小弟没有查到关于幕府中人事管理机构的名字,这个是最靠谱的一个。要是哪位读者知道,欢迎留言指正,裸奔一定更正。)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引起重视,袁世凯在来李府之前还特地的用中文、英文、德文为自己写了三份简历,并将其与聘书一起交到了监察科管事赵中平的手中。不过这位科级管事用行动告诉了袁世凯――这李府的水有多深!

    赵中平看看袁世凯交来的一叠纸张,撇撇嘴道:“你给我这些无用的东西做什么?”

    一听这话,袁世凯心里火冒三丈。费心费时写出的简历竟然被人称作无用的东西,何况自己把中文的那一页放在了最上面,这赵中平不可能看不到,这不是明摆着在说自己无用吗?不过作为一个“新人”,袁世凯知道要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当下陪笑道:“是,是,那请大人还给在下,在下他日改好了再请大人指点!”

    不料赵中平轻蔑的说道:“不必了,这些无用的东西留着碍眼,我帮你把他撕了吧!”说罢就要将袁世凯的简历撕成两半。

    虽然袁世凯知道官场中要低调,要能受气,但是就算他是泥捏的,受了这等侮辱恐怕也忍不住了。袁世凯一拍桌案道:“你敢!”

    赵中平斜眼看着袁世凯,“呲啦”一下将那几分简历撕成两半,然后傲慢的道:“我撕了,怎么着吧?”

    袁世凯双眼喷火的望着赵中平,拳头撰得“嘎、嘎”作响。赵中平一看他的样子似乎也有些后怕,他故作镇静的道:“你、你要怎的?”

    就在袁世凯要爆发的时候,来迎接他的李经方进门道:“慰亭,你怎么这么久还未办好?”

    听到李经方的声音,袁世凯顿时冷静下来。毕竟这是自己第一天来此就职,需要给各方留个好印象,要是一报到就殴打同事,恐怕自己今后就没法在这里混了。为了前途,袁世凯将怒火压住,但他决不是那种随便吃亏的人,如果今天就给人好欺负的感觉,那么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此时,袁世凯只得寄希望于李经方来主持公道,他相信凭借自己跟李经方的关系,李经方一定会为自己出头。让袁世凯没想到的是,这赵中平见李经方进来,眼中竟然出现几分喜色。袁世凯立刻想起了自己当年整袁世昌时,袁保庆的教导,他心里嘀咕道:“难道方才他是故意激我,要我动手?”不过更让袁世凯想不到的是,赵中平见李经方进来,既不起身相迎也没有任何表示,而李经方似乎也对这赵中平的傲慢视而不见,仿佛这种失礼已经是一种习惯!

    看到这种情形,袁世凯似乎猜到了什么,他用理智重新控制了大脑后道:“马上就好。”然后换了个笑脸对赵中平道:“呵呵,谢谢赵管事帮我把这些见不得人的陋作撕掉,您看我这入职一事是不是马上能办好?”

    赵中平对袁世凯如此快的调整好了态度有些吃惊,他恢复冷漠道:“催什么?这不给你办的吗?”

    李经方问道:“赵管事,怎么慰亭入职如此难办吗?你们监察科办事也太拖沓了吧?”

    虽然李经方是李家少爷,但是赵中平似乎并不卖“大少爷”面子,淡淡的说了句:“马上就办好,大少爷!”

    若说刚才赵中平的态度让袁世凯心中只是一种猜测,而此刻他几乎把这种猜测变成了判断。一直以来,马格里告诉袁世凯的是,毕德路、李经方还有内务处总管罗丰禄主导着整个李鸿章幕府的运转,而且三人各司其职相处融洽,并无任何矛盾。毕德路管理李府洋幕僚,罗丰禄管理中国幕僚,两人被李鸿章视为“左膀右臂”。李经方虽然为了考取功名暂时没有担任实职,但是他以自己的身份负责居中协调,三人可以用“权倾李府”来形容。袁世凯也一直以为只要有了毕德路与李经方的推荐,自己就有了在李鸿章面前一展才华的机会,若是再通过两人打通了罗丰禄的关系,自己就可以在李鸿章幕府中扶摇直上。不料此刻的情形却大大出乎袁世凯的意料,难道这其中又出现了什么变化?

    看赵中平给袁世凯办完手续,李经方问道:“赵管事,给慰亭安排的是什么职务?”

    赵中平答道:“文档室副管事。”

    “什么?以慰亭才学,让他任个翻译科管事都不为过,怎么只让他去管那些卷宗?”

    赵中平答道:“大少爷,您别忘了,中堂大人可是说过,所有新入职的人员全部要到文档室任职三个月。三个月内要他们多多了解府中的情况以及学习这里的规矩!何况小的还给他安排的是副管事呢!”

    李经方正要质问,袁世凯拉住他后说道:“伯行兄!既然府中是这等规矩,慰亭也不好破坏,就让慰亭先学上三个月吧!”

    听了袁世凯的话,李经方看看袁世凯坦然的表情,然后说道:“那好吧,既然慰亭愿意,愚兄也不强求。等三个月考核期一过,以你的才学自然会受到重用,那时你再调出来任职吧!”

    袁世凯淡淡笑道:“谢谢伯行兄,也谢谢赵管事,那慰亭先去文档室安顿去了。”说罢,他接过任命,轻松的向文档室走去……

    第八章 幕府

    自古以来,政治就是一帮有共同利益的人,以不流血或者流血的方式与另一帮有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权力争夺,其目的就是以争夺来的权力实现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官场与政界中的派系、政党永远存在,在皇权至上的清朝,这种共同利益的人群,最集中的地方莫过于各个权臣的幕府。

    清朝的幕府制度起源于曾国藩,而且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当太平军狂飚突起的时候,腐败透顶的绿营和八旗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不堪一击。惊惶失措的咸丰皇帝这时候已经记不得先帝嘉庆“乡勇易聚难散,终非善策”的遗训,他任命在籍守制的侍郎曾国藩为团练大臣帮办,欲以团练压制太平军。曾国藩用这一机会建立了一支对他绝对忠诚的“曾家军”,从而有了独立建军权、人事权和财政权,甚至后来还拥有了保荐文武官员的权力。于是曾国藩为了激励士气,拉拢人才,他利用这种权力大量保举追随自己的幕僚出任政府官员,而且对于其他人才“无保不准”。其后,大量曾国藩的幕僚戴上了乌纱帽,其中不少人被破格录用,其升迁之快,超乎想象,如李鸿章和沈葆桢从四品道员一跃成为二品巡抚,郭嵩焘和李瀚章两年内连升三级位至巡抚。在曾国藩去世时,从他的幕府里走出了22位三品以上官员,其中14人官至督、抚,而他死后,他的幕府中47人官至三品以上,其中督、抚33人,其他道、府、州、县者更是不胜枚举。当时有人评说:“名臣能吏,半出其门”,幕府人物出任官吏之快、多,使得幕府成为官吏升迁之终南捷径。

    李鸿章出自曾国藩的幕府,而且靠建立淮军起家,因此他的幕府基本参照曾国藩的幕府模式依法炮制,只不过如今李鸿章对洋务的热衷与推崇,使得这个幕府多了许多洋务的内容。以李鸿章今时今日的地位,哪路人才不想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因此李鸿章的幕府中不仅人才济济,而且分工明确。按照李鸿章的工作内容,其幕府大概分为四个系统:军事、外交、洋务、内务。

    李鸿章除了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以外,他手里还掌握着现在充当国防军的淮军系统以及北洋水师(北洋水师这个时候还未完全成军,但是已经开始人才储备和军舰订购,因此军事系统应该是最忙的时候)。淮军是李鸿章一手建立的部队,其中大部分将领可以说都是出自他的幕府。而为了管理和训练北洋水师,日里万机的李鸿章他不仅在军队中安插了大量出自他幕府的亲信,而且身边的军事参谋不计其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国人汉纳根以及海军事务秘书罗丰禄。汉纳根除了作军事参谋外、教官以外,还监督修筑旅顺港和威海卫的防御工事。

    在外交人才方面,为李鸿章提供服务的代表人物是毕德路,还有幼年时期在李鸿章资助与支持下留学法国的马建忠。马建忠还曾经与马格里一起,担任过驻英国公使郭嵩焘的翻译。

    至于洋务人才,那是李鸿章幕府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其中有洋员德璀琳,有第一个毕业于耶路大学的中国人容闳。宏闳已经加入美国籍,但他依然担任着李鸿章派遣到美国留学生的总管,可以说为李鸿章培养了大量洋务人才的。在洋务系统中还有身为轮船招商局总办的唐延枢等人,他们基本为李鸿章掌控了北洋通商局所开办的轮船招商局、电报局等洋务事业。

    以上三个部分的幕僚都有各自的特定工作地点,他们根据自己的岗位对号入座。而内务一块,则主要是一些翻译、文案等为李鸿章私人服务的人员,这些人基本工作地点都集中在李鸿章府内。洋员中代表人物是毕德路,他除了帮助李鸿章管理外交事务以外,还是李鸿章的私人英文秘书。而罗丰禄除了担任海军事务秘书以外,还担任李鸿章的机要秘书、翻译和内务总管。李府中如同一个政府般的庞大幕府机构,加之里面能人无数、机会无穷,怎可能没有派系之争?

    李鸿章幕府中最先出现的矛盾就是洋幕僚与中国幕僚之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格里辞职事件。马格里是最早出现在李鸿章的幕僚中的洋人,并且属于分管洋务的部门。当年马格里试验火炮失败,在早已经满怀忌妒心的中国同僚弹劾之下,最终被李鸿章解聘。这种洋、中争执还好解决,毕竟洋幕僚服务李鸿章主要还是为了钱财,只要有此类纷争李鸿章必定站在中国幕僚一边,然后对辞职或者降级的洋幕僚以金钱补偿,甚至安排他职。但是如今李鸿章幕府已经不是当年的规模,这种纷争已经从单纯的洋、中冲突类型扩展为洋中、洋洋、中中幕友的冲突类型,甚至有时这种纷争演变成中国幕僚与洋人幕僚的混战!

    见识了赵中平的蛮横态度后,袁世凯敏锐的政治触觉立刻感觉到了李府幕僚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复杂性。袁世凯之所以平静的接受那个文档室副管事的职务,就是基于对这种斗争复杂性的考虑。如果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自己贸然走上一个重要岗位,那不仅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容易把自己推到派系斗争的风口浪尖。如今自己担任一个无足轻重的职务,不仅可以避免卷入斗争,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在一旁冷静观察,等到看清了形势再顺势而动。

    袁世凯一到文档室上任之后,便开始与文档室的几个同事搞好关系,并多方打听李府内的一切信息。袁世凯还有意识的淡化自己与李经方的关系,希望在自己搞清楚状况之前能够建立一种中立的形象,以便将来判断好了形势再表明立场。建立这种形象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埋头苦干,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做得多想得少的人。文档室管事说白了就是一个整理文件以及抄写卷宗的闲职,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劳动,但是袁世凯却对这样一份枯燥的工作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热情。袁世凯不仅完成自己的工作,其他幕友的事情他也抢着做,甚至加班加点帮别人完成工作,而且他的“白痴”程度似乎到了谁都可以使唤他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袁世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好感与认可,而他也完全了解了李府内派系斗争的变化情况,只不过这种变化让他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出头的难度。

    【裸奔说事】写太多架空的情节吧,有读者认为偏离历史。按照历史轨迹写吧,有读者说回到历史老路子。在这里裸奔有话要说了,正所谓众口难调,裸奔无法在一段情节里满足所有读者的口味。但是有一点裸奔一直在努力,就是希望在历史和架空之间找到找到平衡,在历史中找到合适的架空。这本书情节上肯定会有很多地方是大家想不到的,所以各位读者大大们不要对小弟失去耐心。至于情节发展过慢的问题,裸奔考虑了,也改进了,希望后面会让大家满意。

    第九章 复杂

    李鸿章幕府派系林立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洋幕僚之中,德璀琳是那些在李鸿章的工商企业中供职的外国人的联络官,有时也担任那?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