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第59部分阅读

大唐皇帝李治第59部分阅读



    “喏”房遗直板着脸的接了将令,丢头就走。

    纷纷扬扬的,大军又启程了,这次是找寻绿洲,获得补给,为下一次长途追击做准备,而那亡命奔逃的阿史那杜鲁此时也来到了自己一路上的终点,而他的到来,无疑将整个西突厥拖入了战争的沼泽中,深深的不能自拔。

    ※※※※※※※※可爱的分界线※※※※※※※※

    这西突厥可不是东突厥的残部,不同于阿史那斛勃,两者不仅不是朋友,甚至还是仇敌,然而政治是个很微妙的东西,不知不觉间,敌人也能变为穿一条裤子的知交好友。

    话说当年东突厥的强盛,对大唐和西突厥都是个不小的威胁,因此为了对抗东突厥,两家曾经歃血为盟,赌天发誓,他们是朋友,是兄弟,在危难的时候要相互帮助,阴人也要一起来。

    盟约这东西其实是不值钱的,老蒋中原大战撕毁《双十条约》时就说的很实在,“条约不就是用来让人撕的嘛”,汉高祖刘邦则一贯很流氓,“大家出来混的,你不会真把这东西当回事了吧,不能吃不能喝的。”

    盟约这东西,不可能永远那么管用,总有一方会撕掉的,但未撕之前,即使算不上多好的盟友,但也是能相安无事的。

    但是自从贞观年间,侯君集西征高昌,大唐和突厥就撕破脸了,人家高昌国怎么说也是西突厥的常任理事国啊,大唐这是打狗不看主人啊,于是双方在西域的斗法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贞观四年,定襄会战,东突厥被李世民、李靖、李绩还有幕后推手的小李同学,这“三大一小”的四巨头联合摧毁了,除了俘获的几十万迁入中原内地的牧民外,其它的人,也死的死,逃的逃。

    而在西陲大漠,唐军和西突厥的交锋最终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一番死战,西突厥被李治家老头也给弄分裂了,虽然如今又统一了,但这是后来的事。

    不过,虽然西突厥分列了,但李老汉第一次失手了,他把胜利的果实让给了别人,而且这最后的胜利者还不是西突厥的本土人士,而是从东突厥逃亡而来的打工的阿史那欲谷。

    这使得西突厥上层贵族大大开了眼界:原来大可汗之位也没有多神圣,只要有实力,人人都当得

    要知道草原没有礼法,靠的往往就是血脉,或者说名气,譬如后世闻名天下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哪怕被朱重八率领一干老农民赶出了中原,那些成吉思汗的不肖子孙,依然凭借着黄金家族的名头,整日里招摇撞骗,玩的风生水起,那朱棣不就是靠三征蒙古,得了强兵造反当皇帝的嘛。

    而自此,西突厥的内部烽烟四起,大大小小的可汗林立,大有春秋诸国争霸的味道。

    为保护自家牛羊,打击侵略者,不少实力弱的可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派人东行向唐老大申请颁发可汗认证书,保护他们作为可汗的基本权利,维护民主,并且对天发誓以后大唐就是他们老大哥了,而且绝对不是用来出卖的那一种。

    一听说还有这种天大的好事,李治家老头顿时大喜,他可是一贯自傲自己“天可汗”的名头,作为天可汗,手下则么说也得都是可汗级别的才能配得上他的身份嘛,所以也乐得看到西突厥内耗,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反正颁发几个空头职务又不用本钱,何乐而不为呢?这年头,大唐要搞建设,皇帝家也没有余钱啊。

    于是李治家老头一方面扮成慈眉善目的狼外婆,一方面却又命前线的安西都护郭孝恪频繁的下阴手,不断的在西域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大国之间可以搞博弈,玩均衡,却苦了中间夹缝中生存的小国。

    如果他们公然站在西突厥一边,定然会遭到唐军的攻击,酋长国主被抓回长安是家常便饭,譬如现在大唐长安城里还有十几名亡国的国主,李治每逢节假日,有时还会给他们送几个粽子月饼啥的,以示关怀。

    而如果他们选择站在唐朝一边,近水楼台的,凶恶的邻居西突厥的斥责和威胁也会如影随形。

    经过几番折腾,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大唐、西突厥狠狠的玩了这些效果一把,最终西陲大漠形成了这么一种态势:大唐和西突厥一东一西,虎视眈眈,而只有那些分别处于两大国有效保护范围之下的国家才敢于表明政治立场,其他国家则是两不得罪,分别讨好,当起中立国。

    对于大唐来说,扶植一个亲唐势力来和牵制西突厥现有政权,投入小、收益大,是衡量自己当前实力情况下,对付西突厥最为有效的办法。

    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去年就是龙渊元年,放在原来的时空,乃贞观十七年,就在李治没事情和武媚娘躺床上躲被窝里,夫妻俩瞎琢磨选谁合适时,阿史那杜鲁,这位西突厥贵族主动走进了李治两夫妻的视线里了。

    阿史那杜鲁,地位在西突厥相当于亲王,确实算的上是一方霸主。

    因为原先好远的突厥残部阿史那欲谷,终因水土不服,被排外的西突厥贵族联手赶下了台,原本隐藏在幕后呼风唤雨的他,暴露了,被西突厥贵族们一下子推到了前面,最为挡箭牌,成了西突厥新任大当家——乙毗射匮可汗的眼中钉,也就是西突厥们和自家大汗玩平衡的那块平衡木。

    于是在利用完了后,好像扔避-孕-套一般,弃之,随即讨伐他的大军滚滚而来,且连战连胜,眼看阿史那杜鲁就要完蛋了,但就在此时,阿史那杜鲁的小宇宙没有爆发,但人品爆发了。

    当时以大唐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担任主将,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和安西都护郭孝恪为副将,出兵讨伐仗西突厥庇佑下的龟兹王国。

    这本来是唐军在西域扩张势力,代号为“下阴手,打地盘”的又一次打击西突厥的一次沙漠军事行动,却不想竟意外地救了阿史那杜鲁的命。

    见自己无法和新任可汗对抗,阿史那杜鲁干脆破罐子破摔,撇了自己在西突厥的尊贵身份。决定投降大唐。

    为表忠心,阿史那杜鲁这个二五仔,干脆从同姓的大唐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处,借来了几十名唐军,日夜兼程,不远千里前往长安觐见李世民,请求为大军攻击龟兹做向导。

    面对阿史那杜鲁这种态度,李世民那颗敏感多情的心立马被感动了,很是嘉奖了阿史那杜鲁一番。

    但私下里腹黑阴险的李世民可不会轻易答应他的请求,作向导?真的这么简单,你阿史那杜鲁怎么说也是一被放逐的失势亲王,再混不下去也不用吃这碗饭吧。

    作为曾经威震一方的前亲王,阿史那杜鲁的号召力非同一般,他只需振臂一呼,短期内就能集结大量人马。对于这种重量级人物,李老汉以己度人,越看阿史那杜鲁越不像个君子,越看越像个暴动分子,因此面子上怎么赏赐都行,就是不肯放虎归山。

    阿史那杜鲁千里走单骑,求职做导游,结果李老汉心胸狭窄,死不答应,心愿未遂之下,只能无可奈何心有不甘地顶着大唐左骁卫将军兼瑶池都督的帽子,回到了他的安置地。

    唐军西征龟兹大胜,龟兹国王和宰相被生擒到了长安。

    与此同时,阿史那杜鲁也没有闲着,他一刻不停地在积聚力量,麾下人口也越来越多。

    终于,贞观十五年天可汗李世民驾崩了,这个消息让阿史那杜鲁兴奋不已。

    机会终于来了

    兵贵神速,阿史那杜鲁立即着手集结军力,打算欺负欺负小皇帝李治,哼,十五岁的小娃娃而已,正要就近进攻西州,也就是后世的吐鲁番。

    却没想,事有巧合,行动前夕,阿史那杜鲁意外地迎来了一位客人——小皇帝李治的特使桥宝明。

    会谈后,阿史那杜鲁居然停止了一切军事准备,并将大儿子送往长安做了人质

    当然,阿史那杜鲁可不是范德彪,脑袋发晕,桥宝明更不是赵本山大忽悠。

    事实上,阿史那杜鲁之前的一举一动早由锦衣卫报告给了李治,桥宝明此行正是谋定而后动,李治在明确告诫他:别欺负朕年纪小,朕的眼睛很有神,远视眼,看的很清楚,老远处就盯着你呢,你最好还是老实地呆着,别找不自在

    大公子一到长安,李治很大度的任命为右骁卫中郎将,光拿工资不干事的,当起了悠闲的大唐公务员。

    由于表现好,深得朝野上下的信任,就连李治也觉得这小子有待发展,因此很快又被遣返回了父亲身边。

    对此,李治可是胸有成竹:此人领略了朕的大唐盛况,了解了大唐的实力,断不会再有非分之想。放他回去,一方面可以让他老头子认清形势,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我大唐的广阔胸襟。

    果不其然,团聚后父子俩一合计,决定作出战略调整。

    既然向东不行,不如西进,在原本就是自己的地盘上撒把欢这个消息,经锦衣卫的八百里加急,很快出现在李治的案头上,让李治很是得意。

    而阿史那杜鲁的目标,就是当年他的老冤家,当年追得他十几天都没舒心的方便过一次的——西突厥乙毗射匮大可汗

    怎么说和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五百年以前也是一家啊,虽然他是东突厥,自己是西突厥,但庇护一二还是可以的,这一庇护就是四年,阿史那社尔也算有情有义了。

    而四年后,阿史那杜鲁早已今非昔比。

    相较之下,为了给阿史那杜鲁报仇,也为了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和安西都护郭孝恪,猛打猛追,可怜的乙毗射匮可汗,节节败退,积贫积弱,当年的强弱已完全颠覆。

    没多久,阿史那杜鲁就几乎夺取了乙毗射匮的全部控制区,自称为沙钵罗可汗,手握数十万人的庞大武装。

    在阿史那杜鲁扩张的整个过程中,李治一直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

    掐吧掐吧,最好同归于尽。

    不想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自己亲手喂肥了一只狼,而且这只比原先那只更难对付,桀骜不驯溢于言表——身为大唐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却不听从中央号令,擅自掠城夺地,自立为王。

    而且值此关键时候,薛延陀反了,吐蕃出兵,李治恼羞成怒,为自己以往的天真感到羞愧,决定不能再坐视不理了,彻底灭了这货。

    于是程咬金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出兵讨伐阿史那杜鲁。

    而有一失必有一得,阿史那杜鲁反了,大唐西征军不仅能平叛,还可以以此为借口,乘西突厥人隔岸观火看大唐和阿史那杜鲁死掐之时,突然出兵西突厥附属的外围部落与西突厥主力,这就是李治和一干大佬们打的主意。

    这也是程咬金敢放出豪言,要主动寻找战机,大规模倾巢而出攻打西突厥的根本原因。

    而阿史那杜鲁的败逃和求援,也彻底拉开了唐军和西突厥的一场惊天大决战……

    ※※※※※※※※可爱的分界线※※※※※※※※

    第一更,求推荐,大漠之战就快到了,为我们的混世魔王投票推荐吧。阿史那杜鲁、大漠之战有点复杂,不想连篇累牍的说,所以这一章简略的介绍战场背景,大战才是最精彩的,杀

    第二十二章老骥伏枥,宝刀未老的程咬金

    第二十二章老骥伏枥,宝刀未老的程咬金

    茫茫大漠有绿洲,千年敦煌一梦留。(顶点小说手打小说)风沙吹得岁月老,灵泉依旧月如钩。

    边塞的沙漠,狂沙乱舞就象天上纷纷落下的雪花,燕山的月亮更象一个弯钩挂在天上,黄昏下的沙漠,是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海,视觉的疲劳充斥着每一个唐军。

    大漠,一个“大”字,无边无际,充满不可驾驭的力量和不可预知的变化,让人的心空下去,空得像一粒芥子,落入苍凉的瀚海。

    这次沙漠之行唐军别的准备不多,水准备的很多,这东西在沙漠,关键的时候,黄金也买不来,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在渴死之前遇到商队正好路过的。

    当然还有粮食,一种胡饼,也就是面饼,味道还不错,又咸又辣,还有点葱姜,很是适合行军打仗的军汉,唯独战马的饮水是个大问题,所幸大漠的绿洲却也不少,若是如同后世那般,这群深入大漠的唐军也不用打仗了,整天忙着找水源吧。

    浩瀚的沙海,苏定方要带着大家不仅要生存在沙漠,更要杀敌立功,其中的幸苦,更多的时候考验的是唐军的毅力。

    大漠的春日的太阳还是毒辣辣的,苏定方坐在绿洲内一处水汪汪的河池边上,看着绿洲外的沙海,苏定方觉得自己就像是走进了金色的迷宫。

    “将军,刚才信兵接到了大帅的军令,发现阿史那贺鲁部众歌逻禄、处月二部,地点就在离我军不足四百里的榆慕谷,大帅令我等前去,以防对方突破。”信兵的话说的很快,但却甚是清晰,这是一个军校兵,苏定方从他笔直的站姿就能一眼看出来。

    “传军令,三军立马启程,直奔余榆慕谷,支援老将军。”苏定方混了几十年沙场岁月,也不废话,立马召集大军,动身启程。

    “喏”敬了一个军礼,这名信兵跑步下去传令,不一会儿,整个月牙湖营地纷纷热闹起来,人声马鸣,兵戈之声不绝入耳。

    “走,全军快马加鞭,榆慕谷”

    数万骑兵从月牙湖中狂卷而出,形成一股一股旋风,把黄沙卷起好高,像平地冒起的大烟,打着转在沙漠上飞跑。

    ※※※※※※※※可爱的分界线※※※※※※※※

    空山寂寂,冷月如勾。

    榆慕谷内此时正是大战连连,唐军的陌刀兵正不断的披荆斩棘,像谷内突入。

    榆慕谷是一出与所不同的山谷,是一片扇形的开阔山谷,这里的地形明显是由于西域火山形成的,进谷由浅而深,出谷由深而浅,有进口无出口,如今月除两部军被堵在里面了,要想活着,就必须死命的在山口处堵住唐军,否则越往内去,地势越低,唐军居高临下,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整个小山谷方圆深入不到数里,山谷中的一切,在高处程咬金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一见两军此时大战胶着,程咬金不可抑止的的欲望终于爆发出来。

    将指挥权交给此次的父帅姜恪,自己二话不说的如离弦之箭拍马向前冲去,这时冲到谷口,前方尽是彼此纠缠在一起贴身近战的双方大军,程咬金突然勒紧马绳,战马扬起双蹄嘶叫一声停了下来。

    程咬金下马,手持陌刀带着身边的亲卫大吼的冲了上去,“兔崽子们,给爷爷让一条路,老子活劈了这帮没卵蛋的。”已经五十四岁的程咬金骂骂咧咧的,粗鲁无状,但正所谓老将一出手,就只有没有。

    让开一条狭窄的人道,程咬金虎吼连连的挥舞陌刀,面前一切犹若豆腐般脆弱,无论是铠甲、弯刀、盾牌,在程咬金陌刀狂劈如车轮下,紧接粉碎。

    看着老元帅依然不减其勇,一步一个脚印,杀得痛快淋漓,周围的陌刀手们大受鼓舞,呼呼的大叫大嚷,舔着嘴角的鲜血,甩一甩满身的鲜血,狂批乱砍。

    “嗷嗷”狂啸中,冲杀在最前方的程咬金竭尽全力朝前方批出最强一击,明亮称重的陌刀重重的轰在了月处军厚重的盾牌上。

    惊天霹雳般,月初军盾牌粉碎,手持盾牌的月处军宛如柴火般,身体承受不住陌刀的锋利,被生生劈成两半,程咬金手中陌刀竟深深没入沙地之中,那月处军体内内脏纷纷涌出,狼藉一片。

    看到如此恐怖的一击,那名月处军旁边的士兵,啥时间吓呆了,不知反击,被程咬金身边的亲兵,一刀剁了脑袋,一脚被拔出陌刀的程咬金踢飞出去。

    短短一柱香的时间,以程咬金为箭头,月处士卒最前面的盾牌阵列彻底崩溃,所有盾牌兵被陌刀军斩杀一空。

    最讨厌的盾牌阵一去,无数唐军欢呼的直进,排成一字长蛇,如大锁横江,横推进去。

    宛如天河之水倒灌人间,唐军陌刀兵势不可挡的向前推进。

    盾牌兵后的月处弯刀兵甚至来不及从盾牌缝隙中攻击唐军的弯刀,就被陌刀军冲到面前。

    寒光一闪,宛如李玄霸怒吼的铁锤,将这些弯刀兵,劈的满地都是血浆肉末,彼此堆积在一起,形成?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