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二流 > 二流第25部分阅读

二流第25部分阅读

    里不平衡,意志消沉了好长时间。他的堂妹不忍心,鼓励了她好久,才让她有了一丝信心,恰好展销会有个公司缺宣传资料的,便动员她来了,让她来看看有什么机会没有。不想,没过几天,她就加入了高原红果蔬协会。

    童空一看是吴雅诗,笑着说:“是你啊,有什么事?”

    吴雅诗心头一喜,脸上堆出了一朵花:“童哥哥,你一定听童彩说了,我加入了高原红果蔬协会,如今小妹我遇到难题了,全靠你帮我哟。”吴雅诗的声音娇脆,让人听了就有一种帮他的冲动。

    果然,我童空点点头说:“还真没看出来,你的眼光这么好。这高原红果蔬协会的生意比展销会场里的供货商还要好。我也尝过高原红薯,的确好吃。你有啥事就说吧。”

    吴雅诗心头一喜,指了指中间正有商家在卖力地秀着的舞台,说:“童哥哥,你看专场促销会还安排得出来不,我们高原红果蔬也想去秀一下,怎么样?”

    “这个啊?”童空犹豫了一下,拿起手机,说:“我可以给你问一下,不过,希望不大,这些供货商都是事先联系好的,有的还交了赞助费,为了上去秀一场,交上万的赞助费的都有。”说完,童空打起电话来,不一会儿,他抱歉地摇摇头,对着吴世雅诗说:“上下午都安排满了,你看你也不早说,早点说还有点希望,现在,已经迟了。”

    吴雅诗只得无耐地摇遥摇头,叹息了一声,对童空说了声谢谢,便离开了。同时,心里嘀咕道:“这二流,还真是一点也不急。”

    众人又看了一会儿,都觉得极其的无趣。

    “专场促销会展示的是什么?是商品的潜在价值。而这些商家,却舍本逐末,搞些花哨的动作吸引眼球,其实,没有一点实际效果。”吴雅诗评价道。

    众人都觉得吴雅诗说得很有道理。

    这时,刘越深的电话响了,他把电话接起来一听,二流焦急的声音传来:“你快把你们四个找齐,到刘海的店子来帮忙,开工了。”

    第104章 红薯推介会(2)

    四人回到刘海的店子,便看见刘海和二流正在忙碌着,往一个小包装袋里装着红薯得,刚好够装一个稍大一点的红薯。 刘越清拿起包装袋念道:“高原红薯,高原红果蔬协会出品,地址:阿南镇高原村,电话:。”

    吴雅诗和刘越能眼睛一亮,知道这是宣传用的。

    刘越能和吴刚还不明白,问道:“把红薯装起来,这是干什么啊?”

    二流告诉他们:“今天上午,我去联系红薯推介会的事情,刘海则去印包装袋去了。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红薯推介会已经联系好了,刘海印了两百来个包装袋,把你们叫回来,就是商量一下怎么样把推介会搞好。”

    红薯推介会?不是已经安排满了吗?吴雅诗很疑惑,问:“是在展销会上搞?我听说专场会已经满了。”

    “呵呵。”二流神秘一笑,说:“我们的专场会排在第零场。”

    “零场?”刘越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二流道:“反正就是在最开始,你们有什么建议?”

    刘越能把他们在展销会现场提到的村姑表演说了说。二流道:“办法倒是可以,只不过时间太仓促,不知道这些村姑能不能行?”

    “没问题。”吴雅诗拍着胸脯保证:“上午叫他们提前一个小时收摊,早点吃饭,我利用中午的时间编排培训一下,就行了。但是,表演些什么好呢?”

    吴雅诗问题提出,其他几个纷纷建议,一个成形的思路在吴雅诗心中形成起来。

    时间转瞬即过。一切准备工作都有序地进行着。下午两点半。专场促销会地重头戏正式开始。下午地促销会与上午有所不同。安排领导讲话、专家评价等总结性地内容在里面。下午地商家促销也是最有竞争力地。因为县上分管农业地副县长和农业方面地专家都要来了。在这样地机会面前推销自己地商品无疑是最佳时机。各路商家正在紧张地准备着。希望在最后地时间里把产品打红。

    专场会一开场。展销会地会声就立刻进入了。会声里地人气也樊升到了顶峰。围着展销台密密麻麻地站着。

    二流带着众人朝会场里面不停地挤着。他们准备地时间实在是有点仓促。因此没有在人群聚集之前进入会场。现在进入。却麻烦了很多。吴雅诗身后。紧跟着八个穿着碎花布衣地村姑。服饰一致。一看就知道是新买地。八个村姑地脸上都涂了一层胭脂水粉。众村姑脸色绯红。不知是胭脂地颜色还是羞红地。

    二流大声一喊:“让一让!”围在前面地人便回过头一看。见是表演地队伍。便自觉地让开道。放他们进去。总算没有迟到。

    开始了。主持人上台说了几句庆祝和感谢地话。便让副县长上台讲话。接着是专家点评。上台地专家高原村地都认识。是韩天。刘越能抽空告诉吴雅诗:“肯定是二流找他解决地问题。朝天专家是县内数一数二地农业专家。”

    韩天往台上一站。整个人气质都变了。平时二流对他地印象就是一个老农。一个有知识地老农。可是。这一次走上去。却现他在质朴之间。还多了一份睿智和稳重。

    只听韩天说道:“这一次展销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好多农业品种都是次参加这种规模的展销会,作为一名农业工作,我感到无比欣慰。”开场白一过,韩天便开始点评起各种农业商品来。

    被点评到的供货商脸上都滚着一种幸福,能够得到权威专家的认可,这一趟算是成功了。还没有被点到名的商家则显得很紧张,生怕专家把他们给忘掉了。

    韩天点评完毕,说:“接下来我要点评一种这次展销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农业品种。”

    韩天故意顿了顿,众人都丁起耳朵注意听。

    “这个品种没有机会参加展销会,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迟了,我们重视的也不够,没有现这个品种。但是,在最后两天的时候他们自己来了,从十多里笔陡的山路上把果蔬挑了下来,又运到了县城。没有展位,他们就自己摆摊,没有宣传,却有很多顾客去光顾。据我得到的数据,他们的果蔬在这次展销会的最后两天时间卖出了两万斤,并且卖的品种想必大家都猜到的,那就是高原红薯。”

    高原红薯大家都是知道的,有部分人在电视上看到过报道,有部分人亲口尝过,有部分人听到自己请来的销售员提起过(这是吴雅诗的功劳)。大家听了韩天的介绍,都想起了那种味道香甜的红薯,没尝过的计划着散场以后出去买两个来尝尝。

    那些供货商最惊讶,五天时间,他们卖出的果蔬与高原红两天的销售量根本没法比,最多的才只卖出一万斤,而看人家高原红薯,两天时间卖出两万斤,一天一万斤!

    韩天注意着各人的吃惊表情,心里得意地笑了,继续说道:“我真没想到,小小的红薯居然能够卖得这么好。昨天晚上我特意品尝了高原红薯,才知道,味道真的不错,这么好的红薯完全可以走出我们县、我们市,甚至销售到全国各地。本来今天下午的这次专场促销会没有安排他们,主办法给我安排了一个小时的讲话时间,但我只讲半个小时,剩下的半个小时我请他们来给大家展示。”说完,走下了讲台。

    吴雅诗听到韩专家从自己的讲话时间中挤出半个小时给高原红,叹道:“原来零场是这个意思。”

    二流看到韩天走下台,连忙迎上去握着韩天的手,激动地说:“韩专家,太感谢了。”

    韩天的话完全打乱了主办方的节奏,主持人匆匆忙忙地走到韩天面前,说:“高原红薯来没有?”韩天一指与他握手的二流,说:“这不是。”二流随即对他点了点头,主持人看到二流,这才放心地走上讲台,说:“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高原红薯的代表上台。”

    这时,刘越能已经联系上了音响师,把一盘光碟递给音响师,告诉了他们曲目。音响师将光碟放入播放器中,一段轻音乐就响了起来。接着,吴雅诗拿起话筒,走上了展销台,她的后面,八个村姑跟着走了上了台。

    八个村姑一字排开,由于是第一次上们台,多少有些紧张,偷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身体有些抖。有一个村姑没注意脚下,差点摔了一跤,引起了下面众人的一片嘲笑声。

    第105章 红薯推介会(3)

    音乐起,舞步起,朗诵起……

    音乐沉郁而悲壮,随着音乐,吴雅诗面带忧色,开始了声情并茂的朗诵:“我们来自阿南镇高原村,我们是高原红果蔬协会……”吴雅诗的朗诵紧紧扣信高原村区位的偏僻,地势的险要,自然环境的恶劣。

    她身后的八个村姑时而摆成之字形,就好像痛苦挣扎的三道坡,时而呈跋涉状,用村姑们独有的身体语言,述说着山路的险要。

    音乐起,舞步起,朗诵起,深深地震憾了每一个观众,从心灵深处的震撼。这些观众,或是从事农业管理方面工作的领导专家,或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供货商,或是农业商品的销售商,或是普通的农村群众,或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城里人,或有亲戚朋友还在农村里在。不管是谁,或多或少地都带着农村的印迹,都对农村的在苦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何况,这高原红果蔬协会还是来自于全县最偏远的地方。

    刚才的嘲笑声不见了,取而带之的是全场的肃穆。

    这时,音乐一转,一声声急促的如波涛般的声音响起。八个村姑手挽手波流不停地起伏着,就好像身处于惊涛骇浪之中,人力与自然之力相比,是那样渺小。吴雅诗朗诵道:“这样一个穷山沟沟,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高原村,只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团结起来,与天斗其乐无穷,团结起来,与地斗其乐无穷……”

    全场的心都被这急促的波涛声绷紧了。

    紧接着,八个村姑散成正方形,挖地、播种、除草、收获,做着各种劳作的姿势,把种植红薯的过程演示了一遍。吴雅诗念道:

    “对于高原村来讲,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播种下红薯的种子,成一根根青绿色的红薯藤藤儿;

    幸福就是把这些青绿色地红薯藤藤儿。切断成无数种苗苗儿;

    幸福就是把这无数根种苗苗儿。播种进贫瘠地土地;

    幸福就是在这贫瘠地土地上。辛勤地劳作。浇水施肥。等待着收获;

    幸福就是收获。牵出一串串儿红灯灯儿地红薯娃娃儿。

    幸福对于高原村来讲。就是汗水。就是艰难。就是不屈……”

    听到这一段。众人纷纷肃然起敬。出自本心地对高原村与自然环境作着不屈地抗争。感到由衷地敬佩!

    音乐再次一转,吴雅诗一“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上”响遍全场。八个村姑一浪高过一浪,捧起了手中红薯和希望。

    在充满希望的歌声中,八个村姑走下了舞台,刘越深和吴刚赶紧抬出事先包装好的红薯,八个村姑捧起一个个红薯,挨着送给了坐在位置上的专家领导和老总们。老总们笑呵呵地接过红薯,认真地品尝起来。老总们嘴里尝着这高原红薯,都不住地点头,与身边的老总们交流着,不住地夸奖着:“这味道还真是好啊。”

    二流五人站在一边,看着老总们的吃相和脸上的笑容,都感到特别高兴。

    一曲哥毕,两百多个红薯已放完毕。吴雅诗拿起话筒说道:“高原红薯在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正一步步走出了小山沟。这一点与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创始人密不可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刘国庆的带领下,高原红果蔬协会一定能走出更远。下面,我们有请刘国庆。”

    有了刚才铺垫,刘国庆这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得到了大家极大的尊重,一阵热烈的掌声暴出来,久久不息。二流款款大访地走了展销台,向众人鞠了一躬,接过吴雅诗手里的话筒,放到嘴边。

    会场里立刻安静下来。众人都想听听这个高原红果蔬协会想说什么?

    “我是一个农村娃儿,还在穿开档裤的时候我就明白一个道理,是父母给了我身体,是乡亲们供我成长。我永远也忘不了,乡亲们舍不得卖一个鸡蛋,舍不得吃一只母鸡,但都要凑钱给我读书上学,这样,我才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当我受伤的时候,是乡亲们这个五十,那个一百,把家里的大部分积蓄拿出来,给了我活的希望。我们农村有句话叫做,狼心狗肺忘本人,我没有狼和狗的凶残,但看到乡亲们受苦受,我会像狼和狗一样凶残地扑上去,义无反顾地扑上去。因为,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本。”

    “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靠着对山村的满腔热爱和对命运不屈的热情,我选择了在农村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在农村打拼一出份事业,给大山增光添彩。我就要用我的一切,回报,回报,再回报,尽一切最大的努力回报。因为,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本。”

    “高原红,是我们的事业所在,也是高原村的希望所在。你要问我为啥高原村的果蔬这样香甜,我告诉你,因为我们有爱,有不屈,有奋斗,这一切的一切,都融进了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之中。正因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种出了高原红薯的香甜,正是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把高原红薯运到了县城,正因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让大家品尝到了地道的高原红薯。这一团火,就是高原红!就是大山不屈的脊梁!”

    “我不是忘本的人,高原村每一个村民都不是忘本的人。对于每一个帮助我们的人,我们都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展,关注高原村的展。我相信,大山终将因为他的儿女们而悄然生变化,高原红终将因为我们而走出山村,走向世界。请相信我们,请见证我们,谢谢。”

    沉默,一分钟的沉默。暴,持久的暴,掌声雷动。

    二流的话算不上精彩,但贵在真诚,观众们从二流的话中体会到了一颗赤子之心,一颗火热的心,以及不屈的意志!

    掌声过后,推介会继续进行。

    高原红众村姑表演过后,又重新摆开了架势,卖起起高原红薯来。经过这一场推介会,高原红薯的名气进一步打响,四个红薯摊的生意也出奇的红火。有因为好奇过来买几个品尝的,有暗中收购的,有见到这些村姑还画着妆,过来给她们合影留个纪念顺便卖两个的。一时之间,高原红薯摊前人头攒动,两个小时的功夫,就把剩下的高原红薯销售一空。

    八个村姑在欢笑声中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说笑着把收获带回刘海的店子中。

    此时,展销会场内,专场推界会才刚刚结束,接下来便是隆重的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与普通的参观扯不上多少关系,展销会场内各展销点也在做着收摊的准备。展销会现场人气渐渐散去,只留下了等待签约的供货商和渠道商。

    肖天宇一马当先,给二流签下了一笔百万斤红薯的销售单子,引起了众渠道商一片大哗。供货商们都知道,肖天宇做生意可重来没吃过亏,肯跟高原红签下如此大的单子,肯定这里面有很大的利润存在。

    猫儿一旦闻到腥,就会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给二流商讨签约事项的渠道商一下多了很多。在刘海的帮助下,二流最终选择了九家供货家,除了市区和本县以外,其他两县三区和邻市的三个县分别签订了销售合同,每个县级城市承销二十万斤。还有商家愿意跟他们签约,二流害怕没有货源,便婉绝了。

    看到形势好,高原红薯的批价格也涨了上去,每斤增加到了一块三、一块四。肖天宇看到批价格涨了,心里偷着乐,仅这一项,他就可以节约一二十万。

    但是,对于二流来说,这后来签的两百万斤的合同,价格涨上去,却可以多赚四五十万。

    签约结束,二流带着十份沉甸甸的合同,带着一同到县上的村民回到了高原村。

    当村民们得知这一次出征,卖了两万斤红薯赚了一万五千有多时,都不可思议地张大了嘴巴,没想到这小小的红薯这么赚钱。当他们听说