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剑侠古今奇缘 > 剑侠古今奇缘第14部分阅读

剑侠古今奇缘第14部分阅读

刻着一个“关”字,心中猛然醒悟,莫非这两个净瓶便是开启这井盖的机关不成?他霍地站起身来,走到左边那个紫玉净瓶前,用手提了提,没提起来,又用力旋钮一下,但听一阵滑动声,那镶嵌太极图的井盖自动向下沉去,立现丈许方圆的水池,地下的水从两个鱼眼孔喷涌上来,足有盏茶时间,滑落声停止了,一泓清澈翻滚着水花的泉水呈现在眼前,而那井盖镶嵌的两条阴阳鱼在水下如活的一般,隐约游动,清晰可见。天生蹲在水旁,用手掬一捧水喝了几口,但觉这水清凉爽口,如饮甘露。他高兴地用手搅和几下,忽然发现井壁条石上刻有字迹,随着水波来回晃动。他仔细辨认一会,终于看清了那几个字写的是:“阴离泉水,长年饮用浸泡,可使人脱胎换骨,驻颜增功。”这一发现,让张天生欣喜若狂,连忙脱去充满汗臭味的衣衫,裸地下到水井中洗涤浸泡了起来。

    当他搓洗一会身体后,又静坐在水中闭目养神,但觉这水不仅温度适宜,而且还是流动的。特别让他感到惊诧的是,在水波拂动下,全身毛孔似乎全都张开了,隐隐约约有伐毛洗髓之感,舒畅至极,与那张寒玉凉床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看着石壁上清虚妙天主人莫闻剑仙所撰刻的《天罡剑法》中的内功心法,并试着行功,感到丹田之中隐隐升出一股真气,游走于奇经八脉,四肢百骸,奇妙无穷,十分舒坦。他运行一周天后,又试着解读剑仙的四招剑法,感到这四招剑法各成体系,相互排斥,无法联通,而且行功运气各异,很难理解。他知道这剑法玄奥深邃,不能用常规方式练习,得一招一式地慢慢研学,不可多贪。

    韶光电转,天生不知不觉在这古洞中度过了一百天。他的内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剑法仍然徘徊在第一式上,这让他十分苦恼,暗恨自己太愚笨,笨得象头蠢猪。

    尽管他深居古洞之中,但通过穹顶裂隙透射下来的日月之光,仍然可以计算外面的时日变迁。他屈指算来,知道自己在这“清虚妙天”洞府之中已过百日,便走到左壁古木橱柜前,伸手打开了百日可开启的柜门,但见里面只放着两个精致锦盒和一个紫葫芦。柜门里面刻有一行醒目的篆字:“能在此耐百日而不气馁,可喜可贺!知你此时尚没突破第一招剑法,皆因内力不济之故。锦盒中藏有‘人形芝果’和‘千年火枣’各一枚,葫芦里装有‘玉胎琼液酒’,服食后速到阴离泉中调息,可助你增长一甲子功力。然后参悟穹顶星云图,可望有小成。”天生见字后万分惊愕,此时方知这套“天罡剑法”极难炼成。若无珍奇异果助提功力,任你皓首穷经亦难学会。他打开了一个锦盒,但闻异香扑鼻,一个犹如拳头般大小的玲珑剔透的小孩安眠其中,经风一吹,似欲飞起。

    天生知道这“人形芝果”乃通灵致宝,遇人即飞,极难捕捉。他见那“人形芝果”刚欲翮动,忙伸手迅疾抓住,并快速送入口中。但觉人形芝果入喉即化,香馥切脾。他知道这人形芝果很快就会转化成巨大的能量,不敢待慢,又急速打开另一只锦盒,见里面有一枚红艳似火,有鸽蛋般大小的火枣,忙纳入口中咀嚼,又随手取过那个紫葫芦,急匆匆走到阴离泉边,吐出枣核,脱去外衣,赤身跃入灵泉。他入水后,忙打开葫芦盖将玉胎琼液酒一饮而尽,然后盘坐水中,似老僧入定般吐纳行功。

    天生刚坐下不久,但觉腹中犹如火焚,灼热难耐,体内透出的热量,将泉水烧得翻滚,整个大厅中热气蒸腾,紫气弥漫,馨香盈室。

    天生体热足足持续了一整天方渐渐消散。他从入定中醒来后,但觉丹田真气盈溢,奇经八脉流畅无阻,任、督二脉已被贯通。天生虽然万分惊喜,但却沉静若水,处之泰然。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天生内力冲破了生死玄关后,灵感智慧已非昔比,虽没能超然物外,但亦虚怀若谷,臻于贤圣。他在欣喜之中,谨记着剑仙的留言,仰头静观穹顶上刻画着的四象星云图,揣摩推测,顿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他默思着天罡心法,体内真气随着他的意念自然流动,泥丸顿开,惟恍惟惚地看见那四象似在星移斗转,自身也仿佛飞升了起来,跟着星象一起移动。

    他好像真的步入太空之中,自由地穿梭在二十八宿星座间;又仿佛看到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大漠流沙,茫茫草原,广袤森林在眼前浮动;星际中风卷云舒,流光异彩,寒流迭次拂动;忽又雷鸣电掣,风雨交加,江河滂沱;但见龙腾云海,虎啸山林,鸟入巢|岤,渔舟,笠翁罢钓。他感到体内的血脉波涌激荡,真气流窜,经络纷乱,头晕耳鸣,潜意识中,人间万态毕现,酸甜苦辣齐上心头,悲欢离合尽浮脑海。身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随风飘荡,毫无着处。如此反复多次,他终于从这些纷至沓来的幻象中理清出了思路,即:屏弃万念,心存一气,任其自然,不瞅不睬,避实就虚,随方就圆,如云似水,浑然流转。蓦然间,他眼前一片光明,万物皆空,心底澄清,不存一丝杂念。而气血调和,真力更加鼓涨,随手一挥,自然流泻。那四招剑法,原本无法贯通,此时却迎刃而解。他以指代剑,飘入云际,按剑仙留下的歌诀演练一次,虽然仍有些生涩,但总算将四招剑法比画下来了。

    天生反复试演了几遍,逐渐顺畅,复降落水中,敛容屏气,坐禅入定,养精蓄锐。当他再次从入定中醒来时,忽然想到,何不用真剑演练几次呢?他跃出水池,走到床边,第一次拿起剑仙留下的那口宝剑。当他从剑鞘中抽出宝剑时,但觉那口宝剑通体碧莹,冷光夺目,寒气逼人,天生暗道一声“好剑!”又仔细观瞧,发现剑脊后端靠近剑格之处刻有“太阿”两字,顿时喜得眉飞色舞,心花怒放。

    天生早就听师父讲过古代神兵利器的故事,知道这把太阿剑是春秋时期的名剑之一,乃剑中至宝。《史记-李斯列传》载有:“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这把宝剑与“湛卢、纯钧、莫邪、鱼肠、巨阙”五剑齐名,同为欧冶子所铸。

    天生手持太阿,依四象之理演练起天罡剑法,真是人如猛虎,剑似游龙。宝剑在手,威力自非徒手可比。

    天生自入洞以来,一直对石壁上刻的四个人物肖像所表示的涵义不解,这天,他为揭开画像之谜,竟然坐在地上,眼睛盯着那四个人物画像揣摩了一上午。不知是时间久了看花了眼,还是心有灵犀,慧聚泥丸,但见那四个人物画像有了动感。第一个人物左手掐捏剑指直指于天,右手如握物,虎口朝外,方向不明,但人物的整体形态如蛟龙出海,张力劲挺,虽有翻江倒海之势,却又静若止水,扑朔迷离。第二个人物形如卧虎,无目若视,左手剑指横眉,右手半握于腹前,随时待发,却又不知发向哪里或已发过几次了。第三个人物如凤翔云天,又恰似鹰击毛挚,盘旋笼罩不啻天网,令人望而生畏。最后那个人物更令人费解,其形如蛇盘龟缩,恰似陀螺旋转,仿佛似内敛参禅,物外与己无关,但又张势强劲,四面八方都可出击。

    四个画像看似手中无物,其实都如握着一把锐不可当的利剑,只是剑锋所指虚无缥渺而已,全无定式。天生揣摩至此,惊得汗流浃背,几欲虚脱。仿佛他方才与画中之人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最终疲惫不堪地败下阵来……

    从此后,张天生每天都与壁画上的人物较量一番,锲而不舍,从未间歇。他的天罡剑法也因此而日臻成熟,虽然屡屡败阵,但逐日追风,早非吴下阿蒙了!最多时能坚持斗到三天三夜方歇。

    张天生自服食过“人形芝果”“千年火枣”和“王胎液酒”后,加上每日吸纳“阴离泉水”和“寒玉凉床”之精华,内功以臻化境,天罡剑法日趋成熟,虽然不及当年剑仙莫闻老人六七层水平,但放眼当今武林,已是顶级高手,鲜有出其右者。

    他在古洞中苦修了将近一年,不仅练会了天罡剑法,还学会了抚操独弦琴。

    第五十章 武林一代天骄

    剑仙莫闻晚年又喜欢上了弹琴,能用一根弦的琴弹出完整的乐曲。他还亲手写了一部《清虚琴谱》,音律不仅古雅清幽,陶情养性,而且也能摧坚陷阵,杀人于无形。所抚出的琴声虽不及师旷所说的《清角》之音,可合鬼神于泰山,驾象车而御蛟龙之威,但亦可让江水倒流,山崩地裂。用之御敌,足可抵得上千军万马,实乃是一部杀人的曲谱。其攻伐之力,尤胜其剑法。只是莫闻早年以神剑扬名天下,无人敢招惹,晚年一心向道,深居简出,虽然参悟出这部神奇的琴谱,但却鲜有人知而已。

    天生误入古洞,巧逢仙缘,成了千年前剑仙莫闻的衣钵传人,实是天公作美,造化使然,成就了他剑胆琴心,琴剑双绝,武林一代天骄。

    这日,天生沐浴后,又焚了一炉香,然后走到左壁橱柜前,打开第三个柜门,陡然从中射出万顷琉璃,光芒耀目。

    原来里面放着一件精美的软甲背心和一颗鸭蛋大小的夜明珠。软甲背心上压着四片竹简,上面刻有篆字,天生仔细看去,大意是说,这是件麒麟软甲,可防水火和利器;这颗夜明珠,不仅可供照明,亦可化毒驱邪,避风消暑,将来皆有大用。天生没有取出那件麒麟软甲穿上,只取出那颗夜明珠把玩了一会,然后放在寒玉床头,但见满厅一片银光,亮如白昼。

    天生一时兴起,取过太阿宝剑狂舞起来,但见整个石室剑芒如炽,罡风迭起,人剑一体,那正是:

    宛如羿射九日落,矫若群帝骖龙翔,

    来是雷霆收震怒,罢去江海凝清光。

    天生正舞到得意时,忽听石壁一阵爆裂声,石屑斑驳脱落,满室粉尘飞扬,像是末日来临,唬得天生不得不收势住足观瞧。但见四壁被剑气激荡得面目全非,图形字迹早己残缺不全,满地碎琼乱玉,狼藉不堪。

    天生呆立良久后,忽然醒悟,暗忖:“莫非我已大功告成,该是离开此地的时候了?”正在他犹豫不决之时,蓦闻身后一阵“轧轧”声响,忙转身看去,忽见那把紫檀镂金错彩宝椅后的石壁中开一缝,并向两侧滑移,陡现一门洞,隐约又是一个石室,一股奇寒的气流由那洞口吹来,让人汗毛悚立。

    天生怀着猎奇之心,向那石室中走去,但觉里面奇寒无比,整个石洞冰凌耸立,如钟||乳|石般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正中一张冰床上端坐一人,但见其生得眉宇舒朗,目光睿智,鼻如悬胆,大耳垂肩,方口厚唇,五绺银髯飘逸胸前,袒胸露腹,披襟抱膝,丰腴的躯体端坐在华丽的织锦花垫上,神态恢达弘远,栩栩如生。天生揣测这位老者可能就是清虚妙天主人,一代剑仙莫闻老人羽化登仙前的凡胎。他赶忙疾步上前,跪倒在冰地上,像谒见皇帝般行三叩九拜之礼,口呼:“弟子张天生拜见仙师!谢仙师传功隆恩!”

    正当天生匍匐于地,叩谢剑仙传功之恩时,耳畔忽闻一阵仙乐之声,并有奇香扑鼻。天生惊诧地抬头上望,顿时让他惊愕得呆若木鸡。但见那冰床之上空空如也,哪里还有人在?只见一幅黄绢自空飘下,恰好落在天生身前。天生拾起那幅黄绢展开看去,但见上边写道:“离尘千年,法身留斯。与汝缘深,待汝送归。汝非凡夫,应劫降尘。江湖风雨,待汝平息。传汝剑法,以卫正道。切勿滥杀,妄自尊大。命多红颜,好自为之。红尘滚滚,莫坠邪途。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缘尽于此,余见留赠。”落款是:“清虚妙天主人――莫闻。”天生阅罢,望空再拜。拜罢后,天生又详细溜览了一遍冰室,见除了冰雕玉砌外,别无它物,心想:“这里可能是清虚妙天主人为保存自己肉身而专门营造的场所,不易久留。”他看明了开启此门的机关后,走出洞中,回到大石厅中,直奔最后橱柜前。

    天生以为这最后的橱柜中,一定藏有更玄妙之物,便小心翼翼地将柜门打开,但见里面只有一本小册子和一张羊皮图画。他先拿过那本小册子翻看起来,原来是关于这座清虚妙天洞府所有机关设施的图解及使用方法。天生看过小册子后,对剑仙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这位老人不仅剑法通神,对天机道、人间道、地脉道和机关埋伏以及炼丹制药等无一不精通。特别是这座洞府,他竟然巧妙地利用这里的地脉与天机之渊源,辅以人工而建造的,堪称鬼斧神工,奇妙绝伦。同时,他也暗自庆幸,没被那紫玉净瓶释放出来的“断魂迷香烟雾”毒死。若不是他在长白山上误食过“朱红果”,恐怕走进这石厅不出十分钟就得没命。

    原来,剑仙莫闻为防止与他无缘之人进入这石厅中来,在其飞升前便将自制的“断魂迷香散”放入紫玉净瓶里,一旦有人闯入门里,石板封住大门,净瓶中的“断魂迷香散”就会自行燃烧成烟雾,闻着香气袭人,实则剧毒无比。若不及时服食他炼制的“乾坤百宝丹”或进入阴离泉水中浸泡,任你是大罗神仙也休想活命。

    那张羊皮图上画的是幅山水图,上面书有:“昆仑山处尚有吾修仙道场一座,它日遇困,可禳灾避难。”图上详细标明了剑仙在昆仑山道场的地理位置和开启方法。

    天生看完后,十分欢喜,暗忖:“这里的确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地方,它日江湖事了,可隐退这里颐养天年。”

    天生将小册子放回柜中,随手关上柜门,走到那张紫檀镂金错彩宝椅处坐了上去,脚踏在一块圆形理石上左右各转了三圈,但听背后石门发出“轧轧”声响,冰室洞门自动关闭了,冷气终断后,石厅逐渐恢复到了常温。他又至封堵正厅门前的石板处,伸手向一块凹石上摁了一下,但见那块巨大的石板“吱吱嘎嘎”地提升了起来,厅门顿开。

    天生仰天长啸一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徐徐呼出,如释重负般地走出门外,踏着微曦的光亮,徜徉在曲径通幽的甬道上,十分惬意。

    天生信步走出洞府前门,来到三岔洞口,徘徊在溪水旁踱步。他如久困于笼中的小鸟,终于飞出笼外,心情格外开朗。

    蓦地,他发现溪水中有几尾大鲵游来,一时童心涌动,凌空抓来一条把玩了会儿,忽然感到腹中一阵痉挛,并听到了肠鸣声,方想起今日尚未用餐,看了一下手中大鲵,猛然醒悟:“这尾大鲵岂不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吗?”他久未食到人间烟火,像野兽一样,张口向那尾大鲵咬去,几口便将那尾大鲵活生生地吞入腹中,弄得满嘴血淋淋的,状如恶魔。

    天生原本食量很大,但因这一年来只靠丹药和少许的蜂王糕度日,肠胃小多了,只吃了一尾大鲵便撑得肚腹鼓胀,不想再吃了。

    天生走回清虚妙天洞府,先将石厅打扫干净,然后进入阴离泉中泡了一澡。他决定明天就想办法离开这里,寻找出山洞口。

    翌日,天生先将麒麟软甲背心贴身穿在里边,然后罩上他原先衣衫,将太阿剑藏于独弦古琴背面暗盒之中,套上琴囊背上肩,又将夜明珠、羊皮图画、半葫芦“乾坤百宝丹”和少许“蜂王糕”装入百宝囊中带上,封闭了清虚妙天府门,向上游水洞涉水走去。

    这条水洞时宽时窄,蜿蜒曲折,崎岖不平,倾斜向上,黑洞洞的看不到尽头。天生取出夜明珠,顿时照得洞里亮如白昼,奔行十分方便。不到半个时辰,他便发现了一条旱洞,并看到了一丝光亮。他判断这里一定是出口,顿时心花怒放,向那洞口疾驰了过去。忽然,他发现这洞中栖息着成千累万只蝙蝠,被他惊得像炸了营般狂飞乱舞,十分恼人。他脚下一紧,快速奔至洞口,手把洞壁探头向外望去,发现这洞口高悬于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要是放在从前,想从这里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今却不同了,凭他目前的功力,飞跃千仞高峰,如履平地。

    他刚想纵身下跳,忽听山上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声,并感到这声音很熟悉,忙仰头望去,但见一条人影从空中飘坠下来,霎时间便飘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